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因为芦柑和老醋,也许你根本不会注意到福建泉州有个县叫永春。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着300多年的制香史,是中国四大制香地之一,被称为“中国香都”,还是全国最大的神香生产出口基地。
对于很多永春人来说,香,早已是熏染在他们生命里的味道。
2012年冬至,乡愁诗人余光中回到故乡,在永春达埔镇的中国篾香城,挥笔题下“一缕传千里,跨海来拜香”10个大字。次年10月,对香道颇有研究的他,接下了永春县香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的头衔,并说道:“香始于嗅觉而通于文化,文化之芬芳赖美名以传,制香业者实功同蜜蜂,泽被人群。”正因为有着蜜蜂一样的制香人,永春的制香业才能够传承。
进入千禧年后,香品市场容量翻涨了十几倍,为制香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永春县有大大小小的香企近300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点,香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2013年,永春香产业链总产值达27.3亿元。
可以说,小小一支香,点燃了一个支柱产业。然而,无论是香产品的生产经营,还是香文化的市场推广,还有许多制约因素摆在永春制香者面前。
守旧,囿于小农意识的从业者
在达埔镇汉口村的大部分村民看来,制香的意义很单纯:干这一行和耕田种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为了谋生。
制香算不上一件轻松活。小小的一枝香,工艺却很讲究。就拿第一步来说,要把竹篾三分之二黏香料的部分先沾上水。这个尺寸的拿捏不能靠工具量——太慢,影响效率——全凭着制香人的“心中有数,手底下有功夫”。待竹篾湿了,立刻搓上黏粉,然后再过一次水,把香粉沾上。整个程序走下来,原来的一扎竹篾已经胖了一圈。
做完这些,师傅们把一整捆篾香像扇子一样展开,挑出不好的,再用右臂环抱,左手在上面一圈圈把香枝抡成均匀的形状。接着就拿到太阳底下去晒,铺在香架上,或把香枝扎成一束,用手扶着很快地顺着一个方向转开,调整成花朵的形状,这叫“掷香花”。等香晒到七成干的时候,给香脚染上颜色,再晒一回,才算完工了。
汉口村的制香人,一到晴朗无雨的时节,每天凌晨2点左右就起床开工,早上六七点太阳出来了,便把制好的香拿出去晾晒。他们最怕遇到下雨天,淋湿、受潮的香是卖不出去的,都得重制。
初夏时节,已经断断续续下了好几个月的雨,汉口村的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水汽。张兴全坐在自家的香店里,和几个老友悠闲地喝茶聊天,偶尔抬头看一眼门口——隔很久才会有人从店门前经过。他店里的博古架上摆着各式的线香、盘香、卧香、熏香,更多的还是篾香,品种不同,价格各异。
“这样的天气,就当是老天在给自己放假了。”张兴全入行十几年,经营着一个小型篾香作坊。“开店主要是做个宣传,平时来客人也好接待。”据张兴全介绍,他的很多亲友和他一样,从事着制香、售香。
“生意还行,销路什么的都算可以。只是现在一些大的单子都找工厂签,高档香又比不过人家。”张兴全拒绝透露具体的销售额和产品销路,只含含糊糊地说,“反正发不了什么大财,也饿不死。”
在永春,制香家庭作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经营状况。和张兴全比起来,达埔镇达得村的叶华森,情况要更好一些。他会制作100多种传统礼佛香,做了10多年,终于在去年建起一个更大的篾香作坊,还请了好几个工人来帮忙,现在年产量有两三百吨,一吨香卖5000多元,一年能有百来万的交易额。
张兴全的小店附近开着几家与他规模相近的香店,由于是雨天,店老板基本上都处于赋闲状态。旁边的一家作坊里,两位女工正忙着包扎篾香,见记者拿起相机,她们马上摇摇被染得红彤彤的手,很不客气地说:“不要拍!”
