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对当前国内民族器乐创作作品的简要分析,发现目前出现了很多背离了传统民族器乐风格的作品,而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笔者期望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以及给予的拙见,能对后来的音乐工作者在创作民族器乐作品时起到一个启示作用。
【关键词】民族器乐;创作;思考与建议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个民族与各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带有西方音乐色彩的民族器乐作品横空出世。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作品中有很多比较优秀的作品,但是,也有很多作品背离了继承传统民族器乐的风格特征,而是变成了对国外音乐风格的复制。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来说,笔者在为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日渐繁荣而欣喜的之时,也同时感到了一丝忧虑。
一、西方作曲技法的民族器乐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出现,西方文化在中国得以迅速的蔓延。在音乐界,出现了诸多具有西方现代主义气质的中国作曲家,他们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技法,并把其与我国民族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使得他们创作的作品无论在曲式结构布局、和声还是配器等方面,都独具一格。例如,叶小纲的古筝曲《和》、瞿小松的《打击乐协奏曲》、谭盾的《拉弦乐组曲》等作品中,都存在着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
笔者以为,我们不能否认作曲家运用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给中国民族器乐的创作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发展,但是这些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作为当代人称之为“新民乐”的作品,是否有些背离了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呢。
二、西方音乐风格的复制
在时下的民族器乐曲中,不仅有很多采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的作品,还存在一些民歌及西方乐曲的民乐改编曲(如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为小提琴所写的《野蜂飞舞》改编的民乐作品)。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用一首乐曲改编为不同乐器演奏形态的作品形式,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就存在着分别用二胡、笙、琵琶等很多乐器的改编曲形式。笔者认为,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改编作品,多少另听众有些审美疲劳。一方面说明了原曲创作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我国优秀民族器乐作品的匮乏之处。
三、民族器乐创作教育体系不足
谈到教育体系,为什么西方音乐从发展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为什么西方有成套的从599到740乃至肖邦、李斯特等非常系统钢琴教学的练习曲,然而中国至今却没有一套能够普及而且比较系统的民族器乐教学的练习曲,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获得我们音乐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放眼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和流变是主流,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我们不能简单或片面地运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模式来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否则只会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断裂,而逐渐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笔者认为,我们的民族器乐创作之所以形成目前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我们音乐教育的领域,因为我们国家对民族音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而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又普遍采用欧美体制,授课内容与课程安排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作曲课的必修课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全部都是采用西方系统的作曲理论,但是并没有学校专门设立系统的民族曲式、民族器乐配器等课程,即使有,也没有作为主要的教学计划。
四、对民族器乐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针对我们民族器乐创作的问题,理应对我们民族器乐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1.我国音乐专业院校,应该学习西方的学科建设经验和理论教学经验,开设专门针对我国民族器乐的作曲“四大件”,即:民族和声学、民族曲式学、民族配器学、民族乐理,把民族作曲“四大件”作为音乐学、作曲以及民乐等系的必修学科。
2.在各个专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中增大民族音乐视唱谱例的占有比例,使学生能够建立对民族音乐良好的调式感觉。
3.合并音乐学作曲两系。因为民族器乐的创作者要创作出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不仅要有创新性思维与扎实的作曲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音乐学研究、考察和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
4.目前,我国民族器乐的创作者在创作民族器乐曲的时候,绝大多数还是只停留在对地方民歌或者小曲改编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作者在创作一部有关民族地方风格乐曲的时候,应该运用自己所学的音乐学知识,在深入了解此地风俗习惯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中国风味的“ 中国民族音乐”。
21世纪,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大融合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是表明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一定要以一种形式逐渐走上同一化。而是应该借鉴和吸收对我们民族音乐有用的外来养分来发展我们民族特色音乐。那么如何在这种趋势中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好的进行民族化的器乐创作,让我国民乐更加繁荣健康的发展下去,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青《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初创时期的探索轨迹(上)(下)》,载《音乐研究》2009年第1 期。
[2]狄其安《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形态》,载《沧桑》2008年第2期。
