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赋予学校建筑和教育空间以文化熏染与教育理解,是现代学校建筑的基本特征之一。以教育元素构建校园建筑文化,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学校教育理念,空间范畴中彰显文化魅力、内涵与育人价值;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契合不同年龄特点。以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的建设为例,探讨学校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从建筑文化和儿童体验的融通性出发,挖掘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蕴,开发和转化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关 键 词 学校建筑;教育空间;教育意蕴;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10-00-05
从个体的经验感知或是科学研究的证据看,人的认识、行为及意识等发展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因而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1]我们以往比较关注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学校的一树一木、一窗一栏、一字一画等均极力体现教育与文化熏染的功能价值,却较少关注建筑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注重“实用性”,“固定的教室 走廊 操场”是学校的普遍样态。
“到了今天,建筑的功能和意蕴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开发一种跳出简单功能主义巢穴的建筑,使用者的福利就必须予以关注。”[2]学校建筑不再仅仅是遮蔽场所,而更是之所以称为“学校”的学习空间,[3]于此,充分挖掘学校建筑对儿童认知、品格形成的育人价值,从“活动”“学习域”“组织学习”“文化体验”等视角思考建筑设计,以满足教学实施及儿童多维发展等需求,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人关注的课题。为儿童的成长提供适切的空间,让儿童在“成人”中理解教育成长,这是学校建筑教育意蕴回归的重要探索。我们认为,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办学理念,赋予建筑教育的深度,凸显校园文化的魅力;[4]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切合不同年龄特点儿童的发展规律。
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荆川小学①北依陈渡草堂,毗邻荆川读书处,以当地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唐荆川之名命名。唐荆川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经世致用”“实学”“本色”和“真精神”等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治学理念和精神财富。学校立足于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在教育、建筑、儿童文化等多维视角融合中,挖掘唐荆川先生教育精神内涵,从建筑文化和儿童文化融通性出发,探索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蕴。在新校舍的设计中,着力让建筑与校园空间弥漫教育的气息,体现空间创新、环境育人、空间文化与人文关怀,用教育元素点亮校园建筑文化。
一、賦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人文高度
建筑现象学认为,任何建筑都是有精神的。学校建筑空间中体现着历史积淀,凝固着社会文化、物化着学生生活。学校建筑中所蕴含的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等,都是“这一所”学校建筑透射出的独有文化。无论是地域的建筑特色,抑或是学校的建筑风貌,都会让身处其中的师生每天浸润其中,润物细无声地受到熏陶。[5]
1.文化熏染
(1) 反映历史文化印记。学校历史文化是学校建筑与空间设计之魂。学校在新校舍设计中,以“荆川文化”为主线,从各个维度展现学校“人本教育 济世情怀”的办学理念,让勤朴践行、自强求真的“荆川精神”浸润整个校园。学校以南北主轴线为基,按三个发展时间节点,将学校百年的发展历史串联,形成文化长廊;以学校各区域景观、功能室为点,与校史馆融合,充分展现学校发展中厚重的历史积淀;以“自强”校训为核心,建筑设计中融入横纵式大面积立体公共区域,让每一面墙壁诉说学校的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脉络,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兼具学校独特的人文气质。
(2)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学校建筑必然附着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学校充分挖掘荆川文化,结合常州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中式型制,使学校充满江南水乡典雅幽静、富有内涵的园林气息,成为具有典型文化特征并反映本地文化的学校。学生在学校中生活,恍如沉浸于历史场景下,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使学生身心俱静,安逸求学。
