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国观察类综艺的节目形态和模式大多还是借鉴韩国的综艺模式,文章以《我家那闺女》和《我家的熊孩子》为例,从节目流程、节目嘉宾、节目制作、节目所传递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 观察类综艺;韩国综艺;《我家的熊孩子》;《我家那闺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141-02
2018年的综艺大市场中观察类综艺在我国开始成为热潮。所谓观察,就是对某个对象在某种情境下由感知到慢慢认知的过程。当一个较学术化的词汇遇到综艺节目的欢乐气息,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节目中所请到的嘉宾,不再只是单纯的嘉宾,而是一个社会中某一群人的样本。观众,也不再仅仅是观看节目的人群,开始慢慢变为主动的研究人员。但其实观察类综艺在我国早有雏形,在2017年广受关注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如果爱》等,都已经具备了观察类综艺的初步特征。而今的观察类综艺,如《心动的信号》《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等都引进了演播室的部分,真实的形成了第二现场,确立了“演播室+户外”的双层叙事结构,使观众更有代入感。
1 节目介绍
《我家的熊孩子》是韩国SBS电视台制作的一档脱口秀节目,节目主要关注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题,自2016年7月20日播出至今,每周一期,已经播出了130期,目前还在持续更新中,连续两年获得SBS演艺大赏和年度最佳节目奖。每期节目都选取四位嘉宾的生活视频进行播放,在演播室采用2+1+4的模式,两位主持人、一位飞行嘉宾和四位嘉宾的妈妈一起对孩子们的视频进行观察和讨论。
《我家那闺女》是湖南卫视制作的亲情观察成长励志节目,由三位情感观察员陪同艺人家长团观看明星独居的生活视频,在互相交流中深入了解明星独居生活。节目总共12期,每周六播出。自播出之后,收视率不断飙升,目前占据城市网前三的位置,节目中的嘉宾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与韩国相同的是,每期也是选取四位明星的生活视频进行播放,不同的则是在演播室采用了3+1+4的模式,三位情感观察员、一位飞行嘉宾和四位明星的爸爸一起观看讨论。
2 节目流程对比分析
虽然两档节目的形态相似,但流程稍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一开始先是飞行嘉宾出现在演播室,而后是四位明星的妈妈,飞行嘉宾和妈妈先开始问候讨论,非常热情非常真实,贴近了与嘉宾之间的距离,最后是主持人到场一起讨论,在视频播放之前主要是对嘉宾提问,嘉宾基于每期节目的主题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我家那闺女》则是以在化妆间的爸爸们交流的镜头开头,突出爸爸们参与节目的自然状态,贴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然后,一位情感观察员登场,分享今日小零食的做法,增加节目的实用性,之后剩下的观察员和飞行嘉宾还有四位爸爸们一同登场。同样,视频播放之前也是请飞行嘉宾基于节目主题谈自己的看法。
3 节目嘉宾选择的对比分析
在节目嘉宾的选择上面,两档节目选择的都是目前单身的公众人物。但是在类型和人物性格方面各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选择的都是演员或者歌手,但人物性格各有不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例如李尚敏,有着被骗钱还债的经历,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踏实、朴实、毅力坚强让很多人感动。再比如金健模,一个很有想象力很有生活情趣的男人,他曾做的牛排蛋糕、烧酒蛋糕让很多人佩服,而他的暖心和善良更让人们感动。正是这些嘉宾们身上的特殊属性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看点。
《我家那闺女》在嘉宾的选择范围上更广泛了些,除了演员更加入了人们熟知的运动员选手和节目主持人。使节目嘉宾多样化,节目内容也更多样一些。当然,每个嘉宾的性格和所拥有的经历也各不相同。例如:“洪荒少女”傅园慧作为游泳运动员,几乎每天都有高强度训练,看到了她生活的单调性和作为运动员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样,她单纯可爱的性格也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笑点。嘉宾们多元的职业身份提供了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范本,也让围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定位的探讨更加的深入全面。
虽然两档节目所选取的嘉宾人物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同时,《我家那闺女》在嘉宾人设的选择方面做出的拓展也是迈出了观察类综艺自我革新的第一步。
4 节目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的对比分析
两档节目都在节目拍摄方面采用了多机位、多角度拍摄,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给观众最真实的观看感受。同时后期对画面进行了叙事结构的变化,从而给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矛盾冲突,使节目波澜起伏更有吸引力。
在普通字幕制作方面,两档节目略有不同,《我家那闺女》每一句话都会有中文字幕。但《我家的熊孩子》没有韩文字幕,这与中韩两国的受众的收看习惯有关,再加上韩国的综艺制作周期非常紧密,几乎他们的每部综艺都没有普通字幕。
在特效字幕制作方面,两档节目都运用了图画、图像、FLASH动画、字幕、颜色等视觉元素来制造视觉奇观,达到制造笑点、突出人物情绪、使画面更加生动的作用。但风格略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后期风格非常的简洁,样式偏少,更接地气,多数都是简单地变换字体颜色和大小。而在《我家那闺女》中,后期风格比较花哨,大多是偏小清新的风格。特效制作非常贴合人物特点,例如:吴昕在其中的人设是非常热爱养生、按摩、泡脚。有一次戴着按摩头盔在家休息,后期就添加了花草的特效环绕着她,非常符合节目的节奏,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5 节目价值观和广告植入的对比分析
