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无题”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商隐的无题诗“们”,总给予人们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然而这种“无题”的出现,多半基于李商隐多悲境而少欢况的人生遭际。因此,“无题”的诗,专注于抒写心底的痛苦、感伤、迷惘与挣扎,与此同时,无疑为无题诗披着了强烈“主观色彩”的外衣。每一个字眼、每一句表达,都是诗人以心象融铸物象,在意象的组合、典故的运用之中,跳跃编织出迷离深邃的心灵景观。本文正是从无题诗所传达的感伤的心灵世界出发,论述“无题”的诗旨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 爱情;无题;典故
  李商隐,作为唐代浩浩荡荡的诗人大军中最后一位压阵大将,以其独特的创作内容和表现手段,在绵远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中最不得忽略的,定是他独创的“无题”诗。千百年来,迷醉多少读者。所谓“无题”诗,包括以“无题”冠名和截取首句头两字为题,而题目与诗的内容并无联系的诗作。李商隐的无题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因此命为
  “无题”。
  一、令人难解的“无题”
  李商隐的无题,总是给人一种解不开、读不透的扑朔迷离之感。自唐迄今,不同层面的读者从不同角度受到“无题”的感染,在得到心灵触动的同时,却又始终深感疑雾团团。尽管多数人都喜欢李商隐的“无题”,只可惜其诗内容实为难解,宋杨亿所说“意甚爱之,而未得其诗之深趣”也表此意。正巧,“无题”的难懂,恰成为唐代文苑中特殊的风景。尽管无题诗多数以男女爱情遭遇和情绪为题材,但让读者去执着寻求诗人的本事来解读“无题”,纵或考证出某字影射某人、某句指某事,又有何益?诗人或许并不见得非用爱情生活的具体情事来比附政治生活的某一事实或人物。与其将“无题”看得这样狭隘、单纯,不如将其看得宽泛灵活些。
  二、“无题”的表达:迷离的跳跃与空白
  无题诗的难解,但我认为并非无解。“无题”所着意表现的,其实不是单一明白的情绪,而是丝丝缕缕难以捕捉的心绪,它们执拗地纠结在一起,宛转徘徊,形成了抒发不尽的情感律动。这深微的心境,愈是深微,愈是缥缈迷离、不可名状。为了抒发这种幽隐的心路历程,诗人在无题诗的表达上是独辟蹊径,他不是把心灵世界的深广度尽可能清晰地直露笔端,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巧妙地把心灵中的朦胧图案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义,而“诗的意义,决不需要任何抽象语言来陈述,它必须融入到感性意象,通过意象传达出来。”
  换言之,即诗人熔铸了主观情感在里头,与客观物象唯美相结合,而形成我们所见的艺术形象。为了表现复杂怅惘的情绪,无题诗构织了密集的意象群落并凭借这些具有象征性和暗示性的意象的组合,构成了各种隐约迷离的诗境。
  不难发现,无题诗中大量存在的“典”。诗人将神话传说、先朝旧事、经史子书等多方面得来的形象溶解在无题中,并且尽可能地熔铸种种情绪体验,将之改造成以心象为主体的主观化与客观化的交融。那些典事由于内涵的浓缩性,原本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经过诗人演化后骤然增加了更多层次的联想意义。“望帝春心托杜鹃”,原典只是说望帝死魂化杜鹃。死而春心不灭,仍然托于杜鹃,诗人运用中的演绎改造,由此传递了迷离的内心体验。因此,典故的存在,使无题诗在有限的诗句中大大拓展了心灵世界的角度和空间,同时,也生发了更加多种多样的诗的意义,这些诗义间存在的空白,更待读者去填充。
  三、“无题”的诗旨:心灵的感伤与挣扎
  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意味”总是创作者心灵世界的折光。“唐代诗歌到了李商隐,心灵艺术可能达到的境界可谓极矣”。作为诗坛书写心灵的积极实践者,李商隐在对外部世界的进取受到限制后,精神内转,把关注点转向了心灵世界的表现。在爱情感受或对男女关系的透视中,着力剖白人的主观心灵世界。人的心境无限深邃广阔,“无题”由此表现的内涵也就虚括浑沦,它汇集了心灵多方面的体验。正如作家克罗齐所说:“心灵的活动就是融化杂多印象于一个有机整体的那种作用”。借助绮艳题材,“无题”浸染着怅惘、孤寂、幻灭、追求和期待,这些情思复杂的构成了无题诗心灵世界长期覆压的阴云。
  透过“无题”的表层内涵,我们发现无论是实写“东家老女嫁不售”的伤春苦闷,还是虚拟“来是空言去绝踪”的伤别梦境,都表现了诗人心灵伤感和挣扎的交织。从“庄生梦蝶”始,先状写琴声之凄迷幻化,抒发着理想成空的惆怅。接着引用望帝典故状写隐幽哀怨的琴声,一如杜鹃之泣血,悲鸣着对一生追求的伤心绝望。颈联所展示的象征性图象,虽很难确指其象征含义,但还是能感受到它们所表现的清远寥空,从中想象到诗人华年所历的向往、追求,化为虚无缥缈的幻影后的满是灰心失落的心灵境界。而尾联的反诘语气,读来让人倍感伤心之至。全诗虽着力抒发着苦闷、灰心、怅惘、幻灭甚至消极颓唐的追忆中,还是隐现了些许的亮点。
  “无题”的创作是一种生命现象,诗人对现实身世困厄之感的竭力克服和理想追求。对人生的关注和体验在诗人心中凝成的不是幽愤,而是深刻的感伤与挣扎。无题诗就直接指向了这些复杂莫名的心绪。只不过李商隐不是白居易,他不惟恐后人不明而努力去“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他“总因不肯吐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于是,就苦煞了后来者的解读。
  四、“无题”的写作基础:失落的人生
  李商隐的一生,是一出啼血的悲剧,悲境多而欢况少。李商隐恰于此时,出生在一个寒素之家,他幼年喪父,几经离乱,饱受人生困苦,在沦贱艰虞中度日,深感世态炎凉。家庭的困窘,潜造着诗人幼时的心灵。对没落家族的嗟叹和亡亲的缅忆,成为他年少时沉重的精神负担。这种负担使他一开始就情感细腻脆弱,不可能形成李白式的汪洋胸襟,也不会有杜牧式的挺拔气度。
  但在郁郁情怀中,诗人一直力求有为。他刻苦攻读,希望以传统的“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实现重振门庭之愿。天资的聪颖,使诗人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二十五岁时,登进士第。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
  这种情感在诗人心灵郁积沸腾,并潜入意识深处,一旦外物触发其内心隐痛,记忆的坩埚就会沸腾起来,意识深处的积淀物也就浮泛于表层并喷薄而出,浓缩在一首首诗中,委婉曲折地道出了一个幽咽凄迷的内心世界,为悲剧时代唱出了一曲曲内涵厚重、凄清动人的挽歌。
  参考文献:
  [1] 程宏亮.《试论李商隐无题诗的感伤情趣》[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04).
