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与空间教育意蕴的挖掘与实践转化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赋予学校建筑和教育空间以文化熏染与教育理解,是现代学校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以教育元素构建校园建筑文化,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空间范畴中彰显文化魅力、内涵与育人价值;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契合不同年龄特点。以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的建设为例,探讨学校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从建筑文化和儿童体验的融通性出发,挖掘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蕴,开发和转化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关 键 词 学校建筑;教育空间;教育意蕴;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10-00-05
  从个体的经验感知或是科学研究的证据看,人的认识、行为及意识等发展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因而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1]我们以往比较关注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学校的一树一木、一窗一栏、一字一画等均极力体现教育与文化熏染的功能价值,却较少关注建筑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注重“实用性”,“固定的教室 走廊 操场”是学校的普遍样态。
  “到了今天,建筑的功能和意蕴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开发一种跳出简单功能主义巢穴的建筑,使用者的福利就必须予以关注。”[2]学校建筑不再仅仅是遮蔽场所,而更是之所以称为“学校”的学习空间,[3]于此,充分挖掘学校建筑对儿童认知、品格形成的育人价值,从“活动”“学习域”“组织学习”“文化体验”等视角思考建筑设计,以满足教学实施及儿童多维发展等需求,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人关注的课题。为儿童的成长提供适切的空间,让儿童在“成人”中理解教育成长,这是学校建筑教育意蕴回归的重要探索。我们认为,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办学理念,赋予建筑教育的深度,凸显校园文化的魅力;[4]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切合不同年龄特点儿童的发展规律。
  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荆川小学①北依陈渡草堂,毗邻荆川读书处,以当地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唐荆川之名命名。唐荆川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经世致用”“实学”“本色”和“真精神”等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治学理念和精神财富。学校立足于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在教育、建筑、儿童文化等多维视角融合中,挖掘唐荆川先生教育精神内涵,从建筑文化和儿童文化融通性出发,探索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蕴。在新校舍的设计中,着力让建筑与校园空间弥漫教育的气息,体现空间创新、环境育人、空间文化与人文关怀,用教育元素点亮校园建筑文化。
  一、賦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人文高度
  建筑现象学认为,任何建筑都是有精神的。学校建筑空间中体现着历史积淀,凝固着社会文化、物化着学生生活。学校建筑中所蕴含的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等,都是“这一所”学校建筑透射出的独有文化。无论是地域的建筑特色,抑或是学校的建筑风貌,都会让身处其中的师生每天浸润其中,润物细无声地受到熏陶。[5]
  1.文化熏染
  (1) 反映历史文化印记。学校历史文化是学校建筑与空间设计之魂。学校在新校舍设计中,以“荆川文化”为主线,从各个维度展现学校“人本教育 济世情怀”的办学理念,让勤朴践行、自强求真的“荆川精神”浸润整个校园。学校以南北主轴线为基,按三个发展时间节点,将学校百年的发展历史串联,形成文化长廊;以学校各区域景观、功能室为点,与校史馆融合,充分展现学校发展中厚重的历史积淀;以“自强”校训为核心,建筑设计中融入横纵式大面积立体公共区域,让每一面墙壁诉说学校的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脉络,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兼具学校独特的人文气质。
  (2)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学校建筑必然附着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学校充分挖掘荆川文化,结合常州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中式型制,使学校充满江南水乡典雅幽静、富有内涵的园林气息,成为具有典型文化特征并反映本地文化的学校。学生在学校中生活,恍如沉浸于历史场景下,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使学生身心俱静,安逸求学。
  2.以美育人
