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单一动作重复练习多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影响学习兴趣。本文以单足跳教学为例,阐述在体育课实际教学中如何把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并添加挑战、竞争和团队合作等元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各种潜能,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借此进行教学反思,阐述笔者对技工院校体育课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体育 兴趣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对各种运动原理技能讲解和动作示范指导下,学生愉快地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原理和技能,达到科学锻炼、强身健体的目的。笔者在多年技工学校体育课教学中发现,简单的技术动作在课堂上重复练习多了,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从而消极练习,有的甚至偷偷躲到一边躲避练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抓住学生心理和兴趣,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便成了能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第一步。通过不断地教学创新尝试,笔者体会出: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将单一的体育运动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并增加挑战、竞争和团队合作等元素,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各种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积极性,获得较好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就以单足跳教学为例,阐述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衍生趣味体育活动。
一、单足跳项目教学思考
因为单足跳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平衡力和协调性,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所以,我们经常把该项运动纳入日常体育教学中。一般在长宽为25~30米的空旷场地,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多年对技校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一项目教学很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很难使学生保持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究其原因,就是教学内容单一,训练项目单调。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能长时间兴趣高昂地反复练习,甚至把这项运动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便成了我们教学设计的重点。
二、将单足跳运动设计成趣味体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我们将单一的来回单足跳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并增加集体完成项目,给活动添加合作、竞争等元素。
1.场地选择
一般选择25~30米长宽的场地(也可以利用足球场的大禁区)。考虑到练习中有可能发生学生摔碰现象,最好选择草皮地或塑胶场地。
2.教学设计
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结合教学时间,笔者设计为单人单足跳、两人配合单足跳、多人组合单足跳和拓展活动等层次教学。
(1)单人单足跳基础练习。根据班级大小,每8~12人为一组,排成横队,单独完成练习,要求左脚悬空,右脚单足跳到终点,换腿后返回。老师详细讲解单足跳的运动原理、技能和注意事项,并示范后,学生可来回多次往返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掌握单足跳的动作要领、运动原理和基本技能。为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原地单足跳(用头触悬挂物,以锻炼跳跃能力)、加置障碍物的单足跳、单足追逐跑比赛等来补充教学内容。
(2)两人配合单足跳练习。每两人自由组合,两人面对面,各自伸出一条腿让同伴用手抬握腿部脚踝关节部位,共同单足跳到终点,换腿后返回。要求练习中保持相互之间的连接,失误中断者返回重新开始。
(3)多人组合单足跳练习。根据班级人数以8~ 12人为一组,排成纵队,后面的同学依次把自己同侧的腿伸给前面的同学用手握好,最前的同学脚自然悬空,成对统一向前单足跳,到终点后换腿返回。练习中保持全队的队形与连接,失误中断者返回重新开始。
(4)拓展活动。如果以上完成练习后,在学生还有体能,还有时间的情况下,按组与组间进行竞赛(也可拓展到下节课),对最先完成的组,给予口头表扬;最后一组,给予象征性做三五个俯卧撑进行“惩罚”。
三、教学效果及总结
将单一的单足跳动作衍生成两人配合单足跳、多人组合单足跳和相关拓展活动,并人为增加趣味、合作、竞争等元素后,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1.激发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由于两人配合单足跳要悬空腿抬高,又需要与同伴的协调配合,大大提高了动作的难度和趣味性。尽管完成率只有60%左右,但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了。很多同学失误了又主动重来,而且主动更换对象练习,场面非常热烈,效果很好。
2.激发了学生的配合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
多人组合单足跳把學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推到了又一高度。但由于多人组合单足跳练习中,一位同学的不慎就会造成全组的失败,要求从新开始,所以,第一次练习几乎都难以顺利完成,这时候教师要求全组返回让他们总结讨论失败的原因,并推荐一名组长协调指挥。
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建立了宽松而热烈的课堂氛围。同学们反复练习,反复总结,最后自己形成了优化方式,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完成了任务。
3.使学生感悟到相互配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
小组竞赛拓展完成后,集合,老师点评总结,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单足跳个人完成轻松,两人配合就会失误、有难度?多人组合完成失误更多、难度更大呢?为什么有的小组完成好、有的小组失误多?”最后形成结论:靠相互配合,团队合作。告诫同学今后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笔者在上述实际教学的案例中,将单一的单足跳动作衍生成多项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在后续的教学中,均以此为参考进行教学的拓展、创新设计,例如,进行篮球传球、投篮练习时,设计成小组投篮与传球打篮板接力练习等。多年的总结发现,只要将单一内容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就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但在技工院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这些年来,同事之间经常抱怨:技工院校学生整体素质比重点高中生、高校本科生差,体育课组织纪律性差,学生甚至把体育课当作休息课;体育课难上,体育课教学效果差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笔者的体育教学经验,就技工院校体育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了解生源结构,掌握学生特点
