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洛丽塔》小说主人公的“洛丽塔情结”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主人公的成长环境、日常生活、爱情经历等。书中的“洛丽塔情结”不是简单等同于精神病学上的“恋童癖”,“洛丽塔情结”不是一种心理变态,恰恰是主人公对于美好的追求和象征。由于《百年孤独》中的人物奥雷良诺与雷梅苔丝的爱情,与本书主人公亨伯特与洛丽塔的相处存在相似之处,奥雷良诺的心理、行为将用以佐证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的内涵和成因。
关键词:洛丽塔;洛丽塔情结;百年孤独;悲剧成因
作者简介:向思怡(1995.12-),女,土家族,湖北荆门人,本科,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试验班学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3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4.22 -- 1977.7.2),著名的俄裔美国文学家。纳博科夫一生著述丰富,致力于文学形式和语言的突破创新,文笔风格细致幽默又不失独特,与此同时,他的小说“常常以一种独特的叙事反映现代人所面临种种伦理问题”,他的作品主题之一是描述在道德歧路上徘徊者的惶惑、悔愧和痛苦,《洛丽塔》(Lolita)就是其中一部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展现了具有所谓“恋童癖”(The child I love)即“洛丽塔情结”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在不惑之年碰到了他“小仙女”(nymphe)——十二岁的洛丽塔,至此一头扎入爱情的深渊,走上不归路的人生悲剧。
由于“洛丽塔情结”是一种有违社会伦理认知的情感态度,《洛丽塔》这部小说的发表对当时的社会伦理造成了巨大冲击,一度被禁止出版,并且引发了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而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态度从同时代的排斥、抗拒,到了当代既有抵触、斥责,也有平静、包容,多种态度、多元视角并存;国内外关于《洛丽塔》的伦理层面的研究也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对于亨伯特·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的研究,一是从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和人物形象入手,对人物性格和人物自身的命运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姚忠良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理论,对主人公的“洛丽塔情结”和命运的悲剧根源进行分析和解释[1]。二是从文学伦理观入手,对作品人物的伦理观展开分析,进行批判[2]。部分研究还结合了时代价值观念,例如婚姻观、爱情观、子女教育观等,这一系列研究包括张婷婷对主人公亨伯特的性、爱情、婚姻观的解读,以及盖建平从20世纪中期的美国“被弗洛伊德词汇饱和”的大众文化思维入手,强调现代娱乐文化对儿童教育的破坏作用[3]。三是从小说文本入手,将小说伦理与艺术特色进行结合,展开分析和论述。例如安然从叙事伦理的角度阐释文本[4]。而曾澜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作品的道德感和艺术感是不可分的,道德是艺术的内在品质[5]。《洛丽塔》是艺术与道德完美结合的典型。四是从作者纳博科夫即文学创作主体入手,张巧凤论证了文学活动中文学主体与伦理道德的复杂关系[6]。
由此可看出,虽然关于《洛丽塔》伦理层面的研究很丰富,但是部分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小说的伦理主题与小说艺术特色或者作家创作之间的联系;而以小说人物形象为主的研究,很少去主要分析人物悲剧的成因,对于亨伯特的悲剧成因,研究或是将其主要归结于少年时期早夭的爱情;或是从精神分析学上分析其心理;或是先判断主人公具有洛丽塔情结,着重分析洛丽塔情结如何造成了主人公恋爱观、婚姻观以及命运上的悲剧等。同时,由于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与《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对雷梅苔丝的情感相似,而两者的成因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亨伯特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人物对待青春期少女的态度两个方面入手,辅之以奥雷良诺的相似成长、生活经历,来佐证亨伯特多元的悲剧成因。
一
