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专职科学教师,回顾20年来的科学教育历程,笔者为学生每况愈下的科学关注度深感焦虑和不安。上世纪80年代,科学口号响遍校园,科学成为孩子们最亲近的伙伴和追求的理想,90年代,科学也曾一度成为孩子们争相谈论的话题,更是引发孩子们学习兴致的动力所在。然而,最近几年孩子们对科学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淡漠,甚至在自觉与不自觉间远离了科学。从以下几点可窥一斑。
一、学生“远离”了天文现象
纵观近几年的天文现象,很少有学生满腔热情去关注。不论是日食月食,还是太阳黑子裂变,连满天散花的流星雨都很少有学生去关心和欣赏。作为科学老师,我在每一次天文现象来临之前,都向学生作了广泛的发动与宣传,但从反馈的情况来看,能够认真观察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有些学生观察了,也是如过眼烟云,没有太多的留意和惊喜。当然,影响学生对天文物象热情关注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作为科学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领,帮助学生走进奇幻的天文景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效的做法是,老师首先要关注和珍惜每一次重大的天文景观,全面了解该天文现象,向学生介绍相关情况,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概念和印象,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前,对学生的观察提出建议和相关的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其次,尽可能发动家长督促孩子,并配合孩子做好观察和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就近组织观察小组及时观察,并进行合作探究。观察完毕,老师要做好学生的活动交流与反馈,使每个学生的观察结果都能得到积极的评价。天长日久,定能不断增强学生观察天象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唤起孩子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二、学生“远离”了科学实验
如今,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实验和研究缺乏足够的专注和投入,尽管老师设计的实验很丰富,也很精妙,尽管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实验与操作,但是,只要稍加留心,便不难发现,这些“热闹”与“热情”的背后,学生往往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当老师让学生制造声音时,学生便一阵狂敲狂砸,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老师问:“当你手里的东西发出声音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表示,我手里的锣发出的声音很脆;我敲的鼓声很沉闷;我的钗很刺耳……尽管老师给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制造声音,学生最终还是没有回到主题上来。原因很简单,老师的指导不明确,一上课就让学生制造声音,学生的关注点自然就只落在“制造”上了,尽管老师一再提醒:“制造声音,注意观察!”但当学生已“陶醉”在各种声音中,“观察”的意识也就随之消失了。其实,剥于这一课,只需在老师的问话上稍作改变,便会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如,在制造几种有代表性的声音后,老师可以问:“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经验试着回答。)老师接着问:“能用实验证明一下你的观点吗?”老师的这两句话,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向对问题的思索上,接下来的学习活动都将围绕各自的想法进行实验和探究。
三、学生“远离”了拓展性作业
为了使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得到巩固与提高,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拓展实践能力,老师往往会在课尾布置一份作业。从反馈情况看,这些作业大都成了课上的一道花絮,课后几乎没有学生认真完成。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拓展性作业很乏味,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有些实践性作业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学生很难获得相关的辅助性材料,也就望而却步了。比如“碘酒和淀粉”一课,在结束本课教学后,老师要求学生用碘酒滴试法去鉴别其他食物,看看还有哪些食物里也含有淀粉。显而易见,这道作业题太枯燥乏味,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作为一种具体的物质,淀粉本身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即便与碘酒反应变成蓝色,那也是学生在课上实验过的,已不再具有新鲜感了。我们不妨把作业引申一出,让学生课后小组合作探究:淀粉遇碘酒为什么会变成蓝色?淀粉除了食用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两个问题有一定深度,很有嚼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会主动求索,积极探究。同时,借助各种资料和网络媒体,学生也很容易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的作业处理可谓一举两得。