  [2] 黄永武.《李商隐的远隔心态》[M],中国诗学思想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9.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关键词】:激发;调动;语感;语境;生活化  小学生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
期刊
【摘要】:学习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因其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已成为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重点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元认知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发展个性化学习模式,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动机;元认知策略;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往往注重教学过程中教的方面,花相当长的时间来准备一节课,营造一种
期刊
【摘要】: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目前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演唱者在演绎作品时只注重谱面上的东西(旋律、节奏、),没有充分的对作品进行研究,导致演唱者的演唱不符合原作品的艺术风格,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原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演唱者怎样来把握作品的风格显得尤为重要,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这对演唱者的要求相当高,既要将作品的风格特征准确的把握好,还要有将它原汁原味表现出来的能力。  【关键词】:作品风格;把握;表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遵循教学规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吕淑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老师“活”,学生才能“活”,学生“活”了,才能把整个语文教学搞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提高身体素质,更需要培养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体育运动对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坚强的意志,调节情绪,协调人际关系和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体育运动的日趋大众化表明其运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更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思想素质  一、目前我
期刊
人们提到李煜這个人时,总是不自觉的联系到“亡国之君”这四个字。的确,南唐是在他的手上灭亡的,但这件事情,也不能全然归咎于他。北宋那时兵力强大,降宋已是大势所趋,何况,他并不是没有做抵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李煜在治国方面的才能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却是少有人能够企及的。赵匡胤说:“李煜若以作词工夫治国,何至为吾所虏乎!”但是人各有志,李煜爱艺术不爱江山也是无可厚非的,要怪只能怪命
期刊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大量的西方社会思潮涌入国内,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强力的影响和冲击。我们必须坚守并宣扬马克思主义立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判标准,阐明这些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把握其思想实质,揭示其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应对这些负面影响的可供参考的方案。  【关键词】:西方社会思潮;大学生  西方社会思潮或者说
期刊
关于齐物论三字的题解  归纳前学解释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齐物、论(包含齐物之论、物齐之论、物不齐之论)。齐物之论有齐同万物的含义,如郭象《庄子注》中对齐物论的题解: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郭象的题解强调了“物”与“物”之间界限的模糊性。类似观点也有宋人王元泽《南华真经新传》中:“万物受阴阳生,我亦受阴阳生,赋象虽殊,而所生同根。惟能知其同根则无我,无我则无
期刊
一、引言  《花园茶会》或许称得上是Katherine Mansfield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劳拉,一个即将成年的英国上层阶级女孩的心路历程,这篇小说主要传达了作者对于英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的社会阶级体制的尖锐批判。小说一开始便是上层阶级的一个家庭忙碌准备下午的花园茶会的别开生面的场景。正当劳拉欢喜地做准备时,她从面包送货商口中得知了附近街坊一名工匠的死讯。出于孩子的天真无邪,劳拉想要
期刊
【摘要】:毕加索曾说过:“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位艺术大师,那就是齐白石。”二十世纪的世界画坛上,齐白石和毕加索是两颗璀璨的巨星,在他们勤奋,长寿的艺术生涯中,他们创造了数以万计的艺术作品,其作品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关键词】: 齐白石;毕加索;中西差异  闲时看过一些关于艺术大家们之间的奇闻轶事,总是感到格外的生动亲切,总是觉得这样的生活趣味极浓的小故事总是能够拉近我们与大师们之间的了解,使大师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