街对面不远处的巷子里,有一栋狭小破旧的三层楼房。二楼阳台上放着好几扎还没加工好的竹篾,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从屋里拿了厚纸板出来给竹篾遮雨。一楼的黑色木门大开着,地上全是暗红的粉尘,被雨一淋,变得十分肮脏。屋子里光线昏暗,点着一盏摇摇晃晃的白炽灯,墙边堆满了一捆捆做好的篾香,通向二楼的阶梯上,积着厚厚的红色香尘。
阿龙和阿盛是这家小作坊的制香工人,他们的厨房兼客厅在仓库前面,一桌,一茶几,一张破沙发,斑驳的墙上满是红色粉尘,连电饭煲的盖子上都沾了许多,整间房像是用红颜料晕染过。
胖一点的阿龙表示不能接受采访,说是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同意。“之前泉州那边有一家报纸乱写,影响很不好。”他拿出电话来联系村里的负责人,免提外放,用闽南语交涉了一场,最后还是不行。
“我不能乱说。”阿龙很肯定地加重了语气。
记者联系政府部门,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不管是从哪一级切入,都需要经过再上一级领导批准。
近年来,永春县政府开始致力于加大香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名片效应,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包括《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海峡卫视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都给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在宣传这块上,他们多了几分谨慎,但从政府部门到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媒体采访的不配合,让他们错失了更多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机会。
永春香产业沿袭着家族传承的模式,囿于小农经济意识,虽然历史悠久,但发展一直不快。就目前而言,虽然全县有近300家香企,但是除了汉口、彬达、兴隆、联发、金丰、兴全、百轩、达盛等20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外,其他都还停留在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下。
张兴全的店面后头就是他家厨房,楼上则是一家人起居的房间,他的制香作坊另设在别的地方,毕竟“制香产生的粉尘实在是太大了”。
“作坊那边没有什么好看的。”张兴全说,“往前再走一点,是村里办的汉口制香厂,到那边看看吧。”
转型,从小作坊到大工厂
说起永春篾香的产业化发展,不能不提一提吴秀曼这个人。
1980年,厦门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纸香股长吴秀曼在出差途中经过达埔镇,无意间嗅到一阵“咸金枣”的香味,认出这是一直为外商所青睐的香中上品乌沉香。第二年,在颇具生意头脑的吴秀曼的推动下,永春香产品依托在厦门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的名下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港澳地区。1981年,汉口村的两个篾香生产队整合成了汉口制香厂,从这时候开始,永春制香业的经营模式由家庭作坊自产自销向出口为主的工厂化生产转变。 当年18岁的曾建全,是在建厂两年后作为第7批学徒进入汉口制香厂的。在这之前,他已经在生产队的制香师傅身边转了3年。他很快就在制香厂里上手了,3个月的时间,光是工资就翻了3倍。
年轻的曾建全干起活来有一股狠劲,为了还债,刚结婚的他,一边在厂里上班,一边拿着妻子的400元嫁妆办起了家庭作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不过好在付出是有回报的,生活慢慢地好了起来。
那时候的汉口村,信息闭塞,香品市场也不完善,没有品牌就只能给别人加工半成品。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曾建全决定要赌一把:办企业,拓宽香品领域。
1993年,曾建全有了注册商标的想法。这在当时还不是很普遍,需要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报。他费尽周折,到1998年才批了下来。商标名称“彬达”是从曾建全两个儿子的名字里提出来的,“谁如果假冒我,就是我儿子。”
有了自己的品牌,曾建全的生意做得更大了,很快跻身永春篾香产业的前列。和产量低、效率慢、质量上不去的传统手工制香方式不同,工厂化的制香以机器为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消耗,节约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前两年曾建全的工厂转型为有限公司后,每年营业额更是达到了上千万元,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了国外。