  一些学校对文化理解的偏差和肤浅造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庸俗化,容易导致学生审美缺失,审美品位下降。因此,我们新校舍建筑设计中,特别注重建筑的审美功能,让颜色、温度、采光、材料、触感都能与学生的身体交互。中式的整体风格,静静淡雅,适于学生静心研究;内部多彩的墙面设计,使学生置身童年的世界;室内大空间设计,有的围圈而坐,有的动静分离,有的随意而憩,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场所,每个区域都成为发现、创造、欣赏美的地方。同时,建筑本身也是一种美,如门厅开阔跃层式设计,彰显师生拥有开阔的视野,环绕装饰以荆川故事雕刻、学生作品设计,是古与今、古典与现代的唯美结合。内侧小舞台布置,给学生留下动态展示自我美、欣赏他人美的空间。校门开阔大气,简约线条的设计,灰白颜色的对比,显现出历史的厚重,底蕴的深厚。正是这样的物型环境设计,留给学生的不仅是历史使命感和自豪感,更是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品位。
  3.个性展现
  如果把诗学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迁移运用到学校建筑,那么,学校建筑已经从早先的无我之境——仅仅是解决教学的“房子问题”,升格为审美主体的有我之境——凸显学校独特文化气质。新校在建设之初,就依据唐荆川文化,在校门入口处设计铺设“八桂大道”。沿袭荆川先生读书处的淡雅娴静之风,荆川先生坚毅之志,校舍建筑线条干净利落,采用灰白两色作为主体建筑外墙选色,辅以墨绿色进行点缀。教学楼间“文苑”“武院”的景致创设,展示着荆川先生的文韬武略。俯视校园建筑,犹如在讲述荆川先生自强不息的一生,再现创校之初白衣庵学堂的古朴典雅,向人们讲述着学校发展的一路艰辛历程。学生在院落间学文习武,彰显着学校“崇文尚武 正德健体”的培养目标。   二、赋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生命温度
  学校建筑与校园空间展现每个学习者的气度、视野,体现设计与建造者对教育的理解,对儿童的关怀。学校建筑设计与创新,融入教育的意蕴,渗透学校育人目标的开发与转化,以儿童思维发展、品格养成为核心,走出成人思维,使学校建筑契合儿童成长。
  1.从儿童立场来设计
  现代建筑理念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学校建筑设计理应以儿童为出发点,服务于儿童的学习需求。[6]因此,学校在内部相关设施、设备的设计上,以儿童为核心,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从儿童成长的视角规划与设计。比如楼梯的设计,以儿童的步幅为准,让儿童踏之可及;洗手池以儿童的身高为准,让儿童触手可及;互动作品墙的高度,以儿童的高度为准,让儿童目之可及;班级桌椅人体工程设计,以学生的身高动态调整,让儿童坐之可及……如此,校园生活设施围绕儿童设计,为儿童的活动与生活提供了最为便捷支持。
  同时,校园的整体色调清新、活泼,在公共活动区域,色彩使用上更加注重童真、童趣。如读书角、互动演示区等,布以卡通人物,配以抱枕、坐垫,以符合儿童走走停停的特点。操场、走道地面,设计童趣化的运动格子、荆川故事、文明公约棋盘等,让每个孩子随处可游戏,随时可运动,随心可学习。
  2.从教育的功能来开发
  让校园空间与儿童共同成长,这是一种寻找与创意,教育的价值就是在寻找与创意中呈现变化。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让每一处教育空间都承载起学校教育的理想,丰富每一面墙的内涵。[7]为此我们特别突出建筑与空间设计中的教育功能开发。
  (1)建筑中教育空间的利用。实用性与教育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这也是考量学校育人理念内化与落实的标准。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注重儿童天性释放与教育引领的融合,用课程串联起建筑空间,努力构建“泛在学习”环境。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将学校布景与校园生活融合,形成整体休闲、学习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增强交互性;在学校不同楼层分别设置大面积的游戏空间,由交互式触摸电子屏、车航模等组成的互动创想空间,阅读空间,视听空间,表演空间等,增强教育性;邀请专业人士共同开发护牙课程,设计爱牙体验室,以荆川文化为核心开发荆溪课程,设计荆川文化馆,开发阳湖拳武术课程,设计武术展示区,提升课程功能;设计学校冥想步道,开发小型种植园地等,在教室周围公共空间形成或赏、或游、或学习的自主空间。
  (2)走廊空间文化的拓展。走廊过道文化的重点应在于知识广度,建设中应体现匠心之美、人文精神和儿童情怀,其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喜欢[8]。通常,可分为知识拓展型、自主学习型、交流展示型三种。附小在设计中,每个楼层都会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教室的特点,利用墙面与地面,设计不同的主题情境,打造开放的走廊空间文化。比如科学专用室周围,设置生物标本展柜,科技知识展板,为学生体验自然,激发兴趣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普通教室及连廊,结合节假日主题文化体验,设置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作品;利用教室周围空间设置小型舞台,提供相关设备,作为学生自主成果交流的中心,召开相关研究发布会。
  (3)学校功能教室的设计。学科功能教室面向师生互动学习进行设计,既作为专用活动室,更是各学科研究与活动的专用室。比如数学学科,我们将数学实验室,器材呈列室,学科教学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让儿童一站式体验数学的研究过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研究“场景”中,激发兴趣,提升交往能力。阅览室与语文学科教室整合,阅读欣赏、主题班会、学科实践活动等,打破“秧田式”座位,采用“沙龙”方式,实现“读”“思”“议”“说”的融合。于此,功能教室不再单一地指向“教室功能”,而更注重课程综合,重在环境文化的塑型及课程意识的建立,使学校功能教室达成“环境—文化—教育—课程”的融合。
  三、赋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互动广度
  校园生活是师生双边共时共生的成长过程,富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能通过空间设计,提升师生对话的机会与平台,让师生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同时,儿童参与到空间设计中来,使学校建筑成为儿童创意的对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学生、建筑之间的关联。
