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小学语文第一课时中的词语教学,我的眼前不禁浮现这样的情景:课前,老师把生字组成词语挨个儿写在一块小黑板上,在生字上注好拼音;生字中容易写错的笔画用红色或黄色的粉笔突出来;写了满满一块小黑板(生字表上的“三会字”是总归要写的,绿线里面的“两会字”就看情况了)。课上,老师就把这块写满生字词语的小黑板挂起来,逐个地反复地读,记字形,解词义,还要扩词、造句……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起码有一半花在这里。结果呢?词语会读了,理解还停留在读词典上的解释的阶段,甚至没有充分的时间把融入词语的课文读通顺、流利。细想之,问题就出在这样的词语教学上。
第一,孤立——目标单一化。词语教学是第一课时中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除此之外,第一课时应该还有其他教学目标: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等等。而以上教学只是为“词语教学”而“词语教学”,没有考虑第一课时几个教学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机整合,把词语教学孤立起来,“高耗低效”在所难免。
第二,僵化——过程模式化。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教词语的,后来我当了老师,还是这样教词语,只是把小黑板换成了投影、大屏幕。这似乎成了第一课时中词语教学的一种模式。不同的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同一种方法重复“昨天的故事”,按照这个相对固定的流程机械枯燥地教学,老师没有生动灵活的思维,自然也没有学生眼前一亮的惊喜。僵化的词语教学,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第一课时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阻碍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第一课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变得很没劲,以致在公开课中很少露面,可第一课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词语教学也是必然中的必然。究竟怎样打开那一扇关上很久的窗呢?
近年来,许多评优课、公开课都把教学内容直接指向了第一课时,一些年轻的特级教师更是把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一气呵成。我校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上,开展了第一课时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发现:传统词语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学目标的单一化。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设法通过词语教学,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词语教学成了第一课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点。词语教学,打破了它固有的僵化的模式,变得精彩纷呈、富有个性起来。
一、分组出示,妙理脉络
把课文中的词语重新分组组合,教学词语的过程同时也是理清文章脉络的过程。
案例:苏教版第五册22课《金子》教学片断:
第一步:出示第一组词。
蜂拥而至?摇?摇?摇一无所获?摇?摇扫兴
不甘心落空?摇?摇埋头苦干?摇?摇失望
(1)指名读正确。相机指导生字“甘”的笔顺——“甘”自有两竖,就像两个兄弟,左边的是弟弟,要写得短一些;右边的是哥哥,要写得长一些。最后才关上两扇门(写两横)。
(2)理解词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或“老师来考考大家,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吗?)怎么读才能读出它的意思来?再指名读读。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来。(学生再读1—2自然段)
(3)能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成一到两句连贯的话吗?结合课文内容试一试。
(4)小结:像这样,把段落中的关键词语找出来,连成一两句通顺的话,就能概括这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出示第二组词语。
倾盆大雨?摇?摇若有所悟?摇?摇留下
实现梦想?摇?摇不无骄傲
(1)先读给自己听,再读给同桌听,然后站起来大声读给大家听。
(2)读准“倾盆大雨”中的前后鼻韵,还有哪个词语的意思和它一样?
(3)谁能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几句话吗?再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
简析:以上教学,把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词按课文内容重新组合,形成两组联系紧密的词语组合。教学中除了正确认读、理解词义外,还在貌似连词成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理解课文,把每组词语连起来组成一段话,即弄清课文的前因后果,使课文脉络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呈现。
二、反复出示,指导朗读
把词语读熟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词语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目的地把某些词语反复出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苏教版第六册第22课《海底世界》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读了课文,你知道海底有哪些声音?
(老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出示词卡:“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
师:小朋友真不简单,只读了两遍课文就把这几个生字都读准确了。其他小朋友会读了吗?(指名学生读,齐读,学生都能读准确了。)
师:那小朋友在海底世界听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声音呢?(老师故意大声地读“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
生:不是这样的,应该没有这么大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说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小朋友可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关键词。老师把这个词写下来!