《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在年满十三岁之前,见到了少女安娜贝尔,他们互相亲近,幽会未果,四个月之后,安娜贝尔死于斑疹伤寒。他迷上了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并将其划分了年龄阶段,可以说,亨伯特的确是对于青春期少女具有独特喜爱的。亨伯特在不惑之年碰到了他的“小仙女”洛丽塔,为了能体面地接近她,他与他的母亲,即房东太太夏洛特结婚。后来,亨伯特终于诱拐到了洛丽塔,为了讨她欢心,添置各式衣物玩具,甚至为了报复欺骗洛丽塔的人,他不惜触犯法律,他对洛丽塔不仅是情感上痴迷,还有行为上不斷地奉献与牺牲,是否仅仅用“心理变态”一词足以解释他的行为动机,笔者在此是存疑的。
亨伯特形成了“洛丽塔情结”,原因之一在于其成长环境予以不当引导,造成其道德和情欲认知的混乱。亨伯特三岁丧母,缺少母亲的关爱,也没有性知识上的正确引导。父亲女友数量繁多,使年幼的亨伯特引以为豪,“每逢偷听到仆人们议论他的各个女朋友,就为他感到高兴”。亨伯特的成长环境当中,父亲的纵欲享乐是他的负面榜样。而在亨伯特性启蒙时期,亨伯特与同龄人进行纯理论性的交谈,从旅馆图书上偷图,他的性意识萌芽,但不知如何了解、如何纾解。而他不称职的父亲“以他那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把他认为我需要了解的性知识都告诉了我”,显然父亲的讲解粗枝大叶,亨伯特似懂非懂。随后父亲就把他送入公立学校,自己和情人母女三人去旅行了,于是亨伯特“找不到哪个人可以诉苦,也找不到哪个人好去请教[7]”。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当中,父亲在爱情上的浪漫多情令他羡慕,在性观念和性知识上又缺乏父母亲乃至其他长辈的正确引导,难免会在亨伯特的内心中形成不太正确的爱情观念,在以后的人生中误入歧途。反观《百年孤独》中的奥雷良诺,他的家人之间充斥着冷漠,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不论是爱情还是婚姻,似乎都与其他家人无关。家庭中已婚的成员不乏搬出去居住的,兄弟们与同一个女人私通都互不知情。对于家中的两个女人爱上同一个男子,家中元老乌苏拉也很少调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奥雷良诺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性启蒙,同时他可以绝对自由地挑选结婚对象,从未有人引导过他的爱情和婚姻观念,像一棵疯长的树木,他的爱情观、婚姻观不受任何限制,既无参考,也无引导。 “洛丽塔情结”形成的原因之二在于亨伯特日常生活中性关系的庸俗给他带来的失望,而此后,少女的灵动狡黠给他的灰暗生活增添了亮色。亨伯特的母亲在他三岁即去世,父亲情人无数,甚至还与母亲的姐姐西比尔相勾连,父母长辈本身就没有给他提供正确的爱情模式的借鉴。而成年的亨伯特与年轻妓女莫尼克交往,甚至打算替其赎身,结果被老鸨欺骗勒索,让他打消了与妓女继续交好的念头,之后很少再买欢作乐。随后亨伯特决定与一位至少已经二十八九岁的女人结婚,却发现妻子和其他人私通,于是亨伯特又结束了这段失败的婚姻,并且保持着单身。可以看出,在亨伯特的日常生活中,他遇到的正常性关系带给他的无不是失望,不论是他的长辈还是他自己,都未拥有过比较成熟的恋爱、婚姻模式,现有的爱情途径获得爱情最终都走向了失败,这不能不成为驱使亨伯特向其他途径寻找爱情的一个驱动力。同样,在《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的家庭也散布着纵欲的气氛,父母乱伦,兄妹乱伦,二女同争一夫,兄弟之间秘密地拥有着同一个情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氛围影响下,很难使奥雷良诺形成一种正确的爱情观念,也很难让奥雷良诺发现一条成功的爱情案例,并从中借鉴。
二
与此同时,亨伯特发现,“在那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中发现一个小精灵时,心跳得有多厉害啊[8]”,同时他还认为“容貌漂亮并不是衡量的标准……那种超逸的风度,那种使性感少女有别于她们同年龄的女孩的难以捉摸、变幻不定、销魂夺魄、阴险狡黠的魅力”。这表明,九岁至十四岁的少女身上青春少艾的活力让亨伯特如醉如痴,但是并非这一年龄阶段所有的少女,或者所有容貌姣好的少女都能令亨伯特感到迷恋和幸福,他称他所迷恋的少女的真实本性为“不是人性而是仙性(也就是说,是精灵般的)”,并且提议将这些精选出来的人儿称作“性感少女”。亨伯特在自述中的反问也可佐证这一点,他反问是否所有的女孩儿都是性感少女,并自己否定了这个答案,其原因在于他自己也清楚,假如他爱的是所有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女,他“早就变得精神错乱了”。而在他乏味的生活和不断失败的爱情经历之中,“洛丽塔和她同类的少女在上面玩耍的那座叫人神魂颠倒的时间的无形岛屿[9]”却不断地吸引着他去追求,并且为之狂热。以至于,在亨伯特初次见到洛丽塔时,就感到“我空虚的灵魂却设法把她的鲜明艳丽的姿色全都吸收进去[10]”,他还称洛丽塔为会医治好我所有的病痛的小Herr Dokor[11]。