  1.让儿童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让儿童参与其中,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校园建设,而不仅是静观与等待。让每个儿童表达自身的诉求,发表自身的见解。比如学校在校园建设中,就通过开展“童眼看新校”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新校参观,听取学生代表的相关建议,充分让孩子参与到学校设计中;在校园文化布置中,发动学生参与空间创意设计,组织学生用儿童的作品装饰校园空间,提升童趣;为丰富儿童视角,组织开展了“艺术节汇演”“儿童才艺专场秀”“教室大变脸”等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校园布景,从儿童的视角理解学校设计,使学校建设与教育空间更贴合儿童。
  2.让教师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老师们参与,用教育者与儿童视野规划教育时空。一方面合理利用环境布置的美观性、教育性,形成良好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凸显儿童化视角,突出办公室的文化品味。事实上,教师的创造力是丰富的,有的办公室主打科技,星空浩瀚;有的主打传统,文墨书香;有的主打跨界,沉稳中带着欢快……办公室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情意。教室的布置,教师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英伦风格、宣传板画的设计,教师把教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如此,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审美与实用相结合,办公及教学文化设计展示出教师独特的创意和人文魅力。
  3.让家长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同样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在规划设计之初,学校畅通家长献计平台,广泛听取家长对未来校园的建议,让每一位家长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份子,参与到学校设计中。比如,对于校园内行走步道的建议,家长提出校园道路既要有主干交通,同时也要有园林中曲径通幽的小道,减少交叉道路设计,让孩子有恬静的活动、读书处。因此,校园景观及路线规划时,我们以古典园林为参照,形成多通路的建设方案。   四、赋予建筑以教育的理解深度
  打破建筑空间壁垒,促进师生互动交往,开放式的校园建筑设计与应用是学校建筑突破封闭空间布局,实现师生更多交往互动空间的目标之一。建筑设计应用与日常学校教育的沟通,需要深化并不断寻求建筑与教学,建筑与活动,建筑与学生发展的关联,使空间与时间在建筑结构上实现开放互动,让建筑体验教育的理解深度。
  1.建筑开放
  学校建筑的设计本身,需要考虑学生活动与日常生活,优化建筑布局,凸显空间的多功能性。比如突出学校“古朴本真”与“现代开放”气息,学校将历史资料的陈列与阅览室整合,设置轻吧样式的家校访谈区,放置茶水,投影等设备,既可作家校交流,也可作学生阅览区、师生小型研讨室,以满足不同需求,实现多元开放互动。
  同时,注重建筑公共部位的设计,创设主题空间,挖掘潜在开放的教育资源。学校教学楼中每个楼层都进行有特色、有主题的内容编排,创客主题,数学主题,空间探索主题等,使学生在休息中同步体验与创造;设计与营造功能公共区域,比如楼梯拐角设计儿童阅读区,配有软式坐垫,小书柜等,形成阅读开放空间;设计主题活动区域,比如利用学校围墙及步道四周,认领种植一些学科中涉及到的植物,满足学生活动和闲暇生活的需要。
  2.时空开放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思考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体现学校与家长、社区、社会联系,使学校围墙仅赋予象征意义,更多体现校内外的联系。其一,校园建筑与空间为家长开放。学校体育馆、健身中心、电脑房、创客中心非教学时段向社区开放,共同维护,以丰富教育资源;邀请街道、社区、实践共建单位等,共同参与到学校课程教学与建设中。其二,以儿童课程统领、整合校园空间与资源,比如开放课堂,邀请家长讲学,开放教室,邀请专业人士设计专用学科教室的应用与综合实践的结合。此外,进一步向外开放,借用相距500米的教科院附中实验室开展科学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
  3.学科开放
  目前,许多学校建筑仍以“班级授课式”的传统班级教室为主,大量教室仍是“教”堂而非 “学”堂,空间环境的限制使得教师只能无奈地被迫“坚守”传统教学方式。[9]教室功能单一,空间布局单调,这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
  新型校园生活体验,尤其是学科学习倡导学生经历、参与、体验,关注学习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学习经验的生成需要一定的学习情境,有时甚至是近乎现实的情境。传统状态下,普通教室很难满足这种需要。学校在新校舍建设中,扩展教室功能,满足多样化学习方式体验。比如设计了多个中型多功能教室,淡化“黑板—讲台”的空间设计,将讲台置身于教室中央,师生围坐形成即时互动的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区”“互动区”“展示区”,以此达成学习空间重组,师生主体参与的全新学习时空。[10]
  而对学校建筑,个体会因自身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教育背景不同而作出自己的理解。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深入探索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蘊,展现和转化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将校园物型环境设计与学生品格培育、校园生活相结合,更利于我们解读新型学校中师生教育生活的创造,促进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儿童"失乐园"——标准化学校建筑对童年的放逐及寻回[J].教育科学研究,2018(04):31-35.