(一边写一边说。)这个词语里有两个生字呢,小朋友要看仔细了。穴宝盖的下面宽,提撇见面爱穿插(写“窃”),第二个“窃”我们一起写。学生书写。再看“私”,右边短小居中间,点要撑开写大点。学生书写。
师:“窃窃私语”就是怎样说话呢?理解了这个词语,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该怎么读呢?
生很小声地读“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
师:是呀,这些窃窃私语我们本来还听不到呢!戴上水中听音器,我们再来听听——
(小黑板出示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老师引读这句话。
师:这么多的声音有趣吗?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简析:“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和“窃窃私语”集中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生字,教学中老师把这几个词语当成了撬动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杠杆。通过反复出现,学生不仅把词语读正确了,而且主动理解了词语,更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了读好课文的方法。整个过程学生是主动的,是积极的,也是很快乐的。用“事半功倍”形容这样的词语教学一点也不过分。
三、归类听写,暗藏玄机
把词语分类进行听写,把预习检查、听力训练、词语归类等训练暗含其中,达到“一箭双雕”、“一箭多雕”的效果。
案例:苏教版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同学们预习过吗?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让你终生受益。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不知道干什么能有勇气上来的老师佩服他。
带着课文上来,请你们听写三组次,最好能不看课文就写,假如忘记了可以偷偷看一下。老师只念一遍,而且是一下子念,所以要听清楚。其他同学自己找一本本子写。
第一组: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师:你还可以再写一个和上面四个词是同一类的,随便你写什么。
第二组:倭瓜 黄瓜 玉米 韭菜 谷穗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先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这叫信息;再把词写完整,这叫诀窍。(表扬中暗藏方法指导。)
第三组: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菜
师:要注意这五个词语之间有哪些内在的联系,了解了有助于你把他们记住。
师:下面有个词,你把它归类——草帽,一定要写到,你思考选择写在哪里?
师:(问第一个学生)你为什么不写“草帽”?
生:因为这几个都是昆虫,“草帽”不是。
师:(问第二个学生)你为什么不写“草帽”?
生:因为这几个都是农作物,“草帽”不是。
师:说得更通俗一点,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庄稼。这里面有个“倭瓜”,见过吗?吃过吗?
生:就是莴苣。(笑)
生: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说是倭瓜。
师:(问第三个学生)你为什么不写“草帽”?
生:这几个词都是写干农活,“草帽”不是。
老师纠正“下种”的“种”生字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法。
师:那么“草帽”应该写在哪里呢?
生:应该单独写在旁边。
老师范写“草帽”,边写边并提醒:两横,不与竖连着,这是因为古代的帽子两根带子不相连,所以两横不能与竖连起来。
师:刚才这些词语全写对的举手,了不起。今后我们预习要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划下来,读读写写记记,如果有可能可以把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归类,这样可以使我们记得快,记得牢。
简析:这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片段,我觉得堪称经典。他以学生预习后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听写词语时用“只说一遍”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听力,又通过表扬学生教给学生维持记忆的科学方法。看似随意的听写词语练习,实则颇具匠心地渗透了培养良好预习习惯的教育;易错生字“帽”的引入,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编排规则,为下文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这十四分钟的词语教学,真可谓匠心独具,一箭多雕。
四、媒体演示,水到渠成
用多媒体展示与词语教学有关的场景,使一些重点词语的教学显得更自然、清晰而水到渠成。
案例:苏教版第六册第九课《少年王勃》教学片断:
师:课文中说《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想不想看看王勃的这篇文章?
