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文体解读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愈的《师说》一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但大多数老师都是肢解文本或是文言串讲的形式来教读《师说》,使得《师说》选入语文教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主要从文体形式入手解读《师说》,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理清文本的脉络和论说的层次,从而使《师说》回归到文体的教学上来。
  关键词:《师说》;辨体;教学
  《师说》一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这一单元选入的都是古代议论性散文。而纵观老师的教学案例发现,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最普通的是进行文言文串讲式教学,出现只教言不教文的现象。这种现状的出现首先是对于《师说》这篇文章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其次是教师的文体意识薄弱。教学方式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挖掘与发现。再次,是由于教师的文化学识素养不够。教师的文言功底较差难以应付这种逻辑严密的论说文体。老师文学理论知识匮乏,不求甚解。其实,对文章文体的正确认识,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文体是解读文章的起点。文体是文章的体质、样式、规格,也有外在的表现形式、语体风格。由于社会交往、信息传播的需要、文体日益增多,为区分文章功能就有文章分类。读解文章要先辨体,便于把握文章的骨干和脉络。曹丕的《典论·论文》:“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他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书论重说明,《师说》就是一篇论说文,注重说理,呈现一种理趣之美。以师的论述为脉络和重点,按照逻辑顺序和对比方法逐层深入,结尾处亮出本文的意旨。
  对于教师来说,对其文体的正确把握,是文章解读的门户。《师说》一题围绕“师”这个字进行论说的。“说”作为一种议论文的文体,是指以阐释、议论、辩驳为主的说理文章,用言辞说服某人,使其心悦诚服。文章第一段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的阐述了一个事实,点明了本文的议论方向和范围。为什么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就提出了本文的论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以此论点展开论述,文笔简洁,仅用六个字阐述清楚了老师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求师、从师的意义。这里的“师”是指学业上事业上已有所成就的有道之人。突破了传统老师的职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延伸到“传道受业解惑”。这里的“道”是儒道,弘扬儒家思想的。当时社会动荡,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核心是“文以明道”,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上文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此处从学者的角度阐明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个反问句,不仅使文章更丰富有趣,突出人生而有惑就要通过从师来解,围绕论点进行论述,论述的条理自然。前面是从师解惑来说明的,作者紧接着从传道的方面论述,是将传道与年龄相联系,将论述更加深化。通过“生乎吾前、生乎吾后”论述传道超越了年龄的限制,有道者为师。这是古人的“师道”,是韩愈竭力要恢复的“师道”。接着作者用“是故”连接事实、道理和结论,表明前是因后是果,用因果相联系来做小结,文章的内涵更加深入,也使文章的主题鲜明,逻辑严密,显得语言自然,令人信服,体现韩愈高超严密的论说逻辑。
  文章第二段开头就发出了一个感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为什么要这样感叹呢?慨叹这“师道”的“不传” 太久,既承接上文,又为下文分析其危害张目。从三个层面揭示了“师道不传”的危害:第一,古今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做对比,展现了有“惑” 却不行“师道”的人会变得更加愚蠢。通过讲究对仗的排偶句,更鲜明体现了作者的观点。从正反两面对比深化论题,对当时的社会针砭时弊,批判了不拜师学习的不良社会风气。唐代当时门阀士族逐渐占据了高等品级的官位,而寒门出生的人即使有才学也不能够被提拔到较高的位置。社会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贵族子弟当时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对于这种谬论,作者叹息之余,毫不留情地用直接反驳法予以痛击。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韩愈痛心疾首的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将父与子(小和大)择师进行比较论證,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并且批判当时“小学而大遗”的现象,批判成人的眼光只局限于让小孩学习句读,而自己却不屑于追求大道。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当时的地位很低,视为低贱之人,他们“不耻相师”相互学习;而身为贵族的士大夫却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在这贵贱两者的矛盾中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后者的“智”反而不如前者,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韩愈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是因为师道沦丧,他不畏成见,为了儒家之“道”,毅然收徒,并且立场鲜明地诉诸文字,有力地批判、大声地疾呼。“士大夫之族”耻师轻道荒唐可笑。作者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在此处论说中韩愈的情感的到达了高潮,从理性的高度转向了情感抒发。也体现了自己的创作缘由之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此段也呈现了总分的清晰地结构关系。此段开头便发感慨,通过“圣人与众人”“其子与其身”“百工与士大夫”三组对比一起阐明了不行“师道”的危害:使自己“更加愚昧”“糊涂,不明达”“智慧反而不及”这三个方面的对比、三个相对的矛盾来论述感慨的原因,韩愈认为这是真正挖到了导致“师道之不复”思想观点的总病根,更深层则阐发了从师的必要性。
  文章第三段从圣人入手论证,对文章的论点和整体论证产生有支撑作用。“圣人无常师。”这是一个事实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事实相呼应,并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其次,对于圣人的论述与上文反其道而行之,上文是贵族士人不如社会地位低的“百工之人”,这里的例子是持有道、有智慧的孔子向郯子这些贤能都比不上孔子的人请教学问。但孔子却从不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高、有贤能而不从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在此呼吁社会要以孔夫子的言行为榜样。接着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著名论断。显然,有了孔圣人的不耻于向其他人从师,普通人则更应该“无常师”。精辟的概括了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教学相长,不断深化自己的智慧与德行。
  上面的论述已经很充分全面了,文章还没到此为止,韩愈在文章最后写道“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个“不拘于时”的“时”就是作者论述此文的原因,对于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批判。而且文章最后的两句话虽然缀于全文之尾,但却是浑圆有气势。不仅阐明了写作的缘由,也赞许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仍有李蟠这样的学生依然遵循古道,虚心求师问教的“师道精神”,赞叹这样的学习勇气和魄力。更深层的意图是鼓励人们行“师道”,希望通过自己的宣扬让社会恢复古代的从师之道。
  《师说》从开头到结尾,有事实、有理论、有对比,层层推进,庄谐并用,情理交融。而且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文中使用了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显示出韩愈奇绝独特的文风。
  辨体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文章体式的正确把握,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切入,以此为路径,“授之于渔”,文言教学效果才有效而不空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愈.上宰相书[M]韩昌黎文集校.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5.
