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于高潮阶段,教育教学的领域都全面强调课程教学中的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教师所使用的不再是那种建立在传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教学模式,而往往是以创新去开拓出新的实践领域,新的实践方式。在这样的实践格局中,探究已成为一切实践发展的先导,也是检验实践成功的根本指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物理教学开展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认识展开讨论。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研究
一、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探究式学习为基础,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的方法。从而既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层次的理解,它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它并不在意于把已有的知识重复再现,而重在开拓知的领域,创造出原本没有的新知识,构造出新的认识成果,其中包括新知识﹑新的认识方法﹑新的思维模式等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任由学生将其思维和未知相碰撞﹑相摩擦,用探究和自然规律的这种精神去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的基本要求
探究式学习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是引导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确立新型的教师观。教师应转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角色,要从一个只是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只是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对所授课程及其相关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且能够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当做一个研究过程,不仅要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如何学,更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愉快、宽松、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的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使教学过程得到合理的优化。
学生是探究式学习的主题和直接受益者。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行为方式。要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让自己习得更多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思想碰撞,学生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检视到自己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都能体会到与别人交流的乐趣。学生应掌握自学的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学生还应该尝试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同学间的交流中去。让先进技术有效的促进自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先进的技术。
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思想碰撞的平台。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构建以课程为中心,适应与探究式学习的新型教学内容体系。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局限与教材上的知识点,以教材为“纲”,奉教材为“圣经”。探究式学习要求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把教材当做探究式学习的参考书。教学内容要突破书本的局限,可以从生活中和学生的周围环境中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技术手段也应当作为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物理学科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合适的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比如可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交给学生,拓宽学生实验的途径,提高实验精度,可将几何画板软件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使物理规律的讲解更加生动精准。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可以改变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的面貌。使物理的学习方式更丰富,学习过程更轻松。
三、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的误区
在物理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当中,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做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其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必七个要素齐备,教学过程形式主义
很多物理教师认为科学探究要严格按照学科探究的示例,要七个要素齐备。这种想法使得教学过程变得亢余拖沓。教学的重点没有放在知识技能的有效传递上,而是关注于探究的过程是否“完整”。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但是这七个要素并不是完成一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要素,并不是说缺少了其中某个或若干个要素,就不再是科学探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要具有一两个要素,只要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也有主次之分。一个具体的科学过程只需着重考察一个两个要素。但是着重考查的要素不一定要花费很长的课堂时间。也许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两句对话就充分体现了要考察的要素。那么这个很短的对话过程就是很好的一段科学探究。
(二)教学气氛轰轰烈烈,课堂秩序糟糕
很多教师对于科学探究的课堂有这样的图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同学们就争先恐后的猜想与假设,甚至因为鼻子之间的分歧而激烈争辩;教室布置了一个探究性试验后,同学们都明确自己的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积极有序的开展自己的探究实验,并多数人能够得到与结论相一致的结果。以上对于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积极有序的开展自己的探究实验,并多数人能够得到与结论相一致的结果。以上对于科学探究的图景是一种片面的理想化的情况。科学探究需要有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这里的“积极”、“活跃”指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积极活跃的,而不是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忙着做教师安排好的事情,或者毫无目的地拿着实验仪器乱试一通。教师要在探究式学习的课堂上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跃起来,要带领学生反复地有序地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清楚科学探究的程序,学会怎样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科学探究必有探究性实验,比用电子课件,探究形式单一
这种认识是对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的极端片面的认识。中学物理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按照探究的方式学习。陈述性的知识如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是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例如万用表的使用规则中,每次切换欧姆档后都要先调零再测量;天平的使用中,平衡螺母的作用;电流表的正负极为什么不能接反等等。这些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教师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教给学生。物理学史的知识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例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个例子中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分析论证的要素都非常突出,教师也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教给学生电子课件的使用依据便捷高效的原则,若为了赶“时尚”,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收不到普通版书板画的效果是很不值得的。探究形式单一必然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程式化,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探究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科学探究式一种精神。教师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教师也得到成长和进步,课程也变得日益丰富。
[参考文献]
[1]张大昌.从物理课程看科学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1-2).
[2]冯瑞,甘子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筹划未来努力创新攀高峰”座谈会选登[J].物理,1997,26(3):187.
