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南地方戏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保护湖南地方剧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湖南地方戏现状分析
湖南地方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它积淀了湖南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湖南的历史一方面是用文字的符号写下来的、用器物的方式来传承的;一方面也是用情感的符号即以艺术的形式来传承的、流播的。该文章从理论层面出发,阐述地方戏在生存、保护和发展中所应关注的问题,只有保护湖南的地方戏,才能保护完整意义上的湖湘文化。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调查法
(三)综合分析法
二、湖南地方戏的基本现状
湖南有着极为丰富的戏剧资源。大到历史悠久的湘剧、祁剧等八大地方大戏剧种,小到花鼓戏、阳戏、侗戏等小戏剧种,还有渊源于原始文化、植根于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祭祀礼仪的傩戏,19种不同风格、特色各异的地方戏剧在这块土地上自由地生根成长,曾创造了戏剧湘军红遍半边天的辉煌盛况。然而随着时间推进到现在,工业文明的冲击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令湖南戏剧辉煌不再,甚至正逐步退出广大群众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舞台。
(一)地方戏面临衰败冷落的格局
根据调查走访了解到湖南各剧团及演职人员在数量上锐减。据省艺术研究所的有关数据显示:解放初期的1955年,湖南省有108个专业剧团。到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演出团体明显减少至88个,演职人员7340人。至1999年,表演艺术团体减至86个,演职人员缩水至4553人,且名存实亡的剧团为数不少。到现在,虽然无法统计出确切数据,但整体情况更为严峻。据了解,在祁剧的发源地祁阳,祁阳县祁剧团是目前祁阳唯一的专业祁剧团。在岳阳,被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的岳阳巴陵戏剧团成了仅剩的巴陵戏剧团。荆河戏、巴陵戏和辰河戏,也早已举步维艰。目前全省的荆河戏剧团及辰河戏剧团,大多已奄奄一息,甚至很难再演出一台大戏。而侗戏、傩戏、苗戏等地方戏剧,由于身处偏远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制约,政府无力扶持,更是陷入困境。湖南地方剧种之一的湘剧也没能幸免此难。比较而言,湘昆因为得到了政府重点保护,情况相对稍好。省花鼓戏剧院院长张力功表示,花鼓戏的发展还比较正常,但与戏剧鼎盛时期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
(二)地方戏呈现恶性循环的局面
除了剧团和演职人员的减少外,最让专家及戏剧爱好者忧心的还是湖南地方戏剧目前已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当中。以祁剧为例:据祁阳县祁剧团团长张巍耀介绍,祁阳县祁剧团现在虽然还时有演出,但几乎全是在农村表演,城市里祁剧几乎绝迹。去年,剧团曾尝试性在祁阳城演出了四场,却都因上座率低而以惨败告终。剧团现在有退休人员23人,在职人员56人,这近80号人每年全都依靠国家下拨的31万元、市县下拨的14万元及下乡演出所得的7万余元生活。一年下来,除去日常开支,剧团每人每月所得工资不到600元。在剧目方面,张巍耀还无奈地称这是“无本买卖”,团里现在很少进行新剧目的创造,一则没钱买剧本,二也没时间没能力进行新剧排练、舞美布景及演员服装的再添置,因而演出的都还是传统戏。在演员方面,祁剧团更是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困境。老演员相继退休、去世,年轻演员也流失严重,如“跌箱”、“罗汉身段”、“射叉”等祁剧独有的绝技绝活,更是缺乏后继之人。受剧目和演员青黄不接的直接影响,祁剧演出质量也一日不如一日,不仅舞美比几十年前更为简陋,祁剧技艺也与以前相差甚远。从祁剧现状可以看出当今湖南地方戏已陷入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三)地方戏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直视地方戏剧现状,放眼戏剧前景,专家学者众说纷纭。地方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必须时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但是如果要继续发展和壮大当前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尹伯康先生认为:“地方戏还可以发展”,因为“虽然地方戏在城市已失去了市场,但在农村的演出还很红火”。而省艺研所另一位专家孙文辉却断言,他认为地方戏的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在于发展的观念。当中国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情感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戏剧形式,已无法宣泄这个时代的人情感。不过,面对湖南地方大戏剧种的衰败局面,很多专家也都在强烈呼吁有关领导部门加强对地方大戏剧种的关注,呼吁社会各界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如孙文辉所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消亡,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损失。死亡并不等于消失,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仍然可以“存在”。
三、湖南地方戏发展对策
湖南地方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应在湖南地方戏建设上以更多的经济资助改变保护资金严重缺乏的经济局面,在专业人才的吸引上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邀请专家和资深演员到地方进行指导,并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市场元素、时代气息,湖南地方戏才能重新展示其魅力。
(一)培养传人和观众双管齐下
戏曲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人的身体记忆为载体而传承,因此,保护与继承地方剧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人,通过一个整体的表演艺术团体,将它的表演技艺传承下去。演唱地方戏的艺人普遍老龄化,许多留存的艺人大多也都进入耄耋之年。着手民间艺术队伍建设,培养艺术骨干,壮大民族民间艺术活动队伍,逐步发展新的民族民间艺术“传人”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培养地方戏名角的同时,还要培养懂戏的“戏迷”,他们的鉴赏水平越高,民间艺术的技术水准就提高得越快。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将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并可定期举办一些民歌、戏曲大奖赛等,提高鉴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观众水平。
