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教学应“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和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只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 个性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应“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和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学会学习;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丰富视觉与触觉感受,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鼓励学生提个性化的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教学中,有老师常问:有没有问题?这个内容懂了吗?直到学生回答:没问题了!懂了!老师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样一来,往往就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就被抹杀了,没有了“个性”又谈何“创新”呢?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画一个圆,圆内代表我们的已知,圆外代表我们的未知,他们的交界面则是我们对未知领域的认知,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即圆越大),你就会发现你的未知领域越广(即交界面越广)。
学生能提出问题,自然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他们求知的动力,这种动力远比老师的灌输要有用。在《灯与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自己找问题,然后互相讨论,最后一起解决问题。学生很活跃,提了不少问题:“灯罩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商店里有许多漂亮的灯罩,为什么我们还要学做纸质的灯罩呢?”“燈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除了我们常见的玻璃、塑料等灯罩外,还有别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灯罩呢?”……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场面非常热烈。
课堂上多采用这种方法,就会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通过提问,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求知欲增强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懒”一点,仅仅只起到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忙一点,忙提问、忙解答。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二、善待学生个性化的回答
在上《傲雪梅花》这一课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大家看到齐白石的这幅画,画的是什么?”笔者的本意是让学生回答“荷花、蜻蜓、水”,结果有位同学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说画的是“夏天”。起初笔者惊讶于学生竞不知荷花与蜻蜓,转瞬又惊讶于学生独特的思维。的确,荷花与蜻蜓本来就是夏天的事物嘛。接下来笔者对这位同学的答案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别的同学回答:有的说是“炎热”、有的说是“清凉”、有的说是“出淤泥而不染”……一个意外的答案,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传统的教育理念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所谓的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这是当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次改语文试卷,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仿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句式,自拟一个句子。”有位同学的答案是“分不在高,及格则行”,虽然内容不积极,但句式还是很工整的,结果语文老师给了他一个叉,并把他教训了一通。笔者认为这样做欠妥,造句归造句,思想教育归思想教育,怎么能够混为一谈呢?
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要想创新,我们就得从“标准答案”中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无忧无虑地发表他们的意见,让创新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光,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力。这里,老师只能是一个聆听者,而不是一个独裁者。三、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学过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画的用笔无非就是“勾、勒、皴、檫、点、染、厾”。国画课上,有位同学没带毛笔,他便把钢笔里的墨滴在宣纸上,让其自然渗开,再加上钢笔勾线,一幅《荷花》就画好了。别的不说,仅这种创新的精神、大胆的尝试、独特的表现手法就值得我们去深思:“指画”、“指书”、“勺书”等艺术形式不就成为了一枝枝“艺苑奇葩”了吗?有谁又敢断言“滴墨”就不能“成画”呢?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传统的教育提倡“共性”,凡事讲究标准,这样只会培养出一个个“机器”,而不是有独创思维的“人”,这在过往的教育中是有教训的。例如,在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这样一到题:“假设时针与分针都在初始位置(即十二点),这时我们让时针走一十二小时,那么时针与分针共有多少次相遇,分别是在几时几分?”于是各国的精英们便列开方程式算了起来,唯独有位英国学生从容的拿出手表,拨弄开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位英国学生的答案肯定是正确的,而且过程是最简洁的。
这就是个性化表现!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他需要长期的积累,更需要牢固的基础,这就要靠我们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了。
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又靠教育,作为教师,只有更新观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是根本,个性是源泉,人才是树木,愿人才之树常青!
主要参考书目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
关键词:美术教学 个性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应“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和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方法和过程,学会学习;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丰富视觉与触觉感受,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现、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美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鼓励学生提个性化的提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教学中,有老师常问:有没有问题?这个内容懂了吗?直到学生回答:没问题了!懂了!老师才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样一来,往往就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就被抹杀了,没有了“个性”又谈何“创新”呢?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们画一个圆,圆内代表我们的已知,圆外代表我们的未知,他们的交界面则是我们对未知领域的认知,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即圆越大),你就会发现你的未知领域越广(即交界面越广)。
学生能提出问题,自然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这就是他们求知的动力,这种动力远比老师的灌输要有用。在《灯与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自己找问题,然后互相讨论,最后一起解决问题。学生很活跃,提了不少问题:“灯罩有什么作用呢?”“现在商店里有许多漂亮的灯罩,为什么我们还要学做纸质的灯罩呢?”“燈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除了我们常见的玻璃、塑料等灯罩外,还有别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灯罩呢?”……一个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场面非常热烈。
课堂上多采用这种方法,就会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通过提问,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求知欲增强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懒”一点,仅仅只起到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学生忙一点,忙提问、忙解答。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二、善待学生个性化的回答
在上《傲雪梅花》这一课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大家看到齐白石的这幅画,画的是什么?”笔者的本意是让学生回答“荷花、蜻蜓、水”,结果有位同学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说画的是“夏天”。起初笔者惊讶于学生竞不知荷花与蜻蜓,转瞬又惊讶于学生独特的思维。的确,荷花与蜻蜓本来就是夏天的事物嘛。接下来笔者对这位同学的答案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别的同学回答:有的说是“炎热”、有的说是“清凉”、有的说是“出淤泥而不染”……一个意外的答案,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传统的教育理念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所谓的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这是当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次改语文试卷,遇到这样一个题目:“仿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句式,自拟一个句子。”有位同学的答案是“分不在高,及格则行”,虽然内容不积极,但句式还是很工整的,结果语文老师给了他一个叉,并把他教训了一通。笔者认为这样做欠妥,造句归造句,思想教育归思想教育,怎么能够混为一谈呢?
要想培养学生的“个性”,要想创新,我们就得从“标准答案”中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无忧无虑地发表他们的意见,让创新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光,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力。这里,老师只能是一个聆听者,而不是一个独裁者。三、注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学过中国画的人都知道,中国画的用笔无非就是“勾、勒、皴、檫、点、染、厾”。国画课上,有位同学没带毛笔,他便把钢笔里的墨滴在宣纸上,让其自然渗开,再加上钢笔勾线,一幅《荷花》就画好了。别的不说,仅这种创新的精神、大胆的尝试、独特的表现手法就值得我们去深思:“指画”、“指书”、“勺书”等艺术形式不就成为了一枝枝“艺苑奇葩”了吗?有谁又敢断言“滴墨”就不能“成画”呢?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个性化的表现。传统的教育提倡“共性”,凡事讲究标准,这样只会培养出一个个“机器”,而不是有独创思维的“人”,这在过往的教育中是有教训的。例如,在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这样一到题:“假设时针与分针都在初始位置(即十二点),这时我们让时针走一十二小时,那么时针与分针共有多少次相遇,分别是在几时几分?”于是各国的精英们便列开方程式算了起来,唯独有位英国学生从容的拿出手表,拨弄开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位英国学生的答案肯定是正确的,而且过程是最简洁的。
这就是个性化表现!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他需要长期的积累,更需要牢固的基础,这就要靠我们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了。
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又靠教育,作为教师,只有更新观念,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是根本,个性是源泉,人才是树木,愿人才之树常青!
主要参考书目
《走进新课程》朱慕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