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会诊把脉提高教育管理反思能力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室成立后,我和专家团队通过深入到学员的工作现场、参阅管理资料、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工作室学员(研修园長)的管理行为和能力进行了诊断,教育管理反思能力不足被诊断为共性的问题,因此工作室提出了“在实践中研修,在研修中实践”的培养原则。结合学员所在的幼儿园近一半以上面临各类创级、验收、复验工作这一实际,在制定工作室的研修计划时,我和大家达成了“共同迎接验收。把验收作为幼儿园发展、园長专业能力成長的重要契机”的共识,并制定了“走进幼儿园,实地会诊把脉,提高教育管理反思能力”的研修活动内容。试图通过这样的活动达到三项目标:一是能从不同的管理视角来审视每所幼儿园的保教管理工作,看到也许园長个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管理盲区或是误区,为幼儿园验收、复验等工作的顺利完成献计献策:二是使每一位学员学会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并能提出整改方案,锻炼教育管理反思和决策能力:三是发挥实地会诊把脉的合作反思功能,推进问题多角度的思考,使不同管理经验相互碰撞。达到推进园長个体管理反思能力的有效提高。带着这样的目标预设,我们首先把要接受验收的幼儿园作为实践研修的课堂。
  案例一:对实地会诊再认识
  A幼儿园是我带领工作室成员第一个开展实地把脉的园所。这所园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区内一所老字号的市一级园,位于老城镇中心的旧居民区内,与新建的幼儿园相比显得有些拥挤。A园园長是一名有多年管理经验的园長,为人很谦和,把我和工作室成员誉为本园一级园复验的先遣专家团队,恳请大家“挑问题、出主意”。工作室成员们深入到保教现场。全面观摩教师的半日活动组织实施、幼儿园的后勤保障、教研管理工作等,并记下当时的所思所想。直至中午,大家才从幼儿园的各个地方集中到会议室,开始了一一的反馈。很多学员都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了一遍,反馈的时间大大超过了预期。
  在反馈后,我提出“你觉得今天的研修活动怎么样”的问题,引导大家就本次研修本身进行反思。学员焦园長认为我们虽然有良好的愿望,希望能凭借大家的力量来为A园教育教学与管理出谋划策,可是仅凭半天时间,我们无法真正抓住A园的“病症”,更不要说开出什么“药方”。学员夏园長认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我们需要首先确定会诊点,否则大家要么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做蜻蜓点水式评论,要么随意就某一方面谈感想,这样的反馈事实上是一对一就事论事,很难形成一些共鸣或是值得碰撞的东西……我一边听学员们谈论,一边把大家的意见归纳成以下几点:
  1.观摩活动时没有重点,没有聚焦。
  2.实地诊断的目的性不强。
  3.反馈时缺少梳理归纳。
  4.交流没有引起实质性的碰撞。
  当我把这些问题呈现出来时,大家顿时明白,我们遭遇首次会诊失败是源于我们对实地会诊和教育管理反思认识不足。找到问题的原点。我们随即探讨实地会诊,提升教育管理反思能力的要素。
  1.会诊对象——从园所整个管理到一项一项具体的管理。
  工作室不统一安排实地诊断的幼儿园,由幼儿园在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要集体会诊。明确会诊的对象后,再将会诊的内容聚焦到园長教育管理的具体方面。例如:幼儿一日活动的整体安排(作息安排),园長课程质量监控行为等。
  2.会诊方式——自我反思和集体协作反思结合。
  会诊时,被会诊的幼儿园园長首先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然后。学员们围绕诊断内容、目标实地收集数据资料进行问题的查找,并分析原因。最后是集体会诊,被会诊的园長也参与到集体会诊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会诊过程——研究与实践行动相结合。
  会诊不是仅仅为了形成案头上的建议方案。更为关键的是把这些建议方案付诸实施,在实施中进一步反思方案的可行性,并及时修正,真正达到解决幼儿园管理问题的目的。
  达成这样的认识后,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对A园进行集体会诊。A园园長首先进行自我诊断,提出对照市一级园建设标准,幼儿园在硬件建设方面稍有欠缺,特别是园所空间比较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扩展幼儿的活动空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学员们分成两组。分别从“室外活动空间、室内活动空间”两个方面对A园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现场的考察。每个学员从“存在的问题、我的建议”两个角度对考察的现场进行个人反思诊断。在此基础上同组(室外组或室内组)学员聚焦共同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汇总,提出综合性建议。室外考察小组认为,幼儿园在户外运动的时间安排上有些过于集中,例如上午8点20分大班与中班同时外出运动,导致这一时间段幼儿运动空间少,而在上午10点之后户外运动场地却闲置。幼儿园可以在幼儿活动作息安排上作调整,分时分段安排幼儿户外运动时间,充分利用已有户外运动场地。另外,连接幼儿园两栋楼的半封闭長廊没有很好利用,可以根据幼儿园课程的需要开发成幼儿民间游戏的运动场地,如跳房子、踢毽子、玩铁环等,拓展幼儿活动空间。室内考察小组则认为A园把教室的一隅分隔成幼儿的午睡室,影响了教室的通风和采光,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幼儿室内游戏的空间很小。幼儿园可以建设活动午睡室,购置能移动和叠放的小床,中午在教室设置午睡室,其他时间把整个教室还原成幼儿学习、游戏的空间。