老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自己制作的PPT,画面上,先是出现一支毛笔,按笔画写出了题目“滕王阁序”,然后逐字出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接着,出现内容的速度越来越快,先是一句一句出现,再是几句几句出现,接着是一段一段出现,最后是余下几段一起出现。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啊啊”的惊叹声。
师:小朋友,这篇《滕王阁序》共764个字,我们现在还看不懂。当年,19岁的王勃却能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令人佩服。请你也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写《滕王阁序》时的王勃是怎样的。
学生读课文。一生:我觉得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真是胸有成竹。
师:就是说王勃在写《滕王阁序》前——(学生接口)就很有把握了。
师:是呀,在写作之前就想好了该怎样写就是“胸有成竹”,(板书),也叫“成竹在胸”。(指导“胸”的写法。)
生:我觉得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真是文思如泉。(教师板书“文思如泉”。)
师:就是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的思路就像——(学生接口)泉水一样源源不断。
生:我觉得王勃写《滕王阁序》是笔走如飞。我看到毛笔舞得那样飞快,就像是蛇在飞快地游动,他写得真快!(教师板书“笔走如飞”。)
师:是呀,正因为王勃写《滕王阁序》前胸有成竹,所以在写的时候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令人拍案叫绝!
…………
简析:运用多媒体教学词语时最常见的用法是替代小黑板出示词语。以上教学完全打破了这一惯例,令人耳目一新。大屏幕上展示的《滕王阁序》,全文正如一根导火索,把课文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理解的“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词连成一体,并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把看到的PPT画面和课文结合起来,几乎不费力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较好地完成了第一课时的词语教学任务,同时为第二课时中体会王勃的才华横溢作了很好的铺垫。其实制作这样的PPT课件并不难,花费的时间也不多,课上展示的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效果却一点也不差。这样“低耗高效”的多媒体辅助词语教学完全可以像家常菜那样为广大教师所用。
以上列举了四个第一课时中的词语教学片段,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共同的思想。词语教学设计要真正面向学生,怎样设计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怎样设计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词语教学不能简单化。要努力把第一课时的几个教学目标整合起来,选择最佳时机、最佳方法,把词语教学目标和其他目标相互渗透、交叉,甚至融为一体。
打开词语教学的另一扇窗,去呼吸窗外新鲜、自由的空气,从低效走向有效,进而超越有效,追求高效,我们一直在努力。
第一,孤立——目标单一化。词语教学是第一课时中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除此之外,第一课时应该还有其他教学目标: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等等。而以上教学只是为“词语教学”而“词语教学”,没有考虑第一课时几个教学目标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机整合,把词语教学孤立起来,“高耗低效”在所难免。
第二,僵化——过程模式化。我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教词语的,后来我当了老师,还是这样教词语,只是把小黑板换成了投影、大屏幕。这似乎成了第一课时中词语教学的一种模式。不同的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运用同一种方法重复“昨天的故事”,按照这个相对固定的流程机械枯燥地教学,老师没有生动灵活的思维,自然也没有学生眼前一亮的惊喜。僵化的词语教学,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第一课时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阻碍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第一课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变得很没劲,以致在公开课中很少露面,可第一课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词语教学也是必然中的必然。究竟怎样打开那一扇关上很久的窗呢?
近年来,许多评优课、公开课都把教学内容直接指向了第一课时,一些年轻的特级教师更是把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一气呵成。我校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研究上,开展了第一课时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发现:传统词语教学的弊端之一就是教学目标的单一化。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设法通过词语教学,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词语教学成了第一课时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支点。词语教学,打破了它固有的僵化的模式,变得精彩纷呈、富有个性起来。
一、分组出示,妙理脉络
把课文中的词语重新分组组合,教学词语的过程同时也是理清文章脉络的过程。
案例:苏教版第五册22课《金子》教学片断:
第一步:出示第一组词。
蜂拥而至?摇?摇?摇一无所获?摇?摇扫兴
不甘心落空?摇?摇埋头苦干?摇?摇失望
(1)指名读正确。相机指导生字“甘”的笔顺——“甘”自有两竖,就像两个兄弟,左边的是弟弟,要写得短一些;右边的是哥哥,要写得长一些。最后才关上两扇门(写两横)。
(2)理解词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或“老师来考考大家,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吗?)怎么读才能读出它的意思来?再指名读读。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读出你的理解来。(学生再读1—2自然段)
(3)能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成一到两句连贯的话吗?结合课文内容试一试。
(4)小结:像这样,把段落中的关键词语找出来,连成一两句通顺的话,就能概括这部分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出示第二组词语。
倾盆大雨?摇?摇若有所悟?摇?摇留下
实现梦想?摇?摇不无骄傲
(1)先读给自己听,再读给同桌听,然后站起来大声读给大家听。
(2)读准“倾盆大雨”中的前后鼻韵,还有哪个词语的意思和它一样?
