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的旁观者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克菲尔德》是作家霍桑最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作品,文中的主人公有一天忽然走出家门,在隔壁街上租了间房子,乔装打扮一番,开始二十年如一日地观察家人生活,以此来印证自我的想象。记录在这本《在中国屏风上》的,虽说不是威克菲尔德式出走后的旁观,只是一个黄发白肤、熟稔于典型英国式幽默的“外人”,游历到古老中国的见闻,但在其精神实质上,作为英国人的毛姆,则绝对是个东方传统文化的虔诚膜拜者,甚至还可以说,就是一个“骨子里的士大夫”。《在中国屏风上》是毛姆从“想象中国”迈入“现实中国”的产物,在成书过程中,他也是小说中的那个威克菲尔德,躲在隔壁街头,以毫不干涉的旁观视角,体悟着他独具情愫的真实中国。
  “屏风”,是古老中国的特有产物,《在中国屏风上》记述的各色景致和人物,也都是毛姆通过过滤处理,对只符合其自身兴趣和内在需要的中国传统因素的书写。与西方油画为体现人本思想而用景致衬托人物不同,中国画深谙天人合一的道理,人、景之间,始终都是浑然一体的。极度尊崇中国传统文化的毛姆,在设计他的“屏风”时,也都是一直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在中国屏风上》不单单绘人,也不单单写景,对人物的描写和对中国社会风物的描写,始终穿插进行,人在社会中行走,社会风貌也同样是人的产物。
  书中短短一页纸的《天坛》,有半部分内容是单纯地对天坛形貌和历史意义的描述,而另外半部分内容则刻画了一个叫安特梅耶的美国人,他在天坛上刻下自己的家乡和姓名,“希望以这种直率的方式获得不朽”。毛姆在前半部分对天坛神圣性和权威性的描写,一方面,展现了他的天坛见闻,显露了他独特的中国情怀,这也是《在中国屏风上》的重要主题;而另一方面,也为后半部分的人物刻画,增添了几分色彩,安特梅耶蒙昧、愚蠢的个人形象,展现在雄伟、神圣的天坛之侧,也显得更加特色鲜明。不只是这篇《天坛》,在几乎所有篇目中,毛姆都始终让人和景同行,这样,对景的描写不至于枯燥和乏味,对人的记叙也不至于单调和失真:在写客店时,毛姆用喧闹而来的旅客,以及隔壁房间传来的痨病似的咳嗽,将原本无声的静物,点缀得发出了声音;在描绘杂货铺里的小阁楼时,毛姆扫视完了一遍屋中陈设,就开始旁听一批经常在此聚会的外国老主顾的交谈,听他们追忆五十年前阁楼中的繁华场景,“所见”和“所闻”的贯穿,也是阁楼的“现在”与“过去”的贯穿,甚至还可以将阁楼这个引子,推进至更广阔的社会场景,整个中国的五十年变化以及在华西方人的处境变迁,都已展现于此。
  虽然在骨子里充满了东方情结,但旁观而非涉入的姿态、对本国符号的先天性保护、对中国现状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偏差,都让旁观者毛姆眼中的现实中国,染上了诗意的乌托邦色彩,甚至还因为不明就里而指黑为白。比如,看到一位气宇不凡的官员“和一伙衣衫破旧的苦力一同坐在客栈前院的小桌子边”聊天,就简单地认为这是“真正的民主”,认为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职位和财富造成的人与人间地位的尊卑完全是偶然的,并不妨碍人的交往”。再比如,当毛姆偶尔走进鸦片烟馆,就立刻对自己曾在小说中读到过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烟馆场景产生了怀疑,在他的旁观中,烟馆“干净明亮”、“舒适而温馨”,里面的人都“精神饱满”、“嘴角露出灿烂的笑容”。
  毛姆造访的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间,正是新文化运动的滥觞之时,西方社会推行的民主和科学,席卷着中国大地,旧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崩离析。这样的场景,毛姆自然不愿意目睹,但在他造访的特定历史时期,却显然无法回避。于是,对新文化的抵触和讥讽,就成了他涉笔此书的基本态度。在《内阁部长》中,毛姆以极具个人特色的嬉笑怒骂,将一个中国“内阁部长”的形象,定性为“虚伪、残忍、报复心强、行贿受贿”,可以看出,旁观中国时局的毛姆,对后者的鄙夷和憎恶,是极其鲜明且一以贯之的。