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在每一个单元的最后都安排了一个Checkout板块。目的是对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但目前不少英语老师因为时间的有限或对该板块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往往将这一板块上成了简单的练习课,甚至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上校对答案,划下重要短语,十五分钟解决了这一板块的教学,缺乏对本单元进行有主题的梳理。那么如何利用一课时45分钟,充分发挥这一板块的检测功能呢?笔者认为需以本单元的话题为主线,把整个单元信息加以有效地整理,以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为基础,设计各种活动,有组织地再现单元信息,在夯实双基的同时,进一步综合单元信息、提升语言能力。下面以牛津英语8A Unit 3 Checkout为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8A第三单元A Day Out的最后一个课时,是一节复习课。课本上的练习分为A对话填空和B字谜游戏两部分。本课时的重点是出去旅行为主线复习词汇和语法部分的不定式、反身代词和连词(and、or、but)。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同时向外来游客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并为他们充当导游设计一日出行计划。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与出游相关的词汇记忆及运用。
(2)评价学生对语法部分所学的不定式、连词(and、but、or)和反身代词的掌握情况。
2 能力目标
(1)能介绍各地名胜、挑选出行方式、分享旅行快乐、描述不同感受。
(2)能充当家乡导游为外来游客制定一天的出游计划。
3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河山。
四、设计思路
本课时根据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原则,在增强实践运用的层次上,依据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理念而设计。整堂课的学习过程将出游为主线,充分运用情景之中的任务,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乃至情感态度,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warming up创造英语环境。激发学习意愿
点评:课堂的开始几分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投入新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课前几分钟播放英语诗歌为学生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将学生带入了一个英语意境,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为后面导人本课内容、参与课堂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2 Lead in导入本课话题,激活已学知识。
点评:师生自由交谈,无形中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焦虑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增长,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主动适应,进而融入课堂交际,不知不觉进人本单元的话题A day out,并积极参与讨论如何准备一次旅行,将前面已学知识进一步巩固运用。
3 Brainstorm头脑风暴,检测本课词汇
点评:这一环节目的是检查本单元部分词汇的掌握情况。使用头脑风暴游戏让所有学生经历高度集中、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快速高效的完成检查任务,进而揭开课本上的字谜谜底sydney,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4 Introduce places话题牵引,运用语法知识
点评:旅游向导的短文既复习检查了本单元的部分词汇,又为后面学生介绍名胜做了示范。美丽名胜的图片令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此时要求他们用and、bu(、or介绍这些地方是一件容易的任务,更是他们乐于做的。
5 tell the stories活动反馈,知能并重
点评:这一环节先要求学生完成Simon和Linda在旅行途中故事,既复习巩固了语法中反身代词的用法,同时也为后面的讲述自身旅行经历作出示范,打下基础,循序渐进,达到知识和能力同时考查的目的。
6,Production进行小组合作,促进能力提升
T:Now you are guides 0f your hometown,Pleasemake a poster“A day out around Zhengjiang”
A day out around ZhenjiangDear teachers,
Welcome to Zhenjiang--a very beautiful city,Ourplan will help you have a great day out around it,First...
点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相互交流,变单向的灌输为多向的互动,让他们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教者在Production这个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完成海报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合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和同伴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减少了课堂活动中的焦虑感,激发了观察、想象、探究、实践及合作互助的欲望。培养了积极的情感。
六、案例反思与启示
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本课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成功的体验上。其途径并非体现在教师对该词汇和语法滔滔不绝或绘声绘色的讲解,而是表现在学生对教师有针对性的情景设置能作出有意义的语言反应上。
2 教学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逐层递进,一气呵成。一节课以优美的诗歌开始,在展示海报的高潮中结束,让学生及听课老师都觉得愉悦而满意。环节的有效设计,调动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激活着学生的创造思维去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在各环节中的主导作用不是讲知识,而是不断向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巩固知识的信息,让学生在有效信息的引领下,一步步地建构和应用自己的知识。
3 教学主题的一致性使每一个步骤的呈现都显得那么自然不突兀,熟悉而亲切。就像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活动形式可以多样,但主题始终清晰而突出。教学始终围绕着“A day out”而展开。不是一步一个主题,打一枪,放一炮,让学生一会儿往东走,一会儿向西跑,只觉得目不暇接,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以后的Checkout教学课中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可以直接采用本单元的主题,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学生熟悉的话题,只要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我们都可以加以考虑,使之成为贯穿Checkout教学课的主线。
总结:在实施新一轮课改的过程中,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以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实施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上巧妙构思,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利用Checkout这一课时,以单元话题为主线,有效再现单元信息,夯实基础、提升语言能力,从而奏好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曲。