四、学生“远离”了身边的事物
很多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物象变化漠不关心。网络媒体的发达,虚拟世界的冲击,应试学习的负重,使得现在的学生对周围的物质世界失去了原有的兴致和热情,就是对身边的事物也懒得理会,对生活缺少起码的观察和关注,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比如,当学习了“热空气”一课后,我问学生:“冬天,我们教室里空调的挡风片是向下的还是向上的?”多数学生没有把握定论。当问到“挡风片为什么向下吹热气”时,多半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这不足为奇,因为学生连空调中的热气吹出的方向都不太清楚,又怎么能引发他们对“为什么往下吹热气”这一问题进一步思考呢?笔者第一次带领五年级的学生做航模时,有很多学生把机翼后面的螺旋桨装反了,可见,他们连扇叶转动时哪边出风都不清楚。更让人费毹的是,学生在装配材料时,我是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做好的样品,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同学装错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在科学课上进行系统的训练。具体做法是,对于任何实验,必须做到先观察,后思考,再实验。并且把观察渗透在实验的点点滴滴之中,杜绝实验中学生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一拥而上“玩”起来,“做”起来的现象。为了保证观察的有效植入,老师对于每一个实验都要准备一份观察记录单,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必须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所得。对一个人而言,有了观察才可能有发现,有了发现,才会引发疑惑和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
五、学生“远离”了科普读物
据调查,目前小学生所读书目,科普类不到10%,而2000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科普读物在小学生中却占到了65%。短短10年间,学生对科普类读物热情骤减,这意味着学生逐渐远离科学,远离滋养生命最纯最美的东西,这是一个危险的现象。究其原因,科普读物虽能呈现新鲜的物类和奇异现象,但写法上却脱离孩子的心性。学生之所以喜欢郑渊洁、杨红缨的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童趣,而且接近学生生活,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唤起学生的共鸣。而科普类读物在内容呈现和表述上却是硬邦邦的,就知识讲知识,很少关注孩子的接受心理。要改变这一僵化状态,需要在写作上关注孩子的天性和童趣,或幽默风趣让人兴味盎然,或迂回曲折扣人心弦,或扑朔迷离引人求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走进科学,学习科学。
科学学习需要引导,科学创新需要激发,培养和唤起孩子们强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了解学生心理,关注学生需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科学情感的重要前提。
一、学生“远离”了天文现象
纵观近几年的天文现象,很少有学生满腔热情去关注。不论是日食月食,还是太阳黑子裂变,连满天散花的流星雨都很少有学生去关心和欣赏。作为科学老师,我在每一次天文现象来临之前,都向学生作了广泛的发动与宣传,但从反馈的情况来看,能够认真观察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便有些学生观察了,也是如过眼烟云,没有太多的留意和惊喜。当然,影响学生对天文物象热情关注的原因很多,包括受应试教育的束缚,社会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作为科学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领,帮助学生走进奇幻的天文景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效的做法是,老师首先要关注和珍惜每一次重大的天文景观,全面了解该天文现象,向学生介绍相关情况,让学生有个初步的概念和印象,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前,对学生的观察提出建议和相关的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其次,尽可能发动家长督促孩子,并配合孩子做好观察和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就近组织观察小组及时观察,并进行合作探究。观察完毕,老师要做好学生的活动交流与反馈,使每个学生的观察结果都能得到积极的评价。天长日久,定能不断增强学生观察天象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唤起孩子们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二、学生“远离”了科学实验
