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愈的《师说》一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但大多数老师都是肢解文本或是文言串讲的形式来教读《师说》,使得《师说》选入语文教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主要从文体形式入手解读《师说》,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理清文本的脉络和论说的层次,从而使《师说》回归到文体的教学上来。
关键词:《师说》;辨体;教学
《师说》一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这一单元选入的都是古代议论性散文。而纵观老师的教学案例发现,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最普通的是进行文言文串讲式教学,出现只教言不教文的现象。这种现状的出现首先是对于《师说》这篇文章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其次是教师的文体意识薄弱。教学方式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挖掘与发现。再次,是由于教师的文化学识素养不够。教师的文言功底较差难以应付这种逻辑严密的论说文体。老师文学理论知识匮乏,不求甚解。其实,对文章文体的正确认识,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文体是解读文章的起点。文体是文章的体质、样式、规格,也有外在的表现形式、语体风格。由于社会交往、信息传播的需要、文体日益增多,为区分文章功能就有文章分类。读解文章要先辨体,便于把握文章的骨干和脉络。曹丕的《典论·论文》:“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他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书论重说明,《师说》就是一篇论说文,注重说理,呈现一种理趣之美。以师的论述为脉络和重点,按照逻辑顺序和对比方法逐层深入,结尾处亮出本文的意旨。
对于教师来说,对其文体的正确把握,是文章解读的门户。《师说》一题围绕“师”这个字进行论说的。“说”作为一种议论文的文体,是指以阐释、议论、辩驳为主的说理文章,用言辞说服某人,使其心悦诚服。文章第一段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的阐述了一个事实,点明了本文的议论方向和范围。为什么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就提出了本文的论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以此论点展开论述,文笔简洁,仅用六个字阐述清楚了老师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求师、从师的意义。这里的“师”是指学业上事业上已有所成就的有道之人。突破了传统老师的职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延伸到“传道受业解惑”。这里的“道”是儒道,弘扬儒家思想的。当时社会动荡,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核心是“文以明道”,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上文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此处从学者的角度阐明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个反问句,不仅使文章更丰富有趣,突出人生而有惑就要通过从师来解,围绕论点进行论述,论述的条理自然。前面是从师解惑来说明的,作者紧接着从传道的方面论述,是将传道与年龄相联系,将论述更加深化。通过“生乎吾前、生乎吾后”论述传道超越了年龄的限制,有道者为师。这是古人的“师道”,是韩愈竭力要恢复的“师道”。接着作者用“是故”连接事实、道理和结论,表明前是因后是果,用因果相联系来做小结,文章的内涵更加深入,也使文章的主题鲜明,逻辑严密,显得语言自然,令人信服,体现韩愈高超严密的论说逻辑。
文章第二段开头就发出了一个感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为什么要这样感叹呢?慨叹这“师道”的“不传” 太久,既承接上文,又为下文分析其危害张目。从三个层面揭示了“师道不传”的危害:第一,古今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做对比,展现了有“惑” 却不行“师道”的人会变得更加愚蠢。通过讲究对仗的排偶句,更鲜明体现了作者的观点。从正反两面对比深化论题,对当时的社会针砭时弊,批判了不拜师学习的不良社会风气。唐代当时门阀士族逐渐占据了高等品级的官位,而寒门出生的人即使有才学也不能够被提拔到较高的位置。社会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贵族子弟当时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对于这种谬论,作者叹息之余,毫不留情地用直接反驳法予以痛击。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韩愈痛心疾首的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将父与子(小和大)择师进行比较论證,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并且批判当时“小学而大遗”的现象,批判成人的眼光只局限于让小孩学习句读,而自己却不屑于追求大道。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当时的地位很低,视为低贱之人,他们“不耻相师”相互学习;而身为贵族的士大夫却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在这贵贱两者的矛盾中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后者的“智”反而不如前者,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韩愈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是因为师道沦丧,他不畏成见,为了儒家之“道”,毅然收徒,并且立场鲜明地诉诸文字,有力地批判、大声地疾呼。“士大夫之族”耻师轻道荒唐可笑。作者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在此处论说中韩愈的情感的到达了高潮,从理性的高度转向了情感抒发。也体现了自己的创作缘由之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此段也呈现了总分的清晰地结构关系。此段开头便发感慨,通过“圣人与众人”“其子与其身”“百工与士大夫”三组对比一起阐明了不行“师道”的危害:使自己“更加愚昧”“糊涂,不明达”“智慧反而不及”这三个方面的对比、三个相对的矛盾来论述感慨的原因,韩愈认为这是真正挖到了导致“师道之不复”思想观点的总病根,更深层则阐发了从师的必要性。