而在《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初次见到九岁的雷梅苔丝时的感受是“正牵动着他身上的某一部分,叫他难受[12]”。而年幼的雷梅苔丝与奥雷良诺结婚后,“给家里带来了一股欢乐的气息……她那欢快的活力透过卧室的四壁,像一阵健康的旋风,穿过海棠花长廊[13]”,少女雷梅苔丝带给奥雷良诺和他的家庭的活力与欢乐才是奥雷良诺为她动心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亨伯特同奥雷良诺的情感成因类似,两人在各自的成长经历中遇到不同于世俗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持有超越世俗,乃至于混乱、有违伦常的道德观念、爱情观念,同时又缺乏恰当的引导者、成功的爱情典范,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间漠不关心,各不相扰的相处模式、自身失败的婚姻经历造就了他们缺乏关爱与欢欣的人生。尽管他们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对爱情以及美好事物的匮乏,但另一方面,这段不愉快、暗昧的人生经历并未全然消磨他们的意志,亦成就了他们对待感情不同于常人的执着,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常人的情感需求,那就是对于活泼而富有灵性的年轻少女的喜爱,而青春少艾正是集活泼泼的生命、鬼灵精怪的灵气、鲜活绽放的美丽于一体的存在,不仅给家庭,更给他们自身带来了无穷欢乐与激情。
三
对亨伯特“洛丽塔情结”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亨伯特对于少女洛丽塔的感情是真挚的、持久的,当他们第一次同住在汽车旅馆的同一个房间时,亨伯特没有主动上前伤害洛丽塔的童贞,相反是洛丽塔勾引了亨伯特。在洛丽塔与他人私奔之后,亨伯特感觉到虽然自己对于少女的偏好没有完全消逝,但是“心中的一个基本的幻想已经消逝。现在我再也不想着可能跟一个(具体的或假想的少女在什么偏僻的地方获得幸福[14]”,也就是说伴随着洛丽塔的离开,到此为止,亨伯特对于少女的幸福寄托已然消逝了。可是,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爱情和付出并未伴随着洛丽塔的逃离和成年而消逝。在洛丽塔离开之后,他发现无论是洛丽塔曾经看过的青少年杂志还是她穿过的运动鞋、男式衬衫、牛仔裤等,都令他难以丢弃。而之后成年的洛丽塔更是让亨伯特感到“说来奇怪,尽管她姿色实际上已经消逝,但我却清楚地发觉,实在晚得无可救药地清楚地发觉,她显得有多么像——一直就多么像——波提切利笔下那个黄褐色的维纳斯[15]”。因此可以看出,即使洛丽塔已经长大为人妇,姿色也已经消逝,不再符合亨伯特对于少女的要求了,但亨伯特却依旧深爱洛丽塔,更覺她比以前美貌,这是亨伯特的感情持久、真挚的体现。
反观医学界上对于“恋童癖”的成因诠释,条件反射理论认为病因在于早期形成的以儿童为手淫对象的条件反射。正常人的性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会从儿童转移到成人,而恋童症的性兴趣则没有发生相应转移。但是在洛丽塔走后亨伯特对其他少女的兴趣逐渐减弱,而且还依旧深深地爱着已经成为孕妇的洛丽塔,显然与条件反射理论和“恋童癖”的症状有所出入。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对恋童症的诊断标准(DSM-IV)是:对青春期前的孩子反复表现出性的兴趣,如存在持久的性意图,进行性幻想,迫切的性要求,有性唤醒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16]。从书中可见亨伯特虽然对洛丽塔具有兴趣,抱有过幻想,但未对洛丽塔主动提出要求,洛丽塔却主动勾引了亨伯特;甚至在以后的见面中,亨伯特还有意克制自己,“我设法挪动了一下我的一条腿,避开她的手漫不经心地能拍到的地方[17]”;以及当他们告别时,亨伯特也刻意不与洛丽塔有身体上的接触,因为“我绝对经受不住她的亲吻,因此当她腆着大肚子一步一步地朝我走来的时候,我不住迈着扭扭捏捏的舞步往后退却[18]”。亨伯特这样进行自我克制和压抑的行为,显然和“恋童癖”人群的行为、情绪外露,从而具有“迫切的性要求,有性唤醒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的表现是存在区别的。因此不可简单将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与“恋童癖”等同,也不应在分析亨伯特其人的情结时,带有先入为主的眼光,预判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即为“恋童癖”症状表现,从而在原文中寻找亨伯特其人的“犯罪证据”,由此完成对其人“恋童癖”行为的盖棺定论。理应从“恋童癖”症状和亨伯特本人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从手,相比较之后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四
