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四位中国母亲与她们的四个美国女儿之间的故事,反映了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华裔移民高潮的到来所产生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文化最深层次。本文主要通过跨文化理论来分析小说《喜福会》中所反映的中美集体-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不同。
【关键词】《喜福会》 价值取向 冲突
一、前言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创造了华裔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处中美两种文化背景和两种民族精神之下的谭恩美,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创作了《喜福会》。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将两种平行的文化在小说中交汇,让四个移民家庭中的四位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因不同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爱怨与冲突。四位母亲和四位女儿分别代表的是中美价值观,她们的爱怨与冲突就是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本文通过一些跨文化理论来分析书中所展现的集体-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冲突。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关理论
最早提出跨文化理论的是两位美国人类历史学家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六大价值取向理论是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价值取向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规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的行为与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的作用。”六大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关于人们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他们认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据中美价值取向而言,在中国文化中,个体存在于集体之中,集体利益为先;而在美国文化中,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从而个体为自己负责。霍夫斯泰德集成并发展了该理论。根据霍夫斯泰德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文化集体主义程度较高,而美国文化个人主义程度较高。霍认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一般规范和家庭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表格内容:
集体主义社会 个人主义社会
三、具体分析
母亲们从小在中国长大,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而女儿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国的思想价值观。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上差异非常明显。
就交流方式而言,母亲使用的是高语境的交流方式,尽量委婉,而女儿或者洋女婿使用的是低语境的交流方式,说话是直来直往的。对于交流方式而言,女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女儿吴精美在开始的叙述就分不清母亲所说的 “差不多”的意思是不同还是相同。精美认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这是中国式的咬文嚼字,一种措辞的技巧。精美认为在中国,说话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尽量使之婉转,这一套我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母亲会把孩子的成功也归于自己,考虑问题是从“我们”的角度。比如,琳达就会把孩子薇弗莉在下棋方面的成功也看成是自己的成功,出门炫耀,而女儿薇弗莱就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成功与母亲毫无关系并对母亲到处炫耀感到极其反感。因此经常批评她妈那么爱炫,干脆自己下洋棋好了; 女儿吴精美也认为我只可能是我自己,成为不了她妈所希望的那样。
就面子观而言,在中国,过失会导致自己和群体蒙羞。当精美在喜福会弹钢琴谈的一无是处,调子都不对的时候,女儿精美只是感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打击,并再也不愿意弹钢琴了。但是,母亲感到自己的面子在自己的亲朋好友面前都丢光了,因此,精美在人群中,看到她妈一张铁青的脸。她妈感同身受,因此觉得在亲友面前失了面子。就在家庭中的气氛而言,中国提倡的是和谐,子女应该尽量听从父母的话,避免在家庭中的直接冲突。在弹钢琴这件事情上,当女儿精美公然反抗琳达的时候,琳达忍无可忍,认为女儿太大逆不道了,因此说道只有听话的女儿才可以住进她家,不听话的就应该出去而女儿认为这仅仅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是自己诚实地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
就资源利用而言,资源归个人所有,即使是子女和丈夫也很少分享。丽娜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她与自己的丈夫在事业上平分秋色,在生活上也对丈夫毫不依赖,日常开销更是实行西方流行的AA制。就家庭资源而言,丽娜与自己的亲人基本就没有做到共享的意识。这跟母亲的为家庭做贡献,任劳任怨是截然不同的。
四、结语
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等的不同肯定造成文化的差异,脚会造成各种冲突误会。文化以及其最核心层次的价值观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文化以及其最核心层次的价值观只有度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是一个充满跨文化交际的社会。对于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的人们,我们不应该作出简单甚至武断的是非判断。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来自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们应该更多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使世界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时秀梅.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 基于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谭恩美原著.程乃珊,何培华,严映薇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关晶.从在《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春大学学报,2005.
[4]罗艳丽.《喜福会》的跨文化交际学解读: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06).