(3)谁能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几句话吗?再联系课文内容试试看。
简析:以上教学,把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词按课文内容重新组合,形成两组联系紧密的词语组合。教学中除了正确认读、理解词义外,还在貌似连词成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理解课文,把每组词语连起来组成一段话,即弄清课文的前因后果,使课文脉络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呈现。
二、反复出示,指导朗读
把词语读熟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词语其实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目的地把某些词语反复出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案例:苏教版第六册第22课《海底世界》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读了课文,你知道海底有哪些声音?
(老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出示词卡:“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
师:小朋友真不简单,只读了两遍课文就把这几个生字都读准确了。其他小朋友会读了吗?(指名学生读,齐读,学生都能读准确了。)
师:那小朋友在海底世界听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声音呢?(老师故意大声地读“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
生:不是这样的,应该没有这么大声。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说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小朋友可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关键词。老师把这个词写下来!
(一边写一边说。)这个词语里有两个生字呢,小朋友要看仔细了。穴宝盖的下面宽,提撇见面爱穿插(写“窃”),第二个“窃”我们一起写。学生书写。再看“私”,右边短小居中间,点要撑开写大点。学生书写。
师:“窃窃私语”就是怎样说话呢?理解了这个词语,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该怎么读呢?
生很小声地读“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
师:是呀,这些窃窃私语我们本来还听不到呢!戴上水中听音器,我们再来听听——
(小黑板出示句子: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老师引读这句话。
师:这么多的声音有趣吗?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简析:“嗡嗡、啾啾、汪汪、打呼噜”和“窃窃私语”集中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生字,教学中老师把这几个词语当成了撬动第二自然段学习的杠杆。通过反复出现,学生不仅把词语读正确了,而且主动理解了词语,更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了读好课文的方法。整个过程学生是主动的,是积极的,也是很快乐的。用“事半功倍”形容这样的词语教学一点也不过分。
三、归类听写,暗藏玄机
把词语分类进行听写,把预习检查、听力训练、词语归类等训练暗含其中,达到“一箭双雕”、“一箭多雕”的效果。
案例:苏教版第十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同学们预习过吗?有一个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让你终生受益。老师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不知道干什么能有勇气上来的老师佩服他。
带着课文上来,请你们听写三组次,最好能不看课文就写,假如忘记了可以偷偷看一下。老师只念一遍,而且是一下子念,所以要听清楚。其他同学自己找一本本子写。
第一组: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师:你还可以再写一个和上面四个词是同一类的,随便你写什么。
第二组:倭瓜 黄瓜 玉米 韭菜 谷穗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他先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这叫信息;再把词写完整,这叫诀窍。(表扬中暗藏方法指导。)
第三组:栽花 拔草 下种 铲地 浇菜
师:要注意这五个词语之间有哪些内在的联系,了解了有助于你把他们记住。
师:下面有个词,你把它归类——草帽,一定要写到,你思考选择写在哪里?
师:(问第一个学生)你为什么不写“草帽”?
生:因为这几个都是昆虫,“草帽”不是。
师:(问第二个学生)你为什么不写“草帽”?
