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研是教师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捕捉日常教育、教学中有待探索和论证的一些问题,加以研究,以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项数学活动。而这项活动恰恰又是与数学教师的实践分不开的,可以这样说,作为数学教师,不应只单单拥有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将其转化,用于实践(行为)。一项权威组织——IEA(“中国儿童发展与教育状况”代称)曾经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教育效果与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不成正比。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绝大部分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不同程度的更新和转变,但这种更新和转变大多数仅仅还停留在一般意义上,并没有真正完全理解新的教育观念的涵义,或限在口头,或说做不一。
可以说,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行为是两码事——知道如何去做是一回事,做与不做又是一回事。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行为,其转化过程应是理解——体验——接受,即教师理解某项(个)知识(点),通过自己体验认可它,并用到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我认为,当前面对数学教研,我们要将教师的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事业心
教育有着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着全方位的接触,教师正确且适当的教育行为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出愉快欢悦的学习、工作、生活氛围,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由于受种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控制不了情绪,以致自己不好的行为举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个性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有些学生在做数学题或回答问题时反应较其他学生慢一拍,教师也明白这是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接受能力不足所致;但有时发现这种情况,为了不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度,往往不给这些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只是加以催促或干脆不耐烦地找其他学生代劳,使他们丧失自我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依赖心理,养成不爱思考、不动脑筋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注意时刻为学生着想,不要让知识指导实践成为空谈,让每一位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用知识控制行为,以行为延伸知识,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事业心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增强教师适度的焦虑感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决定教师不可能遵循原来的传统教学。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以及对自身教学能力、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估和认同程度,常使教师产生焦虑。可是焦虑并不一定是件坏事,适度的焦虑可以成为教师自我改造的动力。比如,前一阵,学校为了打造“学辩式”课堂,让我上一节示范课。接到任务我忐忑不安,害怕自己辜负学校对我的信任,带着这样的思想我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带着思考去查阅资料,学习理论,与同组数学老师分析、研究,最后再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样做后,所带来的效果就是:从处在“积累——思考——产生不满足感”,从而引起“挑战——战胜——积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相信如此往复,定能使得我们数学教师的知识面更宽,思维更加敏捷,判断力更强,搞起教学、教研来便更能得心应手。
三、不断更新教育知识
今天,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已经把社会推进到“信息化”的轨道,知识迅速产生又迅速老化,新思想、新潮流、新时尚如走马灯一般令人眼花缭乱……教育这个一向被人称为“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开始真正地遭遇“未来”,教师也面临许多仅凭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和创造,以期具备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知识。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接受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观念、知识,而且也使自己有能力去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充满探索和挑战的环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去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不同的教育知识观自然使教师具有不同的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和儿童发展观,而这一切又都无不指向教学行为,并通过教学行为表现出来。同一节“倍数和因数”,甲老师对于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是直接讲授的,再通过“练一练”巩固“寻找的方法”;乙老師让学生先试着找一找,再展示具有代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辨一辨”哪个方法好。这两个案例让我们看到盘踞在教师头脑中的教育知识观正是产生不同教学行为的深层的、根本的原因。因此,只要教师的教育知识观不变,无论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试图尝试或已经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都是形式上的,也都是徒劳的。只有当教师从旧的知识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时,学生才有可能随之而获得解放,课堂才有可能成为没有霸权的、自由的、开放式的课堂,数学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充满活力的、人性的、对话的、充满想象与创造的学习。
总之,我们要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教师内心的需求融合起来,把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激励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促使他(她)们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按照正确的观念、准确的思维、丰富的知识来指导、调整自己的行为,研究教育,研究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
可以说,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行为是两码事——知道如何去做是一回事,做与不做又是一回事。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行为,其转化过程应是理解——体验——接受,即教师理解某项(个)知识(点),通过自己体验认可它,并用到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我认为,当前面对数学教研,我们要将教师的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事业心
教育有着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在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着全方位的接触,教师正确且适当的教育行为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出愉快欢悦的学习、工作、生活氛围,这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由于受种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控制不了情绪,以致自己不好的行为举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及个性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有些学生在做数学题或回答问题时反应较其他学生慢一拍,教师也明白这是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和接受能力不足所致;但有时发现这种情况,为了不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度,往往不给这些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只是加以催促或干脆不耐烦地找其他学生代劳,使他们丧失自我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依赖心理,养成不爱思考、不动脑筋的习惯。因此,教师应注意时刻为学生着想,不要让知识指导实践成为空谈,让每一位学生学到应学的知识,用知识控制行为,以行为延伸知识,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事业心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增强教师适度的焦虑感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决定教师不可能遵循原来的传统教学。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以及对自身教学能力、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估和认同程度,常使教师产生焦虑。可是焦虑并不一定是件坏事,适度的焦虑可以成为教师自我改造的动力。比如,前一阵,学校为了打造“学辩式”课堂,让我上一节示范课。接到任务我忐忑不安,害怕自己辜负学校对我的信任,带着这样的思想我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带着思考去查阅资料,学习理论,与同组数学老师分析、研究,最后再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这样做后,所带来的效果就是:从处在“积累——思考——产生不满足感”,从而引起“挑战——战胜——积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我相信如此往复,定能使得我们数学教师的知识面更宽,思维更加敏捷,判断力更强,搞起教学、教研来便更能得心应手。
三、不断更新教育知识
今天,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已经把社会推进到“信息化”的轨道,知识迅速产生又迅速老化,新思想、新潮流、新时尚如走马灯一般令人眼花缭乱……教育这个一向被人称为“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开始真正地遭遇“未来”,教师也面临许多仅凭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和创造,以期具备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知识。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接受社会上已经形成的观念、知识,而且也使自己有能力去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充满探索和挑战的环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尝试,去发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不同的教育知识观自然使教师具有不同的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和儿童发展观,而这一切又都无不指向教学行为,并通过教学行为表现出来。同一节“倍数和因数”,甲老师对于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是直接讲授的,再通过“练一练”巩固“寻找的方法”;乙老師让学生先试着找一找,再展示具有代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辨一辨”哪个方法好。这两个案例让我们看到盘踞在教师头脑中的教育知识观正是产生不同教学行为的深层的、根本的原因。因此,只要教师的教育知识观不变,无论在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试图尝试或已经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都是形式上的,也都是徒劳的。只有当教师从旧的知识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时,学生才有可能随之而获得解放,课堂才有可能成为没有霸权的、自由的、开放式的课堂,数学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充满活力的、人性的、对话的、充满想象与创造的学习。
总之,我们要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教师内心的需求融合起来,把教育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激励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促使他(她)们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按照正确的观念、准确的思维、丰富的知识来指导、调整自己的行为,研究教育,研究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