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日前,国家教育部致函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我省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北京召开的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亲自为蒋笃运厅长颁发了实现“两基”目标纪念牌。这表明,我省迎接“两基”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在中原大地上写下了辉煌篇章。编发此文,既是对长期以来支持、关心我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也是对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我们继续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鞭策。
2007年12月21日,冬至的前一天,是一个难得的暖阳冬日。就在此日,从郑州市黄河迎宾馆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家教育督导团赴河南督导检查组组长、国家总督学顾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陶西平,代表国检组向河南省人民政府反馈“两基”督导检查意见时指出:河南省各县(市、区)“两基”工作在省级验收后,继续巩固提高,全省“两基”的主要指标达到了国家检查验收标准。4天后,教育部致函(教督函[2007]1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认定河南实现了“两基”目标。
至此,历时一年的河南省迎接“两基”国检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团组织的检查验收。
迎接“两基”国检的号角在2006年岁末吹响,徐光春书记、李成玉省长先后对“两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一时间,全省上下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组建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全省迎检工作迅速驶入快车道。
2006年9月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两基”督导检查工作安排的通知》,我省被列入2007年接受国检的省份。同年12月20日,省政府在郑州召开了全省迎接“两基”国检动员大会。省政府主管教育的副省长王菊梅代表省政府在会上强调:迎国检工作是当前全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河南“两基”工作终结性的评估验收,这不仅是对河南“两基”实施水平的全面检阅,也是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一次重要考核。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维护河南整体形象出发,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把河南的“两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由此,河南省吹响了全省迎接“两基”国检的嘹亮号角。
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两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奠基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为此批示:“两基”工作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更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全省教育工作的标尺,必须从我省实际出发,不断巩固和提高“两基”工作取得的成果,继续推进“两基”工作的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服务科学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省长李成玉同志多次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两基”工作,并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两基”国检是件大事,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统筹协调责任,加大投入,持续不断地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两基”工作实施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2007年2月26日,河南省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简称“国检办”)正式挂牌办公,国检办印发了《河南省“两基”迎国检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于2007年4月、8月、11月分别组织开展了3次全省性的督导检查,共抽查了100多个县(市、区)、600多所中小学校。3次督导检查,有力促进了全省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为我省顺利通过国检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迎接国检过程中,省政府针对全省“两基”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针对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中“第一个增长”未足额落实到位和2001年以前拖欠教师工资问题,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市、县(市、区)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加以解决。省财政带头追补2.2亿元,各市、县(市、区)总计追加3.1亿元,用于弥补2004~2006年“第一个增长”所欠拨的总计4.4亿元教育经费。省政府筹资6亿元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为748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统一配置了课桌凳374万套。省财政还安排2.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添置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多年来一直渴望解决但未能解决的难题。
全省教育系统的广大干群,以顺利通过“两基”国检为己任,开拓进取,尽心竭力,冲锋在前,和各有关部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迎检合力。
“两基”国检工作事关河南教育的发展,事关党和政府的社会公信力,事关河南的整体形象。全省教育系统以顺利通过“两基”国检为己任,开拓进取,尽心竭力,不推诿,不扯皮,迎难而上。他们不断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和协调,赢得了各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强大的迎检合力。
2007年2月初,省教育厅以蒋笃运厅长为首的厅领导,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每人负责两个省辖市。10余个处、室及厅属二级机构的负责同志作为责任人,协助厅领导工作。之后,9位厅领导带队首次分赴18个省辖市,检查指导当地迎国检工作。
同时,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带动下,各市、县(市、区)领导都把“两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对待。各市、县(市、区)在迎接国检期间,普遍加大了教育投入,一些长期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或缓解。例如,洛阳市要求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都要高度重视,并作出“两基”达标承诺,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有力推动了全市的迎国检工作。信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农村中学,查看学生的伙食和住宿情况,检查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南阳市、周口市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勒紧腰带,挤出上亿元的资金,投资教育,扩建、改建学校,消除大班额。焦作、平顶山、安阳等市分别加大投入,为中小学集中采购图书,配置实验仪器及体音美器材,新建改建实验室,改善办学条件。鲁山县、卢氏县的县委、县政府将盖办公大楼的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县委、县政府机关至今仍在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已被认定为危房的平房里办公。柘城县连续两年在全省县域经济里面是倒数第一名,但是该县的“两基”工作从来没有放松,几任县委书记都不考虑买车、建办公房,千方百计建学校。济源市以及温县、辉县市等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拨付巨资,解决“普九”欠债和拖欠的教师工资问题。
全省各县(市、区)教育局的干部、职工,广大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工,为了“两基”国检工作能够顺利通过,在一线整理档案,美化校园、控辍保学、不辞辛苦,个个都是“拼命三郎”。
陈小娅副部长用了一连串的“不容易”来高度评价我省的工作。李成玉省长说,河南要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对国检组的意见将逐条改进。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各省辖市政府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支持下,经过全省教育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奋斗,我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成绩斐然,迎接国检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具备了接受“两基”国检的条件。
为迎接国家验收,十七大召开前夕,王菊梅副省长带领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教育厅等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亲自到教育部汇报情况,陈小娅副部长和6个司局的主要领导听取了汇报;十七大刚刚闭幕,省教育厅李敏、孙洪臣两位副厅长又带领基础教育处、财务处、督导室等处室的负责同志,再次赴京向国家教育部汇报“两基”国检工作;在此期间,肖新生副厅长多次向教育部的领导电话汇报,进行沟通、联系;蒋笃运厅长从外地学习返回郑州后,来不及休整,便专程到北京,拜会有关领导,汇报迎检情况。2007年11月底,我省正式向国家教育督导团提出“两基”国检申请。
教育部对我省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决定以陶西平同志为组长,从全国各地选拔15名国家督学组成检查组,于2007年12月13日至21日,对河南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检查组在郑州集结后,首先听取了省政府的“两基”工作汇报,然后分4路赴开封、安阳、南阳、平顶山、漯河、信阳、洛阳和焦作8个省辖市,重点抽查了兰考、安阳、西峡、鲁山、舞阳、罗山、新安和温县8个县。国检组成员冒着严寒,轻车简从,深入乡镇、学校,共检查了20个乡镇、59所学校,召开了12次教师座谈会、1次家长座谈会和1次扫盲人员座谈会。
督导检查结束后,国检组向河南省政府进行了反馈。陈小娅副部长作了总结讲话,她用了一连串的“不容易”来评价我省的“两基”工作。她认为,今年以来的迎国检,河南省是实实在在的推进,促使义务教育也迈向了新的台阶,非常不容易;这一届政府,实行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解决了教师的工资保障问题,解决了学校的危房问题,解决了县里统筹的问题,非常不容易;把义务教育纳入到公共财政保障,政府的责任落实到位,非常不容易;财政保障的水平,由2001年税费改革前的68%左右,经过了5年的努力,到2006年达到了91%,对河南来说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不仅仅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最得实惠的还是农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这一条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当陶西平同志宣布河南省“两基”的主要指标达到了国家检查验收标准、检查组建议教育部认定河南省实现了“两基”目标时,会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李成玉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当场表态,河南将针对国检组提出的问题,逐条进行认真整改,并切实解决好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不断提高“两基”水平,在教育部等部委的关心、支持下,共同创造河南教育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