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观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带来的是新的课堂、新的学法等教育改革的新气象.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把新课标读懂,读透,就可能穿新鞋,走老路,或拣了芝麻,丢西瓜. 怎样从迷茫与困惑中“突围”,迅速适应新的要求,适应新的发展?笔者认为应认真思考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学习新教材、教法,树立新观念,对教师的心理产生的冲击是很大的. 这缘于新课标的教学观念、教材、教法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材、教法大相径庭. 传统教育模式的定式思维与新课标下的新的教学方式的冲突是必然的,使一线的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茫然与畏惧心理. 认为落实新课改的状况是一“老”对三“新”,一张老的教师面孔迎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学生谈何容易. 这种把新课改与传统教育完全割裂开来的意识是不对的,会给教育实践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例如,一部分教师对待新课标的实施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要落实新课标就必须禁止书面考试”. 在他们的意识中,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根源. 其实,考试作为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本身是无辜的. 错就错在我们传统教学将考试奉若神明,将它作为衡量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视为“教师的法宝”,无限放大了它的作用.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非此即彼”,走极端的教育改革的做法终究是要吃苦头的. 我们承认,传统的教育教学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而新课标也正是针对这些弊端而出台的. 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育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因此,对于新课标,我们不要人为地给它添上神秘的色彩,一句话,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要一味抛弃,而是要扬弃,要务实,要发展.
二、处理好角色转换中主导者与引导者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更多的是教学的组织引导者、学习者等;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都是教学的主体. 例如,有的教师在新课开始,面对新的数学知识点或概念,未作任何铺垫,就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次尝试失败后,教师始终袖手旁观,直至即将下课时,才匆忙地讲解,然后草草收场.
三、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标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生活化色彩是新课标的主色调. 正可谓:生活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生活中的图形(对称、镶嵌、剪、折、平移、旋转)的变化、设计和应用;长度、宽度、面积、体积、路程、速度、时间、效率等的测量与计算;各种活动(分配、节能、节俭、环保、商业、预测、统计等)的最佳方案的设计与选取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他们是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生活经验的,像这样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数学教学,学生会积极参与,会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生活化,常常为生活而生活,而恰恰忽视了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知识连贯性和科学性. 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数学中学习材料的生活要自然,千万不要牵强,否则将会泯灭了学生的生活乐趣与学习数学的乐趣,导致与新课标的初衷相反.
四、处理好学习方式上的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 它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许多合作已经变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式单调. 如今的合作还停留在同做、小组合作等几种形式上.
2. 效率低下. 在学生合作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那种华而不实的热烈气氛,虽说学生开始变得敢讲能讲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普遍现象是学生只说不做,看似把问题说清楚了,实际上缺乏思维的严密性;教师只表扬不引导,给学生留下疑惑甚至误导;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往往没有具体的分工与讨论目标;学生讨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没有对各种观点进行深入分析.
3. 忽视思考. 有些课堂从一开始就合作,一直到下课,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少之又少,人为地导致一部分学生人云亦云.
针对以上合作的弊端,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三个对策:一是丰富合作的形式. 除了采取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与教师合作、学生与电脑合作等,总之,只要双方能形成互动就是有意义的合作. 二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合作的效率. 要把独立思考与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要灵活运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单独运用,也可结合起来运用,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五、处理好教学手段中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代媒体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现代媒体只是一种媒体,它的运用与否和教学效果是不成正比关系的. 眼下一种时髦的观点认为:用传统媒体(包括粉笔、黑板、模型等)教学就不是一节新课标下的好课;用现代媒体的课就一定是一节好课. 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现代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利于教学的. 例如,现代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量的三维动画、复杂的背景图案、不谐调的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注意在课件的变化上,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学生成了多媒体的观众. 因此,应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出发,适当地处理好教学手段中的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新课改的落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去摸索,去探究,去归纳、去反思和总结,形成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工作模式. 由于是摸着石头好过河,因此就难免要走一些弯路,遇到一些责难. 重要的是,我们在对新课标的认识与思考以及实施中应从实际出发,多一些理性,讲究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改任重道远,同行仍需努力.
