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广西桂中北黄冕林场2001年7月引种的澳大利亚杂交松试验林第1~5年生长情况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在相同立地条件、造林方式和抚育管理下,杂交松与其母本、父本、马尾松在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单株蓄积上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试验证明杂交松比湿地松、加勒比松、马尾松生长都快,是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的优良树种。
关键词 杂交松;生长量;对比;分析;广西桂中北
中图分类号 S79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050-02
杂交松(PEE×PCH)是湿地松(C Pinus elliottiivarelliottii,PEE)和加勒比松(P.Caribaeavar hondurensis,PCH)的杂交种,据报道,杂交松既具有母本湿地松的通直圆满、抗风力强、分枝习性好、耐水渍等特性,又具有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速生、皮薄等优点。为了扩展我区林业生产,做到适地、适树,特在广西国营黄冕林场进行了澳大利亚昆士兰杂交松引种试验。笔者就杂交松此次试验第1~5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做比较,分析其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等生长特点。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选择坡度较缓、立地条件差异不大的林地作试验示范造林地,同一坡面的作小区立地,立地排水良好。地点设在黄冕林场波寨分场中村路口2001年采伐迹地。地理位置约北纬24°37′25″~24°52′11″,东经109°43′46″~109°58′18″,海拔275m,地形为低丘陵,缓坡。地处中亚热带,年均气温19~20℃,极端低温-1.5℃,极端高温39.4℃,一般年份有轻微霜冻;年降雨量1 750mm,年均蒸发量1 426 mm,雨量系数为92.1,为水分充足区。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8月,且越向北越丰富。林地土壤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土壤肥力中等。
1.2试验设计
参试的4个树种分为2种密度试验造林,造林面积约为4 700m2,分为试验Ⅰ(1 466.67m2)、试验Ⅱ(2 400m2)2种设计,株行距分别为2m×3m、2.5m×4.0m。田间排列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每个树种为1个小区)为10株,直线排列(与等高线垂直),6次重复。
1.3 营林措施
1.3.1整地。林地经清理干净后,按设计的株行距拉线定点后,开始整地,整地方式为挖明坎,规格为50cm×40cm×30cm。挖坎验收合格后回填土略高于地面5cm,在回填表土时,每坎施I级钙镁磷肥0.25kg作基肥,并与回填土拌匀,以备造林。
1.3.2种植方式及时间。每个树种的种苗均由区林业局种子站提供,杂交松和加勒比松种子从澳大利亚昆士兰林务局引进,与广西当地造林树种马尾松(贵港覃塘种子园)、湿地松(合浦林科所种源)2个品种一起做试验。全部采用营养杯培养的半年生实生苗木,苗高为17~20cm。在2001年7月初造林,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保水剂处理苗木,定植时剥开薄膜袋,按实土壤。
1.3.3抚育管理。为防人畜的破坏,4个试验树种采用相同的抚育方式,连续抚育3年。第1年于造林后10月份全部铲草抚育1次,第2~3年每年铲草2次,分别在4~5月和8月进行,同时在第2年第2次抚育开始作扩坎抚育,到第3年扩坎连成带状。
1.4 调查方法
每年底对试验各重复小区作全面调查、测定1次,调查试验林木病虫害等生长现象并测定其树高、地(胸)径等情况,从2002年底计测树高、胸径(地径),连续测定4年。
2结果与分析
2.1造林前3年的树高及成活率
当年对小区试验林进行了观察调查,由于幼树太小,地径及开花结果等情况暂不观察,只调查成活率;第2~3年增加测定树高、地径等因子。第2年的结果由于生长时间短不作分析和比较。第3年底测定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的树高分别为191.8cm、232.0cm、222.9cm、243.3cm。前3年每树种的平均成活率马尾松为98.9%、加勒比松为96.3%、湿地松为97.3%、杂交松为94.3%。
2.2 第4~5年的树高及胸径
按试验设计方案要求,第4年不要求抚育。在2004年、2005年年底对试验地作树高、地(胸)径及病虫害等情况的调查与测定。2004年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树高分别为310.2cm、334.5cm、382.2cm、413.6cm,胸径分别为5.6cm、5.9cm、5.4cm、6.5cm。同时利用各指标产生的标准差对其树高、胸径生长情况两两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为|UH|=2.21(加与杂)、|UH|=2.19(湿与杂)、|UH|=1.99(马与杂),|UD|=2.56(加与杂)、|UD|=2.17(湿与杂)、|UD |=3.45(马与杂)。
2005年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树高分别为417.0cm、449.4cm、489.0cm、494.2cm,胸径分别为6.1cm、7.0cm、7.2cm、8.4cm,并利用各指标产生的标准差对其树高、胸径生长情况两两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为|UH|=2.5(加与杂)、|UH|=2.19(马与杂)、|UH|=2.82(湿与杂),|UD|=3.55(加与杂)、|UD|=2.55(马与杂)、|UD|=4.08(湿与杂)。检验结果|UH|、|UD|都大于1.96,表明杂交松与3个树种之间在树高、胸径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在每次调查中其树高、胸径生长量都表现出绝对的生长优势。(注:①标准差是表示变量与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②差异显著性检验是根据《数理统计》中“统计假设检验”的原理,对不同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的差异情况进行的标准差显著性检验。③Ua=1.96表示可靠性、危险率(а)在精度为95%时的临界值,UH、UD分别表示树高、胸径的临界值)。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病虫害现象。
