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由于医学研究生最终要服务于临床患者。因此,医学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来不得一点儿马虎。只有质量的提高才能使需求真正得到满足。我国正努力要从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而教育强国的核心就是精英人才的培养,因此研究生教育更显得特别重要。笔者通过多年在研究生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围绕研究生临床基础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及国际化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首先要加强研究生的临床基础知识训练
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特别注重掌握坚实、宽广的临床基础知识。新入学的研究生当中,由于应届生占多数,据统计我校近三年应届生占60%以上,入学时临床能力的基础均非常薄弱。入学前有工作经历者很少,且大多在市县级以下医院工作,从业时间普遍较短,临床技能基础同样很薄弱。这种现象在我国有一定普遍性。医学生在本科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阶段,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考研上,对实习不够重视,缺乏基本的临床技能训练,这使得临床研究生所需的基本临床能力严重不足。因而从应届生直接升入研究生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1-2]。因此我们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特别注重对研究生基础知识的训练,甚至从本科基础知识教起,因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医学影像已经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称着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教育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时并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科研基本功的训练上[3],从临床细微处入手,找出具有临床与科研价值的线索,并思考、实践和总结。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期望能做导师现成的课题或由导师指定题目,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也能熟悉科研过程,但缺乏科研和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平台,争取由其自身选题、立题、做题,导师为其答疑、解惑、指方向,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中充分激发研究生主体能动性的投入,即“我要创新”意识状态下的投入,而不是“要我创新”。只有在“我要创新”这种状态下,研究生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激发,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挖掘[4],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敢于质疑挑战自我。
我们在教学中,还注重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的沟通相互交叉学习,甚至鼓励医学研究生和非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沟通交流,因为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仅仅靠个人力量是难成大事的,只有不同领域互相撞击沟通才能爆发出灵感的火花。例如,在教学中布置任务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各自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影像进展,并让他们走上讲台和大家交流,这样一方面学生兴趣高昂,自己学到了东西,同时不同临床专业的同学也能互相学习了解到其他学科的新知识,给大家带来启迪,拓宽了思维。并鼓励学生从影像学角度,把本学科未解决的难题提出讨论,让大家共同想办法,促进大家思考动脑筋,创新思维。
三、国际化竞争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三大趋势之一。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了解国际规则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国际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研究生教育作为未来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加强对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因此,我们在临床研究生医学影像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双语教学,不管是基本解剖知识还是临床病理变化,影像表现和诊断都让同学们习惯能用英语思维。让研究生了解医学界的新思想、新信息、新动态,利用学术交流互相学习,为创新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常请外校专家,归国学者甚至国外的专家老师来校讲座,拓宽学生的思维,营造与国内、国际高水平大学接轨的办学思想,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和自由的学术争鸣气氛。通过一系列的讲座,让研究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各自专业的发展历程、前进方向以及现在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科研动向等。这样,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活跃了学术气氛;既有助于缩小与国外一流研究生教育机构之间的差距,又有助于帮助研究生确定他们的课题内容和研究方向。
教学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国际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并创造机会有可能的情况下直接让研究生到发达国家进行短期学习,让他们尽可能有置身在国外文化社会环境中的生活体验,增强研究生对世界及其多元文化的理解,开阔研究生的视野,使其在今后处理问题时能够少受地域、民族文化局限,成为具有全球意识和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四、人文理念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中既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又注重素质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教学中注意培养现代研究生的人格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研究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帮助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竞争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慧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性格的伟大”。
对导师来说,因为老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作为导师,自然要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引导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和生活、学习。
总之,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属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国家需要和学生期望,如何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科研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将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大课题。钱学森晚年曾经反复谈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深思, 因此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奋斗,政府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钱老的心愿,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和杰出的人才。
本研究为:2009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参考文献]
[1]石春蕊,唐宇宁,赵丽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的现状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10(8): 897~901
[2]张育,李国青.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 5(4): 382.
[3]肖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3,2(2): 47-49.