(二)发扬传统和改革创新
要在民俗内涵上建立地方戏形态保护机制,通过多渠道地方戏进行原生态保存。一个地域特定文化生态的变异决定其兴衰存亡,地方戏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在政府“生态保护”的呼声中应打破行政区划确立“文化区划”,实施“文化整合”,即以文化为“区划”整合地方戏资源。此外,在保留地方戏传统魅力的同时,应当找到拓展演出市场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契合点,用时代的音符传承地方戏。在内容方面,地方戏的视角应对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扩大自己的听众群。在形式方面,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唱腔体系需要在横向借鉴、触合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元素、新思维,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使得地方戏能以丰厚的底蕴和强烈的时代感向前发展。
(三)加强市场化运作和品牌宣传
在现代化的社会,地方戏也可以引用市场机制,通过文化经济人运作,在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安排经典曲目。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尝试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进行挖掘、整理,创作改编,使其适应市场需求,举办各类展示和演艺活动;支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比如这几年省宣传部等承办的“公共大戏台”,让戏剧再次光鲜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古老戏剧艺术与现代传媒的完美结合,此外,各地方政府举行的大型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依托传统的民俗节日,以歌舞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表演地方戏,既满足了广大人们祭祖祈福、歌舞自娱的心理需求,在刺激花鼓表演的复苏的同时也展示了湖南的民情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璞;地方戏 地方性 地方音[J];黄梅戏艺术;1992年01期
[2]宋照敏;马金凤唱腔艺术初探[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3]熊晓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苗族蚩尤戏[J];文化遗产;2010年01期
[4] 黄振强;地方戏曲的文化聚集功能[D];暨南大学;2010年
[5]朱江勇;中国戏曲文化旅游概述[J];旅游论坛;2010年02期
[6]焦瑞;;对豫剧当代传承模式嬗变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邹世毅;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演出的谋划和管理[J];艺海;2010年01期
[8]刘芳;透过哈哈腔等地方戏曲的衰落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周岚;湘西凤凰傩堂戏的形态分析与唱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关键词]湖南地方戏现状分析
湖南地方戏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它积淀了湖南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湖南的历史一方面是用文字的符号写下来的、用器物的方式来传承的;一方面也是用情感的符号即以艺术的形式来传承的、流播的。该文章从理论层面出发,阐述地方戏在生存、保护和发展中所应关注的问题,只有保护湖南的地方戏,才能保护完整意义上的湖湘文化。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调查法
(三)综合分析法
二、湖南地方戏的基本现状
湖南有着极为丰富的戏剧资源。大到历史悠久的湘剧、祁剧等八大地方大戏剧种,小到花鼓戏、阳戏、侗戏等小戏剧种,还有渊源于原始文化、植根于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祭祀礼仪的傩戏,19种不同风格、特色各异的地方戏剧在这块土地上自由地生根成长,曾创造了戏剧湘军红遍半边天的辉煌盛况。然而随着时间推进到现在,工业文明的冲击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令湖南戏剧辉煌不再,甚至正逐步退出广大群众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舞台。
(一)地方戏面临衰败冷落的格局
根据调查走访了解到湖南各剧团及演职人员在数量上锐减。据省艺术研究所的有关数据显示:解放初期的1955年,湖南省有108个专业剧团。到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演出团体明显减少至88个,演职人员7340人。至1999年,表演艺术团体减至86个,演职人员缩水至4553人,且名存实亡的剧团为数不少。到现在,虽然无法统计出确切数据,但整体情况更为严峻。据了解,在祁剧的发源地祁阳,祁阳县祁剧团是目前祁阳唯一的专业祁剧团。在岳阳,被文化部称为“天下第一团”的岳阳巴陵戏剧团成了仅剩的巴陵戏剧团。荆河戏、巴陵戏和辰河戏,也早已举步维艰。目前全省的荆河戏剧团及辰河戏剧团,大多已奄奄一息,甚至很难再演出一台大戏。而侗戏、傩戏、苗戏等地方戏剧,由于身处偏远地区,受当地经济环境制约,政府无力扶持,更是陷入困境。湖南地方剧种之一的湘剧也没能幸免此难。比较而言,湘昆因为得到了政府重点保护,情况相对稍好。省花鼓戏剧院院长张力功表示,花鼓戏的发展还比较正常,但与戏剧鼎盛时期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
(二)地方戏呈现恶性循环的局面
