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我是第一批通读《检察再出发》的读者。今年5月,奉命校稿,一字一句细细品酌。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谈司法改革、谈检察工作、谈未来路径、谈法之种种。如刘哲所说,这些文章,不是为蹭热点而写,不是为发表而写,是真真切切有感而发。也正因这份有感而发,让他的文字更加自然。他从未刻意寻求逻辑的表达,但语言却如山涧泉水,不急不缓,顺流而下;也正因这份有感而发,让他的文字赢得了检察官乃至很多法律人的共鸣,也更好地实现了文字——传递思想、传播观念的价值。
全书于我,有三个亮点。
第一,格局。
熟悉刘哲的人,对他印象是爱看书。他爱看书,似乎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涉猎广且深,他的藏书已远超出我石景山检察院图书馆三千余册的藏书量。因为阅读,让他拥有了深厚的底蕴,也帮他构建了更大的格局。人的格局,自然会映射到文字之上。全书,没有脚注,却处处引经据典,以古鉴今,以历史的视角、比较的视角通观中国法治发展,考量检察未来路径。
作者身在改革浪潮中,深知改革于检察事业、于普通检察官意味着什么。但他没有囿在其中,而是跳脱出来,站在检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放眼更加长远的未来,以大尺度的历史观考察检察发展路径”,他没有局限于一己未来,发出了“改革如羁旅,何处是归途?”的设问,全书也恰恰是在从检察工作、法治进步的不同侧面,回答着这个萦绕在无数检察人心头的困惑。
这种格局,对我而言,更具吸引力。我擅长做实证研究,习惯于在封闭语料库中细细梳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求解决方案。几年来乐此不疲,有收获,却也陷入一个窘境,我无法跳脱语料的限制,站在更宏大的视角给出更有见地的建议,所以窃以为自己的文章,总给人一种扎实却不过瘾的感觉。刘哲的文章则不同,他从来都是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中撰文,有几千字的小文,也有洋洋洒洒的万字文,每每读过他的文字,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舒畅。
去年,中政委组织的一次学习,内容是介绍人工智能在江苏检察院公诉工作中的运用。又看了赫拉利的《未来简史》,“大多数人类个体将对社会系统失去意义”。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扑面而来:也许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人工智能即会取代法律界的绝大多数人。我会不会被取代?一个从小就认定只做法律人的我,该何去何从?可是我想不通,人工智能技术起步更早、发展更快的德国、日本,法律人为何没有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样纠结了好多天,直到看到刘哲的那篇《未来之法》,他站在高处,看到了人“臣服”于算法带来的问题,提出智慧司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智慧从来都是哲学意义上的启迪,是发人深省的洞见,是仰望星空的沉思,关乎技术,更关乎内心。未来之法绝不仅仅是算法说了算,最终依靠的仍然是人。”是的,司法官于司法实践,不是机械地执行法律,而是在每一个案件中做出价值衡量。算法是固定的,人是有无穷变数的。“让每个公民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种正义,不只是法律上的正义,更是带有温度的正义。而只有人,才能传递法律的温度。
第二,情怀。
刘哲不是一个干巴巴的法律人,他带着诗人的情怀和法律人的理性洞察社会。他的文字,也恰恰带着这样的兼容,反思问题,带来希望。书中,他细心地观察着公诉工作的各个层面,理性地提出“首席公诉人”制度、检察KPI、司法官退休返聘制度等,极力地推动去审查报告化与去行政化、出庭管理系统建设等,也带着那份情怀致敬检察前辈、谈着法治信仰、在奔跑中思考着法律人的未来。