[3]唐朴林《我的民族器乐创作之路》,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康印昌《把跟留住—浅谈民乐演奏与民乐创作》,载《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姜旭,男,榆林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关键词】民族器乐;创作;思考与建议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个民族与各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带有西方音乐色彩的民族器乐作品横空出世。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些作品中有很多比较优秀的作品,但是,也有很多作品背离了继承传统民族器乐的风格特征,而是变成了对国外音乐风格的复制。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来说,笔者在为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日渐繁荣而欣喜的之时,也同时感到了一丝忧虑。
一、西方作曲技法的民族器乐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出现,西方文化在中国得以迅速的蔓延。在音乐界,出现了诸多具有西方现代主义气质的中国作曲家,他们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技法,并把其与我国民族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使得他们创作的作品无论在曲式结构布局、和声还是配器等方面,都独具一格。例如,叶小纲的古筝曲《和》、瞿小松的《打击乐协奏曲》、谭盾的《拉弦乐组曲》等作品中,都存在着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
笔者以为,我们不能否认作曲家运用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给中国民族器乐的创作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发展,但是这些运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作为当代人称之为“新民乐”的作品,是否有些背离了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呢。
二、西方音乐风格的复制
在时下的民族器乐曲中,不仅有很多采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的作品,还存在一些民歌及西方乐曲的民乐改编曲(如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为小提琴所写的《野蜂飞舞》改编的民乐作品)。除此之外,还存在着用一首乐曲改编为不同乐器演奏形态的作品形式,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就存在着分别用二胡、笙、琵琶等很多乐器的改编曲形式。笔者认为,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改编作品,多少另听众有些审美疲劳。一方面说明了原曲创作的成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我国优秀民族器乐作品的匮乏之处。
三、民族器乐创作教育体系不足
谈到教育体系,为什么西方音乐从发展到现在仍然是经久不衰,为什么西方有成套的从599到740乃至肖邦、李斯特等非常系统钢琴教学的练习曲,然而中国至今却没有一套能够普及而且比较系统的民族器乐教学的练习曲,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获得我们音乐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放眼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承和流变是主流,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我们不能简单或片面地运用西方音乐的创作模式来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否则只会让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断裂,而逐渐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笔者认为,我们的民族器乐创作之所以形成目前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我们音乐教育的领域,因为我们国家对民族音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而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又普遍采用欧美体制,授课内容与课程安排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作曲课的必修课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全部都是采用西方系统的作曲理论,但是并没有学校专门设立系统的民族曲式、民族器乐配器等课程,即使有,也没有作为主要的教学计划。
四、对民族器乐发展的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针对我们民族器乐创作的问题,理应对我们民族器乐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1.我国音乐专业院校,应该学习西方的学科建设经验和理论教学经验,开设专门针对我国民族器乐的作曲“四大件”,即:民族和声学、民族曲式学、民族配器学、民族乐理,把民族作曲“四大件”作为音乐学、作曲以及民乐等系的必修学科。
2.在各个专业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课程中增大民族音乐视唱谱例的占有比例,使学生能够建立对民族音乐良好的调式感觉。
3.合并音乐学作曲两系。因为民族器乐的创作者要创作出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不仅要有创新性思维与扎实的作曲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音乐学研究、考察和分析能力也是必要的。
4.目前,我国民族器乐的创作者在创作民族器乐曲的时候,绝大多数还是只停留在对地方民歌或者小曲改编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作者在创作一部有关民族地方风格乐曲的时候,应该运用自己所学的音乐学知识,在深入了解此地风俗习惯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中国风味的“ 中国民族音乐”。
21世纪,世界经济与文化的大融合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是表明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一定要以一种形式逐渐走上同一化。而是应该借鉴和吸收对我们民族音乐有用的外来养分来发展我们民族特色音乐。那么如何在这种趋势中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更好的进行民族化的器乐创作,让我国民乐更加繁荣健康的发展下去,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青《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初创时期的探索轨迹(上)(下)》,载《音乐研究》2009年第1 期。
[2]狄其安《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形态》,载《沧桑》2008年第2期。
[3]唐朴林《我的民族器乐创作之路》,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康印昌《把跟留住—浅谈民乐演奏与民乐创作》,载《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姜旭,男,榆林学院艺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