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这句话,摘自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一年半前写下的入党申请书。
今年6月1日,在勇救两名落水儿童时,王红旭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他用一颗善良的心和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王红旭始终将这句话牢记在心,这正是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所在。
继市文明委追授“重庆好人”,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追授“重庆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后,6月11日,教育部又追授王红旭“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6月17日,重庆市委政法委发布消息,经评审并报市政府审定,拟授予王红旭市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假设有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他依然会选择奋不顾身”
6月16日,大渡口区康田栖樾小区。提及独子,王红旭的父母王平和李永兰“痛到了心尖尖上”。从当事人、围观群众的讲述以及影像资料中,儿子奋不顾身的身影,像放电影般不断在两人眼前浮现。
6月1日下午6时许,两名儿童在大渡口区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
危急时刻,王红旭丢下自己3岁的孩子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两名落水小孩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
经多方搜救,6月2日下午4时许,王红旭的遗体在出事水域附近被找到。
熟悉王红旭的朋友、同事都说,英雄,其实也只是平凡人。
梁鑫,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生前“传帮带”的徒弟。在他心目中,师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勇敢。
“以前我们一起去参加拓展训练时,高空中,可能也就一米左右的距离,所有体育老师都是一跨就过去了,他就是不敢,整个人都在发抖。犹豫很久很久,他才终于迈出了那一步。”梁鑫分析,可能是师父恐高的原因。
跳进江水的刹那,王红旭也许只是出于一个父亲的本能,想赶紧把孩子救上来。正因如此,他才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
王红旭的离去,最为伤心的莫过于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然而,哀恸之中,深明大义的父母,则为儿子的英雄行为深感骄傲和自豪。
“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是正能量的东西,他绝对不说一个‘不’字。只要办得到的、帮得到的,他绝对要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李永兰可以肯定的是,“假设有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他依然会选择奋不顾身。”
“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6月17日,天阴沉沉的。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尽管王红旭离去已两个多星期,可悲傷仍旧写在每一名师生的脸上。
王红旭靠墙边的办公桌上,上课时用的秒表静静地躺在那里。下面压着的是学生们上一次体能测试的成绩单,只是学生们再也盼不来他在结尾处的签字。
看着空落落的办公桌,学校办公室主任叶郑不禁潸然泪下。
翻开手机相册,照片上、视频里的王红旭总是在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随着叶郑视线的模糊,办公桌前、教室里、操场上,那个活力十足的熟悉身影似乎并未走远。
“只要看到他,就会倍感亲切。我跟他父母差不多的年龄,每次看到我,他都会喊我‘洪妈’。”退休教师洪丽介绍说,王红旭就像他的儿子一样,乐观、幽默、开朗。
张亚也是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和王红旭共事6年。两人既是同事,又是挚友。
事发时,张亚一家人正好与王红旭一家三口在一起。尽管亲眼看到王红旭被江水卷走,但她一直企盼着能有奇迹发生:“我是眼睁睁看着他被江水冲走的。没被打捞上来之前,我们都还觉得他有生还的希望。”
六年级7班,同学们眼泛泪花,回忆着与体育老师王红旭在一起的时光。
马上就要迎来小学毕业,原本是要和老师们挥手告别的,可谁也没想到,与王老师的告别竟成了永别。“儿童节前,我们还笑嘻嘻地说‘再见’,但是儿童节一过,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抑制不住内心的伤痛,学生彭政然哽咽着说。
在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副校长赵红的内心深处,她坚信即便时间倒流,遇到同样情况,王红旭还是会选择义无反顾。她的坚信不无道理,1986年底出生的王红旭,一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作为一名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2019年10月25日,王红旭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学校党组织。牺牲前,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正在接受党组织考察。
王红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像箭一样冲出去”的那一刻,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6月11日,教育部发文追授王红旭“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大力表彰和宣传其先进事迹。
对王红旭12年教师职业生涯,教育部给予了高度评价: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忘我奉献,在平凡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是深受师生和家长喜爱的好老师。他潜心育人,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改革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教育部如是肯定。
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王红旭在危难时刻舍身勇救儿童,教育部称其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教育部赞扬王红旭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是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青年教师中学党史、干实事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王红旭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潜心育人、辛勤耕耘的赤诚情怀,学习他以德施教、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教育部发出号召。
王红旭家中,一家三代人均从事着教育工作。他的爷爷、奶奶、父母都在万州区铁炉学校当老师,爷爷曾是校长,父亲依旧在教书。王红旭和妻子皆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同为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
正如教育部评价,出身教师世家的王红旭,秉承一家三代人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家风传统,传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师风,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充分展现出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和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