  [2]卡雷斯·布洛特.当代教育设施[M].董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邵兴江,赵中建.革新学校建筑设计:建构新的研究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09):37-40.
  [4]赵中建.学校建筑: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5.
  [5]陈罡,程冰.学校建筑:成为课程·服务课程[J].中小学管理,2016(03):16-18.
  [6] 邵兴江,李鸿昭,周嘉颖.彰显"场所精神":学校建筑设计思维的重构[J].中小学管理,2017(10):33-35.
  [7]马斌.物型课程:环境育人的新维度[N].江苏教育报,2013-12-04.
  [8]马斌.空间文化:构建知行合一的识见维度[N].江苏教育报,2016-5-18.
  [9]邵兴江.是到了革新学校建筑的时候[J].人民教育,2016(09):64-67.
  [10]金一民,等.全息学习:改变学习的面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儿童的视角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孩子轻松解读;在学校课程中深化拓展,加深体验;引导孩子观照自己的行为,在反思中成长;树立榜样,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儿童生活全域,构筑孩子的精神家园。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课程;同伴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习近平总书记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活动作为品德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现在的品德课堂真可谓热闹异常、争奇斗妍。但仔细观察我们却不难发现,许多活动都陷入了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活动教学进行反思,以拨开浮云,还品德课堂一片亮丽的晴空。    一、活动目标,应上青天揽明月    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其教学目标也应是综合的。为了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
【摘要】母语知识在外语学习中的负向迁移现象一直困扰着很多中国学生,母语的负向迁移对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写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涉及标点,词汇,句法,篇章,以及文化差异。  【关键词】母语;负向迁移;高中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 蔡家旋(1997-),女,广东清远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引言  自塞林克提出中介语的概念以后,语言的迁移理论也应运而生。母语的存在对第二
摘 要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观及接合理论为反思我国当前日益高涨的学校文化热潮提供了基点。学校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人本概念,应从接合过程入手,让学校中的个体意识到自身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权利与义务,主动理解、积极表达、能动接合。  关 键 词学校文化;安东尼奥·葛兰西;斯图亚特·霍尔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7-0030-04  我国对学
摘 要 面对核心素养时代的挑战,学校德育构建和完善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德育目标体系,以此统整学校德育内容,并整合德育活动和相关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德育课程,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德育内容与评价机制,以落实核心素养为旨归,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整合、梳理和提升,推进学校德育的课程化实施。  关 键 词 学校德育;核心素养;德育课程;课程化;课程统整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朱毛智,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教育部“朱毛智领航校长工作室”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库成员,全国中小学领航校长参训学员,华南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大学特聘研究生導师,南昌师范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2年9月,朱毛智调任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在这所曾两获“红旗学校”称号的南昌市老牌名校里,开始了“爱在十九中”的全人格教育探索之路。南昌十九中是南昌市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孩子,“体验”远比“经验”重要,诸多所谓的“经验”或人生感悟,其实就是亲身体验后的反思、发酵与积累。走访美国,参加为期两周的以“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与课程开发”为主题的海外专题培训,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体验之一,对这段经历的反思,必将帮助我更好地投身教育,奉献教育。  一、国民个性与教育熏陶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谓深刻揭示了幼儿及早期教育对
当前,中国公民教育因缺乏公共生活的支撑,同时也缺乏系统性、成熟性的实践路径可依循,导致实效性不高,最终可能阻碍年轻一代公民品质的发展。就此,叶飞教授新著《公共交往与公民教育》在结合西方学术思想与本土实践的基础上,以“公共交往”理论为核心展开了科学而有益的理论探究。  一、聚焦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问题  公民教育必须在透彻理解西方理论的基础上,聚焦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问题,为解决中国公民教育的现实问题提
摘 要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立足已有的家庭教育工作基础,首创家庭教育学院。以学院建设为引领,明确面向全体公民的区域家庭教育工作新思路,建立多元化、高素质的讲师团队;着力开发区域性家庭教育课程,鼓励校本家庭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并开展具有荔湾特色的家庭文化创建活动,建设、健全家庭教育学院的网络互动平台与教育信息立体平台。由此,构建区域家庭教育学习共同体,提升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水平。  关 键 词 区
一、案例介绍  晓蓉,女,初三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顾及家里,且与晓蓉母亲发生过多次口舌矛盾。晓蓉母亲身体不好,在家休养。母亲对女儿管教很严,时不时会对女儿发脾气。长期以来,晓蓉性格忧郁敏感、少言寡语,很少和别人交流。有时会为一些小事而与人闹矛盾,没有固定的好朋友,对学习缺少兴趣。到了初三,眼看成绩一步步下滑,越来越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她的母亲很着急。  其实,晓蓉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初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