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练习课。它主要以综合性知识传授为主,由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说说写写、做做读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板块组成。对于这样的练习课,教师可以对“练习”的资源重新进行组合, 以此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获取练习的效益。现举两个例子:
片段一:多样的形式“点”
练习课如果依据遵循一板一眼逐题练习形式,学生难免会产生学习的疲劳感。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个“练习”:
1.这些动物找不到家啦,我们来帮帮它们吧。(图1:北极熊、松鼠、蜜蜂、燕子、马;图2:马厩、松树、屋檐、冰川、蜂巢)
2.拼拼读读:
松鼠蜜蜂马北极熊燕子
3.这一下我们知道它们住在哪里啦。
松鼠住在松树林里。
蜜蜂住在 。马住在 。
燕子住在 。北极熊住在。
住在 。
教师在形式上作了这样的变化:将学生置身于“动物”的环境之中,让他们在“练习”中感受到快乐。
师:现实生活中,你都了解哪些动物?它们各自都有哪些生活习性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小动物的“名称”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认读,接着让学生在课本第144页动物的旁边写上它的名称。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出示“松林”“蜂巢”“马棚”“燕窝”“冰山”图)松鼠喜欢住在哪儿呀?
生:松林里。(教师出示语句:松鼠住在松树林里。)
师:那么蜜蜂、马、燕子、北极熊又喜欢住在哪儿呢?
(出示语句:蜜蜂住在。马住在。燕子住在。北极熊住在。)
师:同学们,你能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吗?(学生填写)
师:同学们,松鼠住在松树林里,换句话说(出示“是松鼠的家。”)
生:松树林是松鼠的家。
(依次出现:是蜜蜂的家。 是马的家。是燕子的家。是北极熊的家。学生依次回答)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把这些连起来说一说。
蜜蜂住在;是蜜蜂的家。马住在 ;是马的家。
燕子住在 ; 是燕子的家。北极熊住在 ;是北极熊的家。
[分析]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停留在基本的训练“点”上,而是将“单一”的语句训练转变为“语句多层次”训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采摘到“果实”。这样重组后的训练,将低年级学生“松散”、“单一”的构句能力转化为完整的思维及语言表述能力。练习课成为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欢乐场所。
片段二:新颖的点拨“点”
练习课虽然是一个个知识的练习,但如何寻求新颖的“触及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练习课教学所要思考的问题。如案例一中的“练习”,通过送动物回家的形式把图画与拼音音节连接起来,复习汉语拼音,以此增长学生的知识。为了达到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肢体表演”“换位表演”“采访”等“点拨”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1.师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扮演白熊、小松鼠、蜜蜂、燕子、马,并询问准备扮演的小朋友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小朋友分别戴上头饰)
2.师问:小朋友们愿意与哪种小动物玩耍呢?准备怎样玩耍?(音乐声中让两个小朋友表演玩耍的场面)
可以采用以下的句式进行说话:
(1)我刚才扮演的是,因为。
(2)我刚才是和玩的,因为 。
3.师:动物王国还有许多小动物出门不知道回家的路了,请你们把它们送回家吧!(出示语句)
住在
[分析]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学生的认知特征为依据,以“角色扮演”的点拨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语境,从而更直观地引发他们对句式的注意。教师以“角色扮演”这个设计“点”,巧妙地使用他们身体动作“学会”识字和组句,也调动了学生业已存在的生活感知技能。这种新颖的点拨,不但巩固了学生的“双基”,还创造性地完成了“练习”的“训”和“练”。(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实验小学)
片段一:多样的形式“点”
练习课如果依据遵循一板一眼逐题练习形式,学生难免会产生学习的疲劳感。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有这样一个“练习”:
1.这些动物找不到家啦,我们来帮帮它们吧。(图1:北极熊、松鼠、蜜蜂、燕子、马;图2:马厩、松树、屋檐、冰川、蜂巢)
2.拼拼读读:
松鼠蜜蜂马北极熊燕子
3.这一下我们知道它们住在哪里啦。
松鼠住在松树林里。
蜜蜂住在 。马住在 。
燕子住在 。北极熊住在。
住在 。
教师在形式上作了这样的变化:将学生置身于“动物”的环境之中,让他们在“练习”中感受到快乐。
师:现实生活中,你都了解哪些动物?它们各自都有哪些生活习性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小动物的“名称”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认读,接着让学生在课本第144页动物的旁边写上它的名称。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出示“松林”“蜂巢”“马棚”“燕窝”“冰山”图)松鼠喜欢住在哪儿呀?
生:松林里。(教师出示语句:松鼠住在松树林里。)
师:那么蜜蜂、马、燕子、北极熊又喜欢住在哪儿呢?
(出示语句:蜜蜂住在。马住在。燕子住在。北极熊住在。)
师:同学们,你能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吗?(学生填写)
师:同学们,松鼠住在松树林里,换句话说(出示“是松鼠的家。”)
生:松树林是松鼠的家。
(依次出现:是蜜蜂的家。 是马的家。是燕子的家。是北极熊的家。学生依次回答)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把这些连起来说一说。
蜜蜂住在;是蜜蜂的家。马住在 ;是马的家。
燕子住在 ; 是燕子的家。北极熊住在 ;是北极熊的家。
[分析]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停留在基本的训练“点”上,而是将“单一”的语句训练转变为“语句多层次”训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采摘到“果实”。这样重组后的训练,将低年级学生“松散”、“单一”的构句能力转化为完整的思维及语言表述能力。练习课成为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欢乐场所。
片段二:新颖的点拨“点”
练习课虽然是一个个知识的练习,但如何寻求新颖的“触及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练习课教学所要思考的问题。如案例一中的“练习”,通过送动物回家的形式把图画与拼音音节连接起来,复习汉语拼音,以此增长学生的知识。为了达到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肢体表演”“换位表演”“采访”等“点拨”形式,让学生在练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1.师邀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扮演白熊、小松鼠、蜜蜂、燕子、马,并询问准备扮演的小朋友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小朋友分别戴上头饰)
2.师问:小朋友们愿意与哪种小动物玩耍呢?准备怎样玩耍?(音乐声中让两个小朋友表演玩耍的场面)
可以采用以下的句式进行说话:
(1)我刚才扮演的是,因为。
(2)我刚才是和玩的,因为 。
3.师:动物王国还有许多小动物出门不知道回家的路了,请你们把它们送回家吧!(出示语句)
住在
[分析] 上述案例中,教师以学生的认知特征为依据,以“角色扮演”的点拨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语境,从而更直观地引发他们对句式的注意。教师以“角色扮演”这个设计“点”,巧妙地使用他们身体动作“学会”识字和组句,也调动了学生业已存在的生活感知技能。这种新颖的点拨,不但巩固了学生的“双基”,还创造性地完成了“练习”的“训”和“练”。(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