同样是在这十几年间,类似彬达、兴隆、兴全、联发这些规模较大的制香企业,陆续多了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创立的联发,早在2001年便改组为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竞争的逐步加剧。要想站稳脚跟,就得比别人走得更快一些。”面对20多家陆续冒出的大中型制香企业,曾建全感到了危机,他又一次寻求新的突破。2003年,他主动找到福建医科大学,合作研发具有保健功效的新产品。
到了2005年,达埔镇政府也着手尝试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结合中医药理打造多元香品,引导制香企业生产保健香、卫生香。各大香企纷纷推出了新型香品以应对市场需求。永春制香业的“大咖”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市场其实是在高档文化香上,这其中绝对有利可图。要知道,普通的一束篾香才卖几元钱,而一小筒线型沉香的价格就能达到上千元。
2013年,永春县政府带着一批制香企业前往北京考察香文化,学习香道表演。2014年初,曾建全就创立了香文化创意园,融工业旅游、养生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以永春香史、传统工艺贯穿全园,展示永春传统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试图复活香道文化。就连兴全、聚缘这些后起之秀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茶道模式,培养懂香史、能说香、会表演的香道从业人员。
永春制香业的转型,不仅是从小作坊到大工厂,更是从产品到文化。
传承,香文化的断与续
中国的香文化历经数千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隋唐五代已发展完备,到了宋元明清,逐渐鼎盛起来。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宋代的临安城内有四般闲事: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样的休闲文化,又慢慢转变成“茶、花、香、书”四道。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一种情趣的象征,发展到后来,还有了“香席”这样的特色活动。
“香席”一般以四人为限制,在安静雅致的室内举凡陈设、用具、入坐、行香、品评,最后还要在香簿上题词,在这过程中,要求品香人“散虑忘情、探究心性”,在袅袅的香烟中,体验生命的内在价值。
对香文化的推崇,为香产品带来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也是一条“香料之路”。大量的外国使臣、商人、传教士,带着香料在泉州刺桐港这个“东方第一大港”登陆。当时的泉州城“云屋万家,楼雉数里”,是香料进出口的重要集散地。
就在这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世代经商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在泉州开始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将蒲氏家族推向一个顶峰,一度垄断了泉州的对外香料贸易。
繁华盛景转眼云烟,蒲氏家族顽强地历经了多个朝代的递嬗。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大乱,民不聊生。清顺治三年,蒲氏后代蒲世茂举家迁移永春,经营起家族老本行,继续和香打起了交道。只是这一次,他们不做香料买卖,而是转而投向制作香产品。
历代蒲氏掌门重视香配方研究与积累,所生产的香品备受欢迎,“名驰于外郡”,为了扩大生产,蒲家人请了许多乡民来帮忙制香,手艺就这样一点点地流传开去,渐渐在当地形成了日益成熟的制香工艺和产业链。毫不夸张地说,永春制香业能有目前的规模,蒲氏家族应居首功。
清末以后国势衰微,加上外来文明的冲击,属于中国人的传统逐渐远去,香更是失去了内在的文化精髓,成了单纯宗教祭祀用品,懂得品香、用香的人,越来越少。
30多年前,由于“文革”时期“破四旧”,制作篾香被明令禁止,制香人纷纷改行,许多制香工艺失传。到了1977年恢复篾香生产时,原以制香闻名的汉口村竟然只能招到12个制香师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感,社会上吹起了一阵复古风,许多尘封的老传统被重新挖掘出来,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点上一支天然香,让身心回归到平和状态,成了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一些瑜伽馆、SPA馆、茶馆、高档会所内,渐渐出现了线香、盘香、锥香的影子。
永春县五里街西安路上的蒲庆兰香室,从创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现由蒲氏第二十三代传人蒲良宫经营着。
香室的货架上陈列着先祖制香时使用的碾槽、香壶、大杆秤。在动荡的年代,为了保存这些祖传的制香用具和香料配方,蒲家人冒了很大的风险。
对于蒲良宫来说,他的一大优势就是家族世代相传、密不外泄的合香配方。据他介绍,一款好的合香,能通过把握香料的主次,阴阳调和,众味合一,让香料在熏烧过程中发挥作用,达到宁神静气、调养身体的效果。这样的香,市面上不多见,主要销向一些高档会所。