2.以美育人
一些学校对文化理解的偏差和肤浅造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庸俗化,容易导致学生审美缺失,审美品位下降。因此,我们新校舍建筑设计中,特别注重建筑的审美功能,让颜色、温度、采光、材料、触感都能与学生的身体交互。中式的整体风格,静静淡雅,适于学生静心研究;内部多彩的墙面设计,使学生置身童年的世界;室内大空间设计,有的围圈而坐,有的动静分离,有的随意而憩,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场所,每个区域都成为发现、创造、欣赏美的地方。同时,建筑本身也是一种美,如门厅开阔跃层式设计,彰显师生拥有开阔的视野,环绕装饰以荆川故事雕刻、学生作品设计,是古与今、古典与现代的唯美结合。内侧小舞台布置,给学生留下动态展示自我美、欣赏他人美的空间。校门开阔大气,简约线条的设计,灰白颜色的对比,显现出历史的厚重,底蕴的深厚。正是这样的物型环境设计,留给学生的不仅是历史使命感和自豪感,更是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品位。
3.个性展现
如果把诗学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迁移运用到学校建筑,那么,学校建筑已经从早先的无我之境——仅仅是解决教学的“房子问题”,升格为审美主体的有我之境——凸显学校独特文化气质。新校在建设之初,就依据唐荆川文化,在校门入口处设计铺设“八桂大道”。沿袭荆川先生读书处的淡雅娴静之风,荆川先生坚毅之志,校舍建筑线条干净利落,采用灰白两色作为主体建筑外墙选色,辅以墨绿色进行点缀。教学楼间“文苑”“武院”的景致创设,展示着荆川先生的文韬武略。俯视校园建筑,犹如在讲述荆川先生自强不息的一生,再现创校之初白衣庵学堂的古朴典雅,向人们讲述着学校发展的一路艰辛历程。学生在院落间学文习武,彰显着学校“崇文尚武 正德健体”的培养目标。 二、赋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生命温度
学校建筑与校园空间展现每个学习者的气度、视野,体现设计与建造者对教育的理解,对儿童的关怀。学校建筑设计与创新,融入教育的意蕴,渗透学校育人目标的开发与转化,以儿童思维发展、品格养成为核心,走出成人思维,使学校建筑契合儿童成长。
1.从儿童立场来设计
现代建筑理念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学校建筑设计理应以儿童为出发点,服务于儿童的学习需求。[6]因此,学校在内部相关设施、设备的设计上,以儿童为核心,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从儿童成长的视角规划与设计。比如楼梯的设计,以儿童的步幅为准,让儿童踏之可及;洗手池以儿童的身高为准,让儿童触手可及;互动作品墙的高度,以儿童的高度为准,让儿童目之可及;班级桌椅人体工程设计,以学生的身高动态调整,让儿童坐之可及……如此,校园生活设施围绕儿童设计,为儿童的活动与生活提供了最为便捷支持。
同时,校园的整体色调清新、活泼,在公共活动区域,色彩使用上更加注重童真、童趣。如读书角、互动演示区等,布以卡通人物,配以抱枕、坐垫,以符合儿童走走停停的特点。操场、走道地面,设计童趣化的运动格子、荆川故事、文明公约棋盘等,让每个孩子随处可游戏,随时可运动,随心可学习。
2.从教育的功能来开发
让校园空间与儿童共同成长,这是一种寻找与创意,教育的价值就是在寻找与创意中呈现变化。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让每一处教育空间都承载起学校教育的理想,丰富每一面墙的内涵。[7]为此我们特别突出建筑与空间设计中的教育功能开发。
(1)建筑中教育空间的利用。实用性与教育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这也是考量学校育人理念内化与落实的标准。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注重儿童天性释放与教育引领的融合,用课程串联起建筑空间,努力构建“泛在学习”环境。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将学校布景与校园生活融合,形成整体休闲、学习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增强交互性;在学校不同楼层分别设置大面积的游戏空间,由交互式触摸电子屏、车航模等组成的互动创想空间,阅读空间,视听空间,表演空间等,增强教育性;邀请专业人士共同开发护牙课程,设计爱牙体验室,以荆川文化为核心开发荆溪课程,设计荆川文化馆,开发阳湖拳武术课程,设计武术展示区,提升课程功能;设计学校冥想步道,开发小型种植园地等,在教室周围公共空间形成或赏、或游、或学习的自主空间。
(2)走廊空间文化的拓展。走廊过道文化的重点应在于知识广度,建设中应体现匠心之美、人文精神和儿童情怀,其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喜欢[8]。通常,可分为知识拓展型、自主学习型、交流展示型三种。附小在设计中,每个楼层都会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教室的特点,利用墙面与地面,设计不同的主题情境,打造开放的走廊空间文化。比如科学专用室周围,设置生物标本展柜,科技知识展板,为学生体验自然,激发兴趣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普通教室及连廊,结合节假日主题文化体验,设置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作品;利用教室周围空间设置小型舞台,提供相关设备,作为学生自主成果交流的中心,召开相关研究发布会。
