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是一种奇异的东西,是概率波。波在任意位置的强度,代表着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波最强的地方,并不是电子最多的地方,而是电子最可能出现的地方。你不能够问:“电子现在在哪里?”你只能问:“如果我在这个地方观察某个电子,那么它在这里的概率是多少?”这可真让人抓狂。当你掷出一颗电子之后,你便无法预测它会落在哪里,但是你能用方程式来算出它落在各处的概率。
数千年以来,人类一直试图解开宇宙和世间万物运动和变化的奥秘。至今人类已经归纳出了几套定律,能清楚地说明星系、恒星与行星以及宏观世界里物体的运动。然而现在我们知道,在微观的层面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人类又发现的几套革命性的新规律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这些新规律叫做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主宰了各种物体中的原子和微粒子,包括恒星和行星,岩石和建筑,甚至是你和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未感受到量子力学的奇异之处,但是在原子及其内部的粒子层面,主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定律与那些主宰日常物体的定律却是大相径庭的。要是你对它们有些许了解,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便会大大改变。
量子跃迁
常人几乎无法想象当物体小到最小的尺度时,事情会变得多么诡异。在量子的世界里,物体似乎并不喜欢被束缚在单一的位置,或者只沿着某一个路线运动;不仅如此,如果你是一个量子的话,你的所作所为可以瞬间影响到远方的某处,即使远方那边根本没有人在操纵。一个人若是如同原子中的粒子一般运动,那么在大部分的时刻,你将无法得知他的确切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他几乎无处不在,直到你观察他。
我们怎么会相信这种听起来十分荒谬的理论呢?那是因为在过去许多年里,科学家利用它来预测原子和粒子的行为模式,经过了无数的实验,证明了量子理论总是对的。
量子效应在微观的尺度下是较为显著的,比如在单个原子的尺度。不过,既然你我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也都如此,所以这些诡异的量子定律肯定不只能解释微小的事物,也能解释现实世界的一切。这些诡异多端、与我们的日常认知大相径庭的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使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法则是什么?被抛出的球如何划过天空?池塘中水波的涟漪又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早已被“经典力学”所解决。牛顿和同时代的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经典力学,看上去完美无缺,它能让我们准确地预测物体的运动。直到百年前,科学家们才开始努力着想要解释光的一些异常性质,尤其是气体在玻璃管中受热时释放出来的光。当科学家透过棱镜观察受热气体所放出的光时,他们看见了从未预料到的东西——光形成了一些条纹。这些条纹所呈现的并非像是彩虹那种完整连续的光谱,而是像用铅笔画出来的一道道的单色光,只有特定的几种颜色。
对于这些神秘的彩色条纹颜色的解释,牵涉到几位原子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期,他们正在努力了解物理世界的根本规律,其中最具洞察力的观点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所提出的,他喜欢在打乒乓球的时候讨论新想法。波耳深信问题的答案就在物质的核心,即原子结构中。他认为原子就像是个小太阳系,由小得多的粒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转,就跟行星绕日差不多。但是波尔认为,与太阳系不同,电子并非能在任意轨道上运转,只有若干条特定轨道是被允许的。他有个非常惊人而且违反物理学直觉的想法,那就是只有某些状态的轨道能被电子所占有。波尔称电子在原来的轨道上运行,并不会发出或吸收光;只有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个轨道时,才会接受或发出光。倘若电子从原子外层的轨道跃迁到内层的轨道(也就是向下跃迁),则会以特定波长的光释放出能量。这种跃迁称为“量子跃迁”。如果没有量子跃迁,而电子可以在原子内部任意空间位置之间移动的话,你就会看见有连续的光谱出现。但我们在实验室里见到的可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是明显的红色、绿色,等等。量子跃迁便是这些色带的来源。
量子跃迁之所以令人感到惊奇,是因为电子能直接从一个轨道移到另一个轨道,而不需要经过两处之间的空间,就像是火星突然跳到木星的轨道上一样。波耳指出,量子跃迁源于电子的一种诡异性质,即电子的能量是“可分包”的,而每个包不可能再被分割。这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量称为“量子”。这就是为什么电子只能够占有特定的轨道,只能在这里或那里,而不能够呆在“中间”。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截然不同。
想想你的日常生活,你进食的时候可曾想过食物是量子化的?食物并非是量子化的,但是在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却是量子化的。为何如此?虽然这听起来很神秘而难以理解,可是证据很快就出现了,证明了波尔是对的。
波尔的发现改变了一切。有了对原子的新诠释,波尔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他们与传统的物理定律有着很大冲突。很快地,波尔激进的观点使他陷入了与另一位伟大物理学家的“白刃战”。
概率波
相对论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并不畏惧新想法,但在上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的世界开始朝着这位物理学巨匠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古典物理学标榜一切都是可预测的,这与量子力学产生了分歧。要是你问爱因斯坦或其他同时期的物理学家:由各种理论所组成的物理学的卓越之处究竟在哪里?他们肯定会说:它可以让我们准确地预测物质的运动。而量子力学似乎把那些定律的根基抽走了。
