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为何“远离”了科学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回顾20年来的科学教育历程,笔者为学生每况愈下的科学关注度深感焦虑和不安。上世纪80年代,科学口号响遍校园,科学成为孩子们最亲近的伙伴和追求的理想,90年代,科学也曾一度成为孩子们争相谈论的话题,更是引发孩子们学习兴致的动力所在。然而,最近几年孩子们对科学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淡漠,甚至在自觉与不自觉间远离了科学。从以下几点可窥一斑。
  
  一、学生“远离”了天文现象
  
  纵观近几年的天文现象,很少有学生满腔热情去关注。不论是日食月食,还是太阳黑子裂变,连满天散花的流星雨都很少有学生去关心和欣赏。作为科学老师,我在每一次天文现象来临之前,都向学生作了广泛的发动与宣传,但从反馈的情况来看,能够认真观察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有些学生观察了,也是如过眼烟云,没有太多的留意和惊喜。当然,影响学生对天文物象热情关注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作为科学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领,帮助学生走进奇幻的天文景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效的做法是,老师首先要关注和珍惜每一次重大的天文景观,全面了解该天文现象,向学生介绍相关情况,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概念和印象,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前,对学生的观察提出建议和相关的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其次,尽可能发动家长督促孩子,并配合孩子做好观察和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就近组织观察小组及时观察,并进行合作探究。观察完毕,老师要做好学生的活动交流与反馈,使每个学生的观察结果都能得到积极的评价。天长日久,定能不断增强学生观察天象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唤起孩子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二、学生“远离”了科学实验
  
  如今,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实验和研究缺乏足够的专注和投入,尽管老师设计的实验很丰富,也很精妙,尽管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实验与操作,但是,只要稍加留心,便不难发现,这些“热闹”与“热情”的背后,学生往往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当老师让学生制造声音时,学生便一阵狂敲狂砸,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老师问:“当你手里的东西发出声音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表示,我手里的锣发出的声音很脆;我敲的鼓声很沉闷;我的钗很刺耳……尽管老师给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制造声音,学生最终还是没有回到主题上来。原因很简单,老师的指导不明确,一上课就让学生制造声音,学生的关注点自然就只落在“制造”上了,尽管老师一再提醒:“制造声音,注意观察!”但当学生已“陶醉”在各种声音中,“观察”的意识也就随之消失了。其实,剥于这一课,只需在老师的问话上稍作改变,便会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如,在制造几种有代表性的声音后,老师可以问:“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经验试着回答。)老师接着问:“能用实验证明一下你的观点吗?”老师的这两句话,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向对问题的思索上,接下来的学习活动都将围绕各自的想法进行实验和探究。
  
  三、学生“远离”了拓展性作业
  
  为了使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得到巩固与提高,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拓展实践能力,老师往往会在课尾布置一份作业。从反馈情况看,这些作业大都成了课上的一道花絮,课后几乎没有学生认真完成。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拓展性作业很乏味,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有些实践性作业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学生很难获得相关的辅助性材料,也就望而却步了。比如“碘酒和淀粉”一课,在结束本课教学后,老师要求学生用碘酒滴试法去鉴别其他食物,看看还有哪些食物里也含有淀粉。显而易见,这道作业题太枯燥乏味,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作为一种具体的物质,淀粉本身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即便与碘酒反应变成蓝色,那也是学生在课上实验过的,已不再具有新鲜感了。我们不妨把作业引申一出,让学生课后小组合作探究:淀粉遇碘酒为什么会变成蓝色?淀粉除了食用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两个问题有一定深度,很有嚼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会主动求索,积极探究。同时,借助各种资料和网络媒体,学生也很容易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的作业处理可谓一举两得。
  
  四、学生“远离”了身边的事物
  
  很多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物象变化漠不关心。网络媒体的发达,虚拟世界的冲击,应试学习的负重,使得现在的学生对周围的物质世界失去了原有的兴致和热情,就是对身边的事物也懒得理会,对生活缺少起码的观察和关注,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比如,当学习了“热空气”一课后,我问学生:“冬天,我们教室里空调的挡风片是向下的还是向上的?”多数学生没有把握定论。当问到“挡风片为什么向下吹热气”时,多半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这不足为奇,因为学生连空调中的热气吹出的方向都不太清楚,又怎么能引发他们对“为什么往下吹热气”这一问题进一步思考呢?笔者第一次带领五年级的学生做航模时,有很多学生把机翼后面的螺旋桨装反了,可见,他们连扇叶转动时哪边出风都不清楚。更让人费毹的是,学生在装配材料时,我是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做好的样品,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同学装错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在科学课上进行系统的训练。具体做法是,对于任何实验,必须做到先观察,后思考,再实验。并且把观察渗透在实验的点点滴滴之中,杜绝实验中学生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一拥而上“玩”起来,“做”起来的现象。为了保证观察的有效植入,老师对于每一个实验都要准备一份观察记录单,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必须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所得。对一个人而言,有了观察才可能有发现,有了发现,才会引发疑惑和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
  