2.3第5年蓄积量对比
以第5年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计算各树种之间的蓄积,则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的单株蓄积分别为5.17×10-3m3、7.34×10-3m3、8.45×10-3m3、11.62×10-3m3,并利用指标产生的标准差做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UV|=6.17(加与杂)、|UV|=2.94(马与杂)、|UV|=5.15(湿与杂)。杂交松的蓄积(11.62×10-3 m3)最大,与其他3个品种的蓄积差异性检验|UV|>2.58(可靠性为0.99,a=0.01,Ua=2.58),说明杂交松与其他3个品种的蓄积存在显著性差异。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前3年杂交松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树高明显优于加勒比松,也高于马尾松和湿地松,体现出其优良的杂交种优势。杂交松在第4~5年时树高和胸径与加勒比松、马尾松和湿地松存在显著性差异。到2005年年底时,杂交松蓄积(11.62×10-3m3)最大,与其他3个品种的蓄积差异性检验UV分别为6.17、2.94、5.15,均大于2.58(Ua=2.58,可靠性为99%时的临界值),蓄积存在显著性差异。5年的调查结果统计,都没有发现病虫害现象。试验证明,杂交松在第1~5年比其他3个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
3.2讨论
杂交松在国内的引种、栽培已有10余年,国内也开展了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杂交育种和无性扩繁,近几年来广东、广西在生产上开始较大面积推广。从本次在广西黄冕林场引种杂交松试验林的结果可以初步看出杂交松在广西桂中北马尾松、湿地松适生区域的引种发展潜力,在树高、胸径和蓄积生长上都比马尾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表现出杂种优势,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造林试验和示范取得科学、可靠结果的基础上可逐步推广造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优良单株选择及其无性扩繁和测定,为以后推广杂交松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方法和优质种苗奠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 何克军.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松树杂交育种和造林[J].广东林业科技,1996,12(3):34-38.
[2] 李宪政,赵奋成,廖树森,等.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种第一代生长研究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1999,15(1):1-7.
[3] 郑勇奇.湿地松×加勒比松、刚松×火炬松杂交松引种概述[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
[4] 北京林学院.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关键词 杂交松;生长量;对比;分析;广西桂中北
中图分类号 S79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050-02
杂交松(PEE×PCH)是湿地松(C Pinus elliottiivarelliottii,PEE)和加勒比松(P.Caribaeavar hondurensis,PCH)的杂交种,据报道,杂交松既具有母本湿地松的通直圆满、抗风力强、分枝习性好、耐水渍等特性,又具有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速生、皮薄等优点。为了扩展我区林业生产,做到适地、适树,特在广西国营黄冕林场进行了澳大利亚昆士兰杂交松引种试验。笔者就杂交松此次试验第1~5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做比较,分析其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等生长特点。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选择坡度较缓、立地条件差异不大的林地作试验示范造林地,同一坡面的作小区立地,立地排水良好。地点设在黄冕林场波寨分场中村路口2001年采伐迹地。地理位置约北纬24°37′25″~24°52′11″,东经109°43′46″~109°58′18″,海拔275m,地形为低丘陵,缓坡。地处中亚热带,年均气温19~20℃,极端低温-1.5℃,极端高温39.4℃,一般年份有轻微霜冻;年降雨量1 750mm,年均蒸发量1 426 mm,雨量系数为92.1,为水分充足区。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8月,且越向北越丰富。林地土壤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土壤肥力中等。
1.2试验设计
参试的4个树种分为2种密度试验造林,造林面积约为4 700m2,分为试验Ⅰ(1 466.67m2)、试验Ⅱ(2 400m2)2种设计,株行距分别为2m×3m、2.5m×4.0m。田间排列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每个树种为1个小区)为10株,直线排列(与等高线垂直),6次重复。
1.3 营林措施
1.3.1整地。林地经清理干净后,按设计的株行距拉线定点后,开始整地,整地方式为挖明坎,规格为50cm×40cm×30cm。挖坎验收合格后回填土略高于地面5cm,在回填表土时,每坎施I级钙镁磷肥0.25kg作基肥,并与回填土拌匀,以备造林。
1.3.2种植方式及时间。每个树种的种苗均由区林业局种子站提供,杂交松和加勒比松种子从澳大利亚昆士兰林务局引进,与广西当地造林树种马尾松(贵港覃塘种子园)、湿地松(合浦林科所种源)2个品种一起做试验。全部采用营养杯培养的半年生实生苗木,苗高为17~20cm。在2001年7月初造林,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保水剂处理苗木,定植时剥开薄膜袋,按实土壤。