  [2]曹丕.典论·论文,昭明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2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6.
  [4]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1
其他文献
摘 要:铁笛道人书法力透纸背,老辣之甚,书风狂怪清劲。此作行笔苍劲,结字奇倔,墨色乾湿燥润变化多端,明代吴宽评论:“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倒载而归。”与号“铁崖体”之放逸险绝文风相类。本文旨在元代“复古”语境下通过与赵氏书风对比探析其书写追求。  关键词:杨维桢;题钱谱草书; 复古  关于杨维桢及《题钱谱草书》册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别号铁笛道人,老铁贞、梅花道人
期刊
摘 要:随着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大量研究者采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对书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积极意义的成果,本文通过综述这些研究成果,旨在能理清思路,能为书法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意义。  国内书法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虞愚[46]把自己书法修习心得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撰写了《书法心理》一书。这本书首次进行了关于书法
期刊
一、语义饱和现象  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长时间重复朗读一个单词会导致个体对于该字的知觉变化  语义理解程度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的现象(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以及字形的分解、变形(deformation and distortion)的现象(Esposito & Pelton, 1971)。  汉语中也存在饱和现象,其研究开始于Cheng 和 Wu(1994
期刊
摘 要:潘天寿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各地战乱不断,纷争四起。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渐渐使潘天寿变得坚忍不拔,这种品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他的整个作品中呈现着一种大气磅礴之感,具有强烈的力量感与沧桑感。代表作品有《灵岩涧一角》、《雄视图》、《晴霞图》等。《灵岩涧一角》就以不同以往的长条、立轴方式的构图,而是以方形构图去描绘这一美景,也是不同于以往那种只会描写壮阔的景色却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视觉
期刊
摘 要: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情感的视觉艺术。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营造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成果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核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舞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现代教育艺术的应用因此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本文针对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含义、表现特点及应用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学 现代教育 创新 发展  在众多艺术领域中,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情感交流的视
期刊
这个时节正是杭城最寂静的时候。  岸边的杨柳在寒风中细细地掩了新绿,枯黄的枝条随意地点着水面,少了几分流连。梅花的虽未曾损了傲骨,却也依稀流露出些暮气,正是将落未落的时候。野禽也还留恋着更南边的“温柔乡”,偶尔才见到几只不惧霜雪的鹅连着身子划开清波。  游人的身影并不稀疏,却未能打破西子湖畔的沉静内敛,那湖衣柳裳的袅娜少女粉黛未施,隐在一片蒙蒙的青色中,静听大地的气脉。  不过那些被埋葬于清水绿水
期刊
摘 要:《彼岸》是山来东的一部最新力作,与以往作品相比,《彼岸》仍带有来自于蔚蓝海洋的魅惑与大胆冒险的航海精神,但同时又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与陆地生活并轨的海上“风浪”,这里人性与欲望的交锋,裹挟着这座浮动的“孤岛”,如何抉择、如何坚守?本文主要从人性、权利、欲望、信仰以及文中的象征意义等角度去解读《彼岸》。  关键词:《彼岸》;航海;人性;孤岛  《彼岸》作为一部航海题材的小说可以说弥补了中国当代文
期刊
摘 要:美术欣赏课是提高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课程以图片为媒介,将图像中的形式语言通过教师的指导转换为书面语言传达给儿童,促进儿童的读图的能力,建构出儿童自我的美术语言。随着文化自信脚步的进程,美术欣赏课逐步摆脱了固定思维的定时,慢慢转变为互动式的创意教学,开始利用因材施教的手段去开拓儿童的思维,通过多角度的研究,界定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和利用各种开放式资源扩宽欣赏课的认
期刊
摘 要:张大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中国甚至是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张大千在晚年创作的“泼墨山水画”更是具有非凡的艺术意义。  关键词:张大千;泼墨泼彩;特征;创作启示  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画浓淡相宜,简繁交错,其风光藏匿于掩映之际,每次欣赏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愈览愈新。泼墨山水画中的色彩和墨迹交织一起,形成独特的造型,景色合成与收敛之间,逼真传神,另观赏者似乎到达了氤氲绝
期刊
美好的是  以前的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谈笑  遗憾的是  现在的我们  偶尔联系,偶尔关心  期待的是  未来的我们  找回時间,找回温暖  本以为来日方长  只不过一段旅程  庆幸的是  我们都还未遗忘  还可以翻回过往  作者简介:  吴文玉(1994-),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实验语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