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wk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法》课程属于高职院校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其是管理系营销与策划、财务管理等专业所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其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迫切要求。本文将会对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缺乏、实践教学缺失、教学素材单一、教学模式单调乏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改革对策,以期确保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经济法》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其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而且法律条文多、理论性强、难理解又枯燥、动态变化大,但是该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基本法学理论知识缺乏,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一定的法学基础,从而增加了《经济法》理论知识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而传统《经济法》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就需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推动了法治经济的发展与完善,而且社会对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他们不仅要学法、知法、用法和守法,而且还需要弘扬法治精神,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以此来更好的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迫切要求
  市场经济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既需要懂管理、经济、金融投资、财会会计等知识,而且还需要懂法律、用法。此时就需要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既懂法律知识,又懂经济知识的综合型、技能型人才。实际上,学生的职业技能并未对系统性的法律基本理论知识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却对法律教育岗位提出了较高的针对性,并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在进行《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各职业资格考试所需技能、知识、素养等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确保高职学生顺利完成就业或创业。
  (三)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高职院校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技能型、高素质专业人才,而具备法律素质是《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内在需要。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对《经济法》课程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法律能力,而且还可以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需求
  通常情况下,传统《经济法》课程教学更多的是以理论讲解为主,而未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此时,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经济法》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有效提高《经济法》课程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法律基础知识
  《经济法》与其他学科保持着密切的相关性,是法学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非法学专业学生未涉及到《经济法》相关课程,导致他们对《经济法》的一些专业名词、理论和制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将会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无法顺利完成。通常情况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法律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无形之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而且《经济法》教学目标制定阶段,过于追求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全面的掌握《经济法》相关知识与技能,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实践教学缺失
  在《经济法》教学方案制定过程中,虽然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但是在具体实施阶段,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导致实践教学所涉及到的内容只是一些简单的皮毛而已,并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大多数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际上,《经济法》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在具体教学阶段,由于实践教学的缺失将会导致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有个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素材单一
  通常情况下,《经济法》教学素材一般是以教材、PPT、教案为主,并且大多数教材的开发是通过对本科教材的简化压缩而来,这样就会导致教师过于关注法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实际上,由于受到与教材配套等因素的限制,PPT、教案等教学素材存在比较强的理论性,很少涉及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证据材料、合同示范文本等典型素材,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四)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学研究发现,单一的刺激极易诱发学生出现厌倦感和疲劳感。目前,《经济法》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对教材中的法律概念、法律条文进行讲解,并适当的穿插一些案例,虽然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不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不利于《经济法》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占主导,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加之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无法有效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导致《经济法》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开展《经济法》课程教学阶段,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决定课程教学效果的高低。由于《经济法》课程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想更好的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參与热情和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案例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属于科学、高效的一种教学手段,并且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一般是指在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典型案例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选择现实生活常见的一些典型案例,在对其进行讲解后,鼓励学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自己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还是从教师单向灌输知识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并将感性认知提升至理性认识,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尝试着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意见给予妥善处理,以此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
  2.任务驱动教学法
  该方法是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其一般是将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拆分为具体工作任务,并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信息搜集和项目实施,以便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从传统的再现式教学演变成探究式教学,并且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在问题驱动下进行,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共有资源和知识的应用,来完成自主探索和协作互动,确保《经济法》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围绕任务来进行课堂学习,在学习实践任务完成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思考、探究、运用、实践、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情境式教学法
  该方法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开展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顺利的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高职学生还可以对《经济法》相关知识进行理解、思考和运用,并通过再现某种场景的方式来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情境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合同谈判、模拟法庭、法庭旁听等方式,来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以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二)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经济法》课程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单纯的理论教学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经济法》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确保《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在进行《经济法》课程实践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教学教学要求和特点,来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和规划,并对其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通常情况下,在《经济法》教学阶段,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有案例实训、参观校外实训基地、组织模拟法庭、法庭旁听等。例如,在对《公司法》一节内容进行讲解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组建公司,在实践教学具体开展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模拟组建公司,各小组成员可以借助课外时间来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随后通过课堂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实践活动。模拟组建公司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了解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具体哪些流程以及公司章程拟定等内容,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三)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经济法》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想更好的胜任“双师型”教师,就需要积极地参与社会法律援助、企业法务活动,这样既可以加深教师对《经济法》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法务实践能力,为《经济法》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为了确保《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就需要高职院校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方式来确保《经济法》课堂教学活動的有效性。(作者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用水与治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人与水和谐共生的山水文化。在水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爱水,护水显得尤为重要。  水乃生命之源泉,润泽万物,孕育人类文明,中华之文化更是源于水源丰富的黄河、长江等流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用水与治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人与水和谐共生的山水文化。只有亲近水源、保护水源、爱护水源,才能实现人水共生,
期刊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问题。所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是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包括怎樣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随后从三个方面讲述了高职财务会计专业出现教学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四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和广阔发展的平台。但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也会越来越艰巨。本次调研聚焦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就来华留学生汉语培养路径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改进教育方式,改进教材,多层次,有侧重,注重应用等等,以此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有效推动我校留学生规模不断壮大,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际化高职院校贡献力量。   一
期刊
中职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为我国培养出了大量人才。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要建立现代学徒制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管理,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文章先介绍基本内容,再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结合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加快教育制度改革
期刊
随着我国数字化科技的发展,文化传承已经成为了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之一。数字化时代下的图书馆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的同时,还要注意基础的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让我国图书馆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并满足我国对这两方面提出的全新要求。换句话说,如何让图书馆能够充分地发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对我国社会的长久发展造成拥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为此,本文围绕数字化时代下的图书馆与优秀传统文化
期刊
经历三十余年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经济社会面临了严重的发展不可持续性问题,时至今日,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以及难以为继。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资本去重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绿色发展的理念亟待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前者才能持续产生后者,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生产力,才能实现人口代际代内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明晰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依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含的经济思想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自
期刊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党的事业建设、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稳步提升,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忽视新媒体价值、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理论创新、资源整合、内容创新、健全机制四个角
期刊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导游业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作者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导游业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导游服务程序,导游带团技能,讲解技能,服务礼仪及常见问题的处理等,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
期刊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现状及新时代背景下BIM信息化如何与专业相结合,论述了在BIM毕业设计大赛的前提下,结合大赛布置学生毕业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动力,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设计作品。   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一)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工作量的任务要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多数情况下是在毕业实习后进行一
期刊
道路桥梁建设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也影响着人民交通出行。现阶段各个领域都推行绿色环保,致力于走绿色发展道路。道路桥梁建设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不仅能实现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还能优化和完善施工技术,使之满足经济化、绿色化、节能化等方面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道路桥梁中绿色技术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工程建设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供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参考。   一、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