然而,在“内阁部长”谈到新文化运动,并表达“他们(从欧美留洋回来的学生)根本不爱国,没有信仰,对圣贤也毫无崇敬之情”时,毛姆不仅大段摘录原话,以示赞同,还顺便恶其余胥地把出现新文化运动这样的“乱象”,归结到了“内阁部长”身上,称“中国沦落到他所悲叹的这个地步,他本人也难辞其咎”。有了毛姆在这篇文章中的表态,就不难解释他在《戏剧学者》中,对腼腆、谦逊的现代戏剧家宋春舫的尖刻嘲讽,曾经留学法、德,并且认为中国戏剧的革新应该以法国戏剧家斯克里布为榜样的宋春舫,因为没有拘泥于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单一沿袭而被毛姆描绘成了一个思想刻板、愚笨迟钝的庸人。《哲学家》,是全书中篇幅最长的一则文章,这也足见毛姆对文中记叙事件的印象深刻和颇为重视,写到拜见“现代中国儒家学说最为权威的学者”辜鸿铭,毛姆在态度上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他一改面对宋春舫时的咄咄逼人,文章之始,就虔诚地称“前去拜访(辜鸿铭)是我这次艰苦旅程的心愿之一”,见面之后,在遭遇后者不遗余力的刻薄议论时,毛姆也始终恭敬客套得如同一个无知的“小学生”。此时的毛姆,将面对新派人物时牢牢占据的话语高峰,谦卑地让给了自己仰慕的旧派文人,一次次任凭辜鸿铭口尖舌利地将自己逼到话语权的死角。
  “人性”是毛姆文学创作生涯中最具个人特色的关键词。《在中国屏风上》虽然是一部偶得的游记,但自始至终都没有偏离他的创作原则,即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与悲悯,对人性丑恶的鞭挞和嘲讽。毛姆从来都不是一个俯视者,他的视线始终平视土地,土地上的劳苦大众也始终深植于他的内心,当看到苦力劳动者满身“开裂的疮疤”,他疾呼的是人的尊严,但却又有旁观者的爱英能助,当看到如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般的劳作场景,听到船夫们“痛苦的呻吟”、“绝望的叹息”、“揪心的呼喊”,他感知到的是“人性最沉痛的啜泣”。而当视线转向为那些生活在中国大地,却自视高人一等的西方商人和传教士,毛姆则满是对他们可憎面目的鄙夷和不屑,无论是面对弱势者的求助扬鞭而去的传教士,还是狠狠一脚踢在车夫屁股上的暴躁商人,都尽显了冷酷无情和势利伪善。
  因为多产,或是因为始终能把握出版潮流,又或是因为小说、散文、传记、文论样样皆行而遭人嫉妒,多年来毛姆始终被抛弃在纯文学之外,甚至于被认为是一个二流作家。但毛姆以其刀笔,以其凌厉,以其仁心,都无时不在证明其应得的文学地位。管窥一斑,可见全豹。即使不论《刀锋》,不论《人性的枷锁》,这本旁观中国的《在中国屏风上》,就足以下自成蹊。
其他文献
在众生喧哗、是非颠倒、人妖相混的时代,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作家总是分外地焦灼,他们振臂高呼,他们挥舞魔杖,企图为现实生活立经正道。最后,天真的作家们不过是被残酷的现实打破幻想,只留得残梦片片。可是,捧着残梦的他们并不放弃反而更加着急地言说,他们甚至来不及构建自己系统的理论,来不及慢慢地讲述一个故事,只是不断地狂喊,拉着你东奔西跑,左看右看。他说你们看车祸,看暴力强拆,看有毒食品,看无良医院,看冷漠的
期刊
《小夜曲》(Serenade,1937)自然不是詹姆斯·M.凯恩最知名的小说。同《邮差总按两遍铃》、《双重赔偿》和《幻世浮生》三部作品的熠熠盛名相比,它更像是一首精彩绝伦的B面歌曲。同那三部名作一样,《小夜曲》也被改编成了电影上映(1956),可尽管有马里奥·兰扎的精湛演唱与琼·芳登(Joan Fontaine)的倾国美貌,此片还是几近湮没无闻。这次失败的改编或许影响了小说本身的流传。说“失败”,
期刊
二0一四年二月十二日,写完了《梁漱溟论乡村建设》一书的《导读》,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历时三个月的“志愿者文化丛书”编写工作,终于结束了;而持续十余年的对青年志愿者运动的关注与参与,也可以告一段落了。于是赶紧将这么多年有关演讲、序言、论文汇集起来,编成((论志愿者文化》一书;并且按照我的“马不停蹄”的写作习惯,立即动手写这篇《后记》,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段生命轨迹作一个回顾与总结吧。  这需要从二oo二
期刊