除了传统的营销渠道,蒲庆兰香室还拓展了网络销售,旗下淘宝店已经开了两年,经营着上百种香制品,其中以“文化香”为主,“评价和销量都很不错”。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制香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永春香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模式,原辅材料、主要销售市场大多在生产区域之外,一些香原料,甚至要到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收购,顾客也分散在全球各地。网店经营模式的拓展,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销售成本。“经常合作的香农,一个电话过去,他们把香木直接寄过来就可以了。”蒲良宫说。
文化推广是永春制香业很好的一个突破口。然而要重新拾起一度失落的传统香文化,无疑是缓慢且艰难的,毕竟这中间隔着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国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变迁,只能徐徐图之。就像余光中说的:“科技是忙出来的,文化是闲出来的。文化讲究慢,你一定要定下心来,然后慢慢欣赏。”
提升,没有捷径可走
2006年,“永春篾香”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引导企业引进管理人才向现代企业转型。
2007年,占地1500多亩的中国篾香城开工建设,现有彬达、兴隆、联发、金峰4家重点制香规模企业入驻,篾香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汉口村60%的人在从事着制香相关产业,带动原材料供应、产品包装、销售等多个关节,年产业值达4亿多元。
前景似乎越发明亮了起来。
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用香还是一种“烧钱”的享受。市场上的一些上品沉香,价比黄金。就拿越南富山产螺壳沉香来说,小小一块,质量不足5克,标价上万元。普通的一管15克的天然檀香,也要十几元钱。
目前香产品在文化底蕴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北京、苏州等地,推广度较好,而要继续在广大乡镇打开局面,难度不小。
此外,同样的香坯,从永春卖出去,在国外换个包装回来,价格却翻了三四倍。曾建全等香企掌门人对此都很痛心:“明明有好技术,结果却是替他人作嫁衣裳,赚一点代工费。”
不仅如此,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对香产品、香文化的普及推广造成严重阻碍。
市场上不少低档香制品是由香精调配的,外包装上堂而皇之地写着“檀香”“沉香”,其实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香精。
香精与天然香料相比,虽然味道相似,但实际相差甚远。这种非天然香点燃后,会释放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烟雾,影响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这让很多人对天然香形成了偏见,以至于摒弃天然香,更喜欢使用精油产品。
永春香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实现更大的突破,还有更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无法回避:制香所需黏粉的天然资源面临枯竭,与生产需求失衡;机器化生产提高了产量,也使得香品中的天然植物芳香成分在干燥过程中挥发,影响了质量,急需科研技术革新……
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来说,无论新的旧的,都必须经受考验,永春制香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克服,没有捷径可走。
对于很多永春人来说,香,早已是熏染在他们生命里的味道。
2012年冬至,乡愁诗人余光中回到故乡,在永春达埔镇的中国篾香城,挥笔题下“一缕传千里,跨海来拜香”10个大字。次年10月,对香道颇有研究的他,接下了永春县香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的头衔,并说道:“香始于嗅觉而通于文化,文化之芬芳赖美名以传,制香业者实功同蜜蜂,泽被人群。”正因为有着蜜蜂一样的制香人,永春的制香业才能够传承。
进入千禧年后,香品市场容量翻涨了十几倍,为制香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永春县有大大小小的香企近300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销售点,香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2013年,永春香产业链总产值达27.3亿元。
可以说,小小一支香,点燃了一个支柱产业。然而,无论是香产品的生产经营,还是香文化的市场推广,还有许多制约因素摆在永春制香者面前。
守旧,囿于小农意识的从业者
在达埔镇汉口村的大部分村民看来,制香的意义很单纯:干这一行和耕田种地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为了谋生。
制香算不上一件轻松活。小小的一枝香,工艺却很讲究。就拿第一步来说,要把竹篾三分之二黏香料的部分先沾上水。这个尺寸的拿捏不能靠工具量——太慢,影响效率——全凭着制香人的“心中有数,手底下有功夫”。待竹篾湿了,立刻搓上黏粉,然后再过一次水,把香粉沾上。整个程序走下来,原来的一扎竹篾已经胖了一圈。