  由于有了共同聚焦的问题,诊断明显有效了。A园接受了学员的建议,在实践中逐一落实,并把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如“活动午睡室带来保育员工作量增加”带到工作室的研究活动中进行讨论。“基于问题一集体诊断一形成方案一落实方案一实践反思一解决新问题”,不断地循环实地会诊,提升了学员的教育管理反思能力。
  案例二:实地会诊解难题
  在夜深人静之时,我习惯性打开工作室的QQ群,一封来自D园园長的加急贴马上跳出:家長要求换教师,我到哪里找“有经验的教师”?!加急贴上已有两个学员的回帖:我们也有同样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实地会诊的地点放在了D园,试图引导大家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设想可能的解决方案。如约来到D园。园長向我们反映具体情况:幼儿园是新开办园,一线教师基本上都是三年内的职初教师,而且非师范类教师占的比例较高。家長,特别是小年龄段幼儿的家長对年轻教师的保教能力表示怀疑,强烈要求园方调入有经验的成熟教师。我们以“如何应对家長对优质师资的诉求与新建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为题开展了研讨。建议集中在:一是迎合家長的需求,调入有经验的教师(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二是幼儿园在园本培训方面,重点就年轻教师的保育养护能力和家园沟通能力进行培训,以专业的快速成長来获得家長的接纳与认同。学员们对这样的建议进行了可行性辩论。提出第一项建议的园長对自己的提议首先加以否定:“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在幼儿园不断扩充与扩容时,必然导致教师结构比例的变化,幼儿园(特别是地处边远城郊的幼儿园)基本上没有有经验的教师可供调入。”第二条建议虽获得了一些肯定,但也有质疑:“教师的成長是有自身规律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要依赖实践来积累经验的。在教师职后成長中同伴间的相互学习(特别是师徒带教式的学习)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完全由新教师组成的班级,教师失去了这样的有效成長方式。…‘提出建议一否定建议”,在不断的质疑中问题似乎到了无解的境地,可是大家都没有放弃。“把两条建议统整起来。也许就有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认真聆听大家讨论后我提出:“作为示范园、一级园,师资队伍较之新建幼儿园来说好得多,我们可以形成结对帮扶联盟,派出骨干教师在新幼儿园进行一定时期的支教,平衡该园内的教师结构,并对青年教师进行带教。”“对呀,同时新幼儿园也派出年轻教师到示范园、一级园跟岗学习。”“这是教师在区域间柔性流动,在解决新园当前困境的基础上也为新园的后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整整一个上午的碰撞,终于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答案。
  随后,工作室把这样的建议上报到教育局,获得了试点的批准。7名优质园的骨干教师与D园的青年教师进行了换岗。D园园長把“发挥支教骨干教师的作用,提升新建幼儿园整体师资水平”作为研究课题,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教育管理反思能力。看到反映的情况获得了解决,D园家長对幼儿园充满了信任感。支教的骨干教师在D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实现了D园保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新的岗位和挑战也促进了她们自身突破性的发展。在试点成功后,区域内把这一经验进行推广,形成对口支援的制度,并建立了片区幼儿园之间的园际联动体,让幼儿园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共同发展。
  在实地会诊把脉过程中,我始终主张合作研究、平等对话、自主建构、和谐发展的原则。活动前,说清本次研讨的重点,分析观摩要点,让学员带着问题去观摩,有目的地寻找问题所在。活动中,先让观摩对象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员讨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活动后,学员们齐坐一起进行整体反馈、评价、反思、调整……这样,工作室的每一位学员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如何提出整改方案。
  在这样的研修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实地会诊本身对园長自身的要求很高,集中表现在园長管理经验和理性思考能力上,否则未必能诊断出病因,更不要说是提出治病的药方。因此,除了实实在在开展实地诊断的研修活动,我们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员的反思能力。