从学生生源来看,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未考上重点中学或未考上理想高校的。相对重点中学和高校的优质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难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劳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他们体育意识和锻炼意识淡薄,存在怕苦、怕累、怕晒现象。而且,他们年龄大多在15~19岁,正处于德国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所说的“消极反抗期”。在网络、游戏等各种娱乐诱惑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越来越淡薄,甚至不喜欢体育课。但是,这些学生好动、喜欢“体育运动”,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表现欲望和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2.根据学生爱好,拓展体育教学内容,把单一的教学内容衍生成趣味活动
根据技校学生好动、动手能力较强等特点,在体育教师教学设计中大胆拓展:把单一的体育教学项目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根据学生表现欲望和集体荣誉感较强的特点,按“教师示范动起来→展现自我乐起来→集体合作赛起来”来设计体育课的教学进程,通过教师对动作、运动原理的讲解和技能要求的即兴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开始“动起来”,达到掌握基本运动的目的;接着通过拓展的简单合作趣味活动和添加挑战元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组合地“乐起来”;再则,通过集体合作运动项目和添加竞争元素,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和享受团队合作的快乐。这样,把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衍生为学生喜欢的趣味体育活動,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特点,多层次处理教材,多角度引导和鼓励学生,多环节地穿插引入趣味元素,就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将体育教学延伸到学生课外活动,并将体育渗透到德育、职业就业教育中
体育活动是进行体育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根据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的特点,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成立体育社团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例如,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以及趣味体育项目的班级比赛,成立各种球类、轮滑、跑酷、跆拳道、武术等体育类社团,并让他们在晚会等学校各类大型活动中表演,增添他们的自豪感,带动其他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营造学校运动氛围。
为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可与班主任一道组织开展体育方面的主题班会活动,进行大型体育赛事的观看和讲解、组织观看体育题材的影片,然后进行观后讨论、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将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通过有意识的指导,使学生在运动原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形体美学、毅力以及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获得教育,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技工院校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最突出的就是高超的动手能力。技工院校的毕业生要成为高技能人才,甚至成为大国工匠,不但要具有企业生产需求的一技之长,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因此,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技工院校体育教育应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强调对学生的职业技术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课设计时,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加强学生运动原理、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各种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受教到终生主动锻炼,从而真正掌握体育的技术技能、提高素养和能力,到达身心俱健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
关键词:体育 兴趣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对各种运动原理技能讲解和动作示范指导下,学生愉快地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原理和技能,达到科学锻炼、强身健体的目的。笔者在多年技工学校体育课教学中发现,简单的技术动作在课堂上重复练习多了,学生很快就会感到枯燥,从而消极练习,有的甚至偷偷躲到一边躲避练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抓住学生心理和兴趣,进行巧妙的教学设计便成了能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第一步。通过不断地教学创新尝试,笔者体会出:如果在教学设计中将单一的体育运动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并增加挑战、竞争和团队合作等元素,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各种潜能,从而提升学生积极性,获得较好教学效果。
下面笔者就以单足跳教学为例,阐述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将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衍生趣味体育活动。
一、单足跳项目教学思考
因为单足跳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下肢力量、平衡力和协调性,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所以,我们经常把该项运动纳入日常体育教学中。一般在长宽为25~30米的空旷场地,采用左(右)去右(左)来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多年对技校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一项目教学很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很难使学生保持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究其原因,就是教学内容单一,训练项目单调。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能长时间兴趣高昂地反复练习,甚至把这项运动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便成了我们教学设计的重点。
二、将单足跳运动设计成趣味体育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我们将单一的来回单足跳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并增加集体完成项目,给活动添加合作、竞争等元素。
1.场地选择
一般选择25~30米长宽的场地(也可以利用足球场的大禁区)。考虑到练习中有可能发生学生摔碰现象,最好选择草皮地或塑胶场地。
2.教学设计
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结合教学时间,笔者设计为单人单足跳、两人配合单足跳、多人组合单足跳和拓展活动等层次教学。
(1)单人单足跳基础练习。根据班级大小,每8~12人为一组,排成横队,单独完成练习,要求左脚悬空,右脚单足跳到终点,换腿后返回。老师详细讲解单足跳的运动原理、技能和注意事项,并示范后,学生可来回多次往返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掌握单足跳的动作要领、运动原理和基本技能。为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采用原地单足跳(用头触悬挂物,以锻炼跳跃能力)、加置障碍物的单足跳、单足追逐跑比赛等来补充教学内容。
(2)两人配合单足跳练习。每两人自由组合,两人面对面,各自伸出一条腿让同伴用手抬握腿部脚踝关节部位,共同单足跳到终点,换腿后返回。要求练习中保持相互之间的连接,失误中断者返回重新开始。