(3)学校功能教室的设计。学科功能教室面向师生互动学习进行设计,既作为专用活动室,更是各学科研究与活动的专用室。比如数学学科,我们将数学实验室,器材呈列室,学科教学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让儿童一站式体验数学的研究过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研究“场景”中,激发兴趣,提升交往能力。阅览室与语文学科教室整合,阅读欣赏、主题班会、学科实践活动等,打破“秧田式”座位,采用“沙龙”方式,实现“读”“思”“议”“说”的融合。于此,功能教室不再单一地指向“教室功能”,而更注重课程综合,重在环境文化的塑型及课程意识的建立,使学校功能教室达成“环境—文化—教育—课程”的融合。
三、赋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互动广度
校园生活是师生双边共时共生的成长过程,富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能通过空间设计,提升师生对话的机会与平台,让师生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同时,儿童参与到空间设计中来,使学校建筑成为儿童创意的对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学生、建筑之间的关联。
1.让儿童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让儿童参与其中,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校园建设,而不仅是静观与等待。让每个儿童表达自身的诉求,发表自身的见解。比如学校在校园建设中,就通过开展“童眼看新校”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新校参观,听取学生代表的相关建议,充分让孩子参与到学校设计中;在校园文化布置中,发动学生参与空间创意设计,组织学生用儿童的作品装饰校园空间,提升童趣;为丰富儿童视角,组织开展了“艺术节汇演”“儿童才艺专场秀”“教室大变脸”等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校园布景,从儿童的视角理解学校设计,使学校建设与教育空间更贴合儿童。
2.让教师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老师们参与,用教育者与儿童视野规划教育时空。一方面合理利用环境布置的美观性、教育性,形成良好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凸显儿童化视角,突出办公室的文化品味。事实上,教师的创造力是丰富的,有的办公室主打科技,星空浩瀚;有的主打传统,文墨书香;有的主打跨界,沉稳中带着欢快……办公室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情意。教室的布置,教师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英伦风格、宣传板画的设计,教师把教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如此,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审美与实用相结合,办公及教学文化设计展示出教师独特的创意和人文魅力。
3.让家长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同样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在规划设计之初,学校畅通家长献计平台,广泛听取家长对未来校园的建议,让每一位家长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份子,参与到学校设计中。比如,对于校园内行走步道的建议,家长提出校园道路既要有主干交通,同时也要有园林中曲径通幽的小道,减少交叉道路设计,让孩子有恬静的活动、读书处。因此,校园景观及路线规划时,我们以古典园林为参照,形成多通路的建设方案。 四、赋予建筑以教育的理解深度
打破建筑空间壁垒,促进师生互动交往,开放式的校园建筑设计与应用是学校建筑突破封闭空间布局,实现师生更多交往互动空间的目标之一。建筑设计应用与日常学校教育的沟通,需要深化并不断寻求建筑与教学,建筑与活动,建筑与学生发展的关联,使空间与时间在建筑结构上实现开放互动,让建筑体验教育的理解深度。
1.建筑开放
学校建筑的设计本身,需要考虑学生活动与日常生活,优化建筑布局,凸显空间的多功能性。比如突出学校“古朴本真”与“现代开放”气息,学校将历史资料的陈列与阅览室整合,设置轻吧样式的家校访谈区,放置茶水,投影等设备,既可作家校交流,也可作学生阅览区、师生小型研讨室,以满足不同需求,实现多元开放互动。
同时,注重建筑公共部位的设计,创设主题空间,挖掘潜在开放的教育资源。学校教学楼中每个楼层都进行有特色、有主题的内容编排,创客主题,数学主题,空间探索主题等,使学生在休息中同步体验与创造;设计与营造功能公共区域,比如楼梯拐角设计儿童阅读区,配有软式坐垫,小书柜等,形成阅读开放空间;设计主题活动区域,比如利用学校围墙及步道四周,认领种植一些学科中涉及到的植物,满足学生活动和闲暇生活的需要。