  1.记录管理日志,养成反思习惯。工作室要求学员每天记录管理日志。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对问题分类、整合、总结,寻找对策,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园長反思教育管理的习惯。
  2.学习前沿理论,提高理性反思素养。由于工作繁忙,很多园長深陷日常事务性的工作,忽视学习,导致管理理论素养不高,碰到事情往往只是就事论事,难有系统的理性思考,也很难对碰到的问题进行有价值的反思。工作室指导专家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列出学习的书刊资料,比如《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幼儿园管理——儿童发展中心管理学(第五版)》《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等,让园長自行制定学习计划,对学习内容进行记录和反思,在学习中提高理性反思能力。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主体失落的生存状态表现为个人主体性生成受制于预成性目的,个性生成受制于整齐划一管理模式,价值理性生成受制于工具理性的霸权。寻找失落的学生主体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会与同伴分享快乐,但交往技能仍较弱,因此很容易发生争执和攻击性行为。为了帮助幼儿感受与理解合适的交往方式,学习处理同伴间的矛盾冲突,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情境,将“原谅”层层递进渗透于各环节中。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原谅别人的方法,能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原谅别人的坏处,学习原谅别人的方法。  2.感受大熊和小动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从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4月27日,湖南省直单位庆祝红五月主题活动之“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趣味运动会在长沙举行。图为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获得“鼓动人心”(计数)项目一等奖精彩瞬间。(本刊)
"僵尸片"曾一度在香港电影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融合恐怖、动作和喜剧、杂耍等多种表现元素为一体,构成了香港电影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亚类型影片。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体现着
刚参加工作时,我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我的寝室就在幼儿园,其实就是在杂物室的角落里放一张床,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开始一周的备课,做上课用的教具,认真做好一周教育教学的准备。记得为了美化幼儿园环境,我利用晚上在幼儿园住的时间,一个人加班加点做手工,有时还会爬到高处去画画。  虽然我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每晚都加班到11点,有的时候太累了,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是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当孩子们看到我
依托光明日报和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背景,教育家杂志社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作成立了少年传媒学院,本着“普及青少年新闻知识,提升青少年媒介素质”的原则,全力打造少年
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在中小学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少年儿童阅读古代经典著作,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积极
动态透明性是主手的核心性能之一,直接影响到主手的力感精度以及操作者的疲劳感.为了提高动态透明性,采用弱不平衡设计与结构拓扑优化,在减少惯性力的同时考虑了主手形变的影响.通
案例  一天,某论坛上出现了一个热帖:“XX幼儿园让每个孩子带一个香蕉牛奶的纸箱交到老师那儿,可这牛奶大人孩子都不喜欢喝,为个纸箱子还得去买箱奶回家,不知这事幼儿园是如何考虑的。这种做法让人非常有意见,请有关部门给予合理的解释,否则,容易让人联想到‘腐败’问题。”此帖一出,正面的、负面的跟帖纷至沓来,有的网民甚至断言“一定是××幼儿园或教师与香蕉牛奶商家有关联,是变相的推销,在谋求好处”。园长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