  五、学生“远离”了科普读物
  
  据调查,目前小学生所读书目,科普类不到10%,而2000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科普读物在小学生中却占到了65%。短短10年间,学生对科普类读物热情骤减,这意味着学生逐渐远离科学,远离滋养生命最纯最美的东西,这是一个危险的现象。究其原因,科普读物虽能呈现新鲜的物类和奇异现象,但写法上却脱离孩子的心性。学生之所以喜欢郑渊洁、杨红缨的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童趣,而且接近学生生活,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唤起学生的共鸣。而科普类读物在内容呈现和表述上却是硬邦邦的,就知识讲知识,很少关注孩子的接受心理。要改变这一僵化状态,需要在写作上关注孩子的天性和童趣,或幽默风趣让人兴味盎然,或迂回曲折扣人心弦,或扑朔迷离引人求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走进科学,学习科学。
  科学学习需要引导,科学创新需要激发,培养和唤起孩子们强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了解学生心理,关注学生需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科学情感的重要前提。
其他文献
反思当前数学课堂的“热闹”、“活跃”、“快乐”,不能不正视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写道:“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有效教学思想,至少仍是我们数学教学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创设探究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
期刊
国歌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我们响亮地唱起国歌的时候,必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中,我们给学生讲国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  讲解开始,我们先要求同学们不要出声,在心里默唱一遍国歌,然后问每个同学能一字不错地唱下来吗?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出的吼声?这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期刊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去年的树》,是—个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一曲讴歌友情的永恒颂歌。日本作家新美南吉以极其朴素的表现手法,叙述了一只小鸟和一棵大树的故事,小鸟以它的真诚,用它的诚信,实现了自己郑重的承诺——给大树唱歌,表达了自己与大树的诚挚友情。课文语言通俗浅显,情感真挚感人,想象空间广阔,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情境,去感受鸟与树的友情,去聆听人世间的颂歌。    一、引入
期刊
“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总体设想之一。“数学广角(抽屉原理)”人教版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六年级下册(第68页至第72页例1一例3及相关练习)让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广阔的探究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立足学生的发展,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人手
期刊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说的是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要善于从一朵花中读懂整个世界,要善于从细微处获得更深层的感悟。而语文呢?字字词词、句句段段,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上都有其自身的作用,都有细细品味、咀嚼的价值和意义,正所谓“一词一句总关情”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用敏锐的触觉,抓住文本的关键所在,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品出词句间流
期刊
“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分类”对学生来说虽属新内容,但在本册教材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过分类思想。例如,教学认数时说“有5个学生”。之所以把这些“人”(学生)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同属一类,其分类标准为他们都是学生,“学生”就是“一类”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这时“形状”就是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
期刊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小品文,记叙了“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并提醒人们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虽然是科学小品文,但作者以叙事的形式生动有趣地讲述了变色龙的三大“绝招”,文章语言细致、准确,条理性强,适宜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抓住特点有序表达。  设计思路:  1寻“绝招”。有绝招的人总能轻而易举地俘获别人的心。有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优秀教师们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气息,体会到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对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把语文课堂还给语文”,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在“科学与人文的语文教育”座谈会上讲过的一句话,顾老师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用学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创设种种教学隋境,用“语文”的
期刊
长期以来,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瓶颈,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多年来,我潜心研究多方实践,感触颇多。认为只有在指导学生留意生活、观察生活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长期以来,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常运用同向思维(即定式)的思维方式。时间一长,这种“模式”容易变成一种误导,使学生思想僵化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忘记带学习用具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学生没有养成复习和预习的好习惯,学生该做的作业没有完成,合作学习的课堂变成“自由市场”……面对这样的情况,虽然每位老师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与策略,但在实践中却是路相殊而途同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为师的辛苦彰显在学生良好的表现中,想来定是每位教师的愿望。因此,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