2.时空开放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思考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体现学校与家长、社区、社会联系,使学校围墙仅赋予象征意义,更多体现校内外的联系。其一,校园建筑与空间为家长开放。学校体育馆、健身中心、电脑房、创客中心非教学时段向社区开放,共同维护,以丰富教育资源;邀请街道、社区、实践共建单位等,共同参与到学校课程教学与建设中。其二,以儿童课程统领、整合校园空间与资源,比如开放课堂,邀请家长讲学,开放教室,邀请专业人士设计专用学科教室的应用与综合实践的结合。此外,进一步向外开放,借用相距500米的教科院附中实验室开展科学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
3.学科开放
目前,许多学校建筑仍以“班级授课式”的传统班级教室为主,大量教室仍是“教”堂而非 “学”堂,空间环境的限制使得教师只能无奈地被迫“坚守”传统教学方式。[9]教室功能单一,空间布局单调,这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
新型校园生活体验,尤其是学科学习倡导学生经历、参与、体验,关注学习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学习经验的生成需要一定的学习情境,有时甚至是近乎现实的情境。传统状态下,普通教室很难满足这种需要。学校在新校舍建设中,扩展教室功能,满足多样化学习方式体验。比如设计了多个中型多功能教室,淡化“黑板—讲台”的空间设计,将讲台置身于教室中央,师生围坐形成即时互动的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区”“互动区”“展示区”,以此达成学习空间重组,师生主体参与的全新学习时空。[10]
而对学校建筑,个体会因自身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教育背景不同而作出自己的理解。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深入探索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蘊,展现和转化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将校园物型环境设计与学生品格培育、校园生活相结合,更利于我们解读新型学校中师生教育生活的创造,促进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儿童"失乐园"——标准化学校建筑对童年的放逐及寻回[J].教育科学研究,2018(04):31-35.
[2]卡雷斯·布洛特.当代教育设施[M].董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邵兴江,赵中建.革新学校建筑设计:建构新的研究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09):37-40.
[4]赵中建.学校建筑: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5.
[5]陈罡,程冰.学校建筑:成为课程·服务课程[J].中小学管理,2016(03):16-18.
[6] 邵兴江,李鸿昭,周嘉颖.彰显"场所精神":学校建筑设计思维的重构[J].中小学管理,2017(10):33-35.
[7]马斌.物型课程:环境育人的新维度[N].江苏教育报,2013-12-04.
[8]马斌.空间文化:构建知行合一的识见维度[N].江苏教育报,2016-5-18.
[9]邵兴江.是到了革新学校建筑的时候[J].人民教育,2016(09):64-67.
[10]金一民,等.全息学习:改变学习的面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关 键 词 学校建筑;教育空间;教育意蕴;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10-00-05
从个体的经验感知或是科学研究的证据看,人的认识、行为及意识等发展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因而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1]我们以往比较关注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学校的一树一木、一窗一栏、一字一画等均极力体现教育与文化熏染的功能价值,却较少关注建筑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注重“实用性”,“固定的教室 走廊 操场”是学校的普遍样态。
“到了今天,建筑的功能和意蕴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开发一种跳出简单功能主义巢穴的建筑,使用者的福利就必须予以关注。”[2]学校建筑不再仅仅是遮蔽场所,而更是之所以称为“学校”的学习空间,[3]于此,充分挖掘学校建筑对儿童认知、品格形成的育人价值,从“活动”“学习域”“组织学习”“文化体验”等视角思考建筑设计,以满足教学实施及儿童多维发展等需求,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人关注的课题。为儿童的成长提供适切的空间,让儿童在“成人”中理解教育成长,这是学校建筑教育意蕴回归的重要探索。我们认为,具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建筑体现办学理念,赋予建筑教育的深度,凸显校园文化的魅力;[4]二是指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面向学生,即以儿童视角打造学校,尊重儿童的发展天性,切合不同年龄特点儿童的发展规律。
