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2011年它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换言之,它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遗产。本文着眼高校学生对于昆曲的了解,意在扎根高校,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
【关键词】:昆曲;大学生;认知;传承;戏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瑰宝,现如今在广大百姓中的认知度却不断降低。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而通过大学生的力量把“昆曲”传播给更多人,这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
一、昆曲简介
昆曲,诞生于元末明初,始于江苏昆山一带。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后世所有戏曲,包括我国的国粹“京剧”,都吸收了它的营养,因此,它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周总理也曾把昆曲比作为文学百花园中的“兰花”。并且,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起初称为“昆山腔”。而“昆山腔”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的“四大声腔”,他们同属于“南戏”系统。“昆曲”的前身便是“南戏”。最初的“昆曲”没有化妆、服装、舞台表演,只是民间的清唱小曲,也称为“冷板曲”,到了明中页和清代中页,“昆曲”则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知道昆曲的人,还应熟悉对“昆曲”做出重要贡献的一个人——魏良辅。他认为“昆山腔”曲调过于平直,缺少起伏的感情变化,因此开始对“昆山腔”进行改革,而后形成了新的唱腔,当时被称作“昆腔”。改良后的“昆曲”,曲调细腻婉转,流利悠远,也被人称为“水磨腔”。正式以“昆曲”命名则是明万历中期,后世的一切戏曲与“昆曲”的关系则是子集与母集的关系,换言之,“昆曲”孕育了后世一切戏曲。
二、“昆曲”以往走进高校的基本状况:
很多专家、学者都曾发表过关于“昆曲”和“校园”直接关系的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揭示了“昆曲”走进大学校园的现状、意义、解决措施和对昆曲思考等问题,他们认为大学生应当为“昆曲”的传承与保护做出重要的贡献,并且相信大學生可以让昆曲重新走向复兴。
白先勇先生认为,昆曲这样美妙的艺术,现如今的生命力已经非常微弱了。的确是这样,当今,喜欢“昆曲”的人如世之珍,昆曲的演出也比较难看到。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白先勇先生以“昆曲义工”的精神,将青春版的《牡丹亭》首先推到了台北的大学校园,此后160多场的演出,每场演出都收到热烈的欢迎,尤其在各大学里的演出,更是好评如潮,这则被称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文学艺术界才意识到抢救这一古老剧种的重要性。于是,文化部和涉及昆曲的各省市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昆曲”。江苏省,苏州市,针对保护和传承“昆曲”,开展了很多工作和活动。于是,[1]“苏州很多大学的老师和教授便以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消息,江苏省政协‘戏曲走进大学生’系列活动,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多校联建资源共享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省级教育规划课题。”这四个主题为出发点,对苏州的在校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而就当地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她们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知道“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学生不在少数,但也并非全部大学生都对“昆曲”有所了解和熟悉。
提到昆曲,很多人都会提到《牡丹亭》,有些专业人士对青春版《牡丹亭》和中年版《牡丹亭》进行比较,有些学者从《牡丹亭》谈及对昆曲的思考和研究。而相对于昆曲在很多高校的传播,大多也是以上演《牡丹亭》的形式来传播的。王蕙芳在“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看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中谈及到在此剧目在北大剧场上演时的情景,[2]他说:“观看的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被舞台上精湛的表演所征服,没有一个不被风姿绰约的人物形象所迷醉。”由此可见《牡丹亭》对昆曲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昆曲在校园的传播现状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于昆曲的认知现状却是十分不容乐观的。首先,“昆曲”所产生的年代对于我们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会非常有距离感,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文化印记,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大部分是改革開放后的流行音乐文化;其次,“昆曲”的唱词、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不容易让我们大学生理解和听懂,在这样的现状下,向做到“通俗易懂、耳熟能详”后达到“朗朗上口、脍炙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就是传播力度不够,新媒体在发挥传播昆曲的作用上力量薄弱。
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我们设有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有所授课。当然,绝不只有音乐学院的学生是通过课堂知道“昆曲”的,中学历史课本也有提到过关于“昆曲”的学习内容。也有学生是通过新兴媒体例如网络、广播等了解到昆曲,但是真正直接甚至主动观看舞台剧目的人却少之又少,缺少了这种直观感受,昆曲的影响力对于我们来讲就还是太薄弱,因此我们并没有真正走进这门高雅的艺术,昆曲依旧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东西,曲高和寡导致受众越来越少。
四、保护和传承“昆曲”的几点建议
