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九月,决定重返柴达木。 一是趁着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赶紧再回一次阔别二十二年的第二热土故乡;二也是很想重走一次年青时留下汗水、泪水、也许还有血水的老地儿,寻找当年的脚印,收拾当年的笑声,为我的一部大书《大戈壁》做一些资料补充、记忆寻觅、感觉加色。改革开放毕竟三十年了,和那段历史有了一块不大不小的距离,人们的认知在实践中有了极大的提高,许多事情和过程,都可以重新打理、仔细检点、认真思考了;三也是用当年柴达木的老朋友、现在青海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樊光明兄的话:你若不趁着老朋友还健在的时候回来看看,再有个三五年,你就是来了,还有几个伙计在?还有几个人,能认识你这个老家伙啊!光明兄说得不错。岁月如河,白云苍狗。
说走就走,拎一只皮箱,带一架相机,买票登机打“飞的”,我就重返柴达木。
回到西宁
2008年09月03日
自西安起飞的班机,不过一个多小时就抵达了西宁上空。许是风向的问题,飞机自东向西,先行飞经了西宁上空,再绕一个弯子,才向曹家堡降落。
也正是飞机倾斜绕弯的时候,我从高空俯瞰了十九年后的西宁城。心情很激动,灵魂很震颤。毕竟,这是再一次回到我生活了二十三年的青海了;毕竟,这是我亲切且又陌生了的高原古城了。从空中看这古城新姿,高楼林立、色彩鲜艳、已具现代化规模,远不是我四十二年前初抵高原的模样,也不是我十九年前挥手告别时的颜色了。忽然,便想起了诗人贺敬之的绝句——
信天游啊不断头。 回回唱起来热泪流……
唱延河呀想延安。 连想带梦南泥湾。
好熟的路呀好亲的山, 亲山熟路豹子川!……
对于古城西宁,我还能是“亲山熟路”吗?不认识了,确实是不认识了。住进青海宾馆的时刻,我特意从窗口向外了望,想寻找十九年前我印象中的古城模样,但眼前的新城新景新建筑,让我眼花缭乱。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想不出身处何地,我只能深深感叹:太伟大了!这三十年!不,不,不对。应该是这十九年!太伟大了!这十九年里的中国、青海、西宁,都是以几何基数变化着的。迅猛、高速、有质量。
迅猛、高速、有质量的还是老朋友。
光明兄还在互助公干,电话就挂过来了:想见谁?你说,我全给你通知到。
想见的多了,但许多已永远不能再见了。十九年间,老朋友们许多已为这片热土高原不但奉献了青春、汗水、智慧、才华、心血,甚至是奉献了整个生命。想起他们,我便肃然:左可国、余易木、王云甫、钱佩衡、姜维舟,当然,还有早逝的高澍、索宝,十分关怀照应了我的许多许多老领导……但毕竟是到了青海,到了西宁,仍然有许多老朋友呢。我一一告诉了光明兄,并约定明天见面一聚。而今天,九月三日,对我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必须也只能一人独伫。
燃一支心烛,擎一杯酒,让我祈祷与祝福。
2008年09月04日
上午赵得录就来了电话,他刚刚从《青海日报》总编辑的位置上退下来,有了一点儿闲适的时间了。我们的友谊是从他在海西记者站做记者时建立的,一晃,也是三十年了。那时候,都年轻,他采访归来,常常无处吃饭,或早或晚,都“敢”敲我的门,有菜就吃一口,没菜就下面条。真是有什么吃什么,快乐无比的青春岁月。
老同学赵永宝、王炳周也电话约过,都要来宾馆看我。赵永宝还带来一个让我分外感动的消息:青海花儿大师赵存录老先生,听说我要回柴达木,特意在西宁等我一个星期了。我连连告饶:惭愧惭愧。泽群何能何德?敢劳赵老先生在西宁等我一周?