除了剧团和演职人员的减少外,最让专家及戏剧爱好者忧心的还是湖南地方戏剧目前已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当中。以祁剧为例:据祁阳县祁剧团团长张巍耀介绍,祁阳县祁剧团现在虽然还时有演出,但几乎全是在农村表演,城市里祁剧几乎绝迹。去年,剧团曾尝试性在祁阳城演出了四场,却都因上座率低而以惨败告终。剧团现在有退休人员23人,在职人员56人,这近80号人每年全都依靠国家下拨的31万元、市县下拨的14万元及下乡演出所得的7万余元生活。一年下来,除去日常开支,剧团每人每月所得工资不到600元。在剧目方面,张巍耀还无奈地称这是“无本买卖”,团里现在很少进行新剧目的创造,一则没钱买剧本,二也没时间没能力进行新剧排练、舞美布景及演员服装的再添置,因而演出的都还是传统戏。在演员方面,祁剧团更是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困境。老演员相继退休、去世,年轻演员也流失严重,如“跌箱”、“罗汉身段”、“射叉”等祁剧独有的绝技绝活,更是缺乏后继之人。受剧目和演员青黄不接的直接影响,祁剧演出质量也一日不如一日,不仅舞美比几十年前更为简陋,祁剧技艺也与以前相差甚远。从祁剧现状可以看出当今湖南地方戏已陷入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三)地方戏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直视地方戏剧现状,放眼戏剧前景,专家学者众说纷纭。地方戏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必须时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但是如果要继续发展和壮大当前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尹伯康先生认为:“地方戏还可以发展”,因为“虽然地方戏在城市已失去了市场,但在农村的演出还很红火”。而省艺研所另一位专家孙文辉却断言,他认为地方戏的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在于发展的观念。当中国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情感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戏剧形式,已无法宣泄这个时代的人情感。不过,面对湖南地方大戏剧种的衰败局面,很多专家也都在强烈呼吁有关领导部门加强对地方大戏剧种的关注,呼吁社会各界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如孙文辉所说: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消亡,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损失。死亡并不等于消失,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仍然可以“存在”。
三、湖南地方戏发展对策
湖南地方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应在湖南地方戏建设上以更多的经济资助改变保护资金严重缺乏的经济局面,在专业人才的吸引上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邀请专家和资深演员到地方进行指导,并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市场元素、时代气息,湖南地方戏才能重新展示其魅力。
(一)培养传人和观众双管齐下
戏曲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人的身体记忆为载体而传承,因此,保护与继承地方剧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人,通过一个整体的表演艺术团体,将它的表演技艺传承下去。演唱地方戏的艺人普遍老龄化,许多留存的艺人大多也都进入耄耋之年。着手民间艺术队伍建设,培养艺术骨干,壮大民族民间艺术活动队伍,逐步发展新的民族民间艺术“传人”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培养地方戏名角的同时,还要培养懂戏的“戏迷”,他们的鉴赏水平越高,民间艺术的技术水准就提高得越快。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将本地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并可定期举办一些民歌、戏曲大奖赛等,提高鉴赏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观众水平。
(二)发扬传统和改革创新
要在民俗内涵上建立地方戏形态保护机制,通过多渠道地方戏进行原生态保存。一个地域特定文化生态的变异决定其兴衰存亡,地方戏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在政府“生态保护”的呼声中应打破行政区划确立“文化区划”,实施“文化整合”,即以文化为“区划”整合地方戏资源。此外,在保留地方戏传统魅力的同时,应当找到拓展演出市场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契合点,用时代的音符传承地方戏。在内容方面,地方戏的视角应对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扩大自己的听众群。在形式方面,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唱腔体系需要在横向借鉴、触合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元素、新思维,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使得地方戏能以丰厚的底蕴和强烈的时代感向前发展。
(三)加强市场化运作和品牌宣传
在现代化的社会,地方戏也可以引用市场机制,通过文化经济人运作,在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安排经典曲目。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尝试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进行挖掘、整理,创作改编,使其适应市场需求,举办各类展示和演艺活动;支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比如这几年省宣传部等承办的“公共大戏台”,让戏剧再次光鲜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古老戏剧艺术与现代传媒的完美结合,此外,各地方政府举行的大型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依托传统的民俗节日,以歌舞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表演地方戏,既满足了广大人们祭祖祈福、歌舞自娱的心理需求,在刺激花鼓表演的复苏的同时也展示了湖南的民情风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璞;地方戏 地方性 地方音[J];黄梅戏艺术;1992年01期
[2]宋照敏;马金凤唱腔艺术初探[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3]熊晓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苗族蚩尤戏[J];文化遗产;2010年01期
[4] 黄振强;地方戏曲的文化聚集功能[D];暨南大学;2010年
[5]朱江勇;中国戏曲文化旅游概述[J];旅游论坛;2010年02期
[6]焦瑞;;对豫剧当代传承模式嬗变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邹世毅;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演出的谋划和管理[J];艺海;2010年01期
[8]刘芳;透过哈哈腔等地方戏曲的衰落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周岚;湘西凤凰傩堂戏的形态分析与唱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