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语言表达能力下滑的原因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q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由于因材施教不到位,我们缺少了对男孩渴望自由的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活动是男孩的天性。生理学研究表明,男孩体内的雄性激素使男孩需要更多的活动,活动的同时也能刺激男孩的大脑和身体更好的发展。男孩的大脑与女孩相比,更多地依赖动作,更多地依赖空间机械刺激。从生物学角度看,由于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和刺激,男孩一天至少需要四次较为充分的体育或课外活动。“被大自然赋予力量、勇气和活力的男孩,本应通过狩猎、保护家人、耕作、大量的实践等身体力行的方式学习”。《拯救男孩》强调,男孩学习要有更为自由的活动空间,这是天性的召唤,智慧的依托。
  《论语》中的《子路、曾晳、再有、公西华侍坐》(简称《恃坐》)一文。一日,孔子要他的弟子们谈谈自己的打算。弟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孔子的这堂“公开课”非常成功。他面对的是清一色的“男孩”,而这些“男孩”在课堂上都有精彩的展示。这和现代许多时候男孩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反差。诚然,由于时代束缚妇女之因,我们未能看到当时女孩课堂上的言行。但是,可以看出男孩在两个时代的课堂之景有天壤之别。难道,现在的男孩不如过去的男孩聪明吗?不如过去的男孩能言善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个人觉得,除了“男孩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不匹配”之因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因材施教不到位!
  研究证明,男孩不易接受单调的语言刺激,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说得太多,那么与女孩相比,男孩大脑更有可能感到厌烦、分心、瞌睡或者坐立不安。如果要求他们像女孩一样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拿着书本死记硬背概念和知识,既起不到理想的效果,也是对男孩心理的伤害。
  孔子似乎深谙其道,对此驾轻就熟。他带领他的一帮“男孩”天高地远,跋山涉水,周游列国,为“男孩”的成长提供了无限巨大的活动空间和发展平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侍坐”言论之时,曾晳还在“鼓瑟”,一直等到孔子发问“点,尔何如?”的时候,曾哲才“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里的“希”表示逐渐稀疏,显然有一个过程;“铿”是一声脆响,令人“伸颈侧目”,证明曾暂无所顾忌;“舍”是放,“作”是站立,先放后站,从容不迫。可见,曾晳在孔子的发问之后,是多么的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这种自由,在如今的课堂上,我们的男孩拥有了吗?君不见,教师一声叫唤,学生立马一个定格,毕恭毕敬,或是战战兢兢,反差是何等的强烈!试想,如果孔子平时没有这方面的主张,曾皙怎么可能在孔子面前如此散漫、这般放任张狂呢?孔子为弟子们刨设了一个最佳的自由表达的时空。
  二、由于因材施教不到位,我们短缺了为男孩树立自信的激励艺术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总认为男孩就是比女孩强,男孩是强势的代名词,男孩需要经受打压。于是,有些老师总是有意无意的拿女孩的优秀之处与男孩的弱项相比,试图以此激发男孩奋发向上的进取心,但结果事与愿违。他们忽视了男孩非常脆弱和消沉的一面,他们很多时候极容易“破罐子破摔”,很容易默默无语。《真实的男孩》一书作者、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对初、高中男孩的学习自尊心进行研究后指出:“近期研究结果表明,男孩不仅在自尊心方面较女孩更脆弱,作为学习者的自信心更易被削弱,男孩比女孩更易违反校规校纪、被停课或是辍学。”
  《侍坐》中,孔子树立学生自信心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夫子哂之”型。当孔子刚刚提出话题,子路就抢答在先,可谓欠深思熟虑,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儒家的“礼仪”之道。“夫子哂之”,那是略带不满的“微微一笑”。二是“吾与点也”型。面对曾皙与众不同的观点,孔子出人意料地“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情不自禁给予充分的肯定,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三是不置可否型。那是冉有、公西华发表主张时,孔子察言观色,审时度势,大智若愚,不动声色,耐人寻味。
  我们认为,孔子的评价是非常适合男孩的,是“因材施教”、“因材施'评'”的成功案例。直到“三子者出”,在曾晳的迫问下孔子才吐出“哂之”的缘由,“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的“自以为是”倘如摆到我们课堂教学上,很可能会遭到当头棒喝。可以断言,如果孔子针锋相对,对子路一阵训斥,并分析罗列其错误,那打击的不仅仅是子路,还包括所有在场的其他弟子。虽然训斥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但孔子恐怕再也就听不到弟子的心声了,“万马齐喑究可哀”,自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了。孔子对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谦卑的态度,以及顺着子路的思路而缺少创意的志向描述,都采取的评价策略是不置可否。这种保护学生自信心的启发式教学,收到了“无声胜有声,让人回味无穷”的效果。
  从常识来看,男孩普遍确实不如女孩能言善辩。面对女孩的响亮的声音,大方的举止,清脆的歌喉,小学里的不少男孩就开始觉得低人一等,常常显得腼腆局促。到中学、大学,如果我们不能针对男孩的这个弱项加以矫正,不能给男孩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不能给男孩创设更多轻松的语言表达环境,那么,这个弱项长此以往就真的变成了男孩的“天性”了。
  《侍坐》中,孔子预设的是一个严肃而宽泛的话题,但采用的是轻松自由的方式--“侍坐”,而不是常见的“侍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是一个假设虚拟的语气,少了一份现实的沉重和逼人的压力,这显然更利于弟子轻松应对。而且,一开始他就和大家打招呼:“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提醒弟子不要因为我比大家年纪大一点,就不能够自由发表见解了。带有一种恳请的意味,显得非常真切。果然敞开了弟子的话匣子,子路更是“率尔而对”,滔滔不绝。孔子一直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子路的直率、粗疏和鲁莽,明显有悖于“礼治”,但孔子只是略带不满地“哂之”,并让其他弟子依次发言,保证能听到每一个人的心声。当曾晳表明“异乎三子之撰”而欲言叉止之时,孔子则及时开导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告诉曾晳没有关系的,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这种不露声色的因势利导和对症下药,激发了弟子们的浓厚兴趣,保证了他们能够放下包袱、尽情表达和最佳发挥。男孩的语言表达努力更需要细心的保护,男孩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需要用心的培养。
