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攻克物理难题”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ing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理综对物理知识的考查仍突出五大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在历年的理综考试中,总有部分对学生各种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高档题”,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难题”,那么学生在备考中如何攻克这些物理“难题”呢?从而提高这些“难题”的得分率呢?
  一、“难题”的特点
  所谓的难题,不外乎有如下几个特点。
  1、过程繁多。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点,但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单一的,不成系统的。对于一个过程简单的问题,我们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解决;但一旦把若干个物理过程整合到一道试题里面来综合考查,则过程就变得复杂的多,学生处理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个试题里面涉及的物理过程较多,自然就增加了考题的难度。
  2、情境新颖。很多考题给定的物理情境与现实生产、现实生活、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情境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所以阅读量较大,蕴含的信息量较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读懂题,而且能从具体的物理情境中抽象、提炼出情境所满足的物理规律。所以学生做起来一来从心理上感到有一种恐惧感,二来感到此类题无从下手。所以一个试题里面涉及的物理情境新颖,自然就增加了考题的难度。
  3、隐性条件多。我们可以把物理条件分为两类,即“显性条件”和“隐性条件”。很显然,显性条件能明确反映物体的运动性质,我们很容易根据显性条件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写出满足运动规律的方程;而隐性条件不能直接反映出物体的运动性质,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经验,才能从关键词句中得出物体运动所满足的规律(如两小球相碰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给出条件(1)相碰过程中,不计机械能的损失;(2)两个钢性小球相碰。很显然从条件(1)中很容易能明确小球碰撞不仅满足动量守恒,也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2)中须对隐性条件“钢性小球”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得出小球相碰所满足的运动规律)。所以一个试题里面隐性条件多,自然就增加了考题的难度。
  二、攻克策略
  1、分解过程,化繁为简
  在进行解题时,必须加强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的分析。把研究对象整个过程中的复杂的运动分解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过程,而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子过程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其运动过程所满足的规律方程也是较容易列出来的,再者在具体应用时最好要画草图辅助分析研究对象在各个子过程中的运动特点。这样通过分解过程,把复杂的运动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较简单的过程,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使问题得到简化。
  2、联系实际,巧立模型
  由于情境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而并没有明确告知情境所满足的物理规律,所以解题时关键是把题设的物理情景抽象为熟悉的物理模型,从而可利用满足该模型的物理规律求解该实际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1)审题。阅读题目将文字叙述的问题在头脑中形象化,并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将题目所叙述的物理情境展现出来。(具体情境)
  (2)分析。对物理情境进行一系列分析,从情境的特点中,弄清物体的运动过程特点,进而抽象出物体的运动模型。(判断模型)
  (3)求解。运用满足该物理模型的规律进行运算操作:或进行列式计算、或进行逻辑推理论证、或运用图象分析判断,得出结果。(应用规律)
  (4)讨论。运用物理规律结合题意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3、注重积累,重点突破
  要想把隐性条件所反映的物理规律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学习时一定要加强积累,尤其是对重点关键词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应用时轻松破译出隐性条件所对应的物理规律。
  4、树立信心,保持冷静
  高考毕竟是选拔考试,碰到难题是非常正常的。所以碰到不会做的题除了可以上述方法进行突破之外,心态是很关键的。一定要稳定心态,沉着冷静,树立信心,轻松应对。认真分析、思考,会多少答多少,能推导几步就做几步。这样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效果,反而会提高“难题”的得分率。
  例:(2000年全国高考题)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子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学力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V0射向B球,如图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后A、D都静止不动。A与P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m。
  (1)求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
  (2)求在A球离开挡板P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析:此题同时具备了上述难题的三个特点:
  (1)过程繁多。C、B相碰、压缩弹簧、A与P相碰、锁定、解除锁定、A、D及弹簧间的相对运动;(2)情境新颖。此力学问题是建立在“双电荷交换反应”的物理情境上的,而这个“双电荷交换反应”的物理情境是我们不熟悉的;
  (3)隐性条件多。碰后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弹簧长度变到最短、A与P接触而不粘连。所以此题是以考查学生能力为主的一道“高档题”。我们可以按照上述策略进行分析。
  认真审题之后会发现此问题与题设的物理情境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完全可以抛开题设的物理情境。把整个运动过程分为若干个子过程。
  (1)C、B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说明C与B的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满足动量守恒,设碰后D的速度为V1,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M+m)v1
  (2)D向左压缩弹簧至最短的过程。(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A与A有相同的速度)此过程中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满足动量守恒,设弹簧最短时D、A的速度为V2,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v0=3mV2
  (3)弹簧长度被锁定、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弹簧被锁定后,弹簧中贮存了一定的弹性势能)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根据能量守恒有
  2mv12/2=3mv22/2+EP
  (4)A与挡板P发生碰撞后A、D都静止不动,弹簧贮存的弹性势能保持不变。
  (5)解除锁定D球向右运动到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A与P接触,说明在此过程中A球速度一直为零,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D的动能)此过程中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设弹簧恢复到原长时D的速度为v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P=2mv32/2
  (6)A球离开挡板,向右运动至弹簧拉伸量最大的过程。(A与P不粘连,说明A能离开挡板,当A、D速度再次相等时,弹簧有最大的拉伸量,弹簧的弹性势能有最大值)设A、D速度相等时的速度为v4,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1,此过程中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系统总动量守恒;且此过程中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定恒
  2mv3=3mv4
  2mv32/2=3mv42/2+EP1
  ∴EP1=mv02/36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注重积累,善于思考,勤于总结,那么这些所谓的“难题”则会成为你的得分题目。
其他文献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健全的人格,就必须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教法,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一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受生活实际的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如此,情境教学将情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强调凭
期刊
摘要:多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师应从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上找出新的方法,来适应现代教学的新理念,本人多年从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获取了一些经验,以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学习方法 学科特点    引言  一、根据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指导学习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分别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期刊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化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离不开化学的进步,具有良好的化学修养,用化学来充实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丰富人生走向成功的前提。“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化学”情景交融的地步为我们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和完美的生活,所以在化学的教育中有动之以情,用之以情,有感而发,学好化学和教好化学有一样的重要,以教师引导让学生在情感之中理解化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在化
期刊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关系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强弱,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在此。正是基此,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四百余节课的基础上,研究出整改方案,然后开展实验。在三年实验中,始终做到了突出课堂,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良好习惯,做到课内开花,课外结果,抓住农村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下保底,上不封顶”的素质教育。在农村,学生受家庭、地域、
期刊
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正是小学生的特点,而且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少,这就为说话准备了一个比较开阔的空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精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而且能使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得到锻炼。因而,语言表达就尤为重要,处于模仿期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为
期刊
近几年来,校园网络的建设在各院校掀起一股热潮,许多学样都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计算机网并通过专线与Internet连通。这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国内外的联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内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校园网的建立及以其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利于各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
期刊
摘要: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想学好数学,在数学课上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语言要幽默,富有启发性和鼓励性,数学课上成功地运用教师语言艺术,能有效地做到让学生乐学、想学。  关键词:乐趣 教学形式 语言    从数学本身来看,它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也有情感性。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下工夫,让数学课堂时时、事事充满乐趣。有的老师认为无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因为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对学习充满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他们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会用。  一、创造和谐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兴趣首先取决于对该学科的任课
期刊
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用优美语言渲染创设课文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用启迪拨开文本的重重迷雾,用诱导引发问题深远的思考,小
期刊
摘要: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对这种现象不能消极回避,而是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美学内涵。在音乐课堂里,有选择地引入一些内容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通俗歌曲。  关键词:流行音乐 音乐课堂    自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已经逐渐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