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应立足于学生现状,遵循教育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对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旨在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方向迈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呢?
一、学生现状分析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生源的萎缩,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滑坡。很多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但同时,他们又精力充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于创新精神。面对教学对象的变化,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是摆在每一位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
2、教學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信息技术的授课内容要求体现时代性,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一致。但是,很多中职院校采用的教材,往往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教学模式分析。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传统的理论与上机1:1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1、研究教学对象,实行差异教学。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已有知识和个性特征,这些能力和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起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起始状态。电大学员是我国教育对象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左右到五十多岁的都有,年龄跨度较大。他们大多有理想,有热情,但不够勤奋努力,没有刻苦精神,缺少学习所需的毅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容易退缩,年龄较小的学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高考落榜的年龄较大的也只是因为评职称、拿文凭的需要才加入到学习的行列,因此他们的学习大多是被动学习。如何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是电大教学顺利实施的首要问题。
成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员学习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向学员提供一个文凭,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员的实际,以学员为中心,因材施教。由于周围环境、教育条件、成人本身素质及先天因素的影响,每位学生在气质、性格和智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实行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了。就计算机学科而言,有的学生在进校前在工作单位里接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的学生自己家有计算机,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成人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用分等级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分等级教学法的原则是考虑到成人学生优、中、差三个等级特点,分别是推着、扶着、拉着走向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最优化。计算机知识较复杂,如果还按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优生越听越没兴趣,中等生越听越没味道,差生越听越没信心。如何做到让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消”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前先了解好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味的灌输同一难易程度的内容,而是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解,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另外在上机操作课对不同等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不同学生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改革教学模式,激发求知热情。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成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降低了教学效率。由于计算机基础课带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操作性,需要教师边操作边讲述,如将操作方法、程序或命令的执行过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地演示出来,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在兴趣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如PowerPoint软件,它是用于计算机教学的良好工具软件,它不仅能做出美观、实用的幻灯片讲稿,产生生动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教师课堂板书和画图的时间。PowerPoint不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幻灯片模板、数千种精美的剪辑图片以及方便实用的作图工具,还具有多种多样的幻灯片切换和动画效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学习乐趣。
3、多种方法并用,方便教学开展。《信息技术》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操作性强,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室、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边讲解边演示,由浅入深的讲解,再结合不断地上机实践操作学生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开放教育的教材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教材,而是多种媒体和多种使用手段相结合的、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体,这种教学资源结合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4、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把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掌握的情况和认知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针对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还可以经教师的指导后采取上述两种方式学习。这样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中心,真正成为学生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5、借鉴游戏,任务驱动。为何网络游戏能让人废寝忘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运用了“目标驱动”的原理,目标设计有层次、阶梯式,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望。我们也可以借鉴游戏规则,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从而在任务完成时,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不断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内驱力,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正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真实体现,更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对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旨在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方向迈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呢?
一、学生现状分析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生源的萎缩,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滑坡。很多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但同时,他们又精力充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于创新精神。面对教学对象的变化,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是摆在每一位教学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
2、教學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信息技术的授课内容要求体现时代性,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一致。但是,很多中职院校采用的教材,往往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3、教学模式分析。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因此,传统的理论与上机1:1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1、研究教学对象,实行差异教学。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已有知识和个性特征,这些能力和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起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起始状态。电大学员是我国教育对象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年龄从二十左右到五十多岁的都有,年龄跨度较大。他们大多有理想,有热情,但不够勤奋努力,没有刻苦精神,缺少学习所需的毅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容易退缩,年龄较小的学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高考落榜的年龄较大的也只是因为评职称、拿文凭的需要才加入到学习的行列,因此他们的学习大多是被动学习。如何将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是电大教学顺利实施的首要问题。
成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员学习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向学员提供一个文凭,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员的实际,以学员为中心,因材施教。由于周围环境、教育条件、成人本身素质及先天因素的影响,每位学生在气质、性格和智力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实行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了。就计算机学科而言,有的学生在进校前在工作单位里接触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的学生自己家有计算机,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成人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用分等级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分等级教学法的原则是考虑到成人学生优、中、差三个等级特点,分别是推着、扶着、拉着走向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最优化。计算机知识较复杂,如果还按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优生越听越没兴趣,中等生越听越没味道,差生越听越没信心。如何做到让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消”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前先了解好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味的灌输同一难易程度的内容,而是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讲解,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另外在上机操作课对不同等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操作要求,不同学生的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改革教学模式,激发求知热情。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课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成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降低了教学效率。由于计算机基础课带有很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操作性,需要教师边操作边讲述,如将操作方法、程序或命令的执行过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地演示出来,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在兴趣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如PowerPoint软件,它是用于计算机教学的良好工具软件,它不仅能做出美观、实用的幻灯片讲稿,产生生动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教师课堂板书和画图的时间。PowerPoint不仅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幻灯片模板、数千种精美的剪辑图片以及方便实用的作图工具,还具有多种多样的幻灯片切换和动画效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学习乐趣。
3、多种方法并用,方便教学开展。《信息技术》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操作性强,需要利用多媒体教室、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边讲解边演示,由浅入深的讲解,再结合不断地上机实践操作学生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开放教育的教材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教材,而是多种媒体和多种使用手段相结合的、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体,这种教学资源结合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4、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把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课程掌握的情况和认知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针对教材自学,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还可以经教师的指导后采取上述两种方式学习。这样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中心,真正成为学生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5、借鉴游戏,任务驱动。为何网络游戏能让人废寝忘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运用了“目标驱动”的原理,目标设计有层次、阶梯式,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征服欲望。我们也可以借鉴游戏规则,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从而在任务完成时,教学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不断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取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的内驱力,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正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真实体现,更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