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读教育学时, 我的导师曾在一堂课里组织我们讨论过较高期盼与较好表现之间的关系。英语说“The higher expectation, the better performance(Or better achievements)”, 其实就是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古话所说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皮格美利恩效应
我的导师是从一则古希腊神话开始引出那堂课的讨论的。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美利恩(Pygmalion)在雕刻了一尊女雕像之后, 爱上了那尊美丽的女雕像, 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痴情的皮格美利恩每天都向爱神阿弗罗迪蒂(Aphrodite, 罗马名字维纳斯)祈求能跟这样一个美仑美奂的女孩结婚。爱神阿弗罗迪蒂终于被他的真挚的爱情和恳切的期望所感动, 就给了雕像以生命并赐名为盖拉缇亚(Galatea)。最后, 皮格美利恩如愿以偿地和盖拉缇亚结为夫妻。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终身教授斯特林理维斯顿把这种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总结为皮格美利恩效应(Pygmalion Effect)或盖拉缇亚效应(Galatea Effect)。我的导师说, 皮格美利恩效应不仅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和企业管理, 对于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 这一效应同样适用,因为“you get what you expect!” (你期望什么, 就得到什么!)。事实上, 在我们的教室里, 老师对学生的较高期盼不仅能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的确还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上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二、美国教室里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由于我的同学大都是德克萨斯州公立中小学的教师骨干, 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能给出很多曾发生在他们的教室里的生动的例子去证明导师所说的 “意想不到的教学上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我的同学费尔南德斯十四年前刚从大学毕业时, 直接接手了九年级(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初三)的数学课。在他的班上有一个聪明但却很顽皮的学生克利斯托夫, 来自贫穷的墨西哥社区。由于克利斯托夫的父母都没有上完高中就辍学, 他们并不指望克利斯托夫受多少教育。他们甚至对前来家访的老师说:“上不上学无所谓。反正将来有社会救济金, 饿不死克利斯托夫。” 可能从小感受到父母对上学的消极态度, 克利斯托夫在课堂里的表现非常不好, 经常在学校打架欺负同学, 令老师非常头痛。一天, 费尔南德斯把因为故意绊倒女同学而被送到校长室惩戒的克利斯托夫领回教室。当其他同学去上体育课后, 费尔南德斯没有批评克利斯托夫, 而是出乎意料地给那个淘气鬼出了一道非常初级的数学题。当克利斯托夫给出正确答案后, 费尔南德斯又给他几道简单的数学运算, 小家伙都答对了。费尔南德斯欣喜地拍拍克利斯托夫的肩膀说: “你做对了这么多数学题, 证明我的观察是很准的。我早就认为你很聪明有出众的数学天分, 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去帮助小孩子学好数学!” 费尔南德斯还写了一封信给克利斯托夫的父母, 只字未提克利斯托夫在学校里的不良表现, 反而述说了自己对克利斯托夫的期盼。从未被人赞赏过的克利斯托夫被老师的表扬所感动, 从此竟然像换了个人似的总是表现出一副绅士相, 再也没有在学校里调皮捣蛋, 学习成绩也奇迹般地迎头赶了上来。是啊, 将要做老师的人怎么会欺负同学, 又怎么会不好好学习呢? 今天, 昔日的捣蛋鬼克利斯托夫真的在一所公立小学做一名出色的数学老师, 成了他的老师费尔南德斯在同一学区的同僚, 皮格美利恩效应在他身上有真实而具体的体现。
三、我所经历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当全班的17个同学都叙述了他们各自的 “克利斯托夫”的故事后, 轮到我发言。我从前是一个生意人, 没有教书育人的经验, 所以我只能谈自己被老师教育的故事。在考入这个研究院之前, 我曾在亚特兰大的一个社区学院上过一门 “交流与技巧”(Communication & Skills)课。老师名叫尼可, 是个身体虚弱的保加利亚人。她有英语博士学位但说话带有东欧口音。最麻烦的是, 当着急的时候, 她还有点结巴。我们班上近20个学生分别来自南美洲、非洲、亚洲等非英语国家, 英语基础都很差。碰到这样一位和我们一样来自非英语国家的老师, 全班同学都很抵触。于是, 有的同学旷课, 有的不做作业, 有的甚至当堂嘲笑尼可博士的口音。我虽然没有逃过一次课, 但是老师每节课留的大量的作业让英语基础薄弱的我实在喘不过气来。开学不到一个月, 我也想旷课了。尼可博士看出我的情绪上的变化, 私下里找我谈话。她说我们这个班让她很失望, 但是我是唯一让她觉得努力工作是有意义的学生。她还说她喜欢 “几滴汗水几分收获”的中国谚语。学习外语需要长期的努力, 她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 而是快点改进英语,早日考进研究院。在我离开她的办公室前, 尼可教授拥抱了我, 并送给我一本英语字典。在那本字典的扉页上, 尼可教授写道她以我这样一个认真读书的学生为骄傲。老师的期望让我深受鼓舞。从此, 不论再多的作业, 我也不再抱怨;不管其他同学如何抵触尼可博士, 我总是认真上好她的每一节课。期末时, 我的这门课得了全班唯一的A。最让我高兴的是, 通过这门课高强度的英语学习, 我的英语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我顺利通过了研究院的入学考试GRE。
