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点拨”,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和动口表达,使其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研究数学教学中点拨的功能、特点和方法,探究点拨艺术的内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数学素质是大为有益的。
一、点拨的功能
1 解难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如直解其难,则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可促使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突破难点。诸如,一个形象的提示,可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个生动的比喻,可促使学生产生顿悟;一个简单的演示,可活化解决问题中所描述的情境;一个有机的复习,可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2 引正功能。教学中常见学生思维偏差,以点拨进行微调,可引正思路,使其少走弯路。诸如,一个“故错”的运用,可使学生心领神会而进行自我调控;一个体态语的暗示,可让学生恍然大悟而进行自我调整;一个小问题的穿插,可让学生发现偏差而进行自我矫正;一个小故事的引入,可使学生明白内容而进行仿效。
3 拓展功能。小学生易片面理解学习内容,机械运用数学知识,巧用点拨,可诱其变更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若其思考拘泥于某一种解法,可由一点生发,拓展开来,进行多层次探究;若其思考拘泥于某一方向,可由一点发散,铺展开来,引导进行全方位探索;若其运用知识拘泥于某一形式,可由一点延伸,不断开拓,以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性运用。
4 整合功能。小学生由于缺乏驾驭知识的能力,对所学知识难以形成清晰的条理和整体的印象,运用点拨可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集成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以形成知识的整体认识。若学生对知识掌握无序,可通过“理序”进行点拨,以求得知识理解的条理性;若学生对知识掌握散乱,可通过“联系”进行点拨,以求得知识掌握的整体性;若学生对知识头绪不清,可通过“比较”进行点拨,以求得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根据知识的内部结构和结合规律,理解、运用和积累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点拨的特点
1 时机性。点拨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将其安排在学生思维的“愤悱”之际,只有在思维的最佳处突破,才能拨动心灵的琴弦,启迪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要细观察、勤分析、巧判断、善捕捉,一旦学生心欲求通而未得,口欲言之而未能时,便倾心诱导,着意点化,保证点拨的时效性。
2 双主性。点拨须建立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状态的诱发和利用。教师点拨这一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真心内动”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否则,就会如王夫之所说:“若教则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劳而无益也。”因此,教学中要始终置学生于主体地位,要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越俎代庖。教师通过点拨,及时把关,准确定向,合理调控,从而保证教学双方的密切配合。
3 针对性。首先,要根据教学情形点拨,做到情况不同,方法有异。其次,要根据教学对象点拨,做到水平不一,方法有别。再则,要根据教学目标点拨,做到目标不同,方法有变。
4 全面性。点拨要体现全面性,既要注意知识的理解,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既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既要注意情感的因素,又要注意智能因素。
5 技巧性。首先在于目标明确。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能及时发现,及时变通,“化险为夷”,并始终指向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在于方法得当。注意打开学生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指导学生畅通思路,而不是代其解答。再则点拨须惜时如金、语言精当、方法简单、过程含而不露。
三、点拨的方法
1 平坡法。如果学生面对教师提问紧皱眉头,可探明原因,巧指迷津,减缓坡度;如果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力不从心,可通过细化及时铺垫,帮助接通思路,或通过转换,迂回设问,借助原型启发;如果目标不明确,学生茫然。可提示目标,明确思维方向;如因问题情境陌生,可通过演示,帮助变通思维。
如:“一台播种机,作业宽度是1.2米,由拖拉机牵引,每小时4.5千米,播种机每小时播种多少公顷?”解答这道题时,大多数学生对“作业宽度”难以理解。这时,教师用粉笔先在黑板上涂一大片,然后拿起黑板擦说:“这是播种机,现在开始播种了。”同时将黑板擦慢慢移动,后面留下了一片空白。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作业宽度”就相当于“黑板擦的宽度”。
2 引辩法。学生因水平和能力有差异,课堂上常会对同一问题出现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此,教师可不作仲裁,而是抓住契机,引辩启思,以统一认识,求得理解。
如在学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判断为正确,有的同学则判断为错误。此时教师可未置可否,进而投石激浪,促其争辩:到底是对还是错,请联系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加以说明。正方认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就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反方则争辩道: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如下图):
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BC虽然面积相等,但它们不是完全一样,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争辩,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3 归谬法。如果学生答题与正确答案背道而驰,可将错就错,以归谬法将学生引入圈套,让其碰壁,促其顿悟。如教学“倒数”时,有学生在求倒数时,会出现这样的书写:3=1/3、2=1/2,这时教师可将错就错,顺势在黑板上板书:200吨=1千克、2平方米=100平方米。让学生感知这是两个完全不等的量,而老师却用了等于号连接,让其碰壁,促其顿悟。
4 疏导法。教学中如果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则通过点拨引正思路。若问题简单,则当即给予答复。例如,学习方程时,有学生提出:x+5=0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方程,怎么会没有解呢?这时可告诉学生,到了中学,学了负数就可以求出它的解了。若问题复杂,课堂不便答复,可告诉学生课后帮助解决。例如,学习“年、月、日”时,有学生提出:“日食”、“月食”是怎么回事?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是28(或29)天呢?对此,一般教师备课时往往难以考虑周全,即使知识面较宽的教师,当堂也难以回答全面,不妨顺势提出要求:让我们课后共同去查阅资料,看谁能找到答案。这样留下期待的环节,能造成强烈的悬念,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
