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征信业发展全面分析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y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自1932年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诞生算起,已经有了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其真正得到发展,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信用交易的发展和扩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征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国内主要征信机构及业务
  (一)个人征信机构
  个人征信机构通常是私营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商业化征信机构拥有全面的信用信息系统。个人征信机构主要为信贷机构提供个人借款人以及微型、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它们从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構等各类信贷机构采集标准化的信息,同时还采集各类公共信息,如法院判决、破产信息、电话簿信息,或担保物权登记系统等第三方数据库的信息。
  (二)信贷登记系统
  信贷登记系统起源于欧洲。从历史上看,信贷登记系统的建立目的与个人征信机构不同。大多数信贷登记系统最初是作为中央银行的内部数据库而设立,而且目前仍然有很多信贷登记系统用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监管。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鼓励成立信贷登记系统来监督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因此,这些数据库通常采集贷款额度在一定金额以上的大额信贷业务数据。最初,信贷登记系统的信息仅限于央行内部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贷登记系统也开始向受监管的信贷机构提供信用报告。而且,随着消费信贷的发展,信贷登记系统普遍降低或取消了数据采集门槛。
  (三)企业征信机构
  企业征信机构提供关于企业的信息,这些企业包含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并通过公共渠道、直接调查、供货商和贸易债权人提供的付款历史来获取信息。企业征信机构所覆盖的企业在规模和经营收人土都小于信用评级机构所覆盖的企业,其采集的信息一般用于信用风险评估或信用评分,或是用于贸易信用展期等其他用途。企业征信机构也可能会采集小企业的信息,但由于其报告的数据项并不适合小企业,所以采集的信息往往有限。此外,由于微型或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采集成本往往较高。因此,与企业征信犰构相比,个人征信机构往往能更好地满足对微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征信需求。
   二、我国的征信机构及业务
  据不完全调查,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有各类征信机构150多家,征信行业收人约19亿元。目前,我国征信机构主要分以下三大类: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有20家左右。近年来,各级政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或其所属部门设立征信机构,接收各类政务信息或采集其他信用信息,并向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社会征信机构50家左右。其业务范围扩展到信用登记、信用调查等。社会征信机构规模相对较小。机构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相关,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征信机构以从事企业征信业务为主,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较少。征信业务收人和人员主要集中于几家大的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目前,纳人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范围的信用评级机构共70多家,其中,8家从事债券市场评级业务,收入、人员、业务规模相对较大;其余从事信贷市场评级业务,主要包括借款企业评级、担保公司评级等。
   三、公共征信系统
  (一)个人征信系统
  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最早是从199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资信有限公司试点开始的。2004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组织商业银行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2004年年底实现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8家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1个城市的成功联网试运行。2005年8月底完成与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的联网运行。2006年1月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正式运行。
  (二)公共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
  征信系统收集的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还包括企业和个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如遵纪守法信息等。收集的银行信贷信息覆盖了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包括贷款、信用卡、担保、票据承兑转让、保理等。此外,为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帮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与商业银行建立信贷关系,还广泛整合企业和个人身份、非金融领域负债以及遵纪守法等方面的信息,如企业和个人的社保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法院判决和强制执行信息以及行政可和处罚信息等公共信息。
  (三)公共征信系统的应用情况
  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用广泛,使用范围和影响力逐年增加。一是服务金融,全面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客户身份,防范信贷风险,广泛应用在金融机构在贷前审査和贷后管理中,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二是服务政府部门,通过在行政管理、评选评优、司法调查中依法查询信用报告,促进行业信用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三是服务社会,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激励约束机制。征信系统坚持“立足金融,服务社会”,不仅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而且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断的成熟,企业对于管理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视,出纳作为和企业日常的资金活动密切相关的一个岗位,其作用也是愈加重要。下面,我们就介绍了我国出纳工作的现状,对出纳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改善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提升出纳工作的质量,更好的为财务管理提供服务。  出纳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岗位,虽然看似工作简单,责任不大,实际上在公
期刊
创新基层党建载体,及时激发支部党建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服务企业发展大局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应当不断创新基层党建的载体,丰富工作内容,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互惠双赢、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新途径,以确保党建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文结合内蒙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大兴安岭农垦集团的实际情况,就创新基层党建载体,增强支部工作活力谈一点
期刊
基层支部建设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积极创新和改进,运用科学化的工作思路和理念。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基层支部机制建设的意义,接着从基层支部建设目标机制、基层支部建设过程控制机制、基层支部工作标准化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积极探索强化机制建设,激发基层支部活力的措施。  作为基层党组织,企业党支部是 开展党建工作的基础,党的性质决定了基层支部的重要性。在开展企业政治工作的时候,支部通过组
期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基层党建是重要的基石,要进行基层党建创新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的困境,接着提出了明确目标,树立党建意识,结合时代特点,健全党建体系,丰富基层党建手段等措施。  基层党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八以来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
期刊
融媒体的产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促使传统媒介手段与新媒体达成优势互补、资源运作的共融,使得媒体竞争力也从单一走向多面化竞争。融媒体的运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与传统媒体权威手段相比可以更好地为党建工作提供创新、灵活的契机。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以融媒体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的时代性创新建设,希望能给从事这方面工作人员带来一些提示。  融媒体是近年来新型产生的媒体形式,以发展为基础前提,以扬优为主要手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党建平台作为新生事物,给传统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那么,要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去开展党建工作,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则成为了当前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如何用好网络党建新平台,构建党建工作新机制展开策略探讨。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党建工作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托网络传播平台去进一步发展,进而满足新形势对党建工作发展新需求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技术在不断飞速发展,居民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尽管有此巨大成就,“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确在日益突出。医患关系不断恶化,伤医事件不断发生,医患对立的问题一时间被推上风口浪尖。本文以注重以患方利益诉求为角度对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一、 影响患方思想动态的外部因素   (一)经济因素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
期刊
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安全管理朝着向善的方向发展,创造了安全生产力,HSE体系审核是石油行业一项重要的企业文化,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环境的保护还关乎石油行业的发展,是石油企业HSE管理体系健康持续改进之根、之魂。本文对着重采油班站的运用HSE体系审核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现做如下阐述。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任何管理方式都要通过具体的人
期刊
1981年,因为国际全程马拉松比赛的成功举办,北京开创了中国城市马拉松比赛的先河。上海,大连和杭州从那以后也相继举行。如今中国主要城市举行马拉松比赛的次数越来越多,市民参加马拉松比赛的热情持续上升。马拉松赛事对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逐渐清晰可见,既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有利影响,也有环境污染、当地物价上涨等的负面影响。   一、马拉松赛的特点及发展概况   作为
期刊
工伤保险认定工作是工伤保险行政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对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做出认定的过程,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工伤职工以及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对工伤保险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工伤保险认定主体、认定范围以及认定程序三个方面,对工伤保险认定工作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一、工伤保险认定存在的问题   从工伤保险认定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