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 我的导师站在我的座位旁说, 众多实例让我们得出结论:较高期盼与较好表现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Positive Correlation), 换句话说, 老师的较高期盼往往能换来学生在学业上(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较好表现。因为老师的高期盼可以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一、皮格美利恩效应
我的导师是从一则古希腊神话开始引出那堂课的讨论的。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美利恩(Pygmalion)在雕刻了一尊女雕像之后, 爱上了那尊美丽的女雕像, 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痴情的皮格美利恩每天都向爱神阿弗罗迪蒂(Aphrodite, 罗马名字维纳斯)祈求能跟这样一个美仑美奂的女孩结婚。爱神阿弗罗迪蒂终于被他的真挚的爱情和恳切的期望所感动, 就给了雕像以生命并赐名为盖拉缇亚(Galatea)。最后, 皮格美利恩如愿以偿地和盖拉缇亚结为夫妻。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终身教授斯特林理维斯顿把这种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总结为皮格美利恩效应(Pygmalion Effect)或盖拉缇亚效应(Galatea Effect)。我的导师说, 皮格美利恩效应不仅可以用于人事管理和企业管理, 对于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 这一效应同样适用,因为“you get what you expect!” (你期望什么, 就得到什么!)。事实上, 在我们的教室里, 老师对学生的较高期盼不仅能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的确还可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上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二、美国教室里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由于我的同学大都是德克萨斯州公立中小学的教师骨干, 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能给出很多曾发生在他们的教室里的生动的例子去证明导师所说的 “意想不到的教学上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我的同学费尔南德斯十四年前刚从大学毕业时, 直接接手了九年级(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初三)的数学课。在他的班上有一个聪明但却很顽皮的学生克利斯托夫, 来自贫穷的墨西哥社区。由于克利斯托夫的父母都没有上完高中就辍学, 他们并不指望克利斯托夫受多少教育。他们甚至对前来家访的老师说:“上不上学无所谓。反正将来有社会救济金, 饿不死克利斯托夫。” 可能从小感受到父母对上学的消极态度, 克利斯托夫在课堂里的表现非常不好, 经常在学校打架欺负同学, 令老师非常头痛。一天, 费尔南德斯把因为故意绊倒女同学而被送到校长室惩戒的克利斯托夫领回教室。当其他同学去上体育课后, 费尔南德斯没有批评克利斯托夫, 而是出乎意料地给那个淘气鬼出了一道非常初级的数学题。当克利斯托夫给出正确答案后, 费尔南德斯又给他几道简单的数学运算, 小家伙都答对了。费尔南德斯欣喜地拍拍克利斯托夫的肩膀说: “你做对了这么多数学题, 证明我的观察是很准的。我早就认为你很聪明有出众的数学天分, 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去帮助小孩子学好数学!” 费尔南德斯还写了一封信给克利斯托夫的父母, 只字未提克利斯托夫在学校里的不良表现, 反而述说了自己对克利斯托夫的期盼。从未被人赞赏过的克利斯托夫被老师的表扬所感动, 从此竟然像换了个人似的总是表现出一副绅士相, 再也没有在学校里调皮捣蛋, 学习成绩也奇迹般地迎头赶了上来。是啊, 将要做老师的人怎么会欺负同学, 又怎么会不好好学习呢? 今天, 昔日的捣蛋鬼克利斯托夫真的在一所公立小学做一名出色的数学老师, 成了他的老师费尔南德斯在同一学区的同僚, 皮格美利恩效应在他身上有真实而具体的体现。
三、我所经历的皮格美利恩效应
当全班的17个同学都叙述了他们各自的 “克利斯托夫”的故事后, 轮到我发言。我从前是一个生意人, 没有教书育人的经验, 所以我只能谈自己被老师教育的故事。在考入这个研究院之前, 我曾在亚特兰大的一个社区学院上过一门 “交流与技巧”(Communication & Skills)课。老师名叫尼可, 是个身体虚弱的保加利亚人。她有英语博士学位但说话带有东欧口音。最麻烦的是, 当着急的时候, 她还有点结巴。我们班上近20个学生分别来自南美洲、非洲、亚洲等非英语国家, 英语基础都很差。碰到这样一位和我们一样来自非英语国家的老师, 全班同学都很抵触。于是, 有的同学旷课, 有的不做作业, 有的甚至当堂嘲笑尼可博士的口音。我虽然没有逃过一次课, 但是老师每节课留的大量的作业让英语基础薄弱的我实在喘不过气来。开学不到一个月, 我也想旷课了。尼可博士看出我的情绪上的变化, 私下里找我谈话。她说我们这个班让她很失望, 但是我是唯一让她觉得努力工作是有意义的学生。她还说她喜欢 “几滴汗水几分收获”的中国谚语。学习外语需要长期的努力, 她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 而是快点改进英语,早日考进研究院。在我离开她的办公室前, 尼可教授拥抱了我, 并送给我一本英语字典。在那本字典的扉页上, 尼可教授写道她以我这样一个认真读书的学生为骄傲。老师的期望让我深受鼓舞。从此, 不论再多的作业, 我也不再抱怨;不管其他同学如何抵触尼可博士, 我总是认真上好她的每一节课。期末时, 我的这门课得了全班唯一的A。最让我高兴的是, 通过这门课高强度的英语学习, 我的英语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我顺利通过了研究院的入学考试GRE。
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 我的导师站在我的座位旁说, 众多实例让我们得出结论:较高期盼与较好表现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Positive Correlation), 换句话说, 老师的较高期盼往往能换来学生在学业上(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较好表现。因为老师的高期盼可以转化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是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