一行人去了一间西餐厅。路我也不认识了。存录老先生是我极敬重的民间文学大师,他的《东乡人之歌》我拜读再三,甚为钦佩。恰是他们的“斋戒月”,老先生并不吃饭,而陪我坐了一中午,才告辞离去,真让我感恩难忘。
饭后,赵得录陪我上了南山,一览西宁新貌。今非昔比,古城扩大了好几倍,且线条整齐、建筑新颖,色彩锃亮。让我这老青海人不胜感慨。赵得录似乎仍不歇气,再带我到高科园新区,看藏药研发基地,那一片民族风格与阔大气盛之势,更让我赞不绝口。
装了满满的西宁新鲜印象回宾馆,还未坐定,省作协主席董生龙拿着两册新出的《青海湖》来访了。生龙是我三十七年的老朋友了,两度同事,先是在工厂,后是在州上,一起创办了《瀚海潮》杂志,一起编辑了《瀚海丛书》,一起在柴达木度过了青年时光。他担任了《青海湖》主编之后,数次到青岛公干,所以比较热络、无拘无束。
我调离青海的时候,省文联大楼刚刚装修,所以,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生龙听了,立刻再转道陪我去他的办公室,看了他工作的房间,还有一些最近的他们的、同仁的刊物。这才想到,现在活跃在省一级的文化大员们,有好大一部份都“出身”于柴达木:现任的有董生龙、樊光明、省广电局网络部主任李华旦、青海湖管理局副局长汤宛锋、省作协副主席、《青海湖》副主编时培华、省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井石;已退休的有:原省广电局党委书记王贵如、原《青海日报》副总编辑王文泸等等……是柴达木那片荒凉而丰绕的文化沃土,为青海省输送了大批文化骨干呢。我为柴达木而自豪!
2008年09月05日 把一上午的时间都留给了老同学赵永宝、王炳周了。
我们是青年时代一起进柴达木的同学加战友了,一起抵达柴达木的第一站,就是马海军垦农场;那时候的正式称呼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团”。他们俩分配在实验站,我则去了机务连。
四十六年的友情,从青年,到白头,那感慨当然无比悠长。
清苦且艰难的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混乱且无望的半荒半废的垦荒岁月,五七干校一年,三人分道扬镳,一个民和,一个海南,一个大柴旦……那正是“十年动乱”中间,各人自顾不暇,几乎很少联系。此次再见,际遇大变,可以聊可以议论的话题太多了。两位都是兄长,执意要尽“地主之谊”,又想搞得隆重点儿,提议去“建银大厦”的旋转餐厅吃西餐。我却不同意,问:
“你们认为我是客,还是老同学?”
“当然是老同学了。”
我再问:“想不想满足老同学的真正要求?”
“当然可以了。”
“那好,我们去吃凉面。地摊上的凉面。让我们一起寻找寻找1970年的感觉。”
于是三个老家伙,撩起大步,从青海宾馆一直走到解放商场的大排档,三碗凉面,两种酿皮,吃得痛快舒坦。用币:20元。我们笑称,吃了一顿忆苦思甜饭。
当年柴达木的文学青年汤宛锋,十九年不见,居然做了副厅级的干部’我很吃惊,亦很欣然,挂了一个电话给他, 他正在青海湖畔巡察,二话没说,当天下午赶了回来,于是,我和董生龙、李华旦、小汤,又赶了去赴青岛籍的企业家候先生的盛宴。候先生的事业是在青海发展起来的,老来归乡,仍常来青海看看,听说我也是从青岛来“回乡”的,便通过朋友盛情邀我一聚。
候先生设的是个大宴,有他的创业初始的骨干们,再加上我们这些新朋友,济济一堂,山呼海啸,欢腾热闹。青海的酒文化我当然知晓,不尽兴就不是好朋友,不喝醉就不是真哥们。这一夜,我依然醉归。怎么回的宾馆,怎么洗漱,怎么上床,全无记忆。记住的只有一件事儿:青海真好,朋友真好,友谊真好。
