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评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只有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才能较为客观、合理地评析历史事件。在实践中,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评析重大历史事件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唯物史观;评析历史事件;观点合理
史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读论结合,既要读,又要论。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读史评史能力,既有近期功用,又有长远意义。近期功用,就是帮学生提高考试分数。目前,成绩仍是学生得以深造的凭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长远意义,是为学生将来自主读史评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叶老先生讲的是语文,但也适用于历史。在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历史。比如厦大教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毕竟是一家之言,其观点未必都是客观合理的,如果没有自主的评史能力,就很容易盲从。因此,应把培养学生自主读史评史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但是,了解历史较为容易,评论历史就较难。对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有错误、荒谬的看法。怎样让学生较为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看法,这就涉及到评史者所站的立场问题。
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读史评史时,必须立足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站在这个立场上,才能客观、合理地评析历史事件。
笔者举一个教学实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评析历史事件,其次才是让学生了解“戊戌维新”的相关历史细节。
1898年的“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失败,有什么重要影响?在教学中,笔者先告诉学生,重要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接着再告诉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每件事都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原因又有内因和外因。接着,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
问题一:按照唯物史观,重要历史事件的产生缘于社会的经济发展。那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请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在提问学生后,教师明确: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一些官僚和知识分子意识到要自强,才能制夷。于是在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培训技术人员,改良生产技术,引进外国科学技术,开发矿业,创办工厂,建设铁路,开办电报等等,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问题二:“戊戌维新”为什么会产生?请分析其内外因。
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宣告洋务运动强国梦的破灭。这是外因。内因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加重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意识到洋务运动并没有真正带来强国:虽然有了“西式的”军队,但如此不堪一击。于是,转而要求改革政治体制,希望效法英、日“君主立宪制”。1895年,聚集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十八省士子,闻知《马关条约》割去台湾和辽东,并赔偿两亿两白银的消息后,群情激奋。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和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士子们的联署,史称“公车上书”。光绪皇帝也觉得有变法强国的必要,在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发《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
问题三: “戊戌维新”为什么失败?
有的学生因为看过关于“戊戌维新”的一些小说和影视剧,回答是多样的。有的说光绪皇帝没有实权,而维新派也忽略枪杆子的重要性,没有事先谋取军队的支持,结果被袁世凯出卖;有的说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很雄厚,维新派根本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较量;等等。
教师总结:“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我们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就不难发现它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推行新政过程中,统治阶级中的权贵,尤其是满族官僚,他们虽然昏庸无能,但对权力的变化却极为敏感。他们意识到,维新变法的实质就是要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走。因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集团容不得改变旧秩序,必然要摧毁新政。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基础非常薄弱,注定要失败。戊戌年八月初六,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皇帝,抓捕维新派,斩杀六君子,维新坚持百日后失败。
问题四: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影响。
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所谓开放,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合理即可,有独到见解更好。下面是几位学生的回答,都很不错。
1、清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维新派试图效法英、日,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求取富民强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从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联署上书看,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候,他们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能奋起救国图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维新派倡办新学,张民权,是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一次解放,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形成起了,促发不少民众尤其是一些社会精英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4、这场维新变法说明,在一种旧势力还足够强大时,想要通过改良的方式来求取变革,成功的希望不大。因为旧势力的既得利益者会拼死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5、变法失败,一些试图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良的精英和支持者倒下了,但另一批革命者站起来,从中吸取教训,采用强烈的变革方式,最终推翻了清朝,使千年封建帝制画上句号。
上述,是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评析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个课堂教学实例。在其它重大历史事件的教学中,笔者一般也是如此。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养成用唯物史观来评史的习惯。
【关键词】历史教学;唯物史观;评析历史事件;观点合理
史学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读论结合,既要读,又要论。笔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读史评史能力,既有近期功用,又有长远意义。近期功用,就是帮学生提高考试分数。目前,成绩仍是学生得以深造的凭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准。长远意义,是为学生将来自主读史评史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学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叶老先生讲的是语文,但也适用于历史。在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历史。比如厦大教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毕竟是一家之言,其观点未必都是客观合理的,如果没有自主的评史能力,就很容易盲从。因此,应把培养学生自主读史评史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但是,了解历史较为容易,评论历史就较难。对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有错误、荒谬的看法。怎样让学生较为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看法,这就涉及到评史者所站的立场问题。
笔者认为,在引导学生读史评史时,必须立足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站在这个立场上,才能客观、合理地评析历史事件。
笔者举一个教学实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评析历史事件,其次才是让学生了解“戊戌维新”的相关历史细节。
1898年的“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为什么会产生,为什么会失败,有什么重要影响?在教学中,笔者先告诉学生,重要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接着再告诉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每件事都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原因又有内因和外因。接着,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
问题一:按照唯物史观,重要历史事件的产生缘于社会的经济发展。那么,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请结合课本和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在提问学生后,教师明确:1840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一些官僚和知识分子意识到要自强,才能制夷。于是在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培训技术人员,改良生产技术,引进外国科学技术,开发矿业,创办工厂,建设铁路,开办电报等等,诱导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问题二:“戊戌维新”为什么会产生?请分析其内外因。
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明确: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与日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宣告洋务运动强国梦的破灭。这是外因。内因是,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加重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意识到洋务运动并没有真正带来强国:虽然有了“西式的”军队,但如此不堪一击。于是,转而要求改革政治体制,希望效法英、日“君主立宪制”。1895年,聚集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十八省士子,闻知《马关条约》割去台湾和辽东,并赔偿两亿两白银的消息后,群情激奋。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和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士子们的联署,史称“公车上书”。光绪皇帝也觉得有变法强国的必要,在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发《明定国是诏》,开始变法。
问题三: “戊戌维新”为什么失败?
有的学生因为看过关于“戊戌维新”的一些小说和影视剧,回答是多样的。有的说光绪皇帝没有实权,而维新派也忽略枪杆子的重要性,没有事先谋取军队的支持,结果被袁世凯出卖;有的说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很雄厚,维新派根本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较量;等等。
教师总结:“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我们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就不难发现它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推行新政过程中,统治阶级中的权贵,尤其是满族官僚,他们虽然昏庸无能,但对权力的变化却极为敏感。他们意识到,维新变法的实质就是要把他们手中的权力夺走。因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集团容不得改变旧秩序,必然要摧毁新政。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基础非常薄弱,注定要失败。戊戌年八月初六,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皇帝,抓捕维新派,斩杀六君子,维新坚持百日后失败。
问题四:请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戊戌维新”的意义和影响。
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所谓开放,就是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合理即可,有独到见解更好。下面是几位学生的回答,都很不错。
1、清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维新派试图效法英、日,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求取富民强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从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联署上书看,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候,他们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能奋起救国图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维新派倡办新学,张民权,是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一次解放,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形成起了,促发不少民众尤其是一些社会精英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4、这场维新变法说明,在一种旧势力还足够强大时,想要通过改良的方式来求取变革,成功的希望不大。因为旧势力的既得利益者会拼死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5、变法失败,一些试图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良的精英和支持者倒下了,但另一批革命者站起来,从中吸取教训,采用强烈的变革方式,最终推翻了清朝,使千年封建帝制画上句号。
上述,是笔者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来评析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个课堂教学实例。在其它重大历史事件的教学中,笔者一般也是如此。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养成用唯物史观来评史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