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难,小学尤为难,这是大多数语文教师颇感头疼的事情。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针对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误区,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激发兴趣,大量阅读,积累素材,适当取舍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沿袭成习的陈腐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师生活动脱节,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题目教师出,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而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填空式或依样画葫芦的作文,自主精神被压抑,创造力被遏制。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误区,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也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才能真正走出这个误区呢?
1.运用导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直接推动孩子作文的一种强大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1.1 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调动学生的思维进入兴趣状态,能有效地将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拉近,使其融洽、和谐起来,有利于教学。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游xxx”时,教师一走进教室,就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生马上瞪大眼睛,教师接着说:“下星期日,金龟子要来天峨拍外景,请你去当导游,同学们愿意不愿意?”“愿意!”同学们兴高采烈,拿起笔跃跃欲试。
1.2 命好题目激趣。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教师命题,学生依据命题作文,这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限制学生的自主权,压抑学生的兴趣。为了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做到有话可说,教学中可以多维命题。例如,可采用组选命题、补题再作、自由命题、同材多题等命题方式。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作出的文章才能文情并茂。
2.丰富生活,大量阅读,不断积累素材
《大纲》指出,学生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学生作文难的原因,大多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因此,作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积累素材上下功夫。
2.1 丰富学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学生囿于教室,局限于一两节作文课,就难以写出好作文。只有让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才能丰富写作题材,达到自主作文的目的。
2.1.1 向大自然索取。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亭台楼阁,奇花异草,郊区的乡村新貌等,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作文便有了具体内容。
2.1.2 向社会收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访问先进工作者,让每个学生当小记者,进行采访活动,把对社会的认识由间接变为直接,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写出亲身体会。
无论是观察大自然,还是观察社会生活,教师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其养成多看、多听、多想、多问的好习惯。
2.1.3 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如:参加球类比赛,参加义务劳动,参加小记者团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成为作文的极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2.2 通过大量阅读积累素材。
学生的直接生活实践在范围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而教材的知识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广泛阅读就成为学生摄取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开阔视野、吸取新知识,才能发散思维、陶冶情操,脑中才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脑中储存信息量大了,作文才能做到词汇丰富,文思泉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和作文难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教育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文体的文章,如蜜蜂采花一样,多方吸取营养,不能单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同时指导学生做到学用结合,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地方越多,说明你读书的收获就越大。因此,要求学生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随时把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写好读书笔记。这样既巩固了阅读效果,又培养了生活的观察能力。
3.指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大纲》指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动情,想象构思中注入感情,在叙述和修改中准确表达感情。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呢?
3.1 指导学生想象构思,把情感倾注到所写内容的每一个形象、细节之中。
在经过亲身体验积累了素材之后,在指导课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所写内容,按一定顺序进行形象构思,让学生能够想象出所写内容的全部“细节形象”。通过想象构思,将残缺的、不连贯的情节补足,使之完整连贯起来,对多余的内容进行删减。
这样不但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更清晰、更具体的事物形象,而且使学生对自己想的、做的、说的有了更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反过来,学生通过想象构思,把自己的感情进一步倾注到这些细节之中,从而使之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就更能突出写作的目的。
3.2 指导学生推敲语言文字,在修改中更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经过一系列的指导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总是往往是“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情”,这时,教师要对学生习作认真批阅,去发现学生在表达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用词不当,没能准确写出事物特征,错别字、病句较多,影响语言表达效果,比喻不当,没能写出喜爱之情等典型的习作,在评议课上,读一读,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症结,讨论一下应该怎样修改,然后在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最后拿起自己的作文,反复读、推敲,或同位互读,找一找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修改,或同位互改。这样既让真情实感得到了准确表达,又锻练了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
4.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经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大多成了“成功之作”。这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然后谈一谈是怎样搜集素材、组织材料和修改作品的。这样做,学生在回顾写作历程的过程中,既总结了作文的方法,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进而产生主动作文的欲望。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要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地去积累材料、组织材料、修改文章,从而逐步形成学生自主作文,自我训练的能力和习惯。作文教学的误区就会不复存在了。
【关键词】激发兴趣,大量阅读,积累素材,适当取舍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沿袭成习的陈腐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师生活动脱节,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题目教师出,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而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填空式或依样画葫芦的作文,自主精神被压抑,创造力被遏制。这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大误区,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也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才能真正走出这个误区呢?