西宁——德令哈
2008年09月06日
朋友们的酒宴已排到大后天了,但我必须继续西行。
毕竟,我的目的地是柴达木。是我生活和工作过十九年、奉献了我的青春与心血汗水的柴达木啊。
光明兄让下属送来了软卧车票,从来都是热情、仗义的生龙则不肯让我就这样走,趁中午再设大宴,为我践行。而汤宛锋虽然一早就又赶回了青海湖畔,却告诉我:到了德令哈,有人接,有人安排,王老师您就放心“回家吧”。
没有让朋友们送行。我最不喜欢送别时的那种感觉。何况,我是回家呀!我是回柴达木呀!何必要:劝君更尽一杯酒;肯定是:夜上海西有故人呢。
是夜车,我却没有多少睡意。双眼注视着车窗外时时闪过的灯光夜影心潮翻涌……
想起了第一次进柴达木时的激动与迷茫;
想起了第一次再返柴达木的工厂时的欣慰与凄凉;
想起了第一次调入文化单位的欢欣与快乐;
想起了终于要告别柴达木时的犹疑与不舍;
想起了我最后离开青海时写下的诗——
哦,二十年青岛。二十年青海。
一半儿是海一半儿是高原。一半儿是依恋一半儿是思念。一半儿是大路、朝阳、风雨、泥泞——甜里透着苦;一半儿是跋涉、磨难、奋斗、拚搏——苦里沁着甜。一半儿是泪,一半儿是汗,一半儿是血,一半儿是花哦!……
却不想,如今,又是二十年了!噫吁戏!白云苍狗,人生如隙啊!
迷蒙里,透过纱质窗帘的朦胧。外面的天上有许多光亮,我以为是月亮呢,撩开一看,我的心一下子就激动了:是星星。是高原才能看到的星星。那么大,那么清,那么亮,一颗一颗镶嵌在低垂的天穹里,垂手即可得……是的,这是柴达木的星星。这是青藏高原的星星。只有在这离天更近的地儿,才能看到这样美丽、璀璨的星星呢。
这一天的星星,让人难忘。这也是柴达木给我这远归的儿子,最珍贵的见面礼。
凌晨四点十分,车抵德令哈。我拖着行李箱刚一出站门,就认出了阔别整整二十年的好朋友:郑登旗。
说走就走,拎一只皮箱,带一架相机,买票登机打“飞的”,我就重返柴达木。
回到西宁
2008年09月03日
自西安起飞的班机,不过一个多小时就抵达了西宁上空。许是风向的问题,飞机自东向西,先行飞经了西宁上空,再绕一个弯子,才向曹家堡降落。
也正是飞机倾斜绕弯的时候,我从高空俯瞰了十九年后的西宁城。心情很激动,灵魂很震颤。毕竟,这是再一次回到我生活了二十三年的青海了;毕竟,这是我亲切且又陌生了的高原古城了。从空中看这古城新姿,高楼林立、色彩鲜艳、已具现代化规模,远不是我四十二年前初抵高原的模样,也不是我十九年前挥手告别时的颜色了。忽然,便想起了诗人贺敬之的绝句——
信天游啊不断头。 回回唱起来热泪流……
唱延河呀想延安。 连想带梦南泥湾。
好熟的路呀好亲的山, 亲山熟路豹子川!……
对于古城西宁,我还能是“亲山熟路”吗?不认识了,确实是不认识了。住进青海宾馆的时刻,我特意从窗口向外了望,想寻找十九年前我印象中的古城模样,但眼前的新城新景新建筑,让我眼花缭乱。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想不出身处何地,我只能深深感叹:太伟大了!这三十年!不,不,不对。应该是这十九年!太伟大了!这十九年里的中国、青海、西宁,都是以几何基数变化着的。迅猛、高速、有质量。
迅猛、高速、有质量的还是老朋友。
光明兄还在互助公干,电话就挂过来了:想见谁?你说,我全给你通知到。