文章第三段从圣人入手论证,对文章的论点和整体论证产生有支撑作用。“圣人无常师。”这是一个事实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事实相呼应,并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其次,对于圣人的论述与上文反其道而行之,上文是贵族士人不如社会地位低的“百工之人”,这里的例子是持有道、有智慧的孔子向郯子这些贤能都比不上孔子的人请教学问。但孔子却从不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高、有贤能而不从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在此呼吁社会要以孔夫子的言行为榜样。接着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著名论断。显然,有了孔圣人的不耻于向其他人从师,普通人则更应该“无常师”。精辟的概括了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教学相长,不断深化自己的智慧与德行。
上面的论述已经很充分全面了,文章还没到此为止,韩愈在文章最后写道“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个“不拘于时”的“时”就是作者论述此文的原因,对于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批判。而且文章最后的两句话虽然缀于全文之尾,但却是浑圆有气势。不仅阐明了写作的缘由,也赞许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仍有李蟠这样的学生依然遵循古道,虚心求师问教的“师道精神”,赞叹这样的学习勇气和魄力。更深层的意图是鼓励人们行“师道”,希望通过自己的宣扬让社会恢复古代的从师之道。
《师说》从开头到结尾,有事实、有理论、有对比,层层推进,庄谐并用,情理交融。而且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文中使用了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显示出韩愈奇绝独特的文风。
辨体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文章体式的正确把握,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切入,以此为路径,“授之于渔”,文言教学效果才有效而不空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愈.上宰相书[M]韩昌黎文集校.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5.
[2]曹丕.典论·论文,昭明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2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6.
[4]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1
关键词:《师说》;辨体;教学
《师说》一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这一单元选入的都是古代议论性散文。而纵观老师的教学案例发现,教学方法各不相同。最普通的是进行文言文串讲式教学,出现只教言不教文的现象。这种现状的出现首先是对于《师说》这篇文章的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其次是教师的文体意识薄弱。教学方式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挖掘与发现。再次,是由于教师的文化学识素养不够。教师的文言功底较差难以应付这种逻辑严密的论说文体。老师文学理论知识匮乏,不求甚解。其实,对文章文体的正确认识,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文体是解读文章的起点。文体是文章的体质、样式、规格,也有外在的表现形式、语体风格。由于社会交往、信息传播的需要、文体日益增多,为区分文章功能就有文章分类。读解文章要先辨体,便于把握文章的骨干和脉络。曹丕的《典论·论文》:“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他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书论重说明,《师说》就是一篇论说文,注重说理,呈现一种理趣之美。以师的论述为脉络和重点,按照逻辑顺序和对比方法逐层深入,结尾处亮出本文的意旨。
对于教师来说,对其文体的正确把握,是文章解读的门户。《师说》一题围绕“师”这个字进行论说的。“说”作为一种议论文的文体,是指以阐释、议论、辩驳为主的说理文章,用言辞说服某人,使其心悦诚服。文章第一段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的阐述了一个事实,点明了本文的议论方向和范围。为什么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就提出了本文的论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以此论点展开论述,文笔简洁,仅用六个字阐述清楚了老师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求师、从师的意义。这里的“师”是指学业上事业上已有所成就的有道之人。突破了传统老师的职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延伸到“传道受业解惑”。这里的“道”是儒道,弘扬儒家思想的。当时社会动荡,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核心是“文以明道”,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上文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此处从学者的角度阐明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个反问句,不仅使文章更丰富有趣,突出人生而有惑就要通过从师来解,围绕论点进行论述,论述的条理自然。前面是从师解惑来说明的,作者紧接着从传道的方面论述,是将传道与年龄相联系,将论述更加深化。通过“生乎吾前、生乎吾后”论述传道超越了年龄的限制,有道者为师。这是古人的“师道”,是韩愈竭力要恢复的“师道”。接着作者用“是故”连接事实、道理和结论,表明前是因后是果,用因果相联系来做小结,文章的内涵更加深入,也使文章的主题鲜明,逻辑严密,显得语言自然,令人信服,体现韩愈高超严密的论说逻辑。