“昆曲”是我过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文化珍宝,寻求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会提高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为了延续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是为了能为我们以后的子子孙孙留下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因此,面对当今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的严峻形势,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扎根本土、放眼全国。本来“昆曲”在广大百姓中的认知度就比较低,所以,不要让“昆曲”仅仅活跃在江苏和台湾,要走向全国,让更多百姓去熟悉它,了解它。若仅仅停留在它的发源地,那么它的生命力会不断降低,或许在某个时间,它会像元杂剧一样失传,这将会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2.培养新一代的昆曲人(包括演员、观众)。尤其对于很多有条件的大城市(苏州,无锡,南京,上海等地),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城市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大力培养昆曲接班人。而年轻观众的培养,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也至关重要。
3.政府要给予支持。政府的支持和拥护,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十分有力。例如:政府可以开展“昆曲”艺术比赛,还可以规定昆曲的专业团体每年要在全国巡回演出几部经典剧目的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相关专业团体和演员的发展,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4.新媒体的大量宣传。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银屏、网络等形式。为什么我们对京剧、豫剧、黄梅戏更加熟悉,就因为我们听到的多、看到的多,即便不会唱,至少不再陌生。因此,媒体的宣传也至关重要。
昆曲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高校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应该将保护和传承昆曲视为己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期待着古老的昆曲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注释:
金红,朱栋霖,李斌,曹南山.《苏州在校大学生对昆曲接受现状的调查与研究》.[I].2010年5月.第27卷3期.第84页—89页
王惠芳.《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看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高教与经济.2010年12月第23卷4期.第37-42页
参考文献:
[1]李晓.《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J].戏剧艺术.2005年第1期.P30-42
[2]闻瑶.《“小传统”与“大传统”之争——以昆曲的发展历程为例》.[G].法制与社会.2008.04下.P244-245
[3]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P51-58
作者简介:刘晓(1992—),山东济南人,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声乐方向。
【关键词】:昆曲;大学生;认知;传承;戏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瑰宝,现如今在广大百姓中的认知度却不断降低。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而通过大学生的力量把“昆曲”传播给更多人,这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
一、昆曲简介
昆曲,诞生于元末明初,始于江苏昆山一带。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后世所有戏曲,包括我国的国粹“京剧”,都吸收了它的营养,因此,它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周总理也曾把昆曲比作为文学百花园中的“兰花”。并且,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起初称为“昆山腔”。而“昆山腔”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的“四大声腔”,他们同属于“南戏”系统。“昆曲”的前身便是“南戏”。最初的“昆曲”没有化妆、服装、舞台表演,只是民间的清唱小曲,也称为“冷板曲”,到了明中页和清代中页,“昆曲”则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知道昆曲的人,还应熟悉对“昆曲”做出重要贡献的一个人——魏良辅。他认为“昆山腔”曲调过于平直,缺少起伏的感情变化,因此开始对“昆山腔”进行改革,而后形成了新的唱腔,当时被称作“昆腔”。改良后的“昆曲”,曲调细腻婉转,流利悠远,也被人称为“水磨腔”。正式以“昆曲”命名则是明万历中期,后世的一切戏曲与“昆曲”的关系则是子集与母集的关系,换言之,“昆曲”孕育了后世一切戏曲。
二、“昆曲”以往走进高校的基本状况:
很多专家、学者都曾发表过关于“昆曲”和“校园”直接关系的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揭示了“昆曲”走进大学校园的现状、意义、解决措施和对昆曲思考等问题,他们认为大学生应当为“昆曲”的传承与保护做出重要的贡献,并且相信大學生可以让昆曲重新走向复兴。
白先勇先生认为,昆曲这样美妙的艺术,现如今的生命力已经非常微弱了。的确是这样,当今,喜欢“昆曲”的人如世之珍,昆曲的演出也比较难看到。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白先勇先生以“昆曲义工”的精神,将青春版的《牡丹亭》首先推到了台北的大学校园,此后160多场的演出,每场演出都收到热烈的欢迎,尤其在各大学里的演出,更是好评如潮,这则被称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文学艺术界才意识到抢救这一古老剧种的重要性。于是,文化部和涉及昆曲的各省市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昆曲”。江苏省,苏州市,针对保护和传承“昆曲”,开展了很多工作和活动。于是,[1]“苏州很多大学的老师和教授便以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消息,江苏省政协‘戏曲走进大学生’系列活动,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多校联建资源共享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省级教育规划课题。”这四个主题为出发点,对苏州的在校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而就当地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她们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知道“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学生不在少数,但也并非全部大学生都对“昆曲”有所了解和熟悉。