两档节目都属于生活情感类节目,并且其中的明星嘉宾都是“单身”状态,两档节目的嘉宾家长对孩子们这样的状态都不太满意,但是态度却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内涵是“独身生活也可以很精彩”。通过妈妈们的表现向观众们传达了“不管你是多少岁在妈妈心目中依然是熊孩子”的信息,同时也让受众感受到即使在单身的生活状态中,有朋友家人的陪伴依然会觉得很充实。而且节目中没有明显的广告植入,出现的品牌几乎都被打上了马赛克,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而在《我家那闺女》中,每期节目几乎都离不开“早点结婚”“早点恋爱”这几个字眼,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型明星相亲节目,让受众明显感觉到的是“催婚日常”而不是“单身日常”。而且节目中存在大量明显的广告植入,到处都是赞助商的广告,不仅是在节目开头和结尾主持人会做宣传,在节目中间广告商还会插入到剧情中,会让剧情显得尴尬,让节目顯得不那么纯粹,充斥着商业化的气息。
虽有不足,但《我家那闺女》通过对当下社会青年的独居生活以及代际交流的深刻解读,已经有意识开始引导观众重视生活的意义、重拾亲情的关系。而且还衍生出来很多的社会话题,例如:网络暴力、职场女性的心态、社会关系单一的女性如何建构自己的社交圈等问题,对观众有所启发。
6 总结
综上所述,《我家那闺女》虽然有在借鉴《我家的熊孩子》的节目形态,但还是有一定的自我特色。可以说给国内的观察类综艺节目提供了一个模板。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状态,节目精神内涵方面还是略显单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观察类综艺要想在未来不断地生活下去,创新当然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反映主流价值观。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副研究员邓文卿曾在采访中说道:“观察不是窥私,更不是猎奇,它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充盈思想和心灵。因此观察类综艺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刺探他人生活甚至介入他人生活,也不应该将目标仅仅定格在情感层面的共鸣上,而应该通过观察让观众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
相信只要坚持对品质的坚守和内容的创新,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节目中看到自己,或者看到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国的观察类综艺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我家那闺女》受追捧,观察类综艺成为风口[EB/OL].[2019-01-22].http://sz.people.com.cn/n2/2019/0122/c202846-32562727.html.
[2]王毓娟,李敏.浅析我国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36).
关键词 观察类综艺;韩国综艺;《我家的熊孩子》;《我家那闺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7-0141-02
2018年的综艺大市场中观察类综艺在我国开始成为热潮。所谓观察,就是对某个对象在某种情境下由感知到慢慢认知的过程。当一个较学术化的词汇遇到综艺节目的欢乐气息,就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节目中所请到的嘉宾,不再只是单纯的嘉宾,而是一个社会中某一群人的样本。观众,也不再仅仅是观看节目的人群,开始慢慢变为主动的研究人员。但其实观察类综艺在我国早有雏形,在2017年广受关注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如果爱》等,都已经具备了观察类综艺的初步特征。而今的观察类综艺,如《心动的信号》《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等都引进了演播室的部分,真实的形成了第二现场,确立了“演播室+户外”的双层叙事结构,使观众更有代入感。
1 节目介绍
《我家的熊孩子》是韩国SBS电视台制作的一档脱口秀节目,节目主要关注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题,自2016年7月20日播出至今,每周一期,已经播出了130期,目前还在持续更新中,连续两年获得SBS演艺大赏和年度最佳节目奖。每期节目都选取四位嘉宾的生活视频进行播放,在演播室采用2+1+4的模式,两位主持人、一位飞行嘉宾和四位嘉宾的妈妈一起对孩子们的视频进行观察和讨论。
《我家那闺女》是湖南卫视制作的亲情观察成长励志节目,由三位情感观察员陪同艺人家长团观看明星独居的生活视频,在互相交流中深入了解明星独居生活。节目总共12期,每周六播出。自播出之后,收视率不断飙升,目前占据城市网前三的位置,节目中的嘉宾也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与韩国相同的是,每期也是选取四位明星的生活视频进行播放,不同的则是在演播室采用了3+1+4的模式,三位情感观察员、一位飞行嘉宾和四位明星的爸爸一起观看讨论。
2 节目流程对比分析
虽然两档节目的形态相似,但流程稍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一开始先是飞行嘉宾出现在演播室,而后是四位明星的妈妈,飞行嘉宾和妈妈先开始问候讨论,非常热情非常真实,贴近了与嘉宾之间的距离,最后是主持人到场一起讨论,在视频播放之前主要是对嘉宾提问,嘉宾基于每期节目的主题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
《我家那闺女》则是以在化妆间的爸爸们交流的镜头开头,突出爸爸们参与节目的自然状态,贴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然后,一位情感观察员登场,分享今日小零食的做法,增加节目的实用性,之后剩下的观察员和飞行嘉宾还有四位爸爸们一同登场。同样,视频播放之前也是请飞行嘉宾基于节目主题谈自己的看法。
3 节目嘉宾选择的对比分析