曾经,我因司法改革最初的不适应,一个人号啕大哭了半个小时,似乎自己从七岁起建立的法治信仰轰然倒塌。一路走来,我却发自内心地庆幸有生之年能够遇上这样的大变革,它搅动了检察系统的一潭死水,逼着我们去思考未来检察之路何去何从。像我一样偶尔对未来充满茫然的检察官,不占少数。而读罢《检察再出发》,大呼过瘾,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我特别喜欢那篇《公诉“老炮儿”的味道》。从小自己在父亲工作的派出法庭长大,对老一代司法官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和敬佩。我曾经写过一篇《父亲的旧卷宗》,就是在致敬那个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老司法官,他们即将退休,但他们身上的司法精神是不应当被遗忘的。也因为这一点,我与作者,感同身受。这篇文章也正是回应《说说“公诉腔”》《即兴发言的意义》的一个例证。我们这批新生代检察官,受过系统的法学科班教育,个个可谓天之骄子,但我们太在意所谓的规范和“话术”,而忽略了公诉的实质,持着那份“腔”而不自知。然而,公诉人不只要具有“匠人精神”,更要有艺术家的情怀,因为“我们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是公众的价值观,是国民对法治的期待”。这篇文章,是在致敬公诉“老炮儿”,更是在致敬那应当“代代相传”的公诉精神。
第三,摯爱。
前段时间,一位优秀而年轻的公诉“老炮儿”生病,感冒一个月仍在专案上连轴转,直到站不起来被拖到医院,直接被留下住院。我问他,“你想过离开检察系统吗?去找一份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他说,“想过呀,但回过头看看,检察机关现在处在大变革的关口,我也茫然,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如果我这团惰性气体都走了,谁还能再来坚守这份事业?谁来带我下面那些年轻的检察官?”如果换作其他人,换在其他场合,我只会当他开玩笑。但从这位我欣赏、钦佩的“老炮儿”嘴里说出,微信屏幕这侧的我,泪眼蒙眬,为之动容。我一直相信,能够坚守在北京法检系统的人,都是带着法治信仰的人,我们拥有一份强大的内生力,每天如打鸡血一般,努力践行着“让每个公民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因为热爱!
这些奋斗在检察工作一线的检察官,很多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他们无法用语言传递坚守的那份法治信仰。所以,我们检察系统更需要像刘哲这样的人,资深而有格局的检察官,带着理智、情怀与对检察事业的挚爱,将他所看、所闻、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传递出去。正如刘哲在书中所言:“我为什么要书写这些?因为我们对这份职业爱得深沉。”
全书于我,有三个亮点。
第一,格局。
熟悉刘哲的人,对他印象是爱看书。他爱看书,似乎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涉猎广且深,他的藏书已远超出我石景山检察院图书馆三千余册的藏书量。因为阅读,让他拥有了深厚的底蕴,也帮他构建了更大的格局。人的格局,自然会映射到文字之上。全书,没有脚注,却处处引经据典,以古鉴今,以历史的视角、比较的视角通观中国法治发展,考量检察未来路径。
作者身在改革浪潮中,深知改革于检察事业、于普通检察官意味着什么。但他没有囿在其中,而是跳脱出来,站在检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放眼更加长远的未来,以大尺度的历史观考察检察发展路径”,他没有局限于一己未来,发出了“改革如羁旅,何处是归途?”的设问,全书也恰恰是在从检察工作、法治进步的不同侧面,回答着这个萦绕在无数检察人心头的困惑。
这种格局,对我而言,更具吸引力。我擅长做实证研究,习惯于在封闭语料库中细细梳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求解决方案。几年来乐此不疲,有收获,却也陷入一个窘境,我无法跳脱语料的限制,站在更宏大的视角给出更有见地的建议,所以窃以为自己的文章,总给人一种扎实却不过瘾的感觉。刘哲的文章则不同,他从来都是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中撰文,有几千字的小文,也有洋洋洒洒的万字文,每每读过他的文字,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舒畅。