综上,主人公亨伯特“洛丽塔情结”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洛丽塔情结”并非是简单的病态心理,不可简单将其成因简单归结于精神病学上的“恋童癖”,而精神病学中“恋童癖”的症状也与作品中关于“洛丽塔情结”的描写具有一定程度的出入。需要注意的是,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日常生活经历都是导致“洛丽塔情结”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時,主人公独特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在主人公形成自身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这一意义上,“洛丽塔情结”也象征着主人公对于美好的人事物的追求,主人公对于少女的挚爱和维护,是主人公对自身美好追求进行呵护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主人公对象征着美好的少女进行追求,并矢志不渝,甚至导致疯狂和毁灭的结局,是为必然。
注释:
[1]姚忠良.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洛丽塔》中主要人物的悲剧根源[D].山东师范大学.2013-6.
[2]张婷婷.亨伯特的“性”“爱情”及“婚姻”观——从伦理学角度解读《洛丽塔》[J].文学界(理论版).2010.01期(15-16).
[3]盖建平.“在更安全的世界养育更好的一代”:——再论《洛丽塔》的道德主题[J].俄罗斯文艺.2013.7(29-35).
[4]安然.《洛丽塔》的伦理叙事[D].中南大学.2013.6.
[5]曾澜.道德、不道德还是非道德——解读《洛丽塔》.江西师范大学[D].2002.4.
[6]张巧凤.审美与伦理的融合——《洛丽塔》艺术独创再认识.哈尔滨学院学报[J].2008.8(53-57).
[7]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13页.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29页.
[8]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25页.
[9]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61页.
[10]法语,新人儿。
[11]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百年孤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第43页.
[12]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百年孤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第64、65页.
[1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09页.
[14]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33页.
[15]O’DonohueW.RegevLG.Hag-strom A.Problems with the DSM-IV diagnosis of pedophilia .Sex
[16]Abuse,.2000.12(2)95-105.
[17]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36页.
[18]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47页.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 [2]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百年孤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3]纳博科夫著.申慧辉等译.文学讲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西格蒙格·弗洛伊德.腾守尧译.性爱与文明[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第一版.1987.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张晨曦.纳博科夫与张爱玲小说中的“恋女情结”初探——以《洛丽塔》《心经》为例[J].金田.2014.11.(38). [8]白劲鹏.论《洛丽塔》主人公的精神力量[J].外国文学研究.2011.10. [9]姜敏敏.李虎.张积家.国外恋童症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8.(600-604). [10]王建平.超越道德界限的不伦之恋——《洛丽塔》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7.(101-104).