1.运用导语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直接推动孩子作文的一种强大内在动力。如何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1.1 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调动学生的思维进入兴趣状态,能有效地将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拉近,使其融洽、和谐起来,有利于教学。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游xxx”时,教师一走进教室,就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生马上瞪大眼睛,教师接着说:“下星期日,金龟子要来天峨拍外景,请你去当导游,同学们愿意不愿意?”“愿意!”同学们兴高采烈,拿起笔跃跃欲试。
1.2 命好题目激趣。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教师命题,学生依据命题作文,这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限制学生的自主权,压抑学生的兴趣。为了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做到有话可说,教学中可以多维命题。例如,可采用组选命题、补题再作、自由命题、同材多题等命题方式。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感兴趣的题目,作出的文章才能文情并茂。
2.丰富生活,大量阅读,不断积累素材
《大纲》指出,学生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学生作文难的原因,大多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因此,作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积累素材上下功夫。
2.1 丰富学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如果学生囿于教室,局限于一两节作文课,就难以写出好作文。只有让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才能丰富写作题材,达到自主作文的目的。
2.1.1 向大自然索取。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亭台楼阁,奇花异草,郊区的乡村新貌等,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作文便有了具体内容。
2.1.2 向社会收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访问先进工作者,让每个学生当小记者,进行采访活动,把对社会的认识由间接变为直接,培养他们的真情实感,写出亲身体会。
无论是观察大自然,还是观察社会生活,教师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其养成多看、多听、多想、多问的好习惯。
2.1.3 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如:参加球类比赛,参加义务劳动,参加小记者团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成为作文的极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从而提高了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2.2 通过大量阅读积累素材。
学生的直接生活实践在范围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而教材的知识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广泛阅读就成为学生摄取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开阔视野、吸取新知识,才能发散思维、陶冶情操,脑中才能储存大量的信息。脑中储存信息量大了,作文才能做到词汇丰富,文思泉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和作文难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教育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文体的文章,如蜜蜂采花一样,多方吸取营养,不能单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同时指导学生做到学用结合,读书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地方越多,说明你读书的收获就越大。因此,要求学生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随时把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写好读书笔记。这样既巩固了阅读效果,又培养了生活的观察能力。
3.指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大纲》指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动情,想象构思中注入感情,在叙述和修改中准确表达感情。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恰当地表达出来呢?
3.1 指导学生想象构思,把情感倾注到所写内容的每一个形象、细节之中。
在经过亲身体验积累了素材之后,在指导课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所写内容,按一定顺序进行形象构思,让学生能够想象出所写内容的全部“细节形象”。通过想象构思,将残缺的、不连贯的情节补足,使之完整连贯起来,对多余的内容进行删减。
这样不但使学生头脑中出现了更清晰、更具体的事物形象,而且使学生对自己想的、做的、说的有了更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反过来,学生通过想象构思,把自己的感情进一步倾注到这些细节之中,从而使之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也就更能突出写作的目的。
3.2 指导学生推敲语言文字,在修改中更准确地表达真情实感。
经过一系列的指导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总是往往是“词”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情”,这时,教师要对学生习作认真批阅,去发现学生在表达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用词不当,没能准确写出事物特征,错别字、病句较多,影响语言表达效果,比喻不当,没能写出喜爱之情等典型的习作,在评议课上,读一读,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症结,讨论一下应该怎样修改,然后在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最后拿起自己的作文,反复读、推敲,或同位互读,找一找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修改,或同位互改。这样既让真情实感得到了准确表达,又锻练了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
4.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经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大多成了“成功之作”。这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然后谈一谈是怎样搜集素材、组织材料和修改作品的。这样做,学生在回顾写作历程的过程中,既总结了作文的方法,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进而产生主动作文的欲望。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要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地去积累材料、组织材料、修改文章,从而逐步形成学生自主作文,自我训练的能力和习惯。作文教学的误区就会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