做完这些,师傅们把一整捆篾香像扇子一样展开,挑出不好的,再用右臂环抱,左手在上面一圈圈把香枝抡成均匀的形状。接着就拿到太阳底下去晒,铺在香架上,或把香枝扎成一束,用手扶着很快地顺着一个方向转开,调整成花朵的形状,这叫“掷香花”。等香晒到七成干的时候,给香脚染上颜色,再晒一回,才算完工了。
汉口村的制香人,一到晴朗无雨的时节,每天凌晨2点左右就起床开工,早上六七点太阳出来了,便把制好的香拿出去晾晒。他们最怕遇到下雨天,淋湿、受潮的香是卖不出去的,都得重制。
初夏时节,已经断断续续下了好几个月的雨,汉口村的空气中弥漫着薄薄的水汽。张兴全坐在自家的香店里,和几个老友悠闲地喝茶聊天,偶尔抬头看一眼门口——隔很久才会有人从店门前经过。他店里的博古架上摆着各式的线香、盘香、卧香、熏香,更多的还是篾香,品种不同,价格各异。
“这样的天气,就当是老天在给自己放假了。”张兴全入行十几年,经营着一个小型篾香作坊。“开店主要是做个宣传,平时来客人也好接待。”据张兴全介绍,他的很多亲友和他一样,从事着制香、售香。
“生意还行,销路什么的都算可以。只是现在一些大的单子都找工厂签,高档香又比不过人家。”张兴全拒绝透露具体的销售额和产品销路,只含含糊糊地说,“反正发不了什么大财,也饿不死。”
在永春,制香家庭作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经营状况。和张兴全比起来,达埔镇达得村的叶华森,情况要更好一些。他会制作100多种传统礼佛香,做了10多年,终于在去年建起一个更大的篾香作坊,还请了好几个工人来帮忙,现在年产量有两三百吨,一吨香卖5000多元,一年能有百来万的交易额。
张兴全的小店附近开着几家与他规模相近的香店,由于是雨天,店老板基本上都处于赋闲状态。旁边的一家作坊里,两位女工正忙着包扎篾香,见记者拿起相机,她们马上摇摇被染得红彤彤的手,很不客气地说:“不要拍!”
街对面不远处的巷子里,有一栋狭小破旧的三层楼房。二楼阳台上放着好几扎还没加工好的竹篾,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从屋里拿了厚纸板出来给竹篾遮雨。一楼的黑色木门大开着,地上全是暗红的粉尘,被雨一淋,变得十分肮脏。屋子里光线昏暗,点着一盏摇摇晃晃的白炽灯,墙边堆满了一捆捆做好的篾香,通向二楼的阶梯上,积着厚厚的红色香尘。
阿龙和阿盛是这家小作坊的制香工人,他们的厨房兼客厅在仓库前面,一桌,一茶几,一张破沙发,斑驳的墙上满是红色粉尘,连电饭煲的盖子上都沾了许多,整间房像是用红颜料晕染过。
胖一点的阿龙表示不能接受采访,说是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同意。“之前泉州那边有一家报纸乱写,影响很不好。”他拿出电话来联系村里的负责人,免提外放,用闽南语交涉了一场,最后还是不行。
“我不能乱说。”阿龙很肯定地加重了语气。
记者联系政府部门,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不管是从哪一级切入,都需要经过再上一级领导批准。
近年来,永春县政府开始致力于加大香文化的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名片效应,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包括《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海峡卫视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都给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在宣传这块上,他们多了几分谨慎,但从政府部门到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媒体采访的不配合,让他们错失了更多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机会。
永春香产业沿袭着家族传承的模式,囿于小农经济意识,虽然历史悠久,但发展一直不快。就目前而言,虽然全县有近300家香企,但是除了汉口、彬达、兴隆、联发、金丰、兴全、百轩、达盛等20多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外,其他都还停留在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下。
张兴全的店面后头就是他家厨房,楼上则是一家人起居的房间,他的制香作坊另设在别的地方,毕竟“制香产生的粉尘实在是太大了”。
“作坊那边没有什么好看的。”张兴全说,“往前再走一点,是村里办的汉口制香厂,到那边看看吧。”
转型,从小作坊到大工厂
说起永春篾香的产业化发展,不能不提一提吴秀曼这个人。
1980年,厦门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纸香股长吴秀曼在出差途中经过达埔镇,无意间嗅到一阵“咸金枣”的香味,认出这是一直为外商所青睐的香中上品乌沉香。第二年,在颇具生意头脑的吴秀曼的推动下,永春香产品依托在厦门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的名下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港澳地区。1981年,汉口村的两个篾香生产队整合成了汉口制香厂,从这时候开始,永春制香业的经营模式由家庭作坊自产自销向出口为主的工厂化生产转变。 当年18岁的曾建全,是在建厂两年后作为第7批学徒进入汉口制香厂的。在这之前,他已经在生产队的制香师傅身边转了3年。他很快就在制香厂里上手了,3个月的时间,光是工资就翻了3倍。
