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语序主要原则对比及英汉翻译中的语序调整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incent_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在什么语言中,句子的各种成分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排列的。本文所探讨的“语序”,指的是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即句子里面分句间的先后排列词序。探索和揭示英汉语序的异同规律,将有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笔者以英汉语序为切入点,探索并实例论证不同语序原则指导下的英汉语序调整。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语序的三对重要概念,掌握语序的普遍规律的同时认识语序的灵活多变。其次,选取了制约英汉语序的四个原则加以分析。最后分析了语序原则指导下的英汉互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语序 英汉互译策略 翻译质量
  一、英汉语序异同点
  1.自然语序和凸显语序。语序有两种基本形式,自然语序和凸显语序,这两种基本语序体现了人类语言的共性。自然语序先叙述原因、条件、环境、历史、背景、事实等,再点出主要或重要的结果、结论等,与现实的时间和事理逻辑顺序同构,犹如对现实生活经历的描摹。凸显语序是指不依靠时序组句,而是把陈述重要信息的部分习惯性地放在句首,即开门见山,先点出结果、行为、结论、观点、态度等,再追叙一些与此有关的原因、理由等。相比较而言,汉语句子建构常常按照自然语序,而英语则比较偏好凸显语序。
  2.语序的固定性和灵活性。英语和汉语在语序的排列组合上既有其固定性,也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其固定性是由于语言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其灵活性是由于语言有丰富多变的句式结构和千变万化的语用需要。王东风、章于炎(1993)认为,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语序相对比较固定;英语则是分析、综合参半的,语序既有固定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本文着重探讨英汉语序的固定性或规约性。
  3.语序原则的制约性和相对性。英汉语序均受一定规则的制约,如信息分布和句尾焦点原则、语义连贯原则、凸显性原则、时空序列原则等等。这些原则对英汉语序具有制约性,体现了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对语序排列的一般性的选择习惯或趋势。但语序原则的制约性不是绝对的。语序原则具有相对性,这是对其制约性的一种颠覆性补充,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手段和效果。本文将对比分析英汉语序皆有的四大制约原则:句尾焦点原则、时间序列原则、空间序列原则和事理逻辑原则。
  二、英汉语序主要制约原则对比
  1.句尾焦点原则。在表达信息时,常见的做法是按照从已知到新知的顺序来铺排。所以,一个句子里越靠近句末的成分,表达的信息内容就越新。处于语句末尾的成分通常被称作句尾焦点(end focus),也称作无标记焦点。从已知到新知的信息分布原则及由此产生的句尾焦点原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属于自然语序,且对语序产生重要影响。若无特殊情况(如无“成分移位”、无特殊句法结构、句意呈现中性、无强烈感情变化等),英语和汉语里的大多数句子都遵循末尾焦点原则。汉语由于语序相对固定,尾焦倾向更为明显。
  2.时间序列原则。时间序列原则指语法成分的相对次序取决于它们所表达的概念领域内的时间顺序。这种语序由于依照自然时间发生顺序叙事,也称自然语序。汉语往往先发生的事先叙述后发生的事后叙述,语序与时序有很高的对应性,属典型的自然语序。比较而言英语的屈折变化比较丰富,可以参照语法范畴排列语序,语序和时序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时序的先后大多服从语法范畴的制约。英汉语句都可按事件的先后顺序安排语序。但在涉及多个行为要素时,英语趋于由近及远的表达先揭示主题而后按时间逆推,回忆式地逐一补叙。汉语则按时间先后排序,有条不紊地顺序交代。
  3.空间序列原则。在句子层面,如果牵涉到空间,汉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脉络线索,通常是自上而下、由远及近、从大到小等。相对而言,英语的空间排序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小而大,而对于上、下方位,英语的空间脉络则显得更加自由。汉语句子的排列顺序以及英语句子的空间顺序,还可以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汉语多是由背景到图形,而英语则是先点出图形,随后点明背景。
  4.事理逻辑原则。汉语在表达因果关系时,倾向于先表因后表果、先条件后结果、先假设后可能的结果、先让步后转折、先目的后行为。英语使用连词比汉语频繁,也正是这个原因,英语中因果句的排列顺序就相对灵活些。英语句子中有时是以主-从为主,有的是以从-主为主,有的是两者不分彼此。但在汉语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从-主,表示原因、条件、假设等等的一律在前,表示结果等的一律在后。需注意的是,现代汉语里也允许有类似于英语的主从排列方式,即从句后置,先主句后从句。只有表示原因、条件、让步的句子,偶有“主-从”的情况。然而这类句子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受到英语的影响;二是表示补充或解释,多用于口语。
  三、语序原则指导下的英汉互译策略
  英汉互译时,译文与原文的语序对应无外乎三种情况: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完全不对应。其中因素有:语际差异、译者的个体素养、译文评价标准等。这里只讨论语际差异,即所谓的表达习惯不同。英汉语序皆遵循尾焦、时序、空间序列、事理逻辑等原则,但具体倾向不同,如下表所示:
  因此,在做英汉、汉英翻译实践时,需要以这些语序原则为指导,调整译文语序。
  1.句尾焦点原则与译文语序。句尾焦点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合适的语序结构,即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句尾。由于信息分布多从已知到未知,所以句首的主语常常表达的是已知或确定的信息。如果主语是新信息,则要改变语序,使其不在句首出现。
  2.时间序列原则与译文语序。汉语在建构句子时,喜欢将先发生的先说;而英语语法手段丰富,这使得它不需要严格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句子成分。所以,汉译英时应该发挥英语的优势,灵活运用时态和连接词等手段确定语序。而英译汉时,如果原文按照时序铺排,则可按原序翻译。如果原文未按时序铺排,可以考虑调整语序。
  3.空间序列原则与译文语序。汉语在安排句子成分时,倾向于从大到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背景到前景(图形)的排列顺序;英语与之相反。做英汉翻译时,尤其是翻译长句、复杂句时,可据此安排各句子成分的顺序。
  4.事理逻辑原则与译文语序。英语中的事理逻辑关系在主题确立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各种形式手段,如同位语、插入语、介词短语、从句及非谓语等,对事件的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等,采取先主后从的语序结构,先提出或表明事情的结果、结论,而后再补叙各种原委。英语主句从句的位置可以颠倒,是因为从连词判断主从句。汉语中虽然也有用“因为……所以……”等连词的情况,但毕竟占少数。汉语中经常省略逻辑关联词。在此情况下,汉语句中的语义逻辑关系更需要通过语序得以辨认。英译时首先需要根据语义分清主次关系,并在必要时添加适当的关联词。
  四、结语