去年,中政委组织的一次学习,内容是介绍人工智能在江苏检察院公诉工作中的运用。又看了赫拉利的《未来简史》,“大多数人类个体将对社会系统失去意义”。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扑面而来:也许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短的时间,人工智能即会取代法律界的绝大多数人。我会不会被取代?一个从小就认定只做法律人的我,该何去何从?可是我想不通,人工智能技术起步更早、发展更快的德国、日本,法律人为何没有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样纠结了好多天,直到看到刘哲的那篇《未来之法》,他站在高处,看到了人“臣服”于算法带来的问题,提出智慧司法的目的是服务于人,“智慧从来都是哲学意义上的启迪,是发人深省的洞见,是仰望星空的沉思,关乎技术,更关乎内心。未来之法绝不仅仅是算法说了算,最终依靠的仍然是人。”是的,司法官于司法实践,不是机械地执行法律,而是在每一个案件中做出价值衡量。算法是固定的,人是有无穷变数的。“让每个公民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种正义,不只是法律上的正义,更是带有温度的正义。而只有人,才能传递法律的温度。
第二,情怀。
刘哲不是一个干巴巴的法律人,他带着诗人的情怀和法律人的理性洞察社会。他的文字,也恰恰带着这样的兼容,反思问题,带来希望。书中,他细心地观察着公诉工作的各个层面,理性地提出“首席公诉人”制度、检察KPI、司法官退休返聘制度等,极力地推动去审查报告化与去行政化、出庭管理系统建设等,也带着那份情怀致敬检察前辈、谈着法治信仰、在奔跑中思考着法律人的未来。
曾经,我因司法改革最初的不适应,一个人号啕大哭了半个小时,似乎自己从七岁起建立的法治信仰轰然倒塌。一路走来,我却发自内心地庆幸有生之年能够遇上这样的大变革,它搅动了检察系统的一潭死水,逼着我们去思考未来检察之路何去何从。像我一样偶尔对未来充满茫然的检察官,不占少数。而读罢《检察再出发》,大呼过瘾,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讲述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我特别喜欢那篇《公诉“老炮儿”的味道》。从小自己在父亲工作的派出法庭长大,对老一代司法官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和敬佩。我曾经写过一篇《父亲的旧卷宗》,就是在致敬那个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老司法官,他们即将退休,但他们身上的司法精神是不应当被遗忘的。也因为这一点,我与作者,感同身受。这篇文章也正是回应《说说“公诉腔”》《即兴发言的意义》的一个例证。我们这批新生代检察官,受过系统的法学科班教育,个个可谓天之骄子,但我们太在意所谓的规范和“话术”,而忽略了公诉的实质,持着那份“腔”而不自知。然而,公诉人不只要具有“匠人精神”,更要有艺术家的情怀,因为“我们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是公众的价值观,是国民对法治的期待”。这篇文章,是在致敬公诉“老炮儿”,更是在致敬那应当“代代相传”的公诉精神。
第三,摯爱。
前段时间,一位优秀而年轻的公诉“老炮儿”生病,感冒一个月仍在专案上连轴转,直到站不起来被拖到医院,直接被留下住院。我问他,“你想过离开检察系统吗?去找一份性价比更高的工作。”他说,“想过呀,但回过头看看,检察机关现在处在大变革的关口,我也茫然,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如果我这团惰性气体都走了,谁还能再来坚守这份事业?谁来带我下面那些年轻的检察官?”如果换作其他人,换在其他场合,我只会当他开玩笑。但从这位我欣赏、钦佩的“老炮儿”嘴里说出,微信屏幕这侧的我,泪眼蒙眬,为之动容。我一直相信,能够坚守在北京法检系统的人,都是带着法治信仰的人,我们拥有一份强大的内生力,每天如打鸡血一般,努力践行着“让每个公民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因为热爱!
这些奋斗在检察工作一线的检察官,很多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他们无法用语言传递坚守的那份法治信仰。所以,我们检察系统更需要像刘哲这样的人,资深而有格局的检察官,带着理智、情怀与对检察事业的挚爱,将他所看、所闻、所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传递出去。正如刘哲在书中所言:“我为什么要书写这些?因为我们对这份职业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