想见的多了,但许多已永远不能再见了。十九年间,老朋友们许多已为这片热土高原不但奉献了青春、汗水、智慧、才华、心血,甚至是奉献了整个生命。想起他们,我便肃然:左可国、余易木、王云甫、钱佩衡、姜维舟,当然,还有早逝的高澍、索宝,十分关怀照应了我的许多许多老领导……但毕竟是到了青海,到了西宁,仍然有许多老朋友呢。我一一告诉了光明兄,并约定明天见面一聚。而今天,九月三日,对我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必须也只能一人独伫。
燃一支心烛,擎一杯酒,让我祈祷与祝福。
2008年09月04日
上午赵得录就来了电话,他刚刚从《青海日报》总编辑的位置上退下来,有了一点儿闲适的时间了。我们的友谊是从他在海西记者站做记者时建立的,一晃,也是三十年了。那时候,都年轻,他采访归来,常常无处吃饭,或早或晚,都“敢”敲我的门,有菜就吃一口,没菜就下面条。真是有什么吃什么,快乐无比的青春岁月。
老同学赵永宝、王炳周也电话约过,都要来宾馆看我。赵永宝还带来一个让我分外感动的消息:青海花儿大师赵存录老先生,听说我要回柴达木,特意在西宁等我一个星期了。我连连告饶:惭愧惭愧。泽群何能何德?敢劳赵老先生在西宁等我一周?
一行人去了一间西餐厅。路我也不认识了。存录老先生是我极敬重的民间文学大师,他的《东乡人之歌》我拜读再三,甚为钦佩。恰是他们的“斋戒月”,老先生并不吃饭,而陪我坐了一中午,才告辞离去,真让我感恩难忘。
饭后,赵得录陪我上了南山,一览西宁新貌。今非昔比,古城扩大了好几倍,且线条整齐、建筑新颖,色彩锃亮。让我这老青海人不胜感慨。赵得录似乎仍不歇气,再带我到高科园新区,看藏药研发基地,那一片民族风格与阔大气盛之势,更让我赞不绝口。
装了满满的西宁新鲜印象回宾馆,还未坐定,省作协主席董生龙拿着两册新出的《青海湖》来访了。生龙是我三十七年的老朋友了,两度同事,先是在工厂,后是在州上,一起创办了《瀚海潮》杂志,一起编辑了《瀚海丛书》,一起在柴达木度过了青年时光。他担任了《青海湖》主编之后,数次到青岛公干,所以比较热络、无拘无束。
我调离青海的时候,省文联大楼刚刚装修,所以,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生龙听了,立刻再转道陪我去他的办公室,看了他工作的房间,还有一些最近的他们的、同仁的刊物。这才想到,现在活跃在省一级的文化大员们,有好大一部份都“出身”于柴达木:现任的有董生龙、樊光明、省广电局网络部主任李华旦、青海湖管理局副局长汤宛锋、省作协副主席、《青海湖》副主编时培华、省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井石;已退休的有:原省广电局党委书记王贵如、原《青海日报》副总编辑王文泸等等……是柴达木那片荒凉而丰绕的文化沃土,为青海省输送了大批文化骨干呢。我为柴达木而自豪!
2008年09月05日 把一上午的时间都留给了老同学赵永宝、王炳周了。
我们是青年时代一起进柴达木的同学加战友了,一起抵达柴达木的第一站,就是马海军垦农场;那时候的正式称呼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团”。他们俩分配在实验站,我则去了机务连。
四十六年的友情,从青年,到白头,那感慨当然无比悠长。
清苦且艰难的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混乱且无望的半荒半废的垦荒岁月,五七干校一年,三人分道扬镳,一个民和,一个海南,一个大柴旦……那正是“十年动乱”中间,各人自顾不暇,几乎很少联系。此次再见,际遇大变,可以聊可以议论的话题太多了。两位都是兄长,执意要尽“地主之谊”,又想搞得隆重点儿,提议去“建银大厦”的旋转餐厅吃西餐。我却不同意,问:
“你们认为我是客,还是老同学?”