年轻的曾建全干起活来有一股狠劲,为了还债,刚结婚的他,一边在厂里上班,一边拿着妻子的400元嫁妆办起了家庭作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不过好在付出是有回报的,生活慢慢地好了起来。
那时候的汉口村,信息闭塞,香品市场也不完善,没有品牌就只能给别人加工半成品。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曾建全决定要赌一把:办企业,拓宽香品领域。
1993年,曾建全有了注册商标的想法。这在当时还不是很普遍,需要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报。他费尽周折,到1998年才批了下来。商标名称“彬达”是从曾建全两个儿子的名字里提出来的,“谁如果假冒我,就是我儿子。”
有了自己的品牌,曾建全的生意做得更大了,很快跻身永春篾香产业的前列。和产量低、效率慢、质量上不去的传统手工制香方式不同,工厂化的制香以机器为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消耗,节约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前两年曾建全的工厂转型为有限公司后,每年营业额更是达到了上千万元,大部分产品都出口到了国外。
同样是在这十几年间,类似彬达、兴隆、兴全、联发这些规模较大的制香企业,陆续多了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创立的联发,早在2001年便改组为有限公司。“这意味着竞争的逐步加剧。要想站稳脚跟,就得比别人走得更快一些。”面对20多家陆续冒出的大中型制香企业,曾建全感到了危机,他又一次寻求新的突破。2003年,他主动找到福建医科大学,合作研发具有保健功效的新产品。
到了2005年,达埔镇政府也着手尝试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结合中医药理打造多元香品,引导制香企业生产保健香、卫生香。各大香企纷纷推出了新型香品以应对市场需求。永春制香业的“大咖”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市场其实是在高档文化香上,这其中绝对有利可图。要知道,普通的一束篾香才卖几元钱,而一小筒线型沉香的价格就能达到上千元。
2013年,永春县政府带着一批制香企业前往北京考察香文化,学习香道表演。2014年初,曾建全就创立了香文化创意园,融工业旅游、养生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以永春香史、传统工艺贯穿全园,展示永春传统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试图复活香道文化。就连兴全、聚缘这些后起之秀也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茶道模式,培养懂香史、能说香、会表演的香道从业人员。
永春制香业的转型,不仅是从小作坊到大工厂,更是从产品到文化。
传承,香文化的断与续
中国的香文化历经数千年,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隋唐五代已发展完备,到了宋元明清,逐渐鼎盛起来。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宋代的临安城内有四般闲事:烧香、点茶、挂画、插花,这样的休闲文化,又慢慢转变成“茶、花、香、书”四道。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一种情趣的象征,发展到后来,还有了“香席”这样的特色活动。
“香席”一般以四人为限制,在安静雅致的室内举凡陈设、用具、入坐、行香、品评,最后还要在香簿上题词,在这过程中,要求品香人“散虑忘情、探究心性”,在袅袅的香烟中,体验生命的内在价值。
对香文化的推崇,为香产品带来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宋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也是一条“香料之路”。大量的外国使臣、商人、传教士,带着香料在泉州刺桐港这个“东方第一大港”登陆。当时的泉州城“云屋万家,楼雉数里”,是香料进出口的重要集散地。
就在这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世代经商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在泉州开始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将蒲氏家族推向一个顶峰,一度垄断了泉州的对外香料贸易。
繁华盛景转眼云烟,蒲氏家族顽强地历经了多个朝代的递嬗。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大乱,民不聊生。清顺治三年,蒲氏后代蒲世茂举家迁移永春,经营起家族老本行,继续和香打起了交道。只是这一次,他们不做香料买卖,而是转而投向制作香产品。
历代蒲氏掌门重视香配方研究与积累,所生产的香品备受欢迎,“名驰于外郡”,为了扩大生产,蒲家人请了许多乡民来帮忙制香,手艺就这样一点点地流传开去,渐渐在当地形成了日益成熟的制香工艺和产业链。毫不夸张地说,永春制香业能有目前的规模,蒲氏家族应居首功。