生:因为这几个都是农作物,“草帽”不是。
师:说得更通俗一点,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庄稼。这里面有个“倭瓜”,见过吗?吃过吗?
生:就是莴苣。(笑)
生: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说是倭瓜。
师:(问第三个学生)你为什么不写“草帽”?
生:这几个词都是写干农活,“草帽”不是。
老师纠正“下种”的“种”生字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法。
师:那么“草帽”应该写在哪里呢?
生:应该单独写在旁边。
老师范写“草帽”,边写边并提醒:两横,不与竖连着,这是因为古代的帽子两根带子不相连,所以两横不能与竖连起来。
师:刚才这些词语全写对的举手,了不起。今后我们预习要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划下来,读读写写记记,如果有可能可以把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归类,这样可以使我们记得快,记得牢。
简析:这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教学片段,我觉得堪称经典。他以学生预习后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听写词语时用“只说一遍”来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听力,又通过表扬学生教给学生维持记忆的科学方法。看似随意的听写词语练习,实则颇具匠心地渗透了培养良好预习习惯的教育;易错生字“帽”的引入,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编排规则,为下文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这十四分钟的词语教学,真可谓匠心独具,一箭多雕。
四、媒体演示,水到渠成
用多媒体展示与词语教学有关的场景,使一些重点词语的教学显得更自然、清晰而水到渠成。
案例:苏教版第六册第九课《少年王勃》教学片断:
师:课文中说《滕王阁序》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想不想看看王勃的这篇文章?
老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自己制作的PPT,画面上,先是出现一支毛笔,按笔画写出了题目“滕王阁序”,然后逐字出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接着,出现内容的速度越来越快,先是一句一句出现,再是几句几句出现,接着是一段一段出现,最后是余下几段一起出现。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阵阵“啊啊”的惊叹声。
师:小朋友,这篇《滕王阁序》共764个字,我们现在还看不懂。当年,19岁的王勃却能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令人佩服。请你也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说说写《滕王阁序》时的王勃是怎样的。
学生读课文。一生:我觉得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真是胸有成竹。
师:就是说王勃在写《滕王阁序》前——(学生接口)就很有把握了。
师:是呀,在写作之前就想好了该怎样写就是“胸有成竹”,(板书),也叫“成竹在胸”。(指导“胸”的写法。)
生:我觉得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真是文思如泉。(教师板书“文思如泉”。)
师:就是王勃写《滕王阁序》时的思路就像——(学生接口)泉水一样源源不断。
生:我觉得王勃写《滕王阁序》是笔走如飞。我看到毛笔舞得那样飞快,就像是蛇在飞快地游动,他写得真快!(教师板书“笔走如飞”。)
师:是呀,正因为王勃写《滕王阁序》前胸有成竹,所以在写的时候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令人拍案叫绝!
…………
简析:运用多媒体教学词语时最常见的用法是替代小黑板出示词语。以上教学完全打破了这一惯例,令人耳目一新。大屏幕上展示的《滕王阁序》,全文正如一根导火索,把课文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理解的“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词连成一体,并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把看到的PPT画面和课文结合起来,几乎不费力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较好地完成了第一课时的词语教学任务,同时为第二课时中体会王勃的才华横溢作了很好的铺垫。其实制作这样的PPT课件并不难,花费的时间也不多,课上展示的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效果却一点也不差。这样“低耗高效”的多媒体辅助词语教学完全可以像家常菜那样为广大教师所用。
以上列举了四个第一课时中的词语教学片段,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共同的思想。词语教学设计要真正面向学生,怎样设计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怎样设计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词语教学不能简单化。要努力把第一课时的几个教学目标整合起来,选择最佳时机、最佳方法,把词语教学目标和其他目标相互渗透、交叉,甚至融为一体。
打开词语教学的另一扇窗,去呼吸窗外新鲜、自由的空气,从低效走向有效,进而超越有效,追求高效,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