“当然是老同学了。”
我再问:“想不想满足老同学的真正要求?”
“当然可以了。”
“那好,我们去吃凉面。地摊上的凉面。让我们一起寻找寻找1970年的感觉。”
于是三个老家伙,撩起大步,从青海宾馆一直走到解放商场的大排档,三碗凉面,两种酿皮,吃得痛快舒坦。用币:20元。我们笑称,吃了一顿忆苦思甜饭。
当年柴达木的文学青年汤宛锋,十九年不见,居然做了副厅级的干部’我很吃惊,亦很欣然,挂了一个电话给他, 他正在青海湖畔巡察,二话没说,当天下午赶了回来,于是,我和董生龙、李华旦、小汤,又赶了去赴青岛籍的企业家候先生的盛宴。候先生的事业是在青海发展起来的,老来归乡,仍常来青海看看,听说我也是从青岛来“回乡”的,便通过朋友盛情邀我一聚。
候先生设的是个大宴,有他的创业初始的骨干们,再加上我们这些新朋友,济济一堂,山呼海啸,欢腾热闹。青海的酒文化我当然知晓,不尽兴就不是好朋友,不喝醉就不是真哥们。这一夜,我依然醉归。怎么回的宾馆,怎么洗漱,怎么上床,全无记忆。记住的只有一件事儿:青海真好,朋友真好,友谊真好。
西宁——德令哈
2008年09月06日
朋友们的酒宴已排到大后天了,但我必须继续西行。
毕竟,我的目的地是柴达木。是我生活和工作过十九年、奉献了我的青春与心血汗水的柴达木啊。
光明兄让下属送来了软卧车票,从来都是热情、仗义的生龙则不肯让我就这样走,趁中午再设大宴,为我践行。而汤宛锋虽然一早就又赶回了青海湖畔,却告诉我:到了德令哈,有人接,有人安排,王老师您就放心“回家吧”。
没有让朋友们送行。我最不喜欢送别时的那种感觉。何况,我是回家呀!我是回柴达木呀!何必要:劝君更尽一杯酒;肯定是:夜上海西有故人呢。
是夜车,我却没有多少睡意。双眼注视着车窗外时时闪过的灯光夜影心潮翻涌……
想起了第一次进柴达木时的激动与迷茫;
想起了第一次再返柴达木的工厂时的欣慰与凄凉;
想起了第一次调入文化单位的欢欣与快乐;
想起了终于要告别柴达木时的犹疑与不舍;
想起了我最后离开青海时写下的诗——
哦,二十年青岛。二十年青海。
一半儿是海一半儿是高原。一半儿是依恋一半儿是思念。一半儿是大路、朝阳、风雨、泥泞——甜里透着苦;一半儿是跋涉、磨难、奋斗、拚搏——苦里沁着甜。一半儿是泪,一半儿是汗,一半儿是血,一半儿是花哦!……
却不想,如今,又是二十年了!噫吁戏!白云苍狗,人生如隙啊!
迷蒙里,透过纱质窗帘的朦胧。外面的天上有许多光亮,我以为是月亮呢,撩开一看,我的心一下子就激动了:是星星。是高原才能看到的星星。那么大,那么清,那么亮,一颗一颗镶嵌在低垂的天穹里,垂手即可得……是的,这是柴达木的星星。这是青藏高原的星星。只有在这离天更近的地儿,才能看到这样美丽、璀璨的星星呢。
这一天的星星,让人难忘。这也是柴达木给我这远归的儿子,最珍贵的见面礼。
凌晨四点十分,车抵德令哈。我拖着行李箱刚一出站门,就认出了阔别整整二十年的好朋友:郑登旗。