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w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实现由“听数学”、“练数学”向“做数学”的转变。然而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需要教师科学地予以引导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如下策略: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挖掘教材,提供探究材料;实践操作,强化探究体验;联系生活,开拓探究空间。
  【关键词】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策略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科学地予以引导和培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由“听数学”、“练数学”向“做数学”的转变。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时,这样导入:
  师: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呢?能通过实验说明吗?
  [生动手实验,把石子放入瓶子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面升高了。
  师:是瓶中的水增加了吗?
  生:不是,是石子占了水的位置,把水挤上去了。
  师:说得非常好!如果乌鸦口渴得厉害,想尽快喝到水,你有办法吗?
  生兴奋地说:放大石子。
  师:为什么放大石子?
  生:大石子占的位置大,水上升的快。
  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在故事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动手操作,激发出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挖掘教材,提供探究材料
  每位学生都有探究的兴趣与愿望,但如果没有具体的探究素材来“活化”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技能的形成都将成为空谈。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将课本定论式的内容变为探究式的内容,封闭式的内容变为开放性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让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表达。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不要直接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得出公式,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通过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计算它的面积呢?”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 “如何转化”的探究中,经过热烈的讨论,大胆的尝试,独立的操作……,结果学生从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梯形的面积,推导出公式。(方法一: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方法二:把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方法三:用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更大的平行四边形;方法四: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使学生把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创新探索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一石数鸟”的教学效果。正如皮亚杰所说:“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或由他重新构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变传递结论为发现真知。”
  三、实践操作,强化探究体验
  一位哲人说过:“你听到的,你忘记了;你看到的,你记住了;你做到的,你懂得了。”因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运用猜测——探究——验证等科学实验方法,把前人的探索历程浓缩于课堂,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强化了学生的探究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发展。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课前布置学生每人用硬纸壳分别做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准备适量的细沙。上课时,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演示装沙子,演示后学生对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所盛物体的倍数關系一目了然。
  实践表明,让学生通过操作、讨论、思考 、应用等形式充分感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流露,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的境界。
  四、联系生活,开拓探究空间
  新课改强调: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课堂里的事,它应具有开放性、大众性和社会性。数学应该从单一的课堂探究学习走向多维度的社会化数学探究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在生活实际中探究新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留有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让有限的课堂空间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
  如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后,通过布置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圆柱形的物体,计算它的体积等。第二天调查显示,学生回到家,找出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圆柱形物体(如茶杯、饼干筒、圆柱形储蓄罐等)动手测量,计算体积。还有的同学在测量计算时,发现了生活中近似圆柱形的物体(水桶——上面大,底面小),对它的体积计算提出质疑。这样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培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实践证明,探究学习既是学习数学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值得教师努力探索和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材料,让学生拓展探究的空间,加强探究体验,达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培养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变为语文学习的资源,是学生喜爱语文的一个途径。本文从语言交际、课外读写、各学科、影视、网络、班级学校的各种活动、各种社会文化等方面阐述作者的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语文学习 生活 尝试    我们的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
【摘 要】选择方案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采用分而治之、明确任务的方法,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把灵活难以捉摸的解题过程程序化,可以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陌生感,增强他们解题的信心;适当放慢教学的速度,使学生出充分消化教学的内容,也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好方法。  【关键词】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应用题 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    选择方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仅在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艺术教育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幼儿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儿童审美情感、发掘其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关键词】美术教育 幼儿    幼儿对外面的世界接触较少,幼儿美术教育重在开发他们的感知思维,挖掘其创造力,而不应该将成人的世界强加在他们身上。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育方
摘要: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学生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 阅读 思维 共鸣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比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多媒体技术在
Abstract:the future of the illiterate, no longer is illiterate person, but not learn how to learn ". But year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experience tells us, students in the English lea
摘要:同义词语的语用研究是在传统的语义学、语法学研究范畴的基础上的延伸探讨,恰当地使用同义词语在言语情景和言语交流中起到一定的表达效果。本文试图通过语境和语用原则的需要来分析同义词语的细微之别和运用之妙,并探求语用变异的规律。  关键词:同义词语 语境 修辞 语用原则 变异  Chinese Synonyms Pragmatic Analysis  CHEN KE  (Teachers Schoo
【摘 要】本文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入手,对当前英语复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进行了针砭,提倡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在实现高考英语复习课的高效性、培养学生英语素养方面进行了理论性探讨,以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高考英语 复习课 问题 出路    为突破高中英语复习课传统框架的束缚,许多一线高三英语教师都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与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
摘要:本文通过对争先创优活动意义的再认识,分析了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 争先创优 问题 对策    随着创先争优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各地基层党组织都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呈现出了奋勇争先的良好格局。  一、对创先争优活动意义的再认识  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速实现民富国强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
现代数学教学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能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而数学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思想方法可以向一切思想领域渗透,我们无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银行储蓄,还是市场调查与预测,或者是基因图谱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支持,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当今社会也越来越被重视。故此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