  本文着重对比分析了制约英汉语序的四个原则,并探讨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在语序原则的指导下调整译文语序,以便译文更加流畅。每个原则对英汉两种语言语序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其间的差别既体现了各自句法结构的语言机制,也为双语转换提供调整的基础。当然,制约语序的原则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予一一讨论。值得注意的是,译者不应滥用翻译策略。大量语言材料及研究表明,50%以上的英汉翻译实践是存在语序对应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滥用语序调整。正如常玉田教授(2010)的观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许多时候可以保留原文的句型,沿用原文的词序和语序,几乎无需在结构上做很大的改变。按照原文词序和语序直译的方法十分常用,是翻译时的第一选择”。
  参考文献:
  [1]常玉田.商务汉英翻译(研究生)[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3]秦洪武、王克非.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王东风、章于炎.英汉语序的比较与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36-44.
  [5]周丽颖.现代汉语语序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在作文课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组织材料,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使语言得到锤炼.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要在锤炼语言方面下苦
【摘要】英语是医专学生的必修科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医专学生的英语素质。传统的医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导致了医专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英语教学的目的得不到实现。因此,文章主要通过创新医专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医专学生 创新模式 课堂教学  自我国推行教育改革以来,将素质教育作为中心,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指出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
【摘要】鉴于人称代词在自然语言中的重要性,语言学界对人称代词的研究向来十分重视,人称代词成为各语言学流派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原生英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原生汉语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人称代词的系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英语和汉语具有不同的衔接方式,以实现行文的流畅与连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英汉语句法及人称代词使用频率的差异,适当增加人称代词的使用,从而使英语习作更加连贯
‘金冠酥’是从‘砀山酥’自然芽变选育而成的大果型梨新品种。果实近似短卵圆形,下粗上细,平均纵径8.85 cm、横径9.11 cm,果形指数0.97。平均单果重360 g,大小较整齐。采收
【摘要】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一种自觉的能动的心理状态,它是学习和工作的潜在动力。孔子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培养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措施之一。  【关键词】兴趣培养 职业教育 教材 教法 学法  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老师创新,也赋予我们教师新的职责,我们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
【摘要】Disappearance 这部小说是由圭亚那驻华大使所著,中文版本《消散》更是广受欢迎。本文选取了词语以及语句为研究样本,简要分析了其翻译策略,即归化和异化相互渗透、融入,以及创新性的翻译,使译本《消散》成功再现了原著的意蕴同时,又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为推动两国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关键词】《消散》 归化 异化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消散》是首部被译成中文的圭亚那小说,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和核心,词汇的教学一直是困扰老师与学生的一大问题。随着新一轮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词汇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我们的学生常常感到身心疲惫,而效果并不明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词汇学习上,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的学生就因为词汇这一关就永远被关在了大学的门外,因为没有一定量的词汇,提高英语就只
【摘要】当下,青少年的英语阅读成绩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也取决于英语阅读动机。英语阅读动机的种类和强弱之间关系到青少年开展英语阅读活动的时间,也决定着英语阅读成绩的高低。不同青少年,由于外部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英语阅读动机,而这些动机的存在决定着英语阅读质量的高低。由此对青少年的英语阅读动机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规划青少年英语英语阅读动机的发展方向,帮助青少年提高英语阅
《将仲子》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主要讲述了一位女子劝说情郎不要翻越墙头相会,以免自己招致父兄责骂,邻里闲话。全诗由女主人公内心独白式的情语构成。虽从字面上只见女主人公的告求和疑惧,但诗行中却历历可见“仲子”的神情音容:那试图逾里、逾墙、逾园来会的鲁莽,那被劝止引发的不快,以及女主人公唯恐惊动自己的父母、兄弟、邻居而产生的既爱又怕、既惊又惧的情态,俱可于诗中得之。我国古代诗论,特别推重
【摘要】英语写作是单招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单招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的单招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影响英语写作的因素。而国外所研究的过程教学法却备受推崇。为此,笔者就过程教学法在单招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过程教学法 单招学生 英语写作  单招英语写作课是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通过英语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近年来,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