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荆川小学①北依陈渡草堂,毗邻荆川读书处,以当地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唐荆川之名命名。唐荆川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经世致用”“实学”“本色”和“真精神”等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治学理念和精神财富。学校立足于校园建筑整体设计与空间细节打造,在教育、建筑、儿童文化等多维视角融合中,挖掘唐荆川先生教育精神内涵,从建筑文化和儿童文化融通性出发,探索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蕴。在新校舍的设计中,着力让建筑与校园空间弥漫教育的气息,体现空间创新、环境育人、空间文化与人文关怀,用教育元素点亮校园建筑文化。
一、賦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人文高度
建筑现象学认为,任何建筑都是有精神的。学校建筑空间中体现着历史积淀,凝固着社会文化、物化着学生生活。学校建筑中所蕴含的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等,都是“这一所”学校建筑透射出的独有文化。无论是地域的建筑特色,抑或是学校的建筑风貌,都会让身处其中的师生每天浸润其中,润物细无声地受到熏陶。[5]
1.文化熏染
(1) 反映历史文化印记。学校历史文化是学校建筑与空间设计之魂。学校在新校舍设计中,以“荆川文化”为主线,从各个维度展现学校“人本教育 济世情怀”的办学理念,让勤朴践行、自强求真的“荆川精神”浸润整个校园。学校以南北主轴线为基,按三个发展时间节点,将学校百年的发展历史串联,形成文化长廊;以学校各区域景观、功能室为点,与校史馆融合,充分展现学校发展中厚重的历史积淀;以“自强”校训为核心,建筑设计中融入横纵式大面积立体公共区域,让每一面墙壁诉说学校的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脉络,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兼具学校独特的人文气质。
(2)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学校建筑必然附着学校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学校充分挖掘荆川文化,结合常州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中式型制,使学校充满江南水乡典雅幽静、富有内涵的园林气息,成为具有典型文化特征并反映本地文化的学校。学生在学校中生活,恍如沉浸于历史场景下,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使学生身心俱静,安逸求学。
2.以美育人
一些学校对文化理解的偏差和肤浅造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庸俗化,容易导致学生审美缺失,审美品位下降。因此,我们新校舍建筑设计中,特别注重建筑的审美功能,让颜色、温度、采光、材料、触感都能与学生的身体交互。中式的整体风格,静静淡雅,适于学生静心研究;内部多彩的墙面设计,使学生置身童年的世界;室内大空间设计,有的围圈而坐,有的动静分离,有的随意而憩,让每一个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场所,每个区域都成为发现、创造、欣赏美的地方。同时,建筑本身也是一种美,如门厅开阔跃层式设计,彰显师生拥有开阔的视野,环绕装饰以荆川故事雕刻、学生作品设计,是古与今、古典与现代的唯美结合。内侧小舞台布置,给学生留下动态展示自我美、欣赏他人美的空间。校门开阔大气,简约线条的设计,灰白颜色的对比,显现出历史的厚重,底蕴的深厚。正是这样的物型环境设计,留给学生的不仅是历史使命感和自豪感,更是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品位。
3.个性展现
如果把诗学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迁移运用到学校建筑,那么,学校建筑已经从早先的无我之境——仅仅是解决教学的“房子问题”,升格为审美主体的有我之境——凸显学校独特文化气质。新校在建设之初,就依据唐荆川文化,在校门入口处设计铺设“八桂大道”。沿袭荆川先生读书处的淡雅娴静之风,荆川先生坚毅之志,校舍建筑线条干净利落,采用灰白两色作为主体建筑外墙选色,辅以墨绿色进行点缀。教学楼间“文苑”“武院”的景致创设,展示着荆川先生的文韬武略。俯视校园建筑,犹如在讲述荆川先生自强不息的一生,再现创校之初白衣庵学堂的古朴典雅,向人们讲述着学校发展的一路艰辛历程。学生在院落间学文习武,彰显着学校“崇文尚武 正德健体”的培养目标。 二、赋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生命温度
学校建筑与校园空间展现每个学习者的气度、视野,体现设计与建造者对教育的理解,对儿童的关怀。学校建筑设计与创新,融入教育的意蕴,渗透学校育人目标的开发与转化,以儿童思维发展、品格养成为核心,走出成人思维,使学校建筑契合儿童成长。
1.从儿童立场来设计
现代建筑理念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学校建筑设计理应以儿童为出发点,服务于儿童的学习需求。[6]因此,学校在内部相关设施、设备的设计上,以儿童为核心,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从儿童成长的视角规划与设计。比如楼梯的设计,以儿童的步幅为准,让儿童踏之可及;洗手池以儿童的身高为准,让儿童触手可及;互动作品墙的高度,以儿童的高度为准,让儿童目之可及;班级桌椅人体工程设计,以学生的身高动态调整,让儿童坐之可及……如此,校园生活设施围绕儿童设计,为儿童的活动与生活提供了最为便捷支持。
