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教师应当从生命的高度,树立新的教学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倡导动态生成,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让高中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 生成
一、生成性课堂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许多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常常做好了课堂预设,如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各种的教案环节和各种的程序,但课堂教学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往往存在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和不可预测的未知因素。如在课堂教学中就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或是预设没有顾及学生认识特点,使得学生对预设的问题不感兴趣;或是预设比较老套的事情,让学生觉得学习很乏味,往往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课堂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生成就是教师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教师要站在学生方面,体会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使得学生能够建立一种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从人学角度来讲,人是具有生成性的存在的动物。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但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和兴趣等却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课堂教学往往会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从课程角度来讲,课程不只是“文本課程”,更应当是“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从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学也应当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基于生成性课堂的提出,每位教师都应当从生命的高度,树立新的教学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倡导动态生成,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中获得知识的逾越和个体的发展,使得语文课堂因和谐自然的动态生成而精彩。
二、高中语文教师如何促进课堂生成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动态生成课堂的提出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提高素质,促进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但是动态生成课堂的提出,一方面淡化了课堂预设,其原因是预设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使得教学过程有了基本保证性。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的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预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叶澜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
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的在预设之内生成。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中会生成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建构的主人,学生就可以畅所欲言,奇思妙想,甚至达到超越教师的思维,这样可以使教学达到 “节外生枝”或者是“锦上添花”。并且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往往会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师生、生生互动生成是课堂教学带给我们的一大收获。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与教学设计不相符合甚至是背道而行的实际生成时,便不能通过硬性灌输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而应该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并顺着学生的思想路线走,以自然妥帖地方式来引导学生提升固有的认识。教师只有以一个理性的指导者的身份来把握课堂教学,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其次,课堂教师中,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视为发展的对象,从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中,老师通过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引导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交锋中促进生成。
(三)有效地课堂处理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在课堂上要牢牢把握动态生成,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语文课堂充盈生机和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实际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和经验积累,充分利用稍纵即逝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丰富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时刻关注着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反应。如学生渴望或是暗淡的眼光、茫然迷惑的神情或是激动得语无伦次的话语,以及他们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插嘴的话是否有其发挥的价值,这些都要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刻刻敏觉地去发现,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创造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亮点。另外,教师还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地化平凡为精彩、化不利为有利。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最初的生成并不都是精彩的,只有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才能可能从平凡的回答中提升教学的高度,才有可能让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教学环节,让有利的生成资源进一步强化和扩大效果。
(四)及时有效开展教学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们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奇特的想法时,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对学生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问题和见解,特别是对于生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不但要引导,更要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首先,老师的评价要及时,及时的评价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参与意识,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其次,老师的评价要到位,关注了学生的个性,进行多元的评价。
总之,教与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结果,教师教,学生一定要学才能把教学做好。同时在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和教学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又会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良富,范伟东;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新观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2]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陈秀玲;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兼机制和特点分析[J];教育科学;2003年.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 生成
一、生成性课堂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许多语文教师在备课中常常做好了课堂预设,如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各种的教案环节和各种的程序,但课堂教学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往往存在着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和不可预测的未知因素。如在课堂教学中就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或是预设没有顾及学生认识特点,使得学生对预设的问题不感兴趣;或是预设比较老套的事情,让学生觉得学习很乏味,往往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课堂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生成就是教师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教师要站在学生方面,体会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使得学生能够建立一种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从人学角度来讲,人是具有生成性的存在的动物。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但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和兴趣等却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课堂教学往往会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从课程角度来讲,课程不只是“文本課程”,更应当是“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从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学也应当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基于生成性课堂的提出,每位教师都应当从生命的高度,树立新的教学观,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倡导动态生成,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中获得知识的逾越和个体的发展,使得语文课堂因和谐自然的动态生成而精彩。
二、高中语文教师如何促进课堂生成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动态生成课堂的提出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提高素质,促进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但是动态生成课堂的提出,一方面淡化了课堂预设,其原因是预设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使得教学过程有了基本保证性。另一方面预设与生成的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预设的目的是为了生成。叶澜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
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的在预设之内生成。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中会生成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上,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建构的主人,学生就可以畅所欲言,奇思妙想,甚至达到超越教师的思维,这样可以使教学达到 “节外生枝”或者是“锦上添花”。并且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往往会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师生、生生互动生成是课堂教学带给我们的一大收获。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遇到与教学设计不相符合甚至是背道而行的实际生成时,便不能通过硬性灌输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强扭过来,而应该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及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并顺着学生的思想路线走,以自然妥帖地方式来引导学生提升固有的认识。教师只有以一个理性的指导者的身份来把握课堂教学,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其次,课堂教师中,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视为发展的对象,从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中,老师通过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引导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交锋中促进生成。
(三)有效地课堂处理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在课堂上要牢牢把握动态生成,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语文课堂充盈生机和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实际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和经验积累,充分利用稍纵即逝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丰富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时刻关注着学生在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反应。如学生渴望或是暗淡的眼光、茫然迷惑的神情或是激动得语无伦次的话语,以及他们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插嘴的话是否有其发挥的价值,这些都要教师在教学中时时刻刻敏觉地去发现,才有可能引导他们创造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亮点。另外,教师还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地化平凡为精彩、化不利为有利。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最初的生成并不都是精彩的,只有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才能可能从平凡的回答中提升教学的高度,才有可能让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教学环节,让有利的生成资源进一步强化和扩大效果。
(四)及时有效开展教学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当学生们产生一些与众不同的、奇特的想法时,采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对学生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问题和见解,特别是对于生成性的教育资源,教师不但要引导,更要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首先,老师的评价要及时,及时的评价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参与意识,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其次,老师的评价要到位,关注了学生的个性,进行多元的评价。
总之,教与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结果,教师教,学生一定要学才能把教学做好。同时在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和教学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又会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良富,范伟东;动态生成:课堂教学新观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2]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陈秀玲;建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兼机制和特点分析[J];教育科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