现在各个学校都喜欢举办校庆活动,意在宣扬校威。为此,一方面请了许多当官的校友来装点门面,显示办学成绩;另一方面,则尽量把校史拉长,即使是一九五:年院系调整之后重新组建的新院校,也要把调整前的某一现已不存在的老校接上,以举行百年或百年以上之庆。  我所就读的浙江省临海市的回浦学校,虽然是一所海边小县城中的普通中小学,在全国教育布局中排不上号,但自从一九一二年建校以来,在许多历史波折中幸仔下来,倒还算
期刊
今天,我主要汇报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与《黄河边的中国》有关,主要谈一谈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农问题,算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第二个问题是《黄河边的中国》一书所反映的三农问题是如何一步步得以缓解的,也就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新三农问题,主要讲土地问题和农民工问题。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分析近二十几年来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变化,粗略地梳理出一条线索,为大家理解当下的三农情势
期刊
王瑶先生与家父同年,属虎,今年正好是他们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对于我来说,想到父亲即会联想起先生,想及先生也便闪过父亲的身影,是毫不奇怪的。  第一次见到先生,在北京大学文史楼。那是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五日,我参加研究生复试(口试)的地方。我对先生的最初印象便从此开始,它像钉子一样楔入我的记忆中。虽然复试的笔试是在前一天举行的,但那日两位招生的导师王瑶先生、严家炎老师并未露面,“主考官”记得是当年系里的
期刊
一九四七年六月的一天,添生的老爸找到别列列申,请他帮忙凑点钱,把他儿子保释出来。儿子和这位俄罗斯人的暧昧关系,父亲不可能不知。而别列列申不知道的是,前一年相识时,添生已加入了共产党。后来也没法搞清,这个中共地下党跟他认识,和他在塔斯社工作有无关系。情感纠缠中掺杂了别的动机,总归让人别有一番滋味。  一个还了俗的俄罗斯僧侣诗人,一个乳名叫添生、身份隐秘的中国书贩,在别列列申经常光顾的书亭相遇了。这事
期刊
美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在中国的热播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这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首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出明确的界定,以免将接下来的讨论混同于所谓“纯粹的”艺术评论或政治解读。界定如下:  第一,本文并不关注该剧的创作和运作的方式。一部热播的影视剧自然少不了编剧和导演的精致构思,少不了如凯文-史派西这样演技超群的明星,少不了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背后一系列成功的商业运作,但这些都
期刊
一  首席小提琴将右手的弓轻轻上扬,离开琴弦,先是瞥一眼大提琴手,随后望向观众——仍然不明就里的观众,望一眼手中的节目单和作品简介,再望一望台上让人迷惑的进展,望一望身旁的同伴,摇头,小声地交换疑问——简明的印刷字体“Pable de Sarasate:Zigeunerweisen”,而台上方才结束的段落,偏离了集体的预期,海顿式的幽默?临时变更?还是只是错误?原本期待的是这位年轻的小提琴手的炫技
期刊
四、影响世界的文明  我们刚才讲了一个早熟的文明,一个异军突起的文明。现在要讲一下大家比较熟悉的欧洲基督教文明。  但丁(Dante AIighieri)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已然式微但仍算富裕的封建家族,当时正是意大利封建主趋于没落、对外经商获取厚利的工商阶层日益昌盛的新旧交接的时代。但丁,由于他的教育和文化背景,他的社会体验和观察能力,再加上他的文学天分,写出了不朽之作《神曲》,吹响了欧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