关键词:洛丽塔;洛丽塔情结;百年孤独;悲剧成因
作者简介:向思怡(1995.12-),女,土家族,湖北荆门人,本科,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试验班学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3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4.22 -- 1977.7.2),著名的俄裔美国文学家。纳博科夫一生著述丰富,致力于文学形式和语言的突破创新,文笔风格细致幽默又不失独特,与此同时,他的小说“常常以一种独特的叙事反映现代人所面临种种伦理问题”,他的作品主题之一是描述在道德歧路上徘徊者的惶惑、悔愧和痛苦,《洛丽塔》(Lolita)就是其中一部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展现了具有所谓“恋童癖”(The child I love)即“洛丽塔情结”的中年男子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 Humbert)在不惑之年碰到了他“小仙女”(nymphe)——十二岁的洛丽塔,至此一头扎入爱情的深渊,走上不归路的人生悲剧。
由于“洛丽塔情结”是一种有违社会伦理认知的情感态度,《洛丽塔》这部小说的发表对当时的社会伦理造成了巨大冲击,一度被禁止出版,并且引发了伦理道德问题的讨论。而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态度从同时代的排斥、抗拒,到了当代既有抵触、斥责,也有平静、包容,多种态度、多元视角并存;国内外关于《洛丽塔》的伦理层面的研究也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对于亨伯特·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的研究,一是从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和人物形象入手,对人物性格和人物自身的命运进行分析和评价。例如姚忠良运用精神分析法的理论,对主人公的“洛丽塔情结”和命运的悲剧根源进行分析和解释[1]。二是从文学伦理观入手,对作品人物的伦理观展开分析,进行批判[2]。部分研究还结合了时代价值观念,例如婚姻观、爱情观、子女教育观等,这一系列研究包括张婷婷对主人公亨伯特的性、爱情、婚姻观的解读,以及盖建平从20世纪中期的美国“被弗洛伊德词汇饱和”的大众文化思维入手,强调现代娱乐文化对儿童教育的破坏作用[3]。三是从小说文本入手,将小说伦理与艺术特色进行结合,展开分析和论述。例如安然从叙事伦理的角度阐释文本[4]。而曾澜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作品的道德感和艺术感是不可分的,道德是艺术的内在品质[5]。《洛丽塔》是艺术与道德完美结合的典型。四是从作者纳博科夫即文学创作主体入手,张巧凤论证了文学活动中文学主体与伦理道德的复杂关系[6]。
由此可看出,虽然关于《洛丽塔》伦理层面的研究很丰富,但是部分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小说的伦理主题与小说艺术特色或者作家创作之间的联系;而以小说人物形象为主的研究,很少去主要分析人物悲剧的成因,对于亨伯特的悲剧成因,研究或是将其主要归结于少年时期早夭的爱情;或是从精神分析学上分析其心理;或是先判断主人公具有洛丽塔情结,着重分析洛丽塔情结如何造成了主人公恋爱观、婚姻观以及命运上的悲剧等。同时,由于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与《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对雷梅苔丝的情感相似,而两者的成因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本文主要从亨伯特的成长和生活环境、人物对待青春期少女的态度两个方面入手,辅之以奥雷良诺的相似成长、生活经历,来佐证亨伯特多元的悲剧成因。
一
《洛丽塔》的主人公亨伯特在年满十三岁之前,见到了少女安娜贝尔,他们互相亲近,幽会未果,四个月之后,安娜贝尔死于斑疹伤寒。他迷上了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女,并将其划分了年龄阶段,可以说,亨伯特的确是对于青春期少女具有独特喜爱的。亨伯特在不惑之年碰到了他的“小仙女”洛丽塔,为了能体面地接近她,他与他的母亲,即房东太太夏洛特结婚。后来,亨伯特终于诱拐到了洛丽塔,为了讨她欢心,添置各式衣物玩具,甚至为了报复欺骗洛丽塔的人,他不惜触犯法律,他对洛丽塔不仅是情感上痴迷,还有行为上不斷地奉献与牺牲,是否仅仅用“心理变态”一词足以解释他的行为动机,笔者在此是存疑的。