同时,校园的整体色调清新、活泼,在公共活动区域,色彩使用上更加注重童真、童趣。如读书角、互动演示区等,布以卡通人物,配以抱枕、坐垫,以符合儿童走走停停的特点。操场、走道地面,设计童趣化的运动格子、荆川故事、文明公约棋盘等,让每个孩子随处可游戏,随时可运动,随心可学习。
2.从教育的功能来开发
让校园空间与儿童共同成长,这是一种寻找与创意,教育的价值就是在寻找与创意中呈现变化。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让每一处教育空间都承载起学校教育的理想,丰富每一面墙的内涵。[7]为此我们特别突出建筑与空间设计中的教育功能开发。
(1)建筑中教育空间的利用。实用性与教育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这也是考量学校育人理念内化与落实的标准。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注重儿童天性释放与教育引领的融合,用课程串联起建筑空间,努力构建“泛在学习”环境。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将学校布景与校园生活融合,形成整体休闲、学习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增强交互性;在学校不同楼层分别设置大面积的游戏空间,由交互式触摸电子屏、车航模等组成的互动创想空间,阅读空间,视听空间,表演空间等,增强教育性;邀请专业人士共同开发护牙课程,设计爱牙体验室,以荆川文化为核心开发荆溪课程,设计荆川文化馆,开发阳湖拳武术课程,设计武术展示区,提升课程功能;设计学校冥想步道,开发小型种植园地等,在教室周围公共空间形成或赏、或游、或学习的自主空间。
(2)走廊空间文化的拓展。走廊过道文化的重点应在于知识广度,建设中应体现匠心之美、人文精神和儿童情怀,其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喜欢[8]。通常,可分为知识拓展型、自主学习型、交流展示型三种。附小在设计中,每个楼层都会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类型教室的特点,利用墙面与地面,设计不同的主题情境,打造开放的走廊空间文化。比如科学专用室周围,设置生物标本展柜,科技知识展板,为学生体验自然,激发兴趣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普通教室及连廊,结合节假日主题文化体验,设置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作品;利用教室周围空间设置小型舞台,提供相关设备,作为学生自主成果交流的中心,召开相关研究发布会。
(3)学校功能教室的设计。学科功能教室面向师生互动学习进行设计,既作为专用活动室,更是各学科研究与活动的专用室。比如数学学科,我们将数学实验室,器材呈列室,学科教学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让儿童一站式体验数学的研究过程,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研究“场景”中,激发兴趣,提升交往能力。阅览室与语文学科教室整合,阅读欣赏、主题班会、学科实践活动等,打破“秧田式”座位,采用“沙龙”方式,实现“读”“思”“议”“说”的融合。于此,功能教室不再单一地指向“教室功能”,而更注重课程综合,重在环境文化的塑型及课程意识的建立,使学校功能教室达成“环境—文化—教育—课程”的融合。
三、赋予学校建筑以教育的互动广度
校园生活是师生双边共时共生的成长过程,富有教育意蕴的学校建筑,能通过空间设计,提升师生对话的机会与平台,让师生有更多接触的机会。同时,儿童参与到空间设计中来,使学校建筑成为儿童创意的对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学生、建筑之间的关联。
1.让儿童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让儿童参与其中,用儿童的视角去审视校园建设,而不仅是静观与等待。让每个儿童表达自身的诉求,发表自身的见解。比如学校在校园建设中,就通过开展“童眼看新校”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新校参观,听取学生代表的相关建议,充分让孩子参与到学校设计中;在校园文化布置中,发动学生参与空间创意设计,组织学生用儿童的作品装饰校园空间,提升童趣;为丰富儿童视角,组织开展了“艺术节汇演”“儿童才艺专场秀”“教室大变脸”等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校园布景,从儿童的视角理解学校设计,使学校建设与教育空间更贴合儿童。
2.让教师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老师们参与,用教育者与儿童视野规划教育时空。一方面合理利用环境布置的美观性、教育性,形成良好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凸显儿童化视角,突出办公室的文化品味。事实上,教师的创造力是丰富的,有的办公室主打科技,星空浩瀚;有的主打传统,文墨书香;有的主打跨界,沉稳中带着欢快……办公室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情意。教室的布置,教师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英伦风格、宣传板画的设计,教师把教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如此,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审美与实用相结合,办公及教学文化设计展示出教师独特的创意和人文魅力。
