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一节市级研究课的尝试,将枯燥的教材资源有效转化成多媒体形式的学材资源,并将这些分散的学材资源结合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搭建“学生自助学习平台”,让学生对学材的应用是在统一的、经过整合的、已进行梯度设计的教学软件上进行学习,尝试尽可能地突破机会不均等、交流不及时、参与不够多等核心教学难题,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材资源;学材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116-03
新课程改革“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已扎根于中职课堂,新课改对中职教师在把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梯度、教学难度、教学效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在课下做足功课,为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有资源,教师真正做到“做中教”有载体。本文就一堂研究课,浅谈如何将教材有效转化成学材,并将学材进行整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三个核心教学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封套扭曲在AI漫画宣传海报中的应用》,本课程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边做边学Illustrator CS3平面设计案例教程》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封套扭曲是AI中最灵活、最好用的变形工具。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种变形工具的使用,能够对路径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形操作。从特点上来说,封套扭曲与剪切蒙版相似,而学生已经掌握了剪切蒙版的使用,具备了绘制路径并编辑路径来进行平面设计的基础;从设计内涵上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格漫画制作思想,搜集了大量学习素材。本章内容主要学习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宣传海报的设计是AI软件经典的使用之一,因此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漫画宣传海报的设计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借助漫画宣传海报设计来学习封套扭曲可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封套扭曲的用途与意义。而且,从结构上来说,封套扭曲各选项的设置又与后面学到的混合工具相似,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用信息化手段将教材资源学材化,突破机会不均等的难题
依据本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进行了设计,丰富了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封套扭曲在教材中只有一页半的描述,共有三种操作方法,但针对的操作对象不一样。教材对该知识点的讲述简单,图形化表述不是很典型,针对性不强。然而,这个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却很广,掌握其内涵,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大节约绘画时间,提高制作效率。这就使教师在选择学材上遇到了难题,如何能找到一个典型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始素材作为学材呢?经过查找,并没有合适的现成的素材,因此我和班级一位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原始素材的制作。有了这个原始素材还不能称之为学材,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学材。
一是对教材资源进行多媒体形式分类。我依托教材资源设计了“文本帮助”和“视频帮助”两种学习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设计,对学优生来说可以直接依据素材尝试操作方法,免去教师全班示范造成这些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对于差异生来说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学习的自尊心,尊重其对学习的注意力。因为往往这些学生上课注意力滞后于教师新课讲授的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优生练习巩固时这些学生可能刚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想学却找不到学习的依据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快速定位教师讲课的内容,并观看操作步骤,为其自身实践提供学习参考。
二是“上机任务报告”与“任务评价表”相得益彰。本节课我设计“上机任务报告”帮助学生梳理每个任务的知识脉络,一节课下来,上机任务单完成即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解析,学生一目了然,用这种填空式的上机任务单代替学生课上记笔记的过程,既节约了时间,又回避了部分学生对记笔记抵触的情绪。同时,我设计了学生制作成果的任务评价单,既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学评价往往使学生感到公平公正,客观性强,且能约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由于每位学生都渴望较好的学习评价,其必会在课堂上约束自身行为,保证任务完成质量,从而提高其上课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本节课中,我在评价方式上大胆加入了“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欢迎。这个年龄的学生和家长沟通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也疏于管理与关心,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家长与子女、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学生得到家长的鼓励,更能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利用这种方式,家长也了解了教师在学校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成果,增进了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与信任;通过“社区评价”,扩大该生在自己所在地区的学习效应,邻里之间相互交流,家长“有面子”,也起到了宣传学校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将学材资源平台化,突破参与不够多的现象
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拿到教师的学材后,存在不会使用的现象。教师准备的学材往往是一节课或是一个阶段的学习资料,如何更加明确在某一节课或在这节课的某一时刻让学生能够将教学任务与学材对应起来,学生真正能够利用学材完成教学任务,准确选择学材进行有效学习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不是学材充分就达到备课充分的效果了,不是学材充分我们的学生就会用了。因此,我尝试利用网页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整合学材,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条理的、有梯度的教学平台,使学优生、中等生和差异生都能利用这个平台,选择每个任务学习的时间,并且使学生能够及时明确该学材的任务要求是什么,最后根据任务需求,在学材的帮助下最终完成每个小任务,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不断下降,面对这种变化,教师在新课改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也是迫在眉睫。下面是我对“学生自助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