文章第二段开头就发出了一个感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为什么要这样感叹呢?慨叹这“师道”的“不传” 太久,既承接上文,又为下文分析其危害张目。从三个层面揭示了“师道不传”的危害:第一,古今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做对比,展现了有“惑” 却不行“师道”的人会变得更加愚蠢。通过讲究对仗的排偶句,更鲜明体现了作者的观点。从正反两面对比深化论题,对当时的社会针砭时弊,批判了不拜师学习的不良社会风气。唐代当时门阀士族逐渐占据了高等品级的官位,而寒门出生的人即使有才学也不能够被提拔到较高的位置。社会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贵族子弟当时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对于这种谬论,作者叹息之余,毫不留情地用直接反驳法予以痛击。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韩愈痛心疾首的发出了自己的感慨“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将父与子(小和大)择师进行比较论證,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并且批判当时“小学而大遗”的现象,批判成人的眼光只局限于让小孩学习句读,而自己却不屑于追求大道。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当时的地位很低,视为低贱之人,他们“不耻相师”相互学习;而身为贵族的士大夫却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在这贵贱两者的矛盾中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后者的“智”反而不如前者,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韩愈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是因为师道沦丧,他不畏成见,为了儒家之“道”,毅然收徒,并且立场鲜明地诉诸文字,有力地批判、大声地疾呼。“士大夫之族”耻师轻道荒唐可笑。作者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在此处论说中韩愈的情感的到达了高潮,从理性的高度转向了情感抒发。也体现了自己的创作缘由之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此段也呈现了总分的清晰地结构关系。此段开头便发感慨,通过“圣人与众人”“其子与其身”“百工与士大夫”三组对比一起阐明了不行“师道”的危害:使自己“更加愚昧”“糊涂,不明达”“智慧反而不及”这三个方面的对比、三个相对的矛盾来论述感慨的原因,韩愈认为这是真正挖到了导致“师道之不复”思想观点的总病根,更深层则阐发了从师的必要性。
文章第三段从圣人入手论证,对文章的论点和整体论证产生有支撑作用。“圣人无常师。”这是一个事实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事实相呼应,并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其次,对于圣人的论述与上文反其道而行之,上文是贵族士人不如社会地位低的“百工之人”,这里的例子是持有道、有智慧的孔子向郯子这些贤能都比不上孔子的人请教学问。但孔子却从不因为自己的社会地位高、有贤能而不从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在此呼吁社会要以孔夫子的言行为榜样。接着提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著名论断。显然,有了孔圣人的不耻于向其他人从师,普通人则更应该“无常师”。精辟的概括了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教学相长,不断深化自己的智慧与德行。
上面的论述已经很充分全面了,文章还没到此为止,韩愈在文章最后写道“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个“不拘于时”的“时”就是作者论述此文的原因,对于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批判。而且文章最后的两句话虽然缀于全文之尾,但却是浑圆有气势。不仅阐明了写作的缘由,也赞许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仍有李蟠这样的学生依然遵循古道,虚心求师问教的“师道精神”,赞叹这样的学习勇气和魄力。更深层的意图是鼓励人们行“师道”,希望通过自己的宣扬让社会恢复古代的从师之道。
《师说》从开头到结尾,有事实、有理论、有对比,层层推进,庄谐并用,情理交融。而且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提倡古文、反对骈文,文中使用了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显示出韩愈奇绝独特的文风。
辨体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老师在上课之前对文章体式的正确把握,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切入,以此为路径,“授之于渔”,文言教学效果才有效而不空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愈.上宰相书[M]韩昌黎文集校.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5.
[2]曹丕.典论·论文,昭明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2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6.
[4]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