清末以后国势衰微,加上外来文明的冲击,属于中国人的传统逐渐远去,香更是失去了内在的文化精髓,成了单纯宗教祭祀用品,懂得品香、用香的人,越来越少。
30多年前,由于“文革”时期“破四旧”,制作篾香被明令禁止,制香人纷纷改行,许多制香工艺失传。到了1977年恢复篾香生产时,原以制香闻名的汉口村竟然只能招到12个制香师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感,社会上吹起了一阵复古风,许多尘封的老传统被重新挖掘出来,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点上一支天然香,让身心回归到平和状态,成了深层次的精神享受。一些瑜伽馆、SPA馆、茶馆、高档会所内,渐渐出现了线香、盘香、锥香的影子。
永春县五里街西安路上的蒲庆兰香室,从创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现由蒲氏第二十三代传人蒲良宫经营着。
香室的货架上陈列着先祖制香时使用的碾槽、香壶、大杆秤。在动荡的年代,为了保存这些祖传的制香用具和香料配方,蒲家人冒了很大的风险。
对于蒲良宫来说,他的一大优势就是家族世代相传、密不外泄的合香配方。据他介绍,一款好的合香,能通过把握香料的主次,阴阳调和,众味合一,让香料在熏烧过程中发挥作用,达到宁神静气、调养身体的效果。这样的香,市面上不多见,主要销向一些高档会所。
除了传统的营销渠道,蒲庆兰香室还拓展了网络销售,旗下淘宝店已经开了两年,经营着上百种香制品,其中以“文化香”为主,“评价和销量都很不错”。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制香业带来了新的契机。永春香产业是典型的“两头在外”模式,原辅材料、主要销售市场大多在生产区域之外,一些香原料,甚至要到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收购,顾客也分散在全球各地。网店经营模式的拓展,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销售成本。“经常合作的香农,一个电话过去,他们把香木直接寄过来就可以了。”蒲良宫说。
文化推广是永春制香业很好的一个突破口。然而要重新拾起一度失落的传统香文化,无疑是缓慢且艰难的,毕竟这中间隔着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国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变迁,只能徐徐图之。就像余光中说的:“科技是忙出来的,文化是闲出来的。文化讲究慢,你一定要定下心来,然后慢慢欣赏。”
提升,没有捷径可走
2006年,“永春篾香”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引导企业引进管理人才向现代企业转型。
2007年,占地1500多亩的中国篾香城开工建设,现有彬达、兴隆、联发、金峰4家重点制香规模企业入驻,篾香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汉口村60%的人在从事着制香相关产业,带动原材料供应、产品包装、销售等多个关节,年产业值达4亿多元。
前景似乎越发明亮了起来。
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用香还是一种“烧钱”的享受。市场上的一些上品沉香,价比黄金。就拿越南富山产螺壳沉香来说,小小一块,质量不足5克,标价上万元。普通的一管15克的天然檀香,也要十几元钱。
目前香产品在文化底蕴较好的城市,如上海、北京、苏州等地,推广度较好,而要继续在广大乡镇打开局面,难度不小。
此外,同样的香坯,从永春卖出去,在国外换个包装回来,价格却翻了三四倍。曾建全等香企掌门人对此都很痛心:“明明有好技术,结果却是替他人作嫁衣裳,赚一点代工费。”
不仅如此,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对香产品、香文化的普及推广造成严重阻碍。
市场上不少低档香制品是由香精调配的,外包装上堂而皇之地写着“檀香”“沉香”,其实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香精。
香精与天然香料相比,虽然味道相似,但实际相差甚远。这种非天然香点燃后,会释放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烟雾,影响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这让很多人对天然香形成了偏见,以至于摒弃天然香,更喜欢使用精油产品。
永春香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实现更大的突破,还有更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无法回避:制香所需黏粉的天然资源面临枯竭,与生产需求失衡;机器化生产提高了产量,也使得香品中的天然植物芳香成分在干燥过程中挥发,影响了质量,急需科研技术革新……
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来说,无论新的旧的,都必须经受考验,永春制香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将面临的种种问题克服,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