著名的“双狭缝实验”,充分展示了量子的神秘之处——如果你想要完全精确地描述这个世界,你的期望将被完全粉碎。双狭缝实验究竟对当时的固有观念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增进对它的了解,一个在宏观尺度下,另一个在微观尺度下。想象在球馆里打保龄球,但首先在球道上安放一个双缝栅栏,并且在球道的终点放一个屏幕。当球滚过球道时,要么会被栅栏挡住,要么就从其中一个栏缝穿过,然后击中后方的屏幕。微观尺度的双狭缝实验就跟这个差不多,只是把保龄球换成了小上几十亿倍的电子。不过,当电子被掷向双狭缝时,奇怪的事情在屏幕上发生了,电子不仅击中了保龄球的那两个区域,而且几乎遍布了整个屏幕,形成了一些条纹;即使在那些你认为被阻挡了的区域,也都有着条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数千年以来,人类一直试图解开宇宙和世间万物运动和变化的奥秘。至今人类已经归纳出了几套定律,能清楚地说明星系、恒星与行星以及宏观世界里物体的运动。然而现在我们知道,在微观的层面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人类又发现的几套革命性的新规律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看法。这些新规律叫做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主宰了各种物体中的原子和微粒子,包括恒星和行星,岩石和建筑,甚至是你和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未感受到量子力学的奇异之处,但是在原子及其内部的粒子层面,主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定律与那些主宰日常物体的定律却是大相径庭的。要是你对它们有些许了解,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便会大大改变。
量子跃迁
常人几乎无法想象当物体小到最小的尺度时,事情会变得多么诡异。在量子的世界里,物体似乎并不喜欢被束缚在单一的位置,或者只沿着某一个路线运动;不仅如此,如果你是一个量子的话,你的所作所为可以瞬间影响到远方的某处,即使远方那边根本没有人在操纵。一个人若是如同原子中的粒子一般运动,那么在大部分的时刻,你将无法得知他的确切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他几乎无处不在,直到你观察他。
我们怎么会相信这种听起来十分荒谬的理论呢?那是因为在过去许多年里,科学家利用它来预测原子和粒子的行为模式,经过了无数的实验,证明了量子理论总是对的。
量子效应在微观的尺度下是较为显著的,比如在单个原子的尺度。不过,既然你我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也都如此,所以这些诡异的量子定律肯定不只能解释微小的事物,也能解释现实世界的一切。这些诡异多端、与我们的日常认知大相径庭的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使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法则是什么?被抛出的球如何划过天空?池塘中水波的涟漪又是如何运动的?——这些问题早已被“经典力学”所解决。牛顿和同时代的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经典力学,看上去完美无缺,它能让我们准确地预测物体的运动。直到百年前,科学家们才开始努力着想要解释光的一些异常性质,尤其是气体在玻璃管中受热时释放出来的光。当科学家透过棱镜观察受热气体所放出的光时,他们看见了从未预料到的东西——光形成了一些条纹。这些条纹所呈现的并非像是彩虹那种完整连续的光谱,而是像用铅笔画出来的一道道的单色光,只有特定的几种颜色。
对于这些神秘的彩色条纹颜色的解释,牵涉到几位原子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期,他们正在努力了解物理世界的根本规律,其中最具洞察力的观点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所提出的,他喜欢在打乒乓球的时候讨论新想法。波耳深信问题的答案就在物质的核心,即原子结构中。他认为原子就像是个小太阳系,由小得多的粒子——电子绕着原子核运转,就跟行星绕日差不多。但是波尔认为,与太阳系不同,电子并非能在任意轨道上运转,只有若干条特定轨道是被允许的。他有个非常惊人而且违反物理学直觉的想法,那就是只有某些状态的轨道能被电子所占有。波尔称电子在原来的轨道上运行,并不会发出或吸收光;只有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个轨道时,才会接受或发出光。倘若电子从原子外层的轨道跃迁到内层的轨道(也就是向下跃迁),则会以特定波长的光释放出能量。这种跃迁称为“量子跃迁”。如果没有量子跃迁,而电子可以在原子内部任意空间位置之间移动的话,你就会看见有连续的光谱出现。但我们在实验室里见到的可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是明显的红色、绿色,等等。量子跃迁便是这些色带的来源。
量子跃迁之所以令人感到惊奇,是因为电子能直接从一个轨道移到另一个轨道,而不需要经过两处之间的空间,就像是火星突然跳到木星的轨道上一样。波耳指出,量子跃迁源于电子的一种诡异性质,即电子的能量是“可分包”的,而每个包不可能再被分割。这不可再分割的最小量称为“量子”。这就是为什么电子只能够占有特定的轨道,只能在这里或那里,而不能够呆在“中间”。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截然不同。
想想你的日常生活,你进食的时候可曾想过食物是量子化的?食物并非是量子化的,但是在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却是量子化的。为何如此?虽然这听起来很神秘而难以理解,可是证据很快就出现了,证明了波尔是对的。
波尔的发现改变了一切。有了对原子的新诠释,波尔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他们与传统的物理定律有着很大冲突。很快地,波尔激进的观点使他陷入了与另一位伟大物理学家的“白刃战”。
概率波
相对论之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并不畏惧新想法,但在上世纪20年代,量子力学的世界开始朝着这位物理学巨匠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古典物理学标榜一切都是可预测的,这与量子力学产生了分歧。要是你问爱因斯坦或其他同时期的物理学家:由各种理论所组成的物理学的卓越之处究竟在哪里?他们肯定会说:它可以让我们准确地预测物质的运动。而量子力学似乎把那些定律的根基抽走了。
著名的“双狭缝实验”,充分展示了量子的神秘之处——如果你想要完全精确地描述这个世界,你的期望将被完全粉碎。双狭缝实验究竟对当时的固有观念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增进对它的了解,一个在宏观尺度下,另一个在微观尺度下。想象在球馆里打保龄球,但首先在球道上安放一个双缝栅栏,并且在球道的终点放一个屏幕。当球滚过球道时,要么会被栅栏挡住,要么就从其中一个栏缝穿过,然后击中后方的屏幕。微观尺度的双狭缝实验就跟这个差不多,只是把保龄球换成了小上几十亿倍的电子。不过,当电子被掷向双狭缝时,奇怪的事情在屏幕上发生了,电子不仅击中了保龄球的那两个区域,而且几乎遍布了整个屏幕,形成了一些条纹;即使在那些你认为被阻挡了的区域,也都有着条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