一、点拨的功能
1 解难功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如直解其难,则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可促使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努力而突破难点。诸如,一个形象的提示,可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个生动的比喻,可促使学生产生顿悟;一个简单的演示,可活化解决问题中所描述的情境;一个有机的复习,可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2 引正功能。教学中常见学生思维偏差,以点拨进行微调,可引正思路,使其少走弯路。诸如,一个“故错”的运用,可使学生心领神会而进行自我调控;一个体态语的暗示,可让学生恍然大悟而进行自我调整;一个小问题的穿插,可让学生发现偏差而进行自我矫正;一个小故事的引入,可使学生明白内容而进行仿效。
3 拓展功能。小学生易片面理解学习内容,机械运用数学知识,巧用点拨,可诱其变更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若其思考拘泥于某一种解法,可由一点生发,拓展开来,进行多层次探究;若其思考拘泥于某一方向,可由一点发散,铺展开来,引导进行全方位探索;若其运用知识拘泥于某一形式,可由一点延伸,不断开拓,以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性运用。
4 整合功能。小学生由于缺乏驾驭知识的能力,对所学知识难以形成清晰的条理和整体的印象,运用点拨可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集成点,连成线,组成面,构成体。以形成知识的整体认识。若学生对知识掌握无序,可通过“理序”进行点拨,以求得知识理解的条理性;若学生对知识掌握散乱,可通过“联系”进行点拨,以求得知识掌握的整体性;若学生对知识头绪不清,可通过“比较”进行点拨,以求得知识掌握的准确性。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根据知识的内部结构和结合规律,理解、运用和积累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点拨的特点
1 时机性。点拨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将其安排在学生思维的“愤悱”之际,只有在思维的最佳处突破,才能拨动心灵的琴弦,启迪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要细观察、勤分析、巧判断、善捕捉,一旦学生心欲求通而未得,口欲言之而未能时,便倾心诱导,着意点化,保证点拨的时效性。
2 双主性。点拨须建立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积极学习状态的诱发和利用。教师点拨这一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真心内动”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否则,就会如王夫之所说:“若教则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劳而无益也。”因此,教学中要始终置学生于主体地位,要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越俎代庖。教师通过点拨,及时把关,准确定向,合理调控,从而保证教学双方的密切配合。
3 针对性。首先,要根据教学情形点拨,做到情况不同,方法有异。其次,要根据教学对象点拨,做到水平不一,方法有别。再则,要根据教学目标点拨,做到目标不同,方法有变。
4 全面性。点拨要体现全面性,既要注意知识的理解,又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既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既要注意情感的因素,又要注意智能因素。
5 技巧性。首先在于目标明确。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能及时发现,及时变通,“化险为夷”,并始终指向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在于方法得当。注意打开学生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指导学生畅通思路,而不是代其解答。再则点拨须惜时如金、语言精当、方法简单、过程含而不露。
三、点拨的方法
1 平坡法。如果学生面对教师提问紧皱眉头,可探明原因,巧指迷津,减缓坡度;如果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力不从心,可通过细化及时铺垫,帮助接通思路,或通过转换,迂回设问,借助原型启发;如果目标不明确,学生茫然。可提示目标,明确思维方向;如因问题情境陌生,可通过演示,帮助变通思维。
如:“一台播种机,作业宽度是1.2米,由拖拉机牵引,每小时4.5千米,播种机每小时播种多少公顷?”解答这道题时,大多数学生对“作业宽度”难以理解。这时,教师用粉笔先在黑板上涂一大片,然后拿起黑板擦说:“这是播种机,现在开始播种了。”同时将黑板擦慢慢移动,后面留下了一片空白。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作业宽度”就相当于“黑板擦的宽度”。
2 引辩法。学生因水平和能力有差异,课堂上常会对同一问题出现截然不同的答案。对此,教师可不作仲裁,而是抓住契机,引辩启思,以统一认识,求得理解。
如在学完“三角形的面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道判断题: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同学判断为正确,有的同学则判断为错误。此时教师可未置可否,进而投石激浪,促其争辩:到底是对还是错,请联系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公式加以说明。正方认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就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而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反方则争辩道: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如下图):
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BC虽然面积相等,但它们不是完全一样,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争辩,问题便能得到解决。
3 归谬法。如果学生答题与正确答案背道而驰,可将错就错,以归谬法将学生引入圈套,让其碰壁,促其顿悟。如教学“倒数”时,有学生在求倒数时,会出现这样的书写:3=1/3、2=1/2,这时教师可将错就错,顺势在黑板上板书:200吨=1千克、2平方米=100平方米。让学生感知这是两个完全不等的量,而老师却用了等于号连接,让其碰壁,促其顿悟。
4 疏导法。教学中如果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则通过点拨引正思路。若问题简单,则当即给予答复。例如,学习方程时,有学生提出:x+5=0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方程,怎么会没有解呢?这时可告诉学生,到了中学,学了负数就可以求出它的解了。若问题复杂,课堂不便答复,可告诉学生课后帮助解决。例如,学习“年、月、日”时,有学生提出:“日食”、“月食”是怎么回事?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是28(或29)天呢?对此,一般教师备课时往往难以考虑周全,即使知识面较宽的教师,当堂也难以回答全面,不妨顺势提出要求:让我们课后共同去查阅资料,看谁能找到答案。这样留下期待的环节,能造成强烈的悬念,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