亨伯特形成了“洛丽塔情结”,原因之一在于其成长环境予以不当引导,造成其道德和情欲认知的混乱。亨伯特三岁丧母,缺少母亲的关爱,也没有性知识上的正确引导。父亲女友数量繁多,使年幼的亨伯特引以为豪,“每逢偷听到仆人们议论他的各个女朋友,就为他感到高兴”。亨伯特的成长环境当中,父亲的纵欲享乐是他的负面榜样。而在亨伯特性启蒙时期,亨伯特与同龄人进行纯理论性的交谈,从旅馆图书上偷图,他的性意识萌芽,但不知如何了解、如何纾解。而他不称职的父亲“以他那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把他认为我需要了解的性知识都告诉了我”,显然父亲的讲解粗枝大叶,亨伯特似懂非懂。随后父亲就把他送入公立学校,自己和情人母女三人去旅行了,于是亨伯特“找不到哪个人可以诉苦,也找不到哪个人好去请教[7]”。在这样的成长环境当中,父亲在爱情上的浪漫多情令他羡慕,在性观念和性知识上又缺乏父母亲乃至其他长辈的正确引导,难免会在亨伯特的内心中形成不太正确的爱情观念,在以后的人生中误入歧途。反观《百年孤独》中的奥雷良诺,他的家人之间充斥着冷漠,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漠不关心,不论是爱情还是婚姻,似乎都与其他家人无关。家庭中已婚的成员不乏搬出去居住的,兄弟们与同一个女人私通都互不知情。对于家中的两个女人爱上同一个男子,家中元老乌苏拉也很少调和。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奥雷良诺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性启蒙,同时他可以绝对自由地挑选结婚对象,从未有人引导过他的爱情和婚姻观念,像一棵疯长的树木,他的爱情观、婚姻观不受任何限制,既无参考,也无引导。 “洛丽塔情结”形成的原因之二在于亨伯特日常生活中性关系的庸俗给他带来的失望,而此后,少女的灵动狡黠给他的灰暗生活增添了亮色。亨伯特的母亲在他三岁即去世,父亲情人无数,甚至还与母亲的姐姐西比尔相勾连,父母长辈本身就没有给他提供正确的爱情模式的借鉴。而成年的亨伯特与年轻妓女莫尼克交往,甚至打算替其赎身,结果被老鸨欺骗勒索,让他打消了与妓女继续交好的念头,之后很少再买欢作乐。随后亨伯特决定与一位至少已经二十八九岁的女人结婚,却发现妻子和其他人私通,于是亨伯特又结束了这段失败的婚姻,并且保持着单身。可以看出,在亨伯特的日常生活中,他遇到的正常性关系带给他的无不是失望,不论是他的长辈还是他自己,都未拥有过比较成熟的恋爱、婚姻模式,现有的爱情途径获得爱情最终都走向了失败,这不能不成为驱使亨伯特向其他途径寻找爱情的一个驱动力。同样,在《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的家庭也散布着纵欲的气氛,父母乱伦,兄妹乱伦,二女同争一夫,兄弟之间秘密地拥有着同一个情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氛围影响下,很难使奥雷良诺形成一种正确的爱情观念,也很难让奥雷良诺发现一条成功的爱情案例,并从中借鉴。
二
与此同时,亨伯特发现,“在那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中发现一个小精灵时,心跳得有多厉害啊[8]”,同时他还认为“容貌漂亮并不是衡量的标准……那种超逸的风度,那种使性感少女有别于她们同年龄的女孩的难以捉摸、变幻不定、销魂夺魄、阴险狡黠的魅力”。这表明,九岁至十四岁的少女身上青春少艾的活力让亨伯特如醉如痴,但是并非这一年龄阶段所有的少女,或者所有容貌姣好的少女都能令亨伯特感到迷恋和幸福,他称他所迷恋的少女的真实本性为“不是人性而是仙性(也就是说,是精灵般的)”,并且提议将这些精选出来的人儿称作“性感少女”。亨伯特在自述中的反问也可佐证这一点,他反问是否所有的女孩儿都是性感少女,并自己否定了这个答案,其原因在于他自己也清楚,假如他爱的是所有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少女,他“早就变得精神错乱了”。而在他乏味的生活和不断失败的爱情经历之中,“洛丽塔和她同类的少女在上面玩耍的那座叫人神魂颠倒的时间的无形岛屿[9]”却不断地吸引着他去追求,并且为之狂热。以至于,在亨伯特初次见到洛丽塔时,就感到“我空虚的灵魂却设法把她的鲜明艳丽的姿色全都吸收进去[10]”,他还称洛丽塔为会医治好我所有的病痛的小Herr Dokor[11]。而在《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初次见到九岁的雷梅苔丝时的感受是“正牵动着他身上的某一部分,叫他难受[12]”。