在节目嘉宾的选择上面,两档节目选择的都是目前单身的公众人物。但是在类型和人物性格方面各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选择的都是演员或者歌手,但人物性格各有不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例如李尚敏,有着被骗钱还债的经历,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踏实、朴实、毅力坚强让很多人感动。再比如金健模,一个很有想象力很有生活情趣的男人,他曾做的牛排蛋糕、烧酒蛋糕让很多人佩服,而他的暖心和善良更让人们感动。正是这些嘉宾们身上的特殊属性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看点。
《我家那闺女》在嘉宾的选择范围上更广泛了些,除了演员更加入了人们熟知的运动员选手和节目主持人。使节目嘉宾多样化,节目内容也更多样一些。当然,每个嘉宾的性格和所拥有的经历也各不相同。例如:“洪荒少女”傅园慧作为游泳运动员,几乎每天都有高强度训练,看到了她生活的单调性和作为运动员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样,她单纯可爱的性格也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笑点。嘉宾们多元的职业身份提供了更全面、更有说服力的范本,也让围绕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自我定位的探讨更加的深入全面。
虽然两档节目所选取的嘉宾人物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同时,《我家那闺女》在嘉宾人设的选择方面做出的拓展也是迈出了观察类综艺自我革新的第一步。
4 节目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的对比分析
两档节目都在节目拍摄方面采用了多机位、多角度拍摄,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给观众最真实的观看感受。同时后期对画面进行了叙事结构的变化,从而给节目增加了很多的矛盾冲突,使节目波澜起伏更有吸引力。
在普通字幕制作方面,两档节目略有不同,《我家那闺女》每一句话都会有中文字幕。但《我家的熊孩子》没有韩文字幕,这与中韩两国的受众的收看习惯有关,再加上韩国的综艺制作周期非常紧密,几乎他们的每部综艺都没有普通字幕。
在特效字幕制作方面,两档节目都运用了图画、图像、FLASH动画、字幕、颜色等视觉元素来制造视觉奇观,达到制造笑点、突出人物情绪、使画面更加生动的作用。但风格略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后期风格非常的简洁,样式偏少,更接地气,多数都是简单地变换字体颜色和大小。而在《我家那闺女》中,后期风格比较花哨,大多是偏小清新的风格。特效制作非常贴合人物特点,例如:吴昕在其中的人设是非常热爱养生、按摩、泡脚。有一次戴着按摩头盔在家休息,后期就添加了花草的特效环绕着她,非常符合节目的节奏,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5 节目价值观和广告植入的对比分析
两档节目都属于生活情感类节目,并且其中的明星嘉宾都是“单身”状态,两档节目的嘉宾家长对孩子们这样的状态都不太满意,但是态度却有不同。《我家的熊孩子》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内涵是“独身生活也可以很精彩”。通过妈妈们的表现向观众们传达了“不管你是多少岁在妈妈心目中依然是熊孩子”的信息,同时也让受众感受到即使在单身的生活状态中,有朋友家人的陪伴依然会觉得很充实。而且节目中没有明显的广告植入,出现的品牌几乎都被打上了马赛克,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
而在《我家那闺女》中,每期节目几乎都离不开“早点结婚”“早点恋爱”这几个字眼,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型明星相亲节目,让受众明显感觉到的是“催婚日常”而不是“单身日常”。而且节目中存在大量明显的广告植入,到处都是赞助商的广告,不仅是在节目开头和结尾主持人会做宣传,在节目中间广告商还会插入到剧情中,会让剧情显得尴尬,让节目顯得不那么纯粹,充斥着商业化的气息。
虽有不足,但《我家那闺女》通过对当下社会青年的独居生活以及代际交流的深刻解读,已经有意识开始引导观众重视生活的意义、重拾亲情的关系。而且还衍生出来很多的社会话题,例如:网络暴力、职场女性的心态、社会关系单一的女性如何建构自己的社交圈等问题,对观众有所启发。
6 总结
综上所述,《我家那闺女》虽然有在借鉴《我家的熊孩子》的节目形态,但还是有一定的自我特色。可以说给国内的观察类综艺节目提供了一个模板。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状态,节目精神内涵方面还是略显单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观察类综艺要想在未来不断地生活下去,创新当然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反映主流价值观。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副研究员邓文卿曾在采访中说道:“观察不是窥私,更不是猎奇,它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充盈思想和心灵。因此观察类综艺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刺探他人生活甚至介入他人生活,也不应该将目标仅仅定格在情感层面的共鸣上,而应该通过观察让观众意识到世界的多元性。”
相信只要坚持对品质的坚守和内容的创新,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节目中看到自己,或者看到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国的观察类综艺一定能够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我家那闺女》受追捧,观察类综艺成为风口[EB/OL].[2019-01-22].http://sz.people.com.cn/n2/2019/0122/c202846-32562727.html.
[2]王毓娟,李敏.浅析我国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以《我家那闺女》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