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教材在每一个单元的最后都安排了一个Checkout板块。目的是对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但目前不少英语老师因为时间的有限或对该板块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往往将这一板块上成了简单的练习课,甚至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上校对答案,划下重要短语,十五分钟解决了这一板块的教学,缺乏对本单元进行有主题的梳理。那么如何利用一课时45分钟,充分发挥这一板块的检测功能呢?笔者认为需以本单元的话题为主线,把整个单元信息加以有效地整理,以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为基础,设计各种活动,有组织地再现单元信息,在夯实双基的同时,进一步综合单元信息、提升语言能力。下面以牛津英语8A Unit 3 Checkout为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8A第三单元A Day Out的最后一个课时,是一节复习课。课本上的练习分为A对话填空和B字谜游戏两部分。本课时的重点是出去旅行为主线复习词汇和语法部分的不定式、反身代词和连词(and、or、but)。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同时向外来游客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并为他们充当导游设计一日出行计划。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与出游相关的词汇记忆及运用。
(2)评价学生对语法部分所学的不定式、连词(and、but、or)和反身代词的掌握情况。
2 能力目标
(1)能介绍各地名胜、挑选出行方式、分享旅行快乐、描述不同感受。
(2)能充当家乡导游为外来游客制定一天的出游计划。
3 情感目标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河山。
四、设计思路
本课时根据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原则,在增强实践运用的层次上,依据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理念而设计。整堂课的学习过程将出游为主线,充分运用情景之中的任务,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乃至情感态度,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warming up创造英语环境。激发学习意愿
点评:课堂的开始几分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投入新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课前几分钟播放英语诗歌为学生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将学生带入了一个英语意境,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为后面导人本课内容、参与课堂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2 Lead in导入本课话题,激活已学知识。
点评:师生自由交谈,无形中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焦虑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会不断增长,并进行自我调整和主动适应,进而融入课堂交际,不知不觉进人本单元的话题A day out,并积极参与讨论如何准备一次旅行,将前面已学知识进一步巩固运用。
3 Brainstorm头脑风暴,检测本课词汇
点评:这一环节目的是检查本单元部分词汇的掌握情况。使用头脑风暴游戏让所有学生经历高度集中、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快速高效的完成检查任务,进而揭开课本上的字谜谜底sydney,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4 Introduce places话题牵引,运用语法知识
点评:旅游向导的短文既复习检查了本单元的部分词汇,又为后面学生介绍名胜做了示范。美丽名胜的图片令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此时要求他们用and、bu(、or介绍这些地方是一件容易的任务,更是他们乐于做的。
5 tell the stories活动反馈,知能并重
点评:这一环节先要求学生完成Simon和Linda在旅行途中故事,既复习巩固了语法中反身代词的用法,同时也为后面的讲述自身旅行经历作出示范,打下基础,循序渐进,达到知识和能力同时考查的目的。
6,Production进行小组合作,促进能力提升
T:Now you are guides 0f your hometown,Pleasemake a poster“A day out around Zhengjiang”
A day out around ZhenjiangDear teachers,
Welcome to Zhenjiang--a very beautiful city,Ourplan will help you have a great day out around it,First...
点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相互交流,变单向的灌输为多向的互动,让他们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教者在Production这个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完成海报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合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和同伴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减少了课堂活动中的焦虑感,激发了观察、想象、探究、实践及合作互助的欲望。培养了积极的情感。
六、案例反思与启示
1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本课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成功的体验上。其途径并非体现在教师对该词汇和语法滔滔不绝或绘声绘色的讲解,而是表现在学生对教师有针对性的情景设置能作出有意义的语言反应上。
2 教学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逐层递进,一气呵成。一节课以优美的诗歌开始,在展示海报的高潮中结束,让学生及听课老师都觉得愉悦而满意。环节的有效设计,调动了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激活着学生的创造思维去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师在各环节中的主导作用不是讲知识,而是不断向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巩固知识的信息,让学生在有效信息的引领下,一步步地建构和应用自己的知识。
3 教学主题的一致性使每一个步骤的呈现都显得那么自然不突兀,熟悉而亲切。就像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活动形式可以多样,但主题始终清晰而突出。教学始终围绕着“A day out”而展开。不是一步一个主题,打一枪,放一炮,让学生一会儿往东走,一会儿向西跑,只觉得目不暇接,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以后的Checkout教学课中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可以直接采用本单元的主题,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学生熟悉的话题,只要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我们都可以加以考虑,使之成为贯穿Checkout教学课的主线。
总结:在实施新一轮课改的过程中,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以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实施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上巧妙构思,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利用Checkout这一课时,以单元话题为主线,有效再现单元信息,夯实基础、提升语言能力,从而奏好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