[3]李贵福,段金梅,霍立林.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镇江)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科学研究
一、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探究式学习为基础,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会科学的方法。从而既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深层次的理解,它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它并不在意于把已有的知识重复再现,而重在开拓知的领域,创造出原本没有的新知识,构造出新的认识成果,其中包括新知识﹑新的认识方法﹑新的思维模式等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任由学生将其思维和未知相碰撞﹑相摩擦,用探究和自然规律的这种精神去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的基本要求
探究式学习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的三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是引导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确立新型的教师观。教师应转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角色,要从一个只是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和发现只是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对所授课程及其相关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并且能够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教学当做一个研究过程,不仅要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如何学,更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愉快、宽松、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活动多样化。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的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使教学过程得到合理的优化。
学生是探究式学习的主题和直接受益者。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行为方式。要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让自己习得更多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活动,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思想碰撞,学生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检视到自己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都能体会到与别人交流的乐趣。学生应掌握自学的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做好方法的准备。学生还应该尝试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同学间的交流中去。让先进技术有效的促进自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先进的技术。
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思想碰撞的平台。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构建以课程为中心,适应与探究式学习的新型教学内容体系。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局限与教材上的知识点,以教材为“纲”,奉教材为“圣经”。探究式学习要求有意识地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把教材当做探究式学习的参考书。教学内容要突破书本的局限,可以从生活中和学生的周围环境中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技术手段也应当作为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物理学科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合适的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比如可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交给学生,拓宽学生实验的途径,提高实验精度,可将几何画板软件运用到物理教学中,使物理规律的讲解更加生动精准。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可以改变教学内容单调枯燥的面貌。使物理的学习方式更丰富,学习过程更轻松。
三、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的误区
在物理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当中,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做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其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必七个要素齐备,教学过程形式主义
很多物理教师认为科学探究要严格按照学科探究的示例,要七个要素齐备。这种想法使得教学过程变得亢余拖沓。教学的重点没有放在知识技能的有效传递上,而是关注于探究的过程是否“完整”。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但是这七个要素并不是完成一个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要素,并不是说缺少了其中某个或若干个要素,就不再是科学探究。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要具有一两个要素,只要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也有主次之分。一个具体的科学过程只需着重考察一个两个要素。但是着重考查的要素不一定要花费很长的课堂时间。也许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两句对话就充分体现了要考察的要素。那么这个很短的对话过程就是很好的一段科学探究。
(二)教学气氛轰轰烈烈,课堂秩序糟糕
很多教师对于科学探究的课堂有这样的图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同学们就争先恐后的猜想与假设,甚至因为鼻子之间的分歧而激烈争辩;教室布置了一个探究性试验后,同学们都明确自己的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积极有序的开展自己的探究实验,并多数人能够得到与结论相一致的结果。以上对于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积极有序的开展自己的探究实验,并多数人能够得到与结论相一致的结果。以上对于科学探究的图景是一种片面的理想化的情况。科学探究需要有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这里的“积极”、“活跃”指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积极活跃的,而不是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忙着做教师安排好的事情,或者毫无目的地拿着实验仪器乱试一通。教师要在探究式学习的课堂上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跃起来,要带领学生反复地有序地体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清楚科学探究的程序,学会怎样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科学探究必有探究性实验,比用电子课件,探究形式单一
这种认识是对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的极端片面的认识。中学物理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按照探究的方式学习。陈述性的知识如实验仪器的使用规则是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例如万用表的使用规则中,每次切换欧姆档后都要先调零再测量;天平的使用中,平衡螺母的作用;电流表的正负极为什么不能接反等等。这些仪器的使用规则都是有道理的,教师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教给学生。物理学史的知识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例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个例子中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分析论证的要素都非常突出,教师也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教给学生电子课件的使用依据便捷高效的原则,若为了赶“时尚”,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收不到普通版书板画的效果是很不值得的。探究形式单一必然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程式化,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探究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
科学探究式一种精神。教师也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积极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探究式学习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教师也得到成长和进步,课程也变得日益丰富。
[参考文献]
[1]张大昌.从物理课程看科学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1-2).
[2]冯瑞,甘子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筹划未来努力创新攀高峰”座谈会选登[J].物理,1997,26(3):187.
[3]李贵福,段金梅,霍立林.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