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作难教难学,有何破解之策,本文试图以教学实例阐述其同样可以化难为易,收获成效。
关键词:苏教版 习作教学 窍门
习作教学历来被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不仅教师难教,学生也不愿学。在这里,笔者试图通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者是读完故事后的启示)来破解习作教学难题,帮助学生掌握写好作文的诀窍。
一、浏览课文 发现故事
写文章,首先要搞清写什么。这次习作,课本已有了明确的提示和要求,即: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者是读完故事后的启示。这里需要明白两点:一是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其他书籍和资料里的故事不在写作的范围;二是写一写读完故事后的启示。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这次习作的前提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课本里寻找故事的来源。笔者经过分析,觉得其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藏在成语里。比如“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它是一则寓言故事。二是藏在课文的背景里。比如课本中诗圣杜甫所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杜诗素有“诗史”之称,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三是藏在历史故事中。比如《负荆请罪》这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为什么要负荆请罪?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再如五年级的《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刘备是怎么知道有诸葛亮这个人才的呢?四是藏在课文的插图里和课文的作者身上。总之,课文里的故事很多,无论是成语故事、背景故事、插图故事还是人物故事,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因为语文书里的故事是课文背后的故事,所以,在课文里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阅读相关的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从它的背景、人物等方面去发现故事,并且要把自己想写什么故事确定下来。
二、查阅资料 充实故事
确定了要写的内容,我们就要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要写的故事。如何查阅?习作提示和要求中已讲得很明白:一是从课本及相关书籍资料中查找,如《负荆请罪》既可以从课本中查找,也可以从原著《史记》中查找;二是向知情的人了解,如老师、父母等,这样对故事背景及经过了解得才更全面;三是从网络或者影像资料中寻找,因为这种途径获得的信息更难忘。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网络资源是获得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寻找到的故事,因为途径、版本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所以,要明确要求学生尽量多地搜集不同版本的故事,然后博取众家之长,充实要写的故事。
三、展开想象 叙述故事
寻找到故事以后,不能立刻要求学生动笔写作。因为学生搜集的故事并不是写作都能用得上的,有的也许太长,有的也许内容太芜杂,所以,还要根据需要对搜集的故事进行加工处理,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把故事重新叙述出来。这关系到习作的成功与失败。再者,从作文教学的原则看,也需要遵循从述到写的规律,所以习作之前,一定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积极交流,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故事是关于“事”的,要紧紧把握写事作文的要点,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故事是关于“人”的,要抓住写人文章的特点,通过细节,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紧扣课文 完成故事
我们写的是语文书里的故事,所以,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写故事时要紧紧扣住课文,不能脱离课文而写作,否则这样很容易让读者感到突兀,甚至产生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的感觉。怎样做到紧扣课文呢?一般来说可以从先课文谈起,然后用设问或者其他的方式巧妙地转入要叙述的故事。在指导写作时,还要依据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写意图,学习借鉴习作例文谋篇布局的方式,模仿起步,仿中有创,发挥想象,精巧构思,那么,整篇习作就与课文紧密联系,成为课文的补充或者姊妹篇了。
这次习作还提出了一个要求,也可以写读故事后的启示,要指导学生在谈启示的时候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事实说话,不要空谈,空谈会索然无味,自然也不是好的习作。
总之,习作教学纵然很难,但只要我们找准切入点,按照作文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实施教学,就一定能化难为易,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关键词:苏教版 习作教学 窍门
习作教学历来被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不仅教师难教,学生也不愿学。在这里,笔者试图通过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教学(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者是读完故事后的启示)来破解习作教学难题,帮助学生掌握写好作文的诀窍。
一、浏览课文 发现故事
写文章,首先要搞清写什么。这次习作,课本已有了明确的提示和要求,即: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或者是读完故事后的启示。这里需要明白两点:一是写一写语文书里的故事,其他书籍和资料里的故事不在写作的范围;二是写一写读完故事后的启示。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这次习作的前提就是要求学生在语文课本里寻找故事的来源。笔者经过分析,觉得其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藏在成语里。比如“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它是一则寓言故事。二是藏在课文的背景里。比如课本中诗圣杜甫所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杜诗素有“诗史”之称,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三是藏在历史故事中。比如《负荆请罪》这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为什么要负荆请罪?在这之前还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再如五年级的《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刘备是怎么知道有诸葛亮这个人才的呢?四是藏在课文的插图里和课文的作者身上。总之,课文里的故事很多,无论是成语故事、背景故事、插图故事还是人物故事,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因为语文书里的故事是课文背后的故事,所以,在课文里不能直接找到答案,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阅读相关的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从它的背景、人物等方面去发现故事,并且要把自己想写什么故事确定下来。
二、查阅资料 充实故事
确定了要写的内容,我们就要通过查阅资料,充实要写的故事。如何查阅?习作提示和要求中已讲得很明白:一是从课本及相关书籍资料中查找,如《负荆请罪》既可以从课本中查找,也可以从原著《史记》中查找;二是向知情的人了解,如老师、父母等,这样对故事背景及经过了解得才更全面;三是从网络或者影像资料中寻找,因为这种途径获得的信息更难忘。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网络资源是获得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寻找到的故事,因为途径、版本的不同可能会有差异,所以,要明确要求学生尽量多地搜集不同版本的故事,然后博取众家之长,充实要写的故事。
三、展开想象 叙述故事
寻找到故事以后,不能立刻要求学生动笔写作。因为学生搜集的故事并不是写作都能用得上的,有的也许太长,有的也许内容太芜杂,所以,还要根据需要对搜集的故事进行加工处理,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把故事重新叙述出来。这关系到习作的成功与失败。再者,从作文教学的原则看,也需要遵循从述到写的规律,所以习作之前,一定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积极交流,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故事是关于“事”的,要紧紧把握写事作文的要点,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故事是关于“人”的,要抓住写人文章的特点,通过细节,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紧扣课文 完成故事
我们写的是语文书里的故事,所以,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提醒学生写故事时要紧紧扣住课文,不能脱离课文而写作,否则这样很容易让读者感到突兀,甚至产生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的感觉。怎样做到紧扣课文呢?一般来说可以从先课文谈起,然后用设问或者其他的方式巧妙地转入要叙述的故事。在指导写作时,还要依据苏教版小语教材的编写意图,学习借鉴习作例文谋篇布局的方式,模仿起步,仿中有创,发挥想象,精巧构思,那么,整篇习作就与课文紧密联系,成为课文的补充或者姊妹篇了。
这次习作还提出了一个要求,也可以写读故事后的启示,要指导学生在谈启示的时候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事实说话,不要空谈,空谈会索然无味,自然也不是好的习作。
总之,习作教学纵然很难,但只要我们找准切入点,按照作文教学的原则和规律实施教学,就一定能化难为易,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