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灵沟通,就能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班主任的一切工作是为他们的现在和将来发展负责,情通而理达,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效应,心诚则灵。
关键词: 中学生异性交往班主任引导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天真烂漫,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做着理想的梦。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发展和性成熟对中学生心理发展有极大影响,它使学生感到自己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体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现,也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的感到好奇新颖,有的感到不安、羞涩和恐惧。大部分女生对月经初潮表现消极,有的把月经称为“倒霉”。性成熟也使男女生意识到两性关系,注意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外表仪容。对于这种生理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变化,班主任要给予充分的关怀、照顾、指导,避免一些消极情绪的扩展和影响。总之,学生很多心理上、生理上的问题,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异性交往”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心理也在发展变化,一方面社会交往的需要增多,并希望他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不轻易透露自己内心世界的秘密,因而产生心理的闭索性和寂寞感。班主任应针对这种闭索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对他们及时疏导,而不是采取强制的办法和施加压力,对他们加以斥责。如果教师以成人思想胡乱猜测学生的内心活动,就不会有任何好处。班主任要关心热爱和体贴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他们感到无人照顾而苦恼孤独时,班主任要给予真诚的启迪和疏导。
2006年刚升初二,我班王霞突然要退学。王霞性格孤僻,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平时总喜欢独自一人凭栏远眺,像是有什么心事。我通过调查和一段细心的观察,发现原来她喜欢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朱先龙。朱先龙落落大方,一表人才,工作能力强,威望高,团结同学。王霞坠入了情网不能自拔。校运会上,她带上相机,拍下了朱先龙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回家后,她把朱先龙的相片摊了一桌,自已默默地瞅着,瞧着,母亲发现女儿这种痴情的样子,难以言表。
王霞知道自己相貌一般,家庭条件不好,学习成绩平平,朱先龙一定不会爱上她的。可这些朱先龙一无所知,她就这样在单相思中煎熬,痛苦脆弱至极,想到了退学,退学就能摆脱苦恼吗?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我知道,班主任不能视早恋为洪水猛兽,肆意堵截,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应该第一保密,第二疏导,将他俩调到前后桌,条件是:她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督导下按时回家。此后,王霞为取得对方的好感,发奋读书,终于在年终考试中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而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朱先龙,随着知识的增加,鉴赏水平提高了,思想渐渐地转变了,她发现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同学。王霞终于在我的指导下自觉走出了误区,越过了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碍。
中学生已经步入了人生最美丽、最灿烂的季节。女生喜欢在男生面前展示自己,渴望与异性交往,甚至于陷入爱河。她们爱看爱的诗句、散文、小说,愿唱爱情歌曲,开始注意打扮自己,等等,这些都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因此,班主任应时时观察学生,告诉他们不必害怕,不必痛苦,更不必退学,这根本不是什么羞涩的事。要知道,一个人“没有异性朋友太不可救药了”。有的教师杞人忧天,压抑学生,封闭学生,在教室里冥思苦想,但愿学生生活在古物保存所里,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海上神山里,使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变化毫无感觉,就安全太平了。此类做法,只能适得其反。著名作家刘绍棠夫妇的爱情之种就是在中学时代播下的,就是班主任帮助他们收藏了这颗爱的种子,待双方大学毕业后再物归原主,成全了这对伉俪,这不但没有阻碍他们的学习,反而成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对此班主任可引以为鉴。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异性彼些尊重,对异性如同兄弟姐妹相处,禁守分寸,真诚合作,是异性交往的良好风范,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要以纯洁的友谊为前提,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害自己,又不伤害别人,在互帮互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控制自己,这样美丽的理想才能实现。中学阶段正是储备人生健康、知识素质的关键时期。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发掘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并积极疏导才能稳定班集体,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酿造更多的栋梁之才。
对于学生“异性交往”的处理,我有如下体会:
(一)班主任要正视男女交往问题。首先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充分相信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纯洁的。
(二)遇到类似问题要坚持冷处理,要通过个别谈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宜在公共场合大张旗鼓地批评是非,保护学生的自尊。
(三)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明辨是非的机会,消除男女生之间彼此的神秘感。例如: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展露观点,实现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
(四)随时给予正确的导向,纠正发现的偏差,使异性交往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作为班主任,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有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向更好更大的理想迈进,坚信转弯处就是太阳。
参考文献:
[1]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论坛(中).