而年幼的雷梅苔丝与奥雷良诺结婚后,“给家里带来了一股欢乐的气息……她那欢快的活力透过卧室的四壁,像一阵健康的旋风,穿过海棠花长廊[13]”,少女雷梅苔丝带给奥雷良诺和他的家庭的活力与欢乐才是奥雷良诺为她动心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亨伯特同奥雷良诺的情感成因类似,两人在各自的成长经历中遇到不同于世俗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持有超越世俗,乃至于混乱、有违伦常的道德观念、爱情观念,同时又缺乏恰当的引导者、成功的爱情典范,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间漠不关心,各不相扰的相处模式、自身失败的婚姻经历造就了他们缺乏关爱与欢欣的人生。尽管他们的经历造就了他们对爱情以及美好事物的匮乏,但另一方面,这段不愉快、暗昧的人生经历并未全然消磨他们的意志,亦成就了他们对待感情不同于常人的执着,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常人的情感需求,那就是对于活泼而富有灵性的年轻少女的喜爱,而青春少艾正是集活泼泼的生命、鬼灵精怪的灵气、鲜活绽放的美丽于一体的存在,不仅给家庭,更给他们自身带来了无穷欢乐与激情。
三
对亨伯特“洛丽塔情结”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亨伯特对于少女洛丽塔的感情是真挚的、持久的,当他们第一次同住在汽车旅馆的同一个房间时,亨伯特没有主动上前伤害洛丽塔的童贞,相反是洛丽塔勾引了亨伯特。在洛丽塔与他人私奔之后,亨伯特感觉到虽然自己对于少女的偏好没有完全消逝,但是“心中的一个基本的幻想已经消逝。现在我再也不想着可能跟一个(具体的或假想的少女在什么偏僻的地方获得幸福[14]”,也就是说伴随着洛丽塔的离开,到此为止,亨伯特对于少女的幸福寄托已然消逝了。可是,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爱情和付出并未伴随着洛丽塔的逃离和成年而消逝。在洛丽塔离开之后,他发现无论是洛丽塔曾经看过的青少年杂志还是她穿过的运动鞋、男式衬衫、牛仔裤等,都令他难以丢弃。而之后成年的洛丽塔更是让亨伯特感到“说来奇怪,尽管她姿色实际上已经消逝,但我却清楚地发觉,实在晚得无可救药地清楚地发觉,她显得有多么像——一直就多么像——波提切利笔下那个黄褐色的维纳斯[15]”。因此可以看出,即使洛丽塔已经长大为人妇,姿色也已经消逝,不再符合亨伯特对于少女的要求了,但亨伯特却依旧深爱洛丽塔,更覺她比以前美貌,这是亨伯特的感情持久、真挚的体现。
反观医学界上对于“恋童癖”的成因诠释,条件反射理论认为病因在于早期形成的以儿童为手淫对象的条件反射。正常人的性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会从儿童转移到成人,而恋童症的性兴趣则没有发生相应转移。但是在洛丽塔走后亨伯特对其他少女的兴趣逐渐减弱,而且还依旧深深地爱着已经成为孕妇的洛丽塔,显然与条件反射理论和“恋童癖”的症状有所出入。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对恋童症的诊断标准(DSM-IV)是:对青春期前的孩子反复表现出性的兴趣,如存在持久的性意图,进行性幻想,迫切的性要求,有性唤醒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16]。从书中可见亨伯特虽然对洛丽塔具有兴趣,抱有过幻想,但未对洛丽塔主动提出要求,洛丽塔却主动勾引了亨伯特;甚至在以后的见面中,亨伯特还有意克制自己,“我设法挪动了一下我的一条腿,避开她的手漫不经心地能拍到的地方[17]”;以及当他们告别时,亨伯特也刻意不与洛丽塔有身体上的接触,因为“我绝对经受不住她的亲吻,因此当她腆着大肚子一步一步地朝我走来的时候,我不住迈着扭扭捏捏的舞步往后退却[18]”。亨伯特这样进行自我克制和压抑的行为,显然和“恋童癖”人群的行为、情绪外露,从而具有“迫切的性要求,有性唤醒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的表现是存在区别的。因此不可简单将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与“恋童癖”等同,也不应在分析亨伯特其人的情结时,带有先入为主的眼光,预判亨伯特的“洛丽塔情结”即为“恋童癖”症状表现,从而在原文中寻找亨伯特其人的“犯罪证据”,由此完成对其人“恋童癖”行为的盖棺定论。理应从“恋童癖”症状和亨伯特本人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从手,相比较之后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四