如今,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实验和研究缺乏足够的专注和投入,尽管老师设计的实验很丰富,也很精妙,尽管学生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实验与操作,但是,只要稍加留心,便不难发现,这些“热闹”与“热情”的背后,学生往往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当老师让学生制造声音时,学生便一阵狂敲狂砸,整个教室都“沸腾”了。老师问:“当你手里的东西发出声音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纷纷表示,我手里的锣发出的声音很脆;我敲的鼓声很沉闷;我的钗很刺耳……尽管老师给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制造声音,学生最终还是没有回到主题上来。原因很简单,老师的指导不明确,一上课就让学生制造声音,学生的关注点自然就只落在“制造”上了,尽管老师一再提醒:“制造声音,注意观察!”但当学生已“陶醉”在各种声音中,“观察”的意识也就随之消失了。其实,剥于这一课,只需在老师的问话上稍作改变,便会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如,在制造几种有代表性的声音后,老师可以问:“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经验试着回答。)老师接着问:“能用实验证明一下你的观点吗?”老师的这两句话,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向对问题的思索上,接下来的学习活动都将围绕各自的想法进行实验和探究。
三、学生“远离”了拓展性作业
为了使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得到巩固与提高,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拓展实践能力,老师往往会在课尾布置一份作业。从反馈情况看,这些作业大都成了课上的一道花絮,课后几乎没有学生认真完成。究其原因,一是这些拓展性作业很乏味,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二是有些实践性作业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学生很难获得相关的辅助性材料,也就望而却步了。比如“碘酒和淀粉”一课,在结束本课教学后,老师要求学生用碘酒滴试法去鉴别其他食物,看看还有哪些食物里也含有淀粉。显而易见,这道作业题太枯燥乏味,对学生来说毫无兴趣可言。作为一种具体的物质,淀粉本身并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即便与碘酒反应变成蓝色,那也是学生在课上实验过的,已不再具有新鲜感了。我们不妨把作业引申一出,让学生课后小组合作探究:淀粉遇碘酒为什么会变成蓝色?淀粉除了食用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两个问题有一定深度,很有嚼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会主动求索,积极探究。同时,借助各种资料和网络媒体,学生也很容易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的作业处理可谓一举两得。
四、学生“远离”了身边的事物
很多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物象变化漠不关心。网络媒体的发达,虚拟世界的冲击,应试学习的负重,使得现在的学生对周围的物质世界失去了原有的兴致和热情,就是对身边的事物也懒得理会,对生活缺少起码的观察和关注,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比如,当学习了“热空气”一课后,我问学生:“冬天,我们教室里空调的挡风片是向下的还是向上的?”多数学生没有把握定论。当问到“挡风片为什么向下吹热气”时,多半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这不足为奇,因为学生连空调中的热气吹出的方向都不太清楚,又怎么能引发他们对“为什么往下吹热气”这一问题进一步思考呢?笔者第一次带领五年级的学生做航模时,有很多学生把机翼后面的螺旋桨装反了,可见,他们连扇叶转动时哪边出风都不清楚。更让人费毹的是,学生在装配材料时,我是每个小组给出一个做好的样品,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同学装错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在科学课上进行系统的训练。具体做法是,对于任何实验,必须做到先观察,后思考,再实验。并且把观察渗透在实验的点点滴滴之中,杜绝实验中学生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一拥而上“玩”起来,“做”起来的现象。为了保证观察的有效植入,老师对于每一个实验都要准备一份观察记录单,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必须留心观察,记录观察所得。对一个人而言,有了观察才可能有发现,有了发现,才会引发疑惑和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
五、学生“远离”了科普读物
据调查,目前小学生所读书目,科普类不到10%,而2000年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科普读物在小学生中却占到了65%。短短10年间,学生对科普类读物热情骤减,这意味着学生逐渐远离科学,远离滋养生命最纯最美的东西,这是一个危险的现象。究其原因,科普读物虽能呈现新鲜的物类和奇异现象,但写法上却脱离孩子的心性。学生之所以喜欢郑渊洁、杨红缨的作品,是因为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童趣,而且接近学生生活,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唤起学生的共鸣。而科普类读物在内容呈现和表述上却是硬邦邦的,就知识讲知识,很少关注孩子的接受心理。要改变这一僵化状态,需要在写作上关注孩子的天性和童趣,或幽默风趣让人兴味盎然,或迂回曲折扣人心弦,或扑朔迷离引人求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走进科学,学习科学。
科学学习需要引导,科学创新需要激发,培养和唤起孩子们强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了解学生心理,关注学生需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科学情感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