首先,在 “学生自助学习平台”首页“学习材料”里创设情境,呈现任务(如图1)。根据新课改提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并进行教学化处理,通过观察与对比分析,提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并在网页的下半部分加入了“知识回顾”版块,便于学生与上节课的知识进行衔接,在色彩和部分LOGO的选择上,尽可能增加学生阅读的舒适感和趣味感。 其次,在“任务一”页面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初步应用(如图2)。有效的平面设计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设计思想的领悟和学习过程更是如此。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让“学生自助学习平台”部分代替教师指导。与学生互动学习,首先使学生明确任务要求,根据任务要求找到相应学材的位置,再根据自身学习程度选择单击“文本帮助”或“视频帮助”,并可反复查看,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达到分层式教学。“任务二”页面的学习与“任务一”相仿,但我在任务的设计上增加了梯度,但依托这个平台,学生可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任务,学习压力大大降低。
信息化教学的科技展现,突破交流不及时的局面
我在“任务三”页面设计了比赛竞技、实战演练的环节(如图3)。通过小组比赛,整合以往所学知识点,并结合本节课知识,在“学生自助学习平台”,随时查看前两个任务提炼的重难点知识,在实际任务中合理应用知识点,体验知识点的实际用途和意义所在,为今后实际工作的灵活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可使学生最大限度分享各组成果与经验,从而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作品,开阔学生思路。
二者结合起来用,优势互补效率高
通过教学资源学材化,学材资源平台化的尝试,课堂教学有以下优势。
第一,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节省了教师管理课堂的时间,教的知识多了,学生记得也牢了。
第二,知识更加系统、整齐,不会觉得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切都觉得井然有序,重点突出。
第三,搭建“学生自助学习平台”,学生自主探究依据明确;借助此平台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贯穿始终,提供文字与视频两种不同学材帮助,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自主学习方式,且能够反复使用。
第四,利用上机报告引导学生梳理每个任务的知识点,任务评价单使学生评价有工具,小组代表展示有发言提纲,总结交流有依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面学习资料。
第五,学生比赛成果借学校液晶屏及时展示,给学生真实、愉快的学习体验。
第六,作为教师,在教研活动说课评课时也很简单,看了课件之类的就像课堂重演,方便交流。
同时,我也意识到这节课还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很多学生觉得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很“热闹”,看完却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因此,作为教师,在探索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设计学材与教学平台时,不仅要把握好知识本身的设计,色彩搭配、趣味图标、动画展示也要合理恰当,不要让表面的东西过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使学生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学习。
这种学材与信息化教学组合的模式是当前以及未来中职教学的主流,不可逆转。但学材太多,相当于教材;学材太少,达不到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平台制作得太花哨,学生成了看“热闹”;制作得太简单,又不能吸引学生。因此,教师们应该勇于探讨信息化教学下,多媒体学材、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发与教师讲授之间“度”的把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对教材讲解的知识愿意学,学得会,学得好,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将“三个突破”实施得更有效率。
(作者单位:北京现代职业学校)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教材资源;学材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116-03
新课程改革“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已扎根于中职课堂,新课改对中职教师在把握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梯度、教学难度、教学效率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我们在课下做足功课,为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让学生真正做到“做中学”有资源,教师真正做到“做中教”有载体。本文就一堂研究课,浅谈如何将教材有效转化成学材,并将学材进行整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三个核心教学问题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封套扭曲在AI漫画宣传海报中的应用》,本课程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边做边学Illustrator CS3平面设计案例教程》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封套扭曲是AI中最灵活、最好用的变形工具。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种变形工具的使用,能够对路径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形操作。从特点上来说,封套扭曲与剪切蒙版相似,而学生已经掌握了剪切蒙版的使用,具备了绘制路径并编辑路径来进行平面设计的基础;从设计内涵上来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四格漫画制作思想,搜集了大量学习素材。本章内容主要学习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宣传海报的设计是AI软件经典的使用之一,因此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漫画宣传海报的设计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借助漫画宣传海报设计来学习封套扭曲可以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封套扭曲的用途与意义。而且,从结构上来说,封套扭曲各选项的设置又与后面学到的混合工具相似,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用信息化手段将教材资源学材化,突破机会不均等的难题
依据本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进行了设计,丰富了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封套扭曲在教材中只有一页半的描述,共有三种操作方法,但针对的操作对象不一样。教材对该知识点的讲述简单,图形化表述不是很典型,针对性不强。然而,这个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却很广,掌握其内涵,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大节约绘画时间,提高制作效率。这就使教师在选择学材上遇到了难题,如何能找到一个典型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始素材作为学材呢?经过查找,并没有合适的现成的素材,因此我和班级一位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进行了沟通,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了原始素材的制作。有了这个原始素材还不能称之为学材,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学材。