提到昆曲,很多人都会提到《牡丹亭》,有些专业人士对青春版《牡丹亭》和中年版《牡丹亭》进行比较,有些学者从《牡丹亭》谈及对昆曲的思考和研究。而相对于昆曲在很多高校的传播,大多也是以上演《牡丹亭》的形式来传播的。王蕙芳在“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看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中谈及到在此剧目在北大剧场上演时的情景,[2]他说:“观看的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被舞台上精湛的表演所征服,没有一个不被风姿绰约的人物形象所迷醉。”由此可见《牡丹亭》对昆曲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昆曲在校园的传播现状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于昆曲的认知现状却是十分不容乐观的。首先,“昆曲”所产生的年代对于我们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会非常有距离感,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文化印记,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大部分是改革開放后的流行音乐文化;其次,“昆曲”的唱词、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不容易让我们大学生理解和听懂,在这样的现状下,向做到“通俗易懂、耳熟能详”后达到“朗朗上口、脍炙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就是传播力度不够,新媒体在发挥传播昆曲的作用上力量薄弱。
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我们设有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有所授课。当然,绝不只有音乐学院的学生是通过课堂知道“昆曲”的,中学历史课本也有提到过关于“昆曲”的学习内容。也有学生是通过新兴媒体例如网络、广播等了解到昆曲,但是真正直接甚至主动观看舞台剧目的人却少之又少,缺少了这种直观感受,昆曲的影响力对于我们来讲就还是太薄弱,因此我们并没有真正走进这门高雅的艺术,昆曲依旧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东西,曲高和寡导致受众越来越少。
四、保护和传承“昆曲”的几点建议
“昆曲”是我过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文化珍宝,寻求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会提高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为了延续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是为了能为我们以后的子子孙孙留下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因此,面对当今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的严峻形势,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扎根本土、放眼全国。本来“昆曲”在广大百姓中的认知度就比较低,所以,不要让“昆曲”仅仅活跃在江苏和台湾,要走向全国,让更多百姓去熟悉它,了解它。若仅仅停留在它的发源地,那么它的生命力会不断降低,或许在某个时间,它会像元杂剧一样失传,这将会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2.培养新一代的昆曲人(包括演员、观众)。尤其对于很多有条件的大城市(苏州,无锡,南京,上海等地),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城市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大力培养昆曲接班人。而年轻观众的培养,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也至关重要。
3.政府要给予支持。政府的支持和拥护,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十分有力。例如:政府可以开展“昆曲”艺术比赛,还可以规定昆曲的专业团体每年要在全国巡回演出几部经典剧目的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相关专业团体和演员的发展,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4.新媒体的大量宣传。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银屏、网络等形式。为什么我们对京剧、豫剧、黄梅戏更加熟悉,就因为我们听到的多、看到的多,即便不会唱,至少不再陌生。因此,媒体的宣传也至关重要。
昆曲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高校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应该将保护和传承昆曲视为己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期待着古老的昆曲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注释:
金红,朱栋霖,李斌,曹南山.《苏州在校大学生对昆曲接受现状的调查与研究》.[I].2010年5月.第27卷3期.第84页—89页
王惠芳.《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看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高教与经济.2010年12月第23卷4期.第37-42页
参考文献:
[1]李晓.《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J].戏剧艺术.2005年第1期.P30-42
[2]闻瑶.《“小传统”与“大传统”之争——以昆曲的发展历程为例》.[G].法制与社会.2008.04下.P244-245
[3]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P51-58
作者简介:刘晓(1992—),山东济南人,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声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