(3)多人组合单足跳练习。根据班级人数以8~ 12人为一组,排成纵队,后面的同学依次把自己同侧的腿伸给前面的同学用手握好,最前的同学脚自然悬空,成对统一向前单足跳,到终点后换腿返回。练习中保持全队的队形与连接,失误中断者返回重新开始。
(4)拓展活动。如果以上完成练习后,在学生还有体能,还有时间的情况下,按组与组间进行竞赛(也可拓展到下节课),对最先完成的组,给予口头表扬;最后一组,给予象征性做三五个俯卧撑进行“惩罚”。
三、教学效果及总结
将单一的单足跳动作衍生成两人配合单足跳、多人组合单足跳和相关拓展活动,并人为增加趣味、合作、竞争等元素后,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1.激发了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由于两人配合单足跳要悬空腿抬高,又需要与同伴的协调配合,大大提高了动作的难度和趣味性。尽管完成率只有60%左右,但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了。很多同学失误了又主动重来,而且主动更换对象练习,场面非常热烈,效果很好。
2.激发了学生的配合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
多人组合单足跳把學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推到了又一高度。但由于多人组合单足跳练习中,一位同学的不慎就会造成全组的失败,要求从新开始,所以,第一次练习几乎都难以顺利完成,这时候教师要求全组返回让他们总结讨论失败的原因,并推荐一名组长协调指挥。
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建立了宽松而热烈的课堂氛围。同学们反复练习,反复总结,最后自己形成了优化方式,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地完成了任务。
3.使学生感悟到相互配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
小组竞赛拓展完成后,集合,老师点评总结,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单足跳个人完成轻松,两人配合就会失误、有难度?多人组合完成失误更多、难度更大呢?为什么有的小组完成好、有的小组失误多?”最后形成结论:靠相互配合,团队合作。告诫同学今后在未来工作、生活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反思
笔者在上述实际教学的案例中,将单一的单足跳动作衍生成多项体育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在后续的教学中,均以此为参考进行教学的拓展、创新设计,例如,进行篮球传球、投篮练习时,设计成小组投篮与传球打篮板接力练习等。多年的总结发现,只要将单一内容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就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但在技工院校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这些年来,同事之间经常抱怨:技工院校学生整体素质比重点高中生、高校本科生差,体育课组织纪律性差,学生甚至把体育课当作休息课;体育课难上,体育课教学效果差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笔者的体育教学经验,就技工院校体育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了解生源结构,掌握学生特点
从学生生源来看,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未考上重点中学或未考上理想高校的。相对重点中学和高校的优质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难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的劳动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他们体育意识和锻炼意识淡薄,存在怕苦、怕累、怕晒现象。而且,他们年龄大多在15~19岁,正处于德国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所说的“消极反抗期”。在网络、游戏等各种娱乐诱惑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越来越淡薄,甚至不喜欢体育课。但是,这些学生好动、喜欢“体育运动”,模仿能力、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表现欲望和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2.根据学生爱好,拓展体育教学内容,把单一的教学内容衍生成趣味活动
根据技校学生好动、动手能力较强等特点,在体育教师教学设计中大胆拓展:把单一的体育教学项目衍生成趣味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根据学生表现欲望和集体荣誉感较强的特点,按“教师示范动起来→展现自我乐起来→集体合作赛起来”来设计体育课的教学进程,通过教师对动作、运动原理的讲解和技能要求的即兴示范,让学生模仿并开始“动起来”,达到掌握基本运动的目的;接着通过拓展的简单合作趣味活动和添加挑战元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组合地“乐起来”;再则,通过集体合作运动项目和添加竞争元素,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和享受团队合作的快乐。这样,把单一的体育教学内容衍生为学生喜欢的趣味体育活動,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特点,多层次处理教材,多角度引导和鼓励学生,多环节地穿插引入趣味元素,就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将体育教学延伸到学生课外活动,并将体育渗透到德育、职业就业教育中
体育活动是进行体育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根据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的特点,学校应该有意识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成立体育社团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例如,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以及趣味体育项目的班级比赛,成立各种球类、轮滑、跑酷、跆拳道、武术等体育类社团,并让他们在晚会等学校各类大型活动中表演,增添他们的自豪感,带动其他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营造学校运动氛围。
为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可与班主任一道组织开展体育方面的主题班会活动,进行大型体育赛事的观看和讲解、组织观看体育题材的影片,然后进行观后讨论、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将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通过有意识的指导,使学生在运动原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形体美学、毅力以及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方面获得教育,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技工院校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最突出的就是高超的动手能力。技工院校的毕业生要成为高技能人才,甚至成为大国工匠,不但要具有企业生产需求的一技之长,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因此,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技工院校体育教育应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体现鲜明的职业特性,强调对学生的职业技术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课设计时,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加强学生运动原理、锻炼方法和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各种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受教到终生主动锻炼,从而真正掌握体育的技术技能、提高素养和能力,到达身心俱健的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