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对城市城址的选择,城市等级规模的界定,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以及对数字的运用都充分体现了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这种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充分体现了人类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对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同时,对我们今天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城市规划;人与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伴随城市迅速发展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生活空间逐渐缩小,资源消耗空前严重等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诸多学者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其实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就有很好体现。下面本人就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观念浅探如下。
一、从城市的选址来看,古代的城市文明最早出现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理环境。这样的地域环境使得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可以得到满足,这其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的具体体现
《管子·乘马》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度地篇》载“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肥饶者。乡山,左右绕水若泽”。这些说明了中国古人已经知道城址的选择要遵守“高亢、近水、向阳、避寒、避风”等基本原则。再者,这种依山傍水的城址,体现了古人所信奉的“负阴抱阳”的生态哲学观念,如《老子》所载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及《周易》所载的“一阴一阳之为道”,其实说的就是万物与自然环境要相协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实际上,这符合特定历史地理条件下人类发展的需要,比如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以及防洪防涝等,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规律。如素有“关山带河之险,沃野千里之富”的关中平原孕育了古长安,“披山戴河”的伊洛平原造就了古都洛阳,“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的地理形势成就了北京,“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造就了南京等;中到地方性区域城市,诸如“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的广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杭州,“片叶浮沉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的重庆,“七条琴川皆入海,个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以及成都、青岛、扬州等;小到古代的村落与民居,如云南丽江古镇,浙江桐乡乌镇,江苏昆山周庄古镇,山东周村等,都体现了这种“负阴抱阳”、天人和谐的思想。
二、城市规划除了要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外,它也要时刻满足着人类的精神方面需要
这方面,我们从中国的古代山水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诸如古代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等,都全面地体现了这种精神的需求。孔子在《说苑·杂言》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情趣及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智慧,成为我国古代山水审美思想的源头,在以后历代的山水文化中都可以找到这种精神的体现。如谢灵运的“天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左思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古人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追寻精神与灵魂的安静和幸福。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诗意般的栖居地,满足了人类的精神心理需求。所以,人类来自于自然,最终回归于自然,即生命的价值是大自然给予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古人对城市规模的界定是根据不同等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给予合理的规定,这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规划理念
《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成三个等级,即王城、城邑、采邑。《左传》有“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具体的规划可以参看下面的文献,《管子·乘马》载“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即特定的地理环境承载着特定大小的城市规模及相应数量的人口。《管子·八观》载“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即城市规模与人口、资源环境要相互协调,否则将失去生态的平衡,会出现饥荒、地荒。这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观念体现了现代科学中合理的环境容量理念,造就了“山水大聚会之所必结为都会,山水中聚会之所必结为市镇,山水小聚会之所必结为村落”(《商君书·徕民篇》)的城镇规划体系。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我国古代城市在辽阔的疆域上形成不同时期的城市等级体系。同时,这种观念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意义,为我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从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上看,首先,古代城市以体现《周礼·考工记》的规划理念最为普遍,这是所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影响的体现,即儒家提倡的等级尊卑有序观念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在历代的都城及中小城市规划建设中都体现了这一基本原则。
儒家封建礼制追求天意不可违背,君臣、长幼等尊卑有序。同时,还进一步追求礼与乐的和谐,进而对城市整体布局精心安排,“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这种规划理念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较为突出的有序感、整体感和较为统一的礼制规划风格。此外,这种规划在古人所信奉的神明崇拜及君权神授上,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它将代表天与人的中介桥梁——“天子”的皇宫或其他的主要建筑布置在中心位置。其隐含的思想就是追求与自然的沟通与和谐。
《管子·乘马》载“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即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应结合特定的地理条件,不必考究城市形式的规整,城市道路的曲直,而是突出个性特色,因地制宜,顺势利导,创造出各自的特色风貌,在实际的营造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城市的形态与空间布局和自然山川有机结合,人工与自然的衔接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这种规划的方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和谐思想,使人与自然达到共生、共存、共乐、共荣的关系,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有序循环。
五、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对数字地运用体现了古人对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家所具有人与自然统一为一体的宇宙观
数字本身是抽象的、无意义的,但当它与一些观念形态结合起来时,就具有了特定的精神内涵。在中国古代“3”这个数字,代表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观念。“5”代表了金、木、水、火、土和阴阳五行。“6”其卦为天,天在上,为高为大为尊,除它之外,其余皆小。“9”象征着九重天,寓意着尊贵。皇帝自命为天子,将其宫殿设在最恭敬上天的位置上。这些思想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例如,汉代的长安城开三个门;北京天安门和午门各开了五个门洞;唐朝的长安有六条街;汉魏洛阳城长九宽九,城开九门,以及高大建筑的三层台基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从人类的本性角度来看,它满足了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将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们是大地的产物,我们的生命就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动植物一样,我们也从它们身上汲取营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结构,它不断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要城市与环境处于和谐的统一,成为一个有机体,那么城市生态系统就将不断地向着有序的结构转化,表现出来的是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繁荣,人类的文明也会生生不息。