今年6月1日,在勇救两名落水儿童时,王红旭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5岁。他用一颗善良的心和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王红旭始终将这句话牢记在心,这正是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所在。
继市文明委追授“重庆好人”,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追授“重庆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后,6月11日,教育部又追授王红旭“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6月17日,重庆市委政法委发布消息,经评审并报市政府审定,拟授予王红旭市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假设有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他依然会选择奋不顾身”
6月16日,大渡口区康田栖樾小区。提及独子,王红旭的父母王平和李永兰“痛到了心尖尖上”。从当事人、围观群众的讲述以及影像资料中,儿子奋不顾身的身影,像放电影般不断在两人眼前浮现。
6月1日下午6时许,两名儿童在大渡口区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
危急时刻,王红旭丢下自己3岁的孩子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两名落水小孩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
经多方搜救,6月2日下午4时许,王红旭的遗体在出事水域附近被找到。
熟悉王红旭的朋友、同事都说,英雄,其实也只是平凡人。
梁鑫,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生前“传帮带”的徒弟。在他心目中,师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勇敢。
“以前我们一起去参加拓展训练时,高空中,可能也就一米左右的距离,所有体育老师都是一跨就过去了,他就是不敢,整个人都在发抖。犹豫很久很久,他才终于迈出了那一步。”梁鑫分析,可能是师父恐高的原因。
跳进江水的刹那,王红旭也许只是出于一个父亲的本能,想赶紧把孩子救上来。正因如此,他才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
王红旭的离去,最为伤心的莫过于年迈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然而,哀恸之中,深明大义的父母,则为儿子的英雄行为深感骄傲和自豪。
“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是正能量的东西,他绝对不说一个‘不’字。只要办得到的、帮得到的,他绝对要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李永兰可以肯定的是,“假设有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他依然会选择奋不顾身。”
“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6月17日,天阴沉沉的。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尽管王红旭离去已两个多星期,可悲傷仍旧写在每一名师生的脸上。
王红旭靠墙边的办公桌上,上课时用的秒表静静地躺在那里。下面压着的是学生们上一次体能测试的成绩单,只是学生们再也盼不来他在结尾处的签字。
看着空落落的办公桌,学校办公室主任叶郑不禁潸然泪下。
翻开手机相册,照片上、视频里的王红旭总是在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随着叶郑视线的模糊,办公桌前、教室里、操场上,那个活力十足的熟悉身影似乎并未走远。
“只要看到他,就会倍感亲切。我跟他父母差不多的年龄,每次看到我,他都会喊我‘洪妈’。”退休教师洪丽介绍说,王红旭就像他的儿子一样,乐观、幽默、开朗。
张亚也是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和王红旭共事6年。两人既是同事,又是挚友。
事发时,张亚一家人正好与王红旭一家三口在一起。尽管亲眼看到王红旭被江水卷走,但她一直企盼着能有奇迹发生:“我是眼睁睁看着他被江水冲走的。没被打捞上来之前,我们都还觉得他有生还的希望。”
六年级7班,同学们眼泛泪花,回忆着与体育老师王红旭在一起的时光。
马上就要迎来小学毕业,原本是要和老师们挥手告别的,可谁也没想到,与王老师的告别竟成了永别。“儿童节前,我们还笑嘻嘻地说‘再见’,但是儿童节一过,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抑制不住内心的伤痛,学生彭政然哽咽着说。
在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副校长赵红的内心深处,她坚信即便时间倒流,遇到同样情况,王红旭还是会选择义无反顾。她的坚信不无道理,1986年底出生的王红旭,一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作为一名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2019年10月25日,王红旭郑重地写下入党申请书,交给了学校党组织。牺牲前,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正在接受党组织考察。
王红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像箭一样冲出去”的那一刻,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6月11日,教育部发文追授王红旭“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大力表彰和宣传其先进事迹。
对王红旭12年教师职业生涯,教育部给予了高度评价: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潜心育人、忘我奉献,在平凡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是深受师生和家长喜爱的好老师。他潜心育人,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改革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教育部如是肯定。
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王红旭在危难时刻舍身勇救儿童,教育部称其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教育部赞扬王红旭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是教育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青年教师中学党史、干实事涌现出的杰出代表。
“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王红旭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潜心育人、辛勤耕耘的赤诚情怀,学习他以德施教、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教育部发出号召。
王红旭家中,一家三代人均从事着教育工作。他的爷爷、奶奶、父母都在万州区铁炉学校当老师,爷爷曾是校长,父亲依旧在教书。王红旭和妻子皆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同为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
正如教育部评价,出身教师世家的王红旭,秉承一家三代人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家风传统,传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师风,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充分展现出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和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