  三、由于因材施教不到位,我们缺失了对男孩渴望民主的持恒尊重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谁能听出有什么差异吗?男孩的哭声豪爽、开朗?女孩的哭声温柔、细腻?当孩子逐渐长大时,传统观念以及学校教育便开始塑造孩子的性格。大人会教育男孩子要大胆,勇敢,有责任心等等,会教育女孩子要稳重、顺从,有爱心等等。逐渐地,男女之间便有了性格上的差异。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相当多的老师又未能有意识地关注和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技巧和方法,只强调活动的形式和结果,忽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交锋、尝试、情感和领悟,导致活动质量不高,活动的民主程度低。一些老师往往将目光集中在少数善于思考、能言善辩、喜欢表达、语言基础好的学生身上,这往往集中在少数的优秀女生身上。即使组织全班性的活动,表面上给了每一个同学以均等的参与机会,但事实上,就是那些思考能力较强却不善于表达的男生。往往也是“沉默寡言,如在天外”。男孩喜欢表演和激辩,非常需要情绪的发泄空间。我们注意到,男孩较之女孩有更广泛的兴趣,他们对宏观的事物更加关心,对政治比较敏感,对科学民主有强烈的期待。遗憾的是,我们当下的课堂恰恰缺少张扬男孩个性的民主土壤。
  孔子主张“礼治”、“仁政”,他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历时十四年,是一个立场坚定而且意志坚强的政治家。但《侍坐》中,孔子没有耳提面命,而是让大家各抒胸襟。子路的“千乘之国”显得比较张扬激进,冉有的“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显得不温不火,公西华的“非曰能之,愿学焉”显得比较低调,而曾晳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显得异于寻常。有学者认为曾晳有消极遁世之意,与孔子一贯主张格格不入。但出人意料的是,孔子却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实际上,孔子借助这个机会,为大家“各言其志也已矣”,或许这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忠恕”之道。
  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孔子表现出镇定自若,以一个平等中的首席出现,担当的是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激发起男孩们表达的冲动,点燃起他们言说的激情。在这种民主的气氛中,师生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思想才能得到真正的升华和流露,语言表达才能够更加畅达和丰富。其中包含的民主意识,对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极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品德课程作为国家课程之一,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品德课往往不被学生重视,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究其原因,没有学习兴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何让学生喜爱品德与生活课,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去践行,我认为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爱玩好动、模仿能力强。自觉能力差等特点,结合具体
期刊
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教室里立即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学习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学生往往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了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合作学习结束后,整个小组尚不能拿
期刊
如何搞好初中英语写作训练:英语写作水平是学生学习英语综合能力的反映,写作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进行综合运用的系统工程, 并非一蹴而就,它必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学生普遍惧怕写作,汉语式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语篇布局及衔接能力弱,写作内容困乏,语法错误多。如果再加之老师对写
期刊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主要可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技巧。  1.学会表达,  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的机会多,而有些同学发言机会少。为此,教师要深入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
期刊
初一的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天真升入初中学习,面对突然增加的学科,和原有学科的难度变化,部分学生觉得茫然和力不从心。数学教学中问题十分的明显,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学习习惯的养成及教师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潜意识培养这几个方面做到精心策划这样才能使新初一的学生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一帆风顺。  一、首先向学生讲授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宏观上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如在讲第一
期刊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
期刊
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巧妙的课堂小结为一堂课是否精彩留下悬念,对整堂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引入很重视,因为它为一堂课是否成功埋下伏笔,更因为好的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很重视,因为它们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一堂好课最出彩的地方;第三教师对课堂练习的
期刊
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通过学习中的互动因素促进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望合作学习能够成为有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育模式。初中物理中的合作学习的必要,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次认识:  一要注重合作学习的主体性,  组织学生进
期刊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和制约因素,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有效激发需要建立在学生良好学习情感态度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抓住学生潜在的内在能动因素,紧紧围绕和贴近学生学习情感的“活跃发展区”,设置出学生愿意进行能动学习的趣味性教学情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在有效教学情境中得到释放。  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知识内容时,我根据函数知识抽象深奥的特性,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