1.3.3抚育管理。为防人畜的破坏,4个试验树种采用相同的抚育方式,连续抚育3年。第1年于造林后10月份全部铲草抚育1次,第2~3年每年铲草2次,分别在4~5月和8月进行,同时在第2年第2次抚育开始作扩坎抚育,到第3年扩坎连成带状。
1.4 调查方法
每年底对试验各重复小区作全面调查、测定1次,调查试验林木病虫害等生长现象并测定其树高、地(胸)径等情况,从2002年底计测树高、胸径(地径),连续测定4年。
2结果与分析
2.1造林前3年的树高及成活率
当年对小区试验林进行了观察调查,由于幼树太小,地径及开花结果等情况暂不观察,只调查成活率;第2~3年增加测定树高、地径等因子。第2年的结果由于生长时间短不作分析和比较。第3年底测定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的树高分别为191.8cm、232.0cm、222.9cm、243.3cm。前3年每树种的平均成活率马尾松为98.9%、加勒比松为96.3%、湿地松为97.3%、杂交松为94.3%。
2.2 第4~5年的树高及胸径
按试验设计方案要求,第4年不要求抚育。在2004年、2005年年底对试验地作树高、地(胸)径及病虫害等情况的调查与测定。2004年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树高分别为310.2cm、334.5cm、382.2cm、413.6cm,胸径分别为5.6cm、5.9cm、5.4cm、6.5cm。同时利用各指标产生的标准差对其树高、胸径生长情况两两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为|UH|=2.21(加与杂)、|UH|=2.19(湿与杂)、|UH|=1.99(马与杂),|UD|=2.56(加与杂)、|UD|=2.17(湿与杂)、|UD |=3.45(马与杂)。
2005年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树高分别为417.0cm、449.4cm、489.0cm、494.2cm,胸径分别为6.1cm、7.0cm、7.2cm、8.4cm,并利用各指标产生的标准差对其树高、胸径生长情况两两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为|UH|=2.5(加与杂)、|UH|=2.19(马与杂)、|UH|=2.82(湿与杂),|UD|=3.55(加与杂)、|UD|=2.55(马与杂)、|UD|=4.08(湿与杂)。检验结果|UH|、|UD|都大于1.96,表明杂交松与3个树种之间在树高、胸径上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在每次调查中其树高、胸径生长量都表现出绝对的生长优势。(注:①标准差是表示变量与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②差异显著性检验是根据《数理统计》中“统计假设检验”的原理,对不同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量的差异情况进行的标准差显著性检验。③Ua=1.96表示可靠性、危险率(а)在精度为95%时的临界值,UH、UD分别表示树高、胸径的临界值)。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病虫害现象。
2.3第5年蓄积量对比
以第5年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计算各树种之间的蓄积,则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和杂交松的单株蓄积分别为5.17×10-3m3、7.34×10-3m3、8.45×10-3m3、11.62×10-3m3,并利用指标产生的标准差做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UV|=6.17(加与杂)、|UV|=2.94(马与杂)、|UV|=5.15(湿与杂)。杂交松的蓄积(11.62×10-3 m3)最大,与其他3个品种的蓄积差异性检验|UV|>2.58(可靠性为0.99,a=0.01,Ua=2.58),说明杂交松与其他3个品种的蓄积存在显著性差异。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前3年杂交松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树高明显优于加勒比松,也高于马尾松和湿地松,体现出其优良的杂交种优势。杂交松在第4~5年时树高和胸径与加勒比松、马尾松和湿地松存在显著性差异。到2005年年底时,杂交松蓄积(11.62×10-3m3)最大,与其他3个品种的蓄积差异性检验UV分别为6.17、2.94、5.15,均大于2.58(Ua=2.58,可靠性为99%时的临界值),蓄积存在显著性差异。5年的调查结果统计,都没有发现病虫害现象。试验证明,杂交松在第1~5年比其他3个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
3.2讨论
杂交松在国内的引种、栽培已有10余年,国内也开展了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杂交育种和无性扩繁,近几年来广东、广西在生产上开始较大面积推广。从本次在广西黄冕林场引种杂交松试验林的结果可以初步看出杂交松在广西桂中北马尾松、湿地松适生区域的引种发展潜力,在树高、胸径和蓄积生长上都比马尾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表现出杂种优势,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造林试验和示范取得科学、可靠结果的基础上可逐步推广造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优良单株选择及其无性扩繁和测定,为以后推广杂交松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方法和优质种苗奠定基础。
4参考文献
[1] 何克军.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松树杂交育种和造林[J].广东林业科技,1996,12(3):34-38.
[2] 李宪政,赵奋成,廖树森,等.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种第一代生长研究初报[J].广东林业科技,1999,15(1):1-7.
[3] 郑勇奇.湿地松×加勒比松、刚松×火炬松杂交松引种概述[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9.
[4] 北京林学院.数理统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