一是对教材资源进行多媒体形式分类。我依托教材资源设计了“文本帮助”和“视频帮助”两种学习方式,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设计,对学优生来说可以直接依据素材尝试操作方法,免去教师全班示范造成这些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对于差异生来说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学习的自尊心,尊重其对学习的注意力。因为往往这些学生上课注意力滞后于教师新课讲授的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优生练习巩固时这些学生可能刚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想学却找不到学习的依据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快速定位教师讲课的内容,并观看操作步骤,为其自身实践提供学习参考。
二是“上机任务报告”与“任务评价表”相得益彰。本节课我设计“上机任务报告”帮助学生梳理每个任务的知识脉络,一节课下来,上机任务单完成即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难点解析,学生一目了然,用这种填空式的上机任务单代替学生课上记笔记的过程,既节约了时间,又回避了部分学生对记笔记抵触的情绪。同时,我设计了学生制作成果的任务评价单,既对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学评价往往使学生感到公平公正,客观性强,且能约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由于每位学生都渴望较好的学习评价,其必会在课堂上约束自身行为,保证任务完成质量,从而提高其上课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本节课中,我在评价方式上大胆加入了“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得到了许多家长的欢迎。这个年龄的学生和家长沟通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也疏于管理与关心,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家长与子女、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学生得到家长的鼓励,更能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利用这种方式,家长也了解了教师在学校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成果,增进了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与信任;通过“社区评价”,扩大该生在自己所在地区的学习效应,邻里之间相互交流,家长“有面子”,也起到了宣传学校的作用。
信息化教学将学材资源平台化,突破参与不够多的现象
在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拿到教师的学材后,存在不会使用的现象。教师准备的学材往往是一节课或是一个阶段的学习资料,如何更加明确在某一节课或在这节课的某一时刻让学生能够将教学任务与学材对应起来,学生真正能够利用学材完成教学任务,准确选择学材进行有效学习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不是学材充分就达到备课充分的效果了,不是学材充分我们的学生就会用了。因此,我尝试利用网页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整合学材,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条理的、有梯度的教学平台,使学优生、中等生和差异生都能利用这个平台,选择每个任务学习的时间,并且使学生能够及时明确该学材的任务要求是什么,最后根据任务需求,在学材的帮助下最终完成每个小任务,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不断下降,面对这种变化,教师在新课改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也是迫在眉睫。下面是我对“学生自助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
首先,在 “学生自助学习平台”首页“学习材料”里创设情境,呈现任务(如图1)。根据新课改提出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并进行教学化处理,通过观察与对比分析,提出问题,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并在网页的下半部分加入了“知识回顾”版块,便于学生与上节课的知识进行衔接,在色彩和部分LOGO的选择上,尽可能增加学生阅读的舒适感和趣味感。 其次,在“任务一”页面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初步应用(如图2)。有效的平面设计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设计思想的领悟和学习过程更是如此。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任务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让“学生自助学习平台”部分代替教师指导。与学生互动学习,首先使学生明确任务要求,根据任务要求找到相应学材的位置,再根据自身学习程度选择单击“文本帮助”或“视频帮助”,并可反复查看,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达到分层式教学。“任务二”页面的学习与“任务一”相仿,但我在任务的设计上增加了梯度,但依托这个平台,学生可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任务,学习压力大大降低。
信息化教学的科技展现,突破交流不及时的局面
我在“任务三”页面设计了比赛竞技、实战演练的环节(如图3)。通过小组比赛,整合以往所学知识点,并结合本节课知识,在“学生自助学习平台”,随时查看前两个任务提炼的重难点知识,在实际任务中合理应用知识点,体验知识点的实际用途和意义所在,为今后实际工作的灵活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可使学生最大限度分享各组成果与经验,从而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作品,开阔学生思路。
二者结合起来用,优势互补效率高
通过教学资源学材化,学材资源平台化的尝试,课堂教学有以下优势。
第一,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节省了教师管理课堂的时间,教的知识多了,学生记得也牢了。
第二,知识更加系统、整齐,不会觉得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切都觉得井然有序,重点突出。
第三,搭建“学生自助学习平台”,学生自主探究依据明确;借助此平台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贯穿始终,提供文字与视频两种不同学材帮助,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选择自主学习方式,且能够反复使用。
第四,利用上机报告引导学生梳理每个任务的知识点,任务评价单使学生评价有工具,小组代表展示有发言提纲,总结交流有依据;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面学习资料。
第五,学生比赛成果借学校液晶屏及时展示,给学生真实、愉快的学习体验。
第六,作为教师,在教研活动说课评课时也很简单,看了课件之类的就像课堂重演,方便交流。
同时,我也意识到这节课还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很多学生觉得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很“热闹”,看完却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因此,作为教师,在探索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设计学材与教学平台时,不仅要把握好知识本身的设计,色彩搭配、趣味图标、动画展示也要合理恰当,不要让表面的东西过分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使学生忽略了对知识本身的学习。
这种学材与信息化教学组合的模式是当前以及未来中职教学的主流,不可逆转。但学材太多,相当于教材;学材太少,达不到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平台制作得太花哨,学生成了看“热闹”;制作得太简单,又不能吸引学生。因此,教师们应该勇于探讨信息化教学下,多媒体学材、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发与教师讲授之间“度”的把握。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对教材讲解的知识愿意学,学得会,学得好,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将“三个突破”实施得更有效率。
(作者单位:北京现代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