3.让家长参与设计
学校建筑设计,同样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在规划设计之初,学校畅通家长献计平台,广泛听取家长对未来校园的建议,让每一位家长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份子,参与到学校设计中。比如,对于校园内行走步道的建议,家长提出校园道路既要有主干交通,同时也要有园林中曲径通幽的小道,减少交叉道路设计,让孩子有恬静的活动、读书处。因此,校园景观及路线规划时,我们以古典园林为参照,形成多通路的建设方案。 四、赋予建筑以教育的理解深度
打破建筑空间壁垒,促进师生互动交往,开放式的校园建筑设计与应用是学校建筑突破封闭空间布局,实现师生更多交往互动空间的目标之一。建筑设计应用与日常学校教育的沟通,需要深化并不断寻求建筑与教学,建筑与活动,建筑与学生发展的关联,使空间与时间在建筑结构上实现开放互动,让建筑体验教育的理解深度。
1.建筑开放
学校建筑的设计本身,需要考虑学生活动与日常生活,优化建筑布局,凸显空间的多功能性。比如突出学校“古朴本真”与“现代开放”气息,学校将历史资料的陈列与阅览室整合,设置轻吧样式的家校访谈区,放置茶水,投影等设备,既可作家校交流,也可作学生阅览区、师生小型研讨室,以满足不同需求,实现多元开放互动。
同时,注重建筑公共部位的设计,创设主题空间,挖掘潜在开放的教育资源。学校教学楼中每个楼层都进行有特色、有主题的内容编排,创客主题,数学主题,空间探索主题等,使学生在休息中同步体验与创造;设计与营造功能公共区域,比如楼梯拐角设计儿童阅读区,配有软式坐垫,小书柜等,形成阅读开放空间;设计主题活动区域,比如利用学校围墙及步道四周,认领种植一些学科中涉及到的植物,满足学生活动和闲暇生活的需要。
2.时空开放
学校建筑设计,需要思考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体现学校与家长、社区、社会联系,使学校围墙仅赋予象征意义,更多体现校内外的联系。其一,校园建筑与空间为家长开放。学校体育馆、健身中心、电脑房、创客中心非教学时段向社区开放,共同维护,以丰富教育资源;邀请街道、社区、实践共建单位等,共同参与到学校课程教学与建设中。其二,以儿童课程统领、整合校园空间与资源,比如开放课堂,邀请家长讲学,开放教室,邀请专业人士设计专用学科教室的应用与综合实践的结合。此外,进一步向外开放,借用相距500米的教科院附中实验室开展科学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
3.学科开放
目前,许多学校建筑仍以“班级授课式”的传统班级教室为主,大量教室仍是“教”堂而非 “学”堂,空间环境的限制使得教师只能无奈地被迫“坚守”传统教学方式。[9]教室功能单一,空间布局单调,这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
新型校园生活体验,尤其是学科学习倡导学生经历、参与、体验,关注学习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学习经验的生成需要一定的学习情境,有时甚至是近乎现实的情境。传统状态下,普通教室很难满足这种需要。学校在新校舍建设中,扩展教室功能,满足多样化学习方式体验。比如设计了多个中型多功能教室,淡化“黑板—讲台”的空间设计,将讲台置身于教室中央,师生围坐形成即时互动的学习环境,建立“学习区”“互动区”“展示区”,以此达成学习空间重组,师生主体参与的全新学习时空。[10]
而对学校建筑,个体会因自身的文化积淀、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教育背景不同而作出自己的理解。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深入探索学校建筑与教育空间的教育意蘊,展现和转化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将校园物型环境设计与学生品格培育、校园生活相结合,更利于我们解读新型学校中师生教育生活的创造,促进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儿童"失乐园"——标准化学校建筑对童年的放逐及寻回[J].教育科学研究,2018(04):31-35.
[2]卡雷斯·布洛特.当代教育设施[M].董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邵兴江,赵中建.革新学校建筑设计:建构新的研究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09):37-40.
[4]赵中建.学校建筑:教育意蕴与文化价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65.
[5]陈罡,程冰.学校建筑:成为课程·服务课程[J].中小学管理,2016(03):16-18.
[6] 邵兴江,李鸿昭,周嘉颖.彰显"场所精神":学校建筑设计思维的重构[J].中小学管理,2017(10):33-35.
[7]马斌.物型课程:环境育人的新维度[N].江苏教育报,2013-12-04.
[8]马斌.空间文化:构建知行合一的识见维度[N].江苏教育报,2016-5-18.
[9]邵兴江.是到了革新学校建筑的时候[J].人民教育,2016(09):64-67.
[10]金一民,等.全息学习:改变学习的面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