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涉及多学科、多工种,更需要资金、技术和操作等多方面条件的保障。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的关系,针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提出了防范与控制措施。
关键字: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1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添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2 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2.1 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2.2 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 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原因为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砼离析,或严重跑浆: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旌工工艺认真操作;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2.4 缝隙、夹层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由于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3 加强工序管理,有效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工序的质量控制包括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工序活动(作业)过程的控制和工序活动(作业)效果的控制等三个方面:
3.1 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
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就是为工序的活动(作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工序能够正常进行,以确保工序的质量,对于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就是对供需准备的控制。
3.2 工序活动(作业)过程的控制
工序活动是在预先(施工前)准备好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在工序活动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工序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各种影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如发现不利于工序质量的因素和条件变化,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3 工序活动(作业)效果的控制
工序活动(作业)效果的控制主要是对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质量性能状况和性能指标的控制。通常是工序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填写质量验收通知单.监理单位在接到验收通知单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对工序进行抽样,通过对子样(样品)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工序活动效果(质量)是否正常和稳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3.4 工序质量控制的实施
(1)制定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或工作流程。
(2)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制度。
(3)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进行质量预控。通过对工序施工过程的全面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对策进行预控。
(4)对工序活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控制。施工过程中对供需的整个活动过程实施连续的动态跟踪控制,发现工序活动出现异常状态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排除或纠正,保证工序活动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的受控制状态。
(5)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
4 结束语
伴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兴起,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以混凝土质量问题表现的最为明显,所以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转变自身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错误性认识,强化对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管理、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材料管理等,保证科学合理的安排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管理,最终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强化建筑工程在未来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林昌栋.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1.(9).
[2] 苏西景,赵地刚,申君荣.混凝土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浅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9).
作者简介:
李琳松,女,生于1976年5月28日,毕业于中央电大法律本科专业,现就职于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涪陵计量质量检测中心南川所
向琼,女,生于1976年2月18日,毕业于中央电大法律本科专业,现就职于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涪陵计量质量检测中心南川所
关键字: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1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添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从此推定,抽样检查的几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2 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原因
2.1 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2.2 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 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原因为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砼离析,或严重跑浆: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旌工工艺认真操作;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不按规定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2.4 缝隙、夹层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由于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3 加强工序管理,有效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工序的质量控制包括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工序活动(作业)过程的控制和工序活动(作业)效果的控制等三个方面:
3.1 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
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就是为工序的活动(作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工序能够正常进行,以确保工序的质量,对于工序活动(作业)条件的控制就是对供需准备的控制。
3.2 工序活动(作业)过程的控制
工序活动是在预先(施工前)准备好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在工序活动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工序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各种影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如发现不利于工序质量的因素和条件变化,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使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3.3 工序活动(作业)效果的控制
工序活动(作业)效果的控制主要是对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质量性能状况和性能指标的控制。通常是工序完成后,首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填写质量验收通知单.监理单位在接到验收通知单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对工序进行抽样,通过对子样(样品)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工序活动效果(质量)是否正常和稳定;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3.4 工序质量控制的实施
(1)制定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或工作流程。
(2)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制度。
(3)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并进行质量预控。通过对工序施工过程的全面分析,确定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对策进行预控。
(4)对工序活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控制。施工过程中对供需的整个活动过程实施连续的动态跟踪控制,发现工序活动出现异常状态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排除或纠正,保证工序活动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的受控制状态。
(5)工序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检验。
4 结束语
伴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兴起,随之而来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以混凝土质量问题表现的最为明显,所以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每一个施工环节,转变自身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错误性认识,强化对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管理、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材料管理等,保证科学合理的安排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管理,最终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强化建筑工程在未来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林昌栋.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1.(9).
[2] 苏西景,赵地刚,申君荣.混凝土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浅议[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9).
作者简介:
李琳松,女,生于1976年5月28日,毕业于中央电大法律本科专业,现就职于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涪陵计量质量检测中心南川所
向琼,女,生于1976年2月18日,毕业于中央电大法律本科专业,现就职于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涪陵计量质量检测中心南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