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才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记得余秋雨说过:知识的东西,书本上都有,想用时可以随时去查。但是,孩子的探索欲、兴趣感和创造力,无法到图书馆里去取、到字典里去查,他隐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去体验、去积累、去感悟。复习课不仅仅是将知识一一枯燥的重现在孩子面前,而是像学习新知识一样充满着激情。课本中的例题孩子们已经学过重复的出现不仅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为了更好的上好复习课,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所学习的内容充满着探索的欲望。这就要求课前老师将复习的知识先进性梳理整合,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将与复习的内容巧妙的整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例如,在复习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创设“商店开业一起去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在购物中解决问题。这样设计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进来。
二、点播引导 知识再现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实践能力,要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传统形式的复习课则是由老师带领着孩子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比较系统,但学生就像一个木偶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活动,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接收者,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微乎其微。在课的开始,我首先设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整理,构建出一条主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这条主线自由的去想将所学过的知识再现,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非常有必要。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由老师说明复习要求后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借助于课本自主的去搜集有关的知识,进行知识的一个再现。老师要发挥其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走进各个小组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复习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一)》时,我先引导学生汇报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根据这条主线,通过回忆与翻阅课本,得出知识结构:1.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2.三位数加见三位数的笔算;3.加减法的验算;4.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这条主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智慧的碰撞进行知识的再现、回顾整理,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
三、智慧展评 系统整理
数学学科是一个逻辑性、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小组自主合作进行复习,做到最好的结果可能是知识点的一个罗列,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无法串联起来。此时我们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知识系统的整理,请小组代表对于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听对于有疑问或者是有遗漏的地方可以进行提问、补充说明,让学生分享自主复习成果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功的快乐,使得小组合作更有价值。老师在最后要进行一个适时的归纳总结,其中也包括学习方法的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于不能够完成复习目标,不鞥形成知识网络的话,需要老师对于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帮助学生进行一个横向和纵向的引导,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在这一环节学生仍是学生的主体,老师仅是一个帮手。
四、精讲精练 查漏补缺
习题是老师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好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通过知识的梳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对于复习内容都能够全部掌握,毕竟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的长短;另外对于知识的梳理有时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即使面面俱到,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有所不同的。知识 的梳理是第一次进行查漏补缺,练习无非是又一次的查漏补缺。
那么练习题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针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可以利用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加以巩固;其次对于薄弱的知识,比如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可利用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再次是对于知识的实际性,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是知识的操作性,可以通过画图、折一折等方式考察。
五、拓展延伸 发展能力
课后作业是对于课堂学习的再一次巩固与查漏补缺。在课后作业的设计方面我的形式是手抄报,形式比较单一,但是内容的设计可以是复习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也可以是针对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易错题或易混淆的知识点,还可以是比较综合性,知识与易错题的集合。在绘制的过程同学们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精心的设计,无疑又是对于知识的一次巩固,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内容编排与审美能力。
六、反思复习课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此教学法的问题是:由于学生自身性格特点问题,在点拨引导知识再现环节,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在小组分配上我特别注意学习能力的分配但是存在一个缺点是表现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往往站在主动方面,而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就有些课比较被动,只是盲目跟从,甚至是离开小组做其他的事情了。
另外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識的分类各有不同,花费的时间长,影响教学的进度,这是由于以前复习课老师包办梳理造成的,学生没有养成知识梳理得习惯。因此想要做到高效的复习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助整理的能力,从而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
俗话说兴趣才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记得余秋雨说过:知识的东西,书本上都有,想用时可以随时去查。但是,孩子的探索欲、兴趣感和创造力,无法到图书馆里去取、到字典里去查,他隐藏在孩子的心灵深处,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去体验、去积累、去感悟。复习课不仅仅是将知识一一枯燥的重现在孩子面前,而是像学习新知识一样充满着激情。课本中的例题孩子们已经学过重复的出现不仅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为了更好的上好复习课,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对于所学习的内容充满着探索的欲望。这就要求课前老师将复习的知识先进性梳理整合,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将与复习的内容巧妙的整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例如,在复习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创设“商店开业一起去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在购物中解决问题。这样设计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进来。
二、点播引导 知识再现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实践能力,要将课堂归还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传统形式的复习课则是由老师带领着孩子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比较系统,但学生就像一个木偶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活动,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接收者,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微乎其微。在课的开始,我首先设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整理,构建出一条主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这条主线自由的去想将所学过的知识再现,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非常有必要。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由老师说明复习要求后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借助于课本自主的去搜集有关的知识,进行知识的一个再现。老师要发挥其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走进各个小组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形成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复习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一)》时,我先引导学生汇报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根据这条主线,通过回忆与翻阅课本,得出知识结构:1.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口算;2.三位数加见三位数的笔算;3.加减法的验算;4.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这条主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智慧的碰撞进行知识的再现、回顾整理,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不再游离于课堂之外。
三、智慧展评 系统整理
数学学科是一个逻辑性、结构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而言小组自主合作进行复习,做到最好的结果可能是知识点的一个罗列,对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无法串联起来。此时我们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知识系统的整理,请小组代表对于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认真听对于有疑问或者是有遗漏的地方可以进行提问、补充说明,让学生分享自主复习成果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功的快乐,使得小组合作更有价值。老师在最后要进行一个适时的归纳总结,其中也包括学习方法的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于不能够完成复习目标,不鞥形成知识网络的话,需要老师对于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帮助学生进行一个横向和纵向的引导,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稳定的知识系统。在这一环节学生仍是学生的主体,老师仅是一个帮手。
四、精讲精练 查漏补缺
习题是老师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最好手段,同时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通过知识的梳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对于复习内容都能够全部掌握,毕竟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的长短;另外对于知识的梳理有时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即使面面俱到,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有所不同的。知识 的梳理是第一次进行查漏补缺,练习无非是又一次的查漏补缺。
那么练习题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针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可以利用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加以巩固;其次对于薄弱的知识,比如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可利用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再次是对于知识的实际性,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是知识的操作性,可以通过画图、折一折等方式考察。
五、拓展延伸 发展能力
课后作业是对于课堂学习的再一次巩固与查漏补缺。在课后作业的设计方面我的形式是手抄报,形式比较单一,但是内容的设计可以是复习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也可以是针对于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易错题或易混淆的知识点,还可以是比较综合性,知识与易错题的集合。在绘制的过程同学们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精心的设计,无疑又是对于知识的一次巩固,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内容编排与审美能力。
六、反思复习课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此教学法的问题是:由于学生自身性格特点问题,在点拨引导知识再现环节,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在小组分配上我特别注意学习能力的分配但是存在一个缺点是表现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往往站在主动方面,而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就有些课比较被动,只是盲目跟从,甚至是离开小组做其他的事情了。
另外学生的原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識的分类各有不同,花费的时间长,影响教学的进度,这是由于以前复习课老师包办梳理造成的,学生没有养成知识梳理得习惯。因此想要做到高效的复习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自助整理的能力,从而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