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人们很难去设想,究竟有哪种工作是在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仍然存在的。陷入恐慌的父母,拼命尝试去预测下一个重大数字趋势,好让自己的孩子能比其他即将因自动化而失业的人领先一步。既然会计师和放射技师已注定毫无前途,那么做一个完善无人驾驶汽车或为Facebook添加新功能的开发者,总该是靠谱的吧?
但与其以这种方式思考,我们更应该将其视为一个机遇,让人们可以利用极其高效的新型数字技术,去创造一系列满足我们社会化本质的新型工作。这种思维不仅能解决“工作的终结”这个问题,还能应对现代性所催生的一大弊病:孤独。
与徜徉于有意义人际关系的人相比,那些孤立于社会的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更为孱弱,而后者的数量正不断增加。《纽约时报》于2016年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表示自己感到孤独的美国成年人,比例从20%增加到了40%。”
而一个“社会化数字经济”则可以同时应对自动化和孤独所带来的问题。机器和算法已经统治了数字经济,人们也必须接受自己根本没法在效率和计算能力方面与其抗衡的事实。我们应当预见并且拥抱一个由机器来驾驶喷气客机或施行心脏手术的未来—凭什么要去忍受那些偶尔手滑分心的人类飞行员或外科医生呢?
与此同时,所有原本要成为飞行员、外科医生或会计师的人,都可以改为执行那些机器在本质上无法做好的工作。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雪莉·特克尔指出的那样,机器的参与会破坏对某些活动的体验。以社交媒体为例,Facebook和Twitter无法减少孤独感,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包含偏见的社交体验样本。就跟数字糖果一样,它们可以当即满足人们社交互动的欲望,但总会留下空虚感。通过仅仅提供一种虚拟的社会体验,它们最终使我们变得更加孤独。
人类的社交互动需求是进化的产物。社会神经科学家约翰·卡西奥坡对此的解释是,人类需要“强迫性群居”。假设有一位动物管理员受命去为智人(人类的学名)这个物种创造一个“适当的圈养场地”,卡西奥坡写道,他“不会把其中一个人类家庭成员单独关起来”,正如他不会“把帝企鹅放养在沙漠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折磨某种强迫性社交动物,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隔离它。
在整个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性本质都被一种对效率的迷恋压制。但数字革命可以幫助我们重新发现那些失去的东西。通过一种具有社会意识的方法,我们将转而专注于让人类工作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以宇航员为例,对效率的关注会要求我们或迟或早地淘汰人类太空探险家。毕竟机器已经可以更好地修正航向和收集数据,也不像人类那样需要额外的设施以在太空中维持正常心智。但是,还有另一种思考太空探索的方法,而其中人类的存在就是整个意义。譬如,虽然机器人漫游者可以在火星的奥林巴斯山顶上传输数据,但它们永远无法以一种让人愉悦的方式去讲述攀爬这座山峰的感觉。而如果不能为人类的故事作贡献,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探索太空?可见从社会角度来看,用机器取代人类宇航员,有点像用CGI动画取代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
对于那些焦虑的父母来说,预测未来工作的最好方法不是去研究最新的技术,而是研究我们自己的过去。在智人转变为农民之前,我们分属于许多个觅食者社区,也正是这些社区满足了许多当今无法满足的社会性需求。而那些存在于社会化经济中的未来职位,也将再次着眼于这些需求。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授权《南风窗》独家刊发中文版。尼古拉斯·阿加尔,新西兰哲学家,在科技变革对人类的影响方面著述甚丰,其最新著作是《如何在数字经济中做一个人类》。
但与其以这种方式思考,我们更应该将其视为一个机遇,让人们可以利用极其高效的新型数字技术,去创造一系列满足我们社会化本质的新型工作。这种思维不仅能解决“工作的终结”这个问题,还能应对现代性所催生的一大弊病:孤独。
与徜徉于有意义人际关系的人相比,那些孤立于社会的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更为孱弱,而后者的数量正不断增加。《纽约时报》于2016年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自1980年代以来,表示自己感到孤独的美国成年人,比例从20%增加到了40%。”
而一个“社会化数字经济”则可以同时应对自动化和孤独所带来的问题。机器和算法已经统治了数字经济,人们也必须接受自己根本没法在效率和计算能力方面与其抗衡的事实。我们应当预见并且拥抱一个由机器来驾驶喷气客机或施行心脏手术的未来—凭什么要去忍受那些偶尔手滑分心的人类飞行员或外科医生呢?
与此同时,所有原本要成为飞行员、外科医生或会计师的人,都可以改为执行那些机器在本质上无法做好的工作。
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雪莉·特克尔指出的那样,机器的参与会破坏对某些活动的体验。以社交媒体为例,Facebook和Twitter无法减少孤独感,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包含偏见的社交体验样本。就跟数字糖果一样,它们可以当即满足人们社交互动的欲望,但总会留下空虚感。通过仅仅提供一种虚拟的社会体验,它们最终使我们变得更加孤独。
人类的社交互动需求是进化的产物。社会神经科学家约翰·卡西奥坡对此的解释是,人类需要“强迫性群居”。假设有一位动物管理员受命去为智人(人类的学名)这个物种创造一个“适当的圈养场地”,卡西奥坡写道,他“不会把其中一个人类家庭成员单独关起来”,正如他不会“把帝企鹅放养在沙漠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想要折磨某种强迫性社交动物,那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隔离它。
在整个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性本质都被一种对效率的迷恋压制。但数字革命可以幫助我们重新发现那些失去的东西。通过一种具有社会意识的方法,我们将转而专注于让人类工作者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以宇航员为例,对效率的关注会要求我们或迟或早地淘汰人类太空探险家。毕竟机器已经可以更好地修正航向和收集数据,也不像人类那样需要额外的设施以在太空中维持正常心智。但是,还有另一种思考太空探索的方法,而其中人类的存在就是整个意义。譬如,虽然机器人漫游者可以在火星的奥林巴斯山顶上传输数据,但它们永远无法以一种让人愉悦的方式去讲述攀爬这座山峰的感觉。而如果不能为人类的故事作贡献,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探索太空?可见从社会角度来看,用机器取代人类宇航员,有点像用CGI动画取代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
对于那些焦虑的父母来说,预测未来工作的最好方法不是去研究最新的技术,而是研究我们自己的过去。在智人转变为农民之前,我们分属于许多个觅食者社区,也正是这些社区满足了许多当今无法满足的社会性需求。而那些存在于社会化经济中的未来职位,也将再次着眼于这些需求。
本文由Project Syndicate授权《南风窗》独家刊发中文版。尼古拉斯·阿加尔,新西兰哲学家,在科技变革对人类的影响方面著述甚丰,其最新著作是《如何在数字经济中做一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