综上,主人公亨伯特“洛丽塔情结”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洛丽塔情结”并非是简单的病态心理,不可简单将其成因简单归结于精神病学上的“恋童癖”,而精神病学中“恋童癖”的症状也与作品中关于“洛丽塔情结”的描写具有一定程度的出入。需要注意的是,主人公的成长环境和个人日常生活经历都是导致“洛丽塔情结”产生的重要因素。同時,主人公独特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在主人公形成自身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从这一意义上,“洛丽塔情结”也象征着主人公对于美好的人事物的追求,主人公对于少女的挚爱和维护,是主人公对自身美好追求进行呵护的表现。在此基础上,主人公对象征着美好的少女进行追求,并矢志不渝,甚至导致疯狂和毁灭的结局,是为必然。
注释:
[1]姚忠良.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洛丽塔》中主要人物的悲剧根源[D].山东师范大学.2013-6.
[2]张婷婷.亨伯特的“性”“爱情”及“婚姻”观——从伦理学角度解读《洛丽塔》[J].文学界(理论版).2010.01期(15-16).
[3]盖建平.“在更安全的世界养育更好的一代”:——再论《洛丽塔》的道德主题[J].俄罗斯文艺.2013.7(29-35).
[4]安然.《洛丽塔》的伦理叙事[D].中南大学.2013.6.
[5]曾澜.道德、不道德还是非道德——解读《洛丽塔》.江西师范大学[D].2002.4.
[6]张巧凤.审美与伦理的融合——《洛丽塔》艺术独创再认识.哈尔滨学院学报[J].2008.8(53-57).
[7]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13页.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29页.
[8]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25页.
[9]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61页.
[10]法语,新人儿。
[11]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百年孤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第43页.
[12]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百年孤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第64、65页.
[1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09页.
[14]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33页.
[15]O’DonohueW.RegevLG.Hag-strom A.Problems with the DSM-IV diagnosis of pedophilia .Sex
[16]Abuse,.2000.12(2)95-105.
[17]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36页.
[18]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第447页.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2. [2]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百年孤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3]纳博科夫著.申慧辉等译.文学讲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4]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西格蒙格·弗洛伊德.腾守尧译.性爱与文明[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第一版.1987.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张晨曦.纳博科夫与张爱玲小说中的“恋女情结”初探——以《洛丽塔》《心经》为例[J].金田.2014.11.(38). [8]白劲鹏.论《洛丽塔》主人公的精神力量[J].外国文学研究.2011.10. [9]姜敏敏.李虎.张积家.国外恋童症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8.(600-604). [10]王建平.超越道德界限的不伦之恋——《洛丽塔》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7.(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