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了解并感悟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任务。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孩子们越来越热衷于西式文明,喜欢信息快速更迭的高科技,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日渐淡薄。为此,有必要关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和培育,让学生从深厚、悠久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提升内涵。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思考与尝试,谈一谈在传统文化渗透方面的教学心得。
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适当加入传统文化因素,为学生营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展开思维,从而加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依靠静态的文字、图片,更要发挥现代课堂的信息化优势,用音乐、视频甚至实物等多方位展开,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走进传统文化。
例如:《沉香救母》是一篇感人的神话故事,赞扬了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文中所涉及的神话人物如玉帝、二郎神、仙人等,以及学生熟知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中的孙悟空、巨灵神等神话人物,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片段、人物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形象展示这些神话人物,让课堂洋溢着浓厚的传统神话故事氛围。
用活动强化文本中的传统文化
在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激活主体意识,变被动接纳为主动汲取,让文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变得灵动、鲜活起来。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活动的主题,组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分工、通力协作,并在课堂交流中形成整体智慧;以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篇章为载体,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继而在活动中不断深化印记,使得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普及不再单一刻板。
例如:《木兰从军》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文中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突出了劳动妇女的善良、勤劳、淳朴、勇敢。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就“花木兰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通过扮演父亲、母亲、弟弟和花木兰,在想象对话中更明晰了花木兰爱家人、爱祖国的伟大情操,在欣赏《木兰诗》时的感受也更鲜明、具体。
鼓励与引导的作用
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形成,是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独立或者合作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顺序,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进行朗诵、背诵、搜集和整理,参与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的成长历程。
例如:《蚕姑娘》一文通过从“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描写,用拟人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引发了学生们对于蚕姑娘的喜爱。教师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这种喜爱之情,组织学生去搜集关于描写“蚕”的古诗词,比如“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等,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进行朗诵比赛,初步感受和认识到蚕桑在我国传统农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悟
社会是一本“无字书”,其中蕴含着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所不能替代的文化营养。引导学生将视角从课内向着课外拓展,组织一系列与社会实践生活相关联的、以传统文化为专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映射,感悟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从而在社会这种大背景下开阔文化视野,增添学习兴趣,同时也汲取更为多样、更为全面的文化营养。
例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文中“欢乐”二字描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并尊重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教师可以从“风俗习惯”这个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在节假日里与父母家人一起,共同了解我国不同民族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除了汉族的端午节、中秋节等之外,诸如蒙古族的马奶节、壮族的三月三歌会以及回族的尔德节等。这些资料和见闻,不但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让他们进一步地体会到我国不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融合、交汇,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大家庭,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最佳时机。语文教学在这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重视这一方面的探索,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内涵,让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学生之中传承并得以发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
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适当加入传统文化因素,为学生营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意味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展开思维,从而加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依靠静态的文字、图片,更要发挥现代课堂的信息化优势,用音乐、视频甚至实物等多方位展开,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走进传统文化。
例如:《沉香救母》是一篇感人的神话故事,赞扬了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文中所涉及的神话人物如玉帝、二郎神、仙人等,以及学生熟知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中的孙悟空、巨灵神等神话人物,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片段、人物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形象展示这些神话人物,让课堂洋溢着浓厚的传统神话故事氛围。
用活动强化文本中的传统文化
在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激活主体意识,变被动接纳为主动汲取,让文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变得灵动、鲜活起来。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活动的主题,组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分工、通力协作,并在课堂交流中形成整体智慧;以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篇章为载体,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认知,继而在活动中不断深化印记,使得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普及不再单一刻板。
例如:《木兰从军》是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诗》改写而成的。文中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刚健特点,又突出了劳动妇女的善良、勤劳、淳朴、勇敢。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想象,就“花木兰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通过扮演父亲、母亲、弟弟和花木兰,在想象对话中更明晰了花木兰爱家人、爱祖国的伟大情操,在欣赏《木兰诗》时的感受也更鲜明、具体。
鼓励与引导的作用
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形成,是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独立或者合作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顺序,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索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进行朗诵、背诵、搜集和整理,参与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的成长历程。
例如:《蚕姑娘》一文通过从“蚕卵——蚕——蛹”的生长变化过程描写,用拟人的手法和惟妙惟肖的插图,引发了学生们对于蚕姑娘的喜爱。教师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这种喜爱之情,组织学生去搜集关于描写“蚕”的古诗词,比如“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等,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进行朗诵比赛,初步感受和认识到蚕桑在我国传统农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从社会生活中获得感悟
社会是一本“无字书”,其中蕴含着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所不能替代的文化营养。引导学生将视角从课内向着课外拓展,组织一系列与社会实践生活相关联的、以传统文化为专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映射,感悟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从而在社会这种大背景下开阔文化视野,增添学习兴趣,同时也汲取更为多样、更为全面的文化营养。
例如: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文中“欢乐”二字描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并尊重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教师可以从“风俗习惯”这个角度出发,组织学生在节假日里与父母家人一起,共同了解我国不同民族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除了汉族的端午节、中秋节等之外,诸如蒙古族的马奶节、壮族的三月三歌会以及回族的尔德节等。这些资料和见闻,不但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让他们进一步地体会到我国不同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融合、交汇,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大家庭,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最佳时机。语文教学在这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重视这一方面的探索,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内涵,让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学生之中传承并得以发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