【关键词】《喜福会》 价值取向 冲突
一、前言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创造了华裔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处中美两种文化背景和两种民族精神之下的谭恩美,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创作了《喜福会》。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她将两种平行的文化在小说中交汇,让四个移民家庭中的四位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因不同文化的碰撞而产生爱怨与冲突。四位母亲和四位女儿分别代表的是中美价值观,她们的爱怨与冲突就是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本文通过一些跨文化理论来分析书中所展现的集体-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冲突。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关理论
最早提出跨文化理论的是两位美国人类历史学家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六大价值取向理论是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价值取向是“复杂但确定的模式化规则,与解决普通的人类问题相联系,对人类的行为与思想起着指示与导向的作用。”六大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关于人们对自身与他人关系的看法。他们认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据中美价值取向而言,在中国文化中,个体存在于集体之中,集体利益为先;而在美国文化中,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从而个体为自己负责。霍夫斯泰德集成并发展了该理论。根据霍夫斯泰德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文化集体主义程度较高,而美国文化个人主义程度较高。霍认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一般规范和家庭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表格内容:
集体主义社会 个人主义社会
三、具体分析
母亲们从小在中国长大,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而女儿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国的思想价值观。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上差异非常明显。
就交流方式而言,母亲使用的是高语境的交流方式,尽量委婉,而女儿或者洋女婿使用的是低语境的交流方式,说话是直来直往的。对于交流方式而言,女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女儿吴精美在开始的叙述就分不清母亲所说的 “差不多”的意思是不同还是相同。精美认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这是中国式的咬文嚼字,一种措辞的技巧。精美认为在中国,说话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尽量使之婉转,这一套我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母亲会把孩子的成功也归于自己,考虑问题是从“我们”的角度。比如,琳达就会把孩子薇弗莉在下棋方面的成功也看成是自己的成功,出门炫耀,而女儿薇弗莱就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成功与母亲毫无关系并对母亲到处炫耀感到极其反感。因此经常批评她妈那么爱炫,干脆自己下洋棋好了; 女儿吴精美也认为我只可能是我自己,成为不了她妈所希望的那样。
就面子观而言,在中国,过失会导致自己和群体蒙羞。当精美在喜福会弹钢琴谈的一无是处,调子都不对的时候,女儿精美只是感到自己的自尊受到了打击,并再也不愿意弹钢琴了。但是,母亲感到自己的面子在自己的亲朋好友面前都丢光了,因此,精美在人群中,看到她妈一张铁青的脸。她妈感同身受,因此觉得在亲友面前失了面子。就在家庭中的气氛而言,中国提倡的是和谐,子女应该尽量听从父母的话,避免在家庭中的直接冲突。在弹钢琴这件事情上,当女儿精美公然反抗琳达的时候,琳达忍无可忍,认为女儿太大逆不道了,因此说道只有听话的女儿才可以住进她家,不听话的就应该出去而女儿认为这仅仅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是自己诚实地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
就资源利用而言,资源归个人所有,即使是子女和丈夫也很少分享。丽娜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明显。她与自己的丈夫在事业上平分秋色,在生活上也对丈夫毫不依赖,日常开销更是实行西方流行的AA制。就家庭资源而言,丽娜与自己的亲人基本就没有做到共享的意识。这跟母亲的为家庭做贡献,任劳任怨是截然不同的。
四、结语
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等的不同肯定造成文化的差异,脚会造成各种冲突误会。文化以及其最核心层次的价值观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文化以及其最核心层次的价值观只有度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是一个充满跨文化交际的社会。对于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的人们,我们不应该作出简单甚至武断的是非判断。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来自各种不同文化的人们应该更多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使世界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时秀梅.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 基于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视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2]谭恩美原著.程乃珊,何培华,严映薇译.喜福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关晶.从在《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春大学学报,2005.
[4]罗艳丽.《喜福会》的跨文化交际学解读:中美不同的家庭价值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