今天,我们社会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反思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总结他们对城市布局、建筑设计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城市规划的思考,有利于人类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望.管子·附校正[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关键词:古代;城市规划;人与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伴随城市迅速发展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交通拥堵愈演愈烈,生活空间逐渐缩小,资源消耗空前严重等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诸多学者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其实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就有很好体现。下面本人就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观念浅探如下。
一、从城市的选址来看,古代的城市文明最早出现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理环境。这样的地域环境使得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所需可以得到满足,这其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的具体体现
《管子·乘马》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度地篇》载“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肥饶者。乡山,左右绕水若泽”。这些说明了中国古人已经知道城址的选择要遵守“高亢、近水、向阳、避寒、避风”等基本原则。再者,这种依山傍水的城址,体现了古人所信奉的“负阴抱阳”的生态哲学观念,如《老子》所载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及《周易》所载的“一阴一阳之为道”,其实说的就是万物与自然环境要相协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实际上,这符合特定历史地理条件下人类发展的需要,比如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以及防洪防涝等,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规律。如素有“关山带河之险,沃野千里之富”的关中平原孕育了古长安,“披山戴河”的伊洛平原造就了古都洛阳,“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的地理形势成就了北京,“据龙蟠虎踞之雄,依负山带江之胜”造就了南京等;中到地方性区域城市,诸如“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的广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杭州,“片叶浮沉巴子国,两江襟带浮图关”的重庆,“七条琴川皆入海,个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以及成都、青岛、扬州等;小到古代的村落与民居,如云南丽江古镇,浙江桐乡乌镇,江苏昆山周庄古镇,山东周村等,都体现了这种“负阴抱阳”、天人和谐的思想。
二、城市规划除了要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外,它也要时刻满足着人类的精神方面需要
这方面,我们从中国的古代山水文化中可以找到很多,诸如古代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等,都全面地体现了这种精神的需求。孔子在《说苑·杂言》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审美情趣及先秦道家的生态美学智慧,成为我国古代山水审美思想的源头,在以后历代的山水文化中都可以找到这种精神的体现。如谢灵运的“天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左思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古人在宁静的大自然中追寻精神与灵魂的安静和幸福。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诗意般的栖居地,满足了人类的精神心理需求。所以,人类来自于自然,最终回归于自然,即生命的价值是大自然给予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古人对城市规模的界定是根据不同等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给予合理的规定,这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规划理念
《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成三个等级,即王城、城邑、采邑。《左传》有“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具体的规划可以参看下面的文献,《管子·乘马》载“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即特定的地理环境承载着特定大小的城市规模及相应数量的人口。《管子·八观》载“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即城市规模与人口、资源环境要相互协调,否则将失去生态的平衡,会出现饥荒、地荒。这些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观念体现了现代科学中合理的环境容量理念,造就了“山水大聚会之所必结为都会,山水中聚会之所必结为市镇,山水小聚会之所必结为村落”(《商君书·徕民篇》)的城镇规划体系。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我国古代城市在辽阔的疆域上形成不同时期的城市等级体系。同时,这种观念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意义,为我国古代文明的传承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从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上看,首先,古代城市以体现《周礼·考工记》的规划理念最为普遍,这是所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影响的体现,即儒家提倡的等级尊卑有序观念
《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在历代的都城及中小城市规划建设中都体现了这一基本原则。
儒家封建礼制追求天意不可违背,君臣、长幼等尊卑有序。同时,还进一步追求礼与乐的和谐,进而对城市整体布局精心安排,“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这种规划理念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较为突出的有序感、整体感和较为统一的礼制规划风格。此外,这种规划在古人所信奉的神明崇拜及君权神授上,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它将代表天与人的中介桥梁——“天子”的皇宫或其他的主要建筑布置在中心位置。其隐含的思想就是追求与自然的沟通与和谐。
《管子·乘马》载“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即在具体的城市规划中,应结合特定的地理条件,不必考究城市形式的规整,城市道路的曲直,而是突出个性特色,因地制宜,顺势利导,创造出各自的特色风貌,在实际的营造上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城市的形态与空间布局和自然山川有机结合,人工与自然的衔接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这种规划的方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和谐思想,使人与自然达到共生、共存、共乐、共荣的关系,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有序循环。
五、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对数字地运用体现了古人对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家所具有人与自然统一为一体的宇宙观
数字本身是抽象的、无意义的,但当它与一些观念形态结合起来时,就具有了特定的精神内涵。在中国古代“3”这个数字,代表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观念。“5”代表了金、木、水、火、土和阴阳五行。“6”其卦为天,天在上,为高为大为尊,除它之外,其余皆小。“9”象征着九重天,寓意着尊贵。皇帝自命为天子,将其宫殿设在最恭敬上天的位置上。这些思想应用于城市规划中,例如,汉代的长安城开三个门;北京天安门和午门各开了五个门洞;唐朝的长安有六条街;汉魏洛阳城长九宽九,城开九门,以及高大建筑的三层台基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从人类的本性角度来看,它满足了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将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们是大地的产物,我们的生命就是大地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动植物一样,我们也从它们身上汲取营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结构,它不断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只要城市与环境处于和谐的统一,成为一个有机体,那么城市生态系统就将不断地向着有序的结构转化,表现出来的是人居环境的不断优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繁荣,人类的文明也会生生不息。
今天,我们社会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反思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总结他们对城市布局、建筑设计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城市规划的思考,有利于人类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望.管子·附校正[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