一、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学习新教材、教法,树立新观念,对教师的心理产生的冲击是很大的. 这缘于新课标的教学观念、教材、教法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教材、教法大相径庭. 传统教育模式的定式思维与新课标下的新的教学方式的冲突是必然的,使一线的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茫然与畏惧心理. 认为落实新课改的状况是一“老”对三“新”,一张老的教师面孔迎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学生谈何容易. 这种把新课改与传统教育完全割裂开来的意识是不对的,会给教育实践带来一些不利因素. 例如,一部分教师对待新课标的实施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要落实新课标就必须禁止书面考试”. 在他们的意识中,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根源. 其实,考试作为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本身是无辜的. 错就错在我们传统教学将考试奉若神明,将它作为衡量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视为“教师的法宝”,无限放大了它的作用.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非此即彼”,走极端的教育改革的做法终究是要吃苦头的. 我们承认,传统的教育教学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而新课标也正是针对这些弊端而出台的. 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教育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因此,对于新课标,我们不要人为地给它添上神秘的色彩,一句话,对于传统教育教学,我们不要一味抛弃,而是要扬弃,要务实,要发展.
二、处理好角色转换中主导者与引导者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更多的是教学的组织引导者、学习者等;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都是教学的主体. 例如,有的教师在新课开始,面对新的数学知识点或概念,未作任何铺垫,就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次尝试失败后,教师始终袖手旁观,直至即将下课时,才匆忙地讲解,然后草草收场.
三、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标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生活化色彩是新课标的主色调. 正可谓:生活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生活中的图形(对称、镶嵌、剪、折、平移、旋转)的变化、设计和应用;长度、宽度、面积、体积、路程、速度、时间、效率等的测量与计算;各种活动(分配、节能、节俭、环保、商业、预测、统计等)的最佳方案的设计与选取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他们是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生活经验的,像这样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数学教学,学生会积极参与,会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生活化,常常为生活而生活,而恰恰忽视了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知识连贯性和科学性. 因此,我们要处理好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数学中学习材料的生活要自然,千万不要牵强,否则将会泯灭了学生的生活乐趣与学习数学的乐趣,导致与新课标的初衷相反.
四、处理好学习方式上的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 它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
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许多合作已经变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式单调. 如今的合作还停留在同做、小组合作等几种形式上.
2. 效率低下. 在学生合作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那种华而不实的热烈气氛,虽说学生开始变得敢讲能讲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普遍现象是学生只说不做,看似把问题说清楚了,实际上缺乏思维的严密性;教师只表扬不引导,给学生留下疑惑甚至误导;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往往没有具体的分工与讨论目标;学生讨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没有对各种观点进行深入分析.
3. 忽视思考. 有些课堂从一开始就合作,一直到下课,留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少之又少,人为地导致一部分学生人云亦云.
针对以上合作的弊端,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三个对策:一是丰富合作的形式. 除了采取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之外,还可以采取学生与教师合作、学生与电脑合作等,总之,只要双方能形成互动就是有意义的合作. 二是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合作的效率. 要把独立思考与合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要灵活运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单独运用,也可结合起来运用,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五、处理好教学手段中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现代媒体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但是,现代媒体只是一种媒体,它的运用与否和教学效果是不成正比关系的. 眼下一种时髦的观点认为:用传统媒体(包括粉笔、黑板、模型等)教学就不是一节新课标下的好课;用现代媒体的课就一定是一节好课. 这种观点片面地夸大了现代媒体的作用,也是不利于教学的. 例如,现代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量的三维动画、复杂的背景图案、不谐调的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注意在课件的变化上,而忽视对知识的掌握,喧宾夺主,冲淡主题,学生成了多媒体的观众. 因此,应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出发,适当地处理好教学手段中的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关系.
新课改的落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去摸索,去探究,去归纳、去反思和总结,形成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工作模式. 由于是摸着石头好过河,因此就难免要走一些弯路,遇到一些责难. 重要的是,我们在对新课标的认识与思考以及实施中应从实际出发,多一些理性,讲究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改任重道远,同行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