[4]英爽,甄良.从主体能动性角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高教研究,2010,6:32-36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临床医学院)
一、首先要加强研究生的临床基础知识训练
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特别注重掌握坚实、宽广的临床基础知识。新入学的研究生当中,由于应届生占多数,据统计我校近三年应届生占60%以上,入学时临床能力的基础均非常薄弱。入学前有工作经历者很少,且大多在市县级以下医院工作,从业时间普遍较短,临床技能基础同样很薄弱。这种现象在我国有一定普遍性。医学生在本科最后一年的临床实习阶段,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考研上,对实习不够重视,缺乏基本的临床技能训练,这使得临床研究生所需的基本临床能力严重不足。因而从应届生直接升入研究生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1-2]。因此我们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特别注重对研究生基础知识的训练,甚至从本科基础知识教起,因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医学影像已经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称着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教育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时并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点应放在科研基本功的训练上[3],从临床细微处入手,找出具有临床与科研价值的线索,并思考、实践和总结。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期望能做导师现成的课题或由导师指定题目,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也能熟悉科研过程,但缺乏科研和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平台,争取由其自身选题、立题、做题,导师为其答疑、解惑、指方向,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中充分激发研究生主体能动性的投入,即“我要创新”意识状态下的投入,而不是“要我创新”。只有在“我要创新”这种状态下,研究生主体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激发,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挖掘[4],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敢于质疑挑战自我。
我们在教学中,还注重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的沟通相互交叉学习,甚至鼓励医学研究生和非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沟通交流,因为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仅仅靠个人力量是难成大事的,只有不同领域互相撞击沟通才能爆发出灵感的火花。例如,在教学中布置任务让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各自学习了解本专业的影像进展,并让他们走上讲台和大家交流,这样一方面学生兴趣高昂,自己学到了东西,同时不同临床专业的同学也能互相学习了解到其他学科的新知识,给大家带来启迪,拓宽了思维。并鼓励学生从影像学角度,把本学科未解决的难题提出讨论,让大家共同想办法,促进大家思考动脑筋,创新思维。
三、国际化竞争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三大趋势之一。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了解国际规则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的国际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研究生教育作为未来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加强对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因此,我们在临床研究生医学影像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双语教学,不管是基本解剖知识还是临床病理变化,影像表现和诊断都让同学们习惯能用英语思维。让研究生了解医学界的新思想、新信息、新动态,利用学术交流互相学习,为创新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常请外校专家,归国学者甚至国外的专家老师来校讲座,拓宽学生的思维,营造与国内、国际高水平大学接轨的办学思想,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和自由的学术争鸣气氛。通过一系列的讲座,让研究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各自专业的发展历程、前进方向以及现在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科研动向等。这样,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活跃了学术气氛;既有助于缩小与国外一流研究生教育机构之间的差距,又有助于帮助研究生确定他们的课题内容和研究方向。
教学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国际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并创造机会有可能的情况下直接让研究生到发达国家进行短期学习,让他们尽可能有置身在国外文化社会环境中的生活体验,增强研究生对世界及其多元文化的理解,开阔研究生的视野,使其在今后处理问题时能够少受地域、民族文化局限,成为具有全球意识和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四、人文理念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中既重视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又注重素质的提高和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教学中注意培养现代研究生的人格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研究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帮助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竞争意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慧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性格的伟大”。
对导师来说,因为老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作为导师,自然要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引导研究生的科研活动和生活、学习。
总之,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属于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国家需要和学生期望,如何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技能、科研能力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将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大课题。钱学森晚年曾经反复谈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值得深思, 因此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奋斗,政府与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钱老的心愿,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和杰出的人才。
本研究为:2009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参考文献]
[1]石春蕊,唐宇宁,赵丽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新生学习目标与就业预期的现状调查.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10(8): 897~901
[2]张育,李国青.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 5(4): 382.
[3]肖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3,2(2): 47-49.
[4]英爽,甄良.从主体能动性角度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高教研究,2010,6:32-36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