关键词: 中学生异性交往班主任引导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天真烂漫,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做着理想的梦。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发展和性成熟对中学生心理发展有极大影响,它使学生感到自己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体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现,也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的感到好奇新颖,有的感到不安、羞涩和恐惧。大部分女生对月经初潮表现消极,有的把月经称为“倒霉”。性成熟也使男女生意识到两性关系,注意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外表仪容。对于这种生理变化所引起的心理变化,班主任要给予充分的关怀、照顾、指导,避免一些消极情绪的扩展和影响。总之,学生很多心理上、生理上的问题,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异性交往”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心理也在发展变化,一方面社会交往的需要增多,并希望他人理解,另一方面又不轻易透露自己内心世界的秘密,因而产生心理的闭索性和寂寞感。班主任应针对这种闭索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对他们及时疏导,而不是采取强制的办法和施加压力,对他们加以斥责。如果教师以成人思想胡乱猜测学生的内心活动,就不会有任何好处。班主任要关心热爱和体贴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他们感到无人照顾而苦恼孤独时,班主任要给予真诚的启迪和疏导。
2006年刚升初二,我班王霞突然要退学。王霞性格孤僻,很少与其他同学交往,平时总喜欢独自一人凭栏远眺,像是有什么心事。我通过调查和一段细心的观察,发现原来她喜欢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朱先龙。朱先龙落落大方,一表人才,工作能力强,威望高,团结同学。王霞坠入了情网不能自拔。校运会上,她带上相机,拍下了朱先龙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回家后,她把朱先龙的相片摊了一桌,自已默默地瞅着,瞧着,母亲发现女儿这种痴情的样子,难以言表。
王霞知道自己相貌一般,家庭条件不好,学习成绩平平,朱先龙一定不会爱上她的。可这些朱先龙一无所知,她就这样在单相思中煎熬,痛苦脆弱至极,想到了退学,退学就能摆脱苦恼吗?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我知道,班主任不能视早恋为洪水猛兽,肆意堵截,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应该第一保密,第二疏导,将他俩调到前后桌,条件是:她必须在老师和家长的督导下按时回家。此后,王霞为取得对方的好感,发奋读书,终于在年终考试中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而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朱先龙,随着知识的增加,鉴赏水平提高了,思想渐渐地转变了,她发现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同学。王霞终于在我的指导下自觉走出了误区,越过了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碍。
中学生已经步入了人生最美丽、最灿烂的季节。女生喜欢在男生面前展示自己,渴望与异性交往,甚至于陷入爱河。她们爱看爱的诗句、散文、小说,愿唱爱情歌曲,开始注意打扮自己,等等,这些都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因此,班主任应时时观察学生,告诉他们不必害怕,不必痛苦,更不必退学,这根本不是什么羞涩的事。要知道,一个人“没有异性朋友太不可救药了”。有的教师杞人忧天,压抑学生,封闭学生,在教室里冥思苦想,但愿学生生活在古物保存所里,生活在与世隔绝的海上神山里,使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变化毫无感觉,就安全太平了。此类做法,只能适得其反。著名作家刘绍棠夫妇的爱情之种就是在中学时代播下的,就是班主任帮助他们收藏了这颗爱的种子,待双方大学毕业后再物归原主,成全了这对伉俪,这不但没有阻碍他们的学习,反而成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对此班主任可引以为鉴。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异性彼些尊重,对异性如同兄弟姐妹相处,禁守分寸,真诚合作,是异性交往的良好风范,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要以纯洁的友谊为前提,这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害自己,又不伤害别人,在互帮互学中,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控制自己,这样美丽的理想才能实现。中学阶段正是储备人生健康、知识素质的关键时期。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发掘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并积极疏导才能稳定班集体,使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酿造更多的栋梁之才。
对于学生“异性交往”的处理,我有如下体会:
(一)班主任要正视男女交往问题。首先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充分相信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纯洁的。
(二)遇到类似问题要坚持冷处理,要通过个别谈话,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宜在公共场合大张旗鼓地批评是非,保护学生的自尊。
(三)在恰当的时候给学生明辨是非的机会,消除男女生之间彼此的神秘感。例如: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展露观点,实现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
(四)随时给予正确的导向,纠正发现的偏差,使异性交往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总之作为班主任,所做的一切都应该有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向更好更大的理想迈进,坚信转弯处就是太阳。
参考文献:
[1]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论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