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构建起了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以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把“三维目标”由课堂中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教育科研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会强化教师的发展意识、明确教育科研的方向、增强教育科研的功能、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因此,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同样可从这三个维度来考虑。
一、知识和技能
此目标又叫结果性目标。在这里,“知识”指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提高。它们既包括课题主题所涉及的某一专业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教育科研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技能”指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所形成的运用所掌握知识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既包括课题研究中为解决问题而总结的某一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也包括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选题、论证,搜集、整理资料、分析、归纳、概括资料的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要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就要广泛搜集资料,参考大量文献,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学习;不仅要总结自己的经验,还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在课题研究中,还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提炼等加工处理。这样必然会提高教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此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里的“过程与方法”是指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学会科研的方法、尝试研究的做法、经历科研的过程、发现教育的规律、感受科研的乐趣、体验科研的成功,同时与他人分工合作,交流思想,分享收获等。
“教学即研究”。学校教育科研不是书斋式的理论研究,而应是行动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进行的。
教师不重在研究中获得“是什么”的科学知识,而重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智慧。研究的最终成果不只是追求成果的学术化,而更看重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完善与改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师将通过学习、实践、研究、总结、反思等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体会科研的历程,掌握科研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感受科研给自身生活的充实和自身专业的成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此目标又叫体验性目标,是指教师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倾向、感受等主观体验,如对科研是否喜爱、是否主动参与科研,参与教育科 研的目的和动机如何,科研给自己带来何种感受以及对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的看法等。
工作中,一些教师往往对教育科研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教育科研神秘论、教育科研无用论、教育科研功利化等等,这也是造成教师对教育科研在情感上疏远、态度上冷淡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在教育理论中寻找智慧,在协商交流中制定方案,在总结提炼中求得新的突破,在合作攻 关中实现新的超越,这种“柳暗花明”的收获怎能不让人喜爱科研、愿意参与科研呢?
更具体来说,通过教育科研,不仅解决了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规律,提高了一些认识,更重要的是催发了教师改变教育现状的激情,丰富了对待本职工作的情感,充实了对教育活动的体验,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改变了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让自己的生命过程更加精彩。
“成长即成果”。教育科研能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并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成果,这些都是显性的直接的。但教育科研能促进研究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升华乃至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这些隐性的不易被物化的成果,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最大成果,也是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如果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能自觉确立一些教师发展的目标,并在课题完成之后有意识地检查自身的发展,就会引导行动少走弯路,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和效果,更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把“三维目标”由课堂中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教育科研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会强化教师的发展意识、明确教育科研的方向、增强教育科研的功能、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因此,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同样可从这三个维度来考虑。
一、知识和技能
此目标又叫结果性目标。在这里,“知识”指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提高。它们既包括课题主题所涉及的某一专业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教育科研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技能”指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所形成的运用所掌握知识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既包括课题研究中为解决问题而总结的某一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也包括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选题、论证,搜集、整理资料、分析、归纳、概括资料的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要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就要广泛搜集资料,参考大量文献,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学习;不仅要总结自己的经验,还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在课题研究中,还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提炼等加工处理。这样必然会提高教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此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这里的“过程与方法”是指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学会科研的方法、尝试研究的做法、经历科研的过程、发现教育的规律、感受科研的乐趣、体验科研的成功,同时与他人分工合作,交流思想,分享收获等。
“教学即研究”。学校教育科研不是书斋式的理论研究,而应是行动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进行的。
教师不重在研究中获得“是什么”的科学知识,而重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智慧。研究的最终成果不只是追求成果的学术化,而更看重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完善与改进。所以学校教育科研不仅重结果更重过程,教师将通过学习、实践、研究、总结、反思等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体会科研的历程,掌握科研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感受科研给自身生活的充实和自身专业的成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此目标又叫体验性目标,是指教师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倾向、感受等主观体验,如对科研是否喜爱、是否主动参与科研,参与教育科 研的目的和动机如何,科研给自己带来何种感受以及对教育事业和本职工作的看法等。
工作中,一些教师往往对教育科研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教育科研神秘论、教育科研无用论、教育科研功利化等等,这也是造成教师对教育科研在情感上疏远、态度上冷淡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在教育理论中寻找智慧,在协商交流中制定方案,在总结提炼中求得新的突破,在合作攻 关中实现新的超越,这种“柳暗花明”的收获怎能不让人喜爱科研、愿意参与科研呢?
更具体来说,通过教育科研,不仅解决了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规律,提高了一些认识,更重要的是催发了教师改变教育现状的激情,丰富了对待本职工作的情感,充实了对教育活动的体验,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改变了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让自己的生命过程更加精彩。
“成长即成果”。教育科研能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并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等成果,这些都是显性的直接的。但教育科研能促进研究者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升华乃至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这些隐性的不易被物化的成果,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最大成果,也是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和目的所在。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如果教师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能自觉确立一些教师发展的目标,并在课题完成之后有意识地检查自身的发展,就会引导行动少走弯路,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和效果,更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