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已经得到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因此,合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会学习,会选择,会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大专院校及各类高等院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重大改革。传统式的教学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将教育模式和教师意志放在了第一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學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的自立意识得不到有效改善。真正的教育是给人以“点金术”,而不是给人“金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又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真正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具备了这种教育理念的“神”。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缺乏把这种理念付诸实施的“形”,其中之一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忽视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使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这就需要工作者应做到“形”“神”兼备。教师的教学工作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自主发展为中心,在信息课教学中,对操作性的知识,教师应组织学生采用试一试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是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普遍受到以知识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影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从教学模式看,传统教学脱离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除了苦读还是苦读;此外,传统教学对全班学生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
从教学规律看,传统教学始终没有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一被动的过程,过分强调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只有靠老师“嚼碎了喂”,所以显得十分被动。
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教学所谓“依纲靠本”,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从教学手段看,传统教学基本维系着教师、学生、教材三点一线的格局,教学中运用的技巧、技能和操作方法种类不多、形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尽量多让学生自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的矛盾,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和紧迫。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渔”的重要性,放弃传统手把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学会如何寻找以及寻找什么样的合适工具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具体指导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要启发引导,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能适合自己的特点,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收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现代化信息素养的新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会学习,会选择,会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大专院校及各类高等院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重大改革。传统式的教学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将教育模式和教师意志放在了第一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學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的自立意识得不到有效改善。真正的教育是给人以“点金术”,而不是给人“金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研究教师如何教,又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真正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具备了这种教育理念的“神”。但在当前教育实践中缺乏把这种理念付诸实施的“形”,其中之一是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忽视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使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这就需要工作者应做到“形”“神”兼备。教师的教学工作要以学生的主体发展、自主发展为中心,在信息课教学中,对操作性的知识,教师应组织学生采用试一试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是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选择
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普遍受到以知识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影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从教学模式看,传统教学脱离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把学生封闭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除了苦读还是苦读;此外,传统教学对全班学生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
从教学规律看,传统教学始终没有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一被动的过程,过分强调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中心,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只有靠老师“嚼碎了喂”,所以显得十分被动。
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教学所谓“依纲靠本”,内容单一、形式单调,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
从教学手段看,传统教学基本维系着教师、学生、教材三点一线的格局,教学中运用的技巧、技能和操作方法种类不多、形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要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尽量多让学生自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的矛盾,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和紧迫。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渔”的重要性,放弃传统手把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学会如何寻找以及寻找什么样的合适工具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具体指导